饮酒·二十

魏晋 陶渊明
羲(xī)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sǒu),弥缝使其淳。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洙泗辍(chuò)微响,漂流逮(dài)狂秦。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miù)误,君当恕醉人。

伏羲神农已遥远,世间少有人朴真。鲁国孔子心急切,补救阙失使其淳。虽未遇得太平世,恢复礼乐面貌新。礼乐之乡微言绝,日月迁延至于秦。诗书典籍有何罪?顿时被焚成灰尘。汉初几位老儒生,传授经学很殷勤。汉代灭亡至于今,无人再与六经亲。世人奔走为名利,治世之道无问津。如若不将酒痛饮,空负头上漉巾。但恨此言多谬误,望君愿谅醉乡人。参考资料:1、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伏羲神农已遥远,世间少有人朴真。鲁国孔子心急切,补救阙失使其淳。虽未遇得太平世,恢复礼乐面貌新。礼乐之乡微言绝,日月迁延至于秦。诗书典籍有何罪?顿时被焚成灰尘。汉初几位老儒生,传授经学很殷勤。汉代灭亡至于今,无人再与六经亲。世人奔走为名利,治世之道无问津。如若不将酒痛饮,空负头上漉巾。但恨此言多谬误,望君愿谅醉乡人。参考资料:1、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展开阅读全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伏羲神农已遥远,世间少有人朴真。

    鲁国孔子心急切,补救阙失使其淳。

    虽未遇得太平世,恢复礼乐面貌新。

    礼乐之乡微言绝,日月迁延至于秦。

    诗书典籍有何罪?顿时被焚成灰尘。

    汉初几位老儒生,传授经学很殷勤。

    汉代灭亡至于今,无人再与六经亲。

    世人奔走为名利,治世之道无问津。

    如若不将酒痛饮,空负头上漉巾。

    但恨此言多谬误,望君愿谅醉乡人。

    注释

    羲农:指伏羲氏、神农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去:离开。真:指真淳的社会风尚。

    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鲁中叟:鲁国的老人,指孔子。弥缝:弥补,补救行事的闭失。

    “凤鸟”句:凤鸟即凤凰。古人认为凤凰是祥瑞之鸟,如果凤凰出现,就预示将出现太平盛世。《论语·子罕》:“凤鸟不至,河图不出,吾已矣夫!”“礼乐”句: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后经孔于的补救整理,“礼乐自此可得而述”,才又得以复兴。

    洙泗:二水名,在今山东省曲阜县北。孔子曾在那里教授弟子。辍(chuò):中止,停止。微响:犹微言,指精微要妙之言。《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没而微言绝”。漂流:形容时光的流逝。逮(dài):至,到。狂秦:狂暴的秦朝。

    “诗书”二句:指秦始皇焚书事。

    区区:少,为数不多。诸老翁:指西汉初年传授经学的饱学长者,如伏生、申培、辕固生、韩婴等人。为事:指传授经学之事。

    绝世:指汉代灭亡。六籍:指六经。亲:亲近。

    驰车走:指追逐名利之徒奔走不息。走:奔跑。“不见”句:指没有像孔子那样为探求治世之道而奔走的人。

    快饮:痛饮,畅饮。头上巾:这里特指作者所戴的漉酒巾。

    多谬误:谓以上所说,多有错误不当之处。这实际上是反语,为愤激之言。

    参考资料:

    1、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类型

    魏晋作者

    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