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 杜甫《夏夜叹》
苍茫秦川尽,日落桃林塞。 -- 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古堰对河壖,长林出淇口。 -- 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 白居易《慈乌夜啼》
闭声回翅归务速,西林紫椹(shèn)行当熟。 -- 柳宗元《闻黄鹂》
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虽不怀游,见林情依。 -- 陶渊明《归鸟·其二》
翼归鸟,晨去于林。 -- 陶渊明《归鸟·其一》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 荀子《劝学》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 孟子弟子录《寡人之于国也》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 贾谊《过秦论》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 贾谊《过秦论》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tuān),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shāng)曲(qū)水,列坐其次。 -- 王羲之《兰亭集序 / 兰亭序》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tuān),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shāng)曲(qū)水,列坐其次。 -- 王羲之《兰亭集序》
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 班固《苏武传(节选)》
寒山远火,明灭林外。 --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gě)争流。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岁晚忆曾游处,犹记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 -- 纳兰性德《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东崖合沓蔽轻雾,深林杂树空芊绵。 -- 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水参(cēn)差(cī)落涨痕,疏林欹(qī)倒出霜根。 -- 苏轼《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
无复绿猗猗,何如在淇澳?寒林尽白封,奚第琅(láng)玕(gān)独。 -- 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 -- 白居易《雪夜小饮赠梦得》
不论林木与山川。 -- 张抡《西江月》
云破林梢添远岫(xiù),月临屋角分层阁。 -- 辛弃疾《满江红·和范先之雪》
凉生池阁衣巾爽,润入园林草木鲜。 -- 陆游《晨雨》
长啸归林岭,潇洒任陶钧。 -- 支遁《咏利城山居》
条竹林院,风雨丛兰折。 -- 韦应物《燕居即事》
长啸归林岭,潇洒任陶钧。 -- 支遁《咏利城山居》
把当年花月心,都变做了今日山林兴。 -- 张养浩《雁儿落兼得胜令》
白云停阴冈,丹葩(pā)曜(yào)阳林。 -- 左思《招隐二首》
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 贺知章《题袁氏别业》
潜赤水兮龙吟,集珠林兮凤翥。 -- 曹雪芹《芙蓉女儿诔》
林广野骑台荒,山寺钟鸣报夕阳。 -- 陈师道《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何时竹林下,更与步兵邻。 -- 李白《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
居人匹马映林嘶(sī),行人去棹(zhào)依波转。 -- 晏殊《踏莎行·祖席离歌》
居人匹马映林嘶(sī),行人去棹(zhào)依波转。 -- 晏殊《踏莎行·祖席离歌》
感桑林雨,云施李靖龙。 -- 赵汝愚《雨后送李将军还祠偕同寅饮一杯亭》
溃城睢阳孤,钩党林宗独。 -- 洪咨夔《送监丞家同年守简池三十韵》
园林幸接近,一为到柴扉(fēi)。 -- 岑参《送四镇薛侍御东归》
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 -- 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
主者撞钟集众,送迎唯谨,虚白方闭户寂坐如不闻;及余至,则曳败履起从,指幽导胜于长林绝壁之下,日入而后已。 -- 高启《送虚白上人序》
与之翳(yì)嘉林,坐石矶,投竿而渔,陶然以乐,若能遗外声利,而不厌乎贫贱也。 -- 韩愈《送区册序》
何以言之?去年春会于京师,是时仆如桂林,衮如滑台;今年秋,乃不期而会于桂林;居无何,又归滑台,王事故也。 -- 任华《送宗判官归滑台序》
上林消息好,鸿雁已归来。 -- 张元干《临江仙·送宇文德和被召赴行在所》
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 -- 韩翃《送冷朝阳还上元》
银鞍绣毂(gǔ)往复回,簸(bǒ)林蹶(jué)石鸣风雷。 -- 李白《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
林寒正下叶,钓晚欲收纶。 -- 阴铿《江津送刘光禄不及》
还对茂林修竹,似永和节。 -- 苏轼《劝金船·无情流水多情客》
凤凰身宇宙,麋(mí)鹿性山林。 -- 郑思肖《送友人归》
惜此林下兴,怆(chuàng)为山阳别。 -- 李白《题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
桂林寒色在,苦节知所效。 -- 王昌龄《送任五之桂林》
家林秀桔霜老,笑分得、蟾边桂种。 -- 吴文英《宴清都·送马林屋赴南宫分韵得动字》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 贾岛《送邹明府游灵武》
砂泉丹井非同味,桂树榆林不并枝。 -- 卢纶《送饯从叔辞丰州幕归嵩阳旧居》
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 -- 李白《别东林寺僧》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 苏轼《送子由使契丹》
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 -- 苏轼《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
因思旧客京华,长偎傍疏林,小槛(jiàn)欢聚。 -- 周邦彦《尉迟杯·离恨》
因思旧客京华,长偎傍疏林,小槛(jiàn)欢聚。 -- 周邦彦《尉迟杯·离恨》
光飞入林前屋。 -- 孙道绚《滴滴金·梅》
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 -- 陶渊明《答庞参军》
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 -- 柳永《满朝欢·花隔铜壶》
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 -- 柳永《满朝欢·花隔铜壶》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 杜甫《潼关吏》
鸣空桑林,八月萧(xiāo)关道。 -- 王昌龄《塞下曲四首》
风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yú)六十秋。 -- 张籍《凉州词三首》
襜褴罢南牧,林胡畏汉威。 -- 田锡《塞上曲》
纵饶夺得林胡塞,碛地桑麻种不生。 -- 陈陶《陇西行四首》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
依树歇,映林看。 -- 纳兰性德《于中好·谁道阴山行路难》
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 张说《幽州夜饮》
蹶(jué)石伐木,梢(shāo)杀林莽(mǎng)。 -- 宋玉《风赋》
庭列瑶阶,林挺琼树,皓鹤夺鲜,白鹇失素,纨袖惭冶,玉颜掩姱。 -- 谢惠连《雪赋》
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 -- 苏舜钦《沧浪亭记》
榛林郁盛,葩华覆盖;双椅垂房,纠枝还会。 -- 宋玉《高唐赋》
试偃息于茂林,乃久羡于抽簪。 -- 庾信《小园赋》
声林虚籁(lài),沦池灭波,情纡(yū)轸其何托,愬(sù)皓(hào)月而长歌。 -- 谢庄《月赋》
若夫藻扃黼(fǔ)帐,歌堂舞阁之基;璇渊碧树,弋林钓渚(zhǔ)之馆;吴蔡齐秦之声,鱼龙爵(jué)马之玩;皆薰(xūn)歇烬(jìn)灭,光沉响绝。 -- 鲍照《芜城赋》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 柳宗元《永州八记》
飞不妄集,翔必择林。 -- 祢衡《鹦鹉赋》
然相如赋上林而引“卢橘夏熟”,杨雄赋甘泉而陈“玉树青葱”,班固赋西都而叹以出比目,张衡赋西京而述以游海若。 -- 左思《三都赋》
盖兰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 -- 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láng)琊(yá)也。 -- 欧阳修《醉翁亭记》
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láng)琊(yá)也。 -- 欧阳修《醉翁亭记》
蹶(jué)石伐木,梢(shāo)杀林莽(mǎng)。 -- 宋玉《风赋》
蹶(jué)石伐木,梢(shāo)杀林莽(mǎng)。 -- 宋玉《风赋》
梧桐、并阊(chāng),极望成林。 -- 枚乘《七发》
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 曹植《洛神赋》
正艳杏浇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 -- 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正艳杏浇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 -- 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襟前林壑敛暝色,袖上云霞收夕霏。 -- 李白《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
林壑久已芜,石道生蔷薇。 -- 李白《赠别王山人归布山》
析析就衰林,皎(jiǎo)皎明秋月。 -- 谢灵运《邻里相送至方山》
花药分列,林竹翳(yì)如。 -- 陶渊明《时运》
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 郑燮《题画竹》
片雨(yǔ)隔村犹夕照,疏林映水已秋风。 -- 张羽《唐叔良溪居》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 陶渊明《饮酒·其八》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 陶渊明《饮酒·其八》
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赠比双金。 -- 刘禹锡《酬元九侍御赠璧竹鞭长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