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 佚名《勾践灭吴》
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 班固《苏武传(节选)》
我今隐约欲何为?适君身体所服,何不恣君口腹所尝?冬被貂鼲温暖,夏当服绮罗轻凉。 -- 曹丕《大墙上蒿行》
安见御冬衣。 -- 柳恽《捣衣诗》
相逢季冬月,怅望穷海裔。 -- 高适《赠别王十七管记》
地远路穿海,春归冬到家。 -- 贾岛《送黄知新归安南》
自尔邻曲,冬春再交,欵(kuǎn)然良对,忽成旧游。 -- 陶渊明《答庞参军》
天山冬夏雪,交河南北流。 -- 虞世南《结客少年场行》
余愕眙而叹曰:“此非所谓木冰乎?春秋书之,五行志之,奈何当吾地而有此异也?”言未卒,有居僧笑于傍曰:“是奚足异?山中苦寒,才入冬月,风起云落,即冻飘山,以故霜雪常积也。 -- 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春宫閟(bì)此青苔色,秋帐含此明月光,夏簟(diàn)清兮昼不暮,冬釭(gāng)凝兮夜何长!织锦曲兮泣已尽,回文诗兮影独伤。 -- 江淹《别赋》
中阪遥望,玄木冬荣,煌煌荧荧,夺人目精。 -- 宋玉《高唐赋》
传曰:‘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 东方朔《答客难》
有小山出水中,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 -- 柳宗元《永州八记》
南瞻淇澳,则绿竹纯茂;北临漳滏,则冬夏异沼。 -- 左思《三都赋》
冬则烈风漂霰(xiàn)、飞雪之所激也,夏则霄(xiāo)霆、霹(pī)雳(lì)之所感也。 -- 枚乘《七发》
乙未冬日临。 -- 刘墉《刘墉行书送蔡明远叙轴》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 杜甫《柏学士茅屋》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 佚名《国风·邶风·谷风》
予美亡此,谁与?独旦?夏之日,冬之夜。 -- 佚名《葛生》
无冬无夏,值其鹭(lù)羽。 -- 佚名《宛丘》
【一煞】春采了桑,冬借了俺粟(sù),零支了米麦无重数。 -- 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
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 -- 白居易《新制布裘》
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lǚ)霜,树头树底孤山上。 -- 乔吉《水仙子·寻梅》
归程过半,家住天南,吴烟越岫(xiù)飘渺(miǎo),转眼秋冬,几回新月,偏向离人燎(liáo)皎(jiǎo)。 -- 陆宏定《望湘人·记归程过半》
汹汹,鼓冬冬,襟(jīn)袖五更风。 -- 韦庄《喜迁莺·人汹汹》
冻飞幸不远,冬令反心惩。 -- 孟郊《秋怀十五首》
谁能长分居,秋尽冬复及。 -- 谢朓《秋夜》
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dàn)瓢屡罄(qìng),絺(chī)绤(xì)冬陈。 -- 陶渊明《自祭文》
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dàn)瓢屡罄(qìng),絺(chī)绤(xì)冬陈。 -- 陶渊明《自祭文》
熙(xī)丙午冬,武昌安远楼成,与刘去非诸友落之,度曲见志。 -- 姜夔《翠楼吟·淳熙丙午冬》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 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钱买酒回。 -- 范成大《冬日田园杂兴》
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 --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屋覆经冬雪,庭昏未夕阴。 -- 祖咏《苏氏别业》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 -- 屈原《九章》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 -- 屈原《九章》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 -- 屈原《九章》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 -- 屈原《九章》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 -- 屈原《九章》
冬有穾厦,夏室寒些。 -- 屈原《招魂》
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山萧条而无兽兮,野寂漠其无人。 -- 屈原《远游》
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严霜。 -- 宋玉《九辩》
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严霜。 -- 宋玉《九辩》
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严霜。 -- 宋玉《九辩》
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洪泉极深,何以窴(tián)之?地方九则,何以坟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康回冯怒,墬(dì)何故以东南倾?九州安错?川谷何洿(wū)?东流不溢,孰知其故?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tuǒ),其衍几何?昆仑悬圃,其尻(kāo)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几里?四方之门,其谁从焉?西北辟启,何气通焉?日安不到?烛龙何照?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何所冬暖?何所夏寒?焉有石林?何兽能言?焉有虬龙,负熊以游?雄虺九首,鯈忽焉在?何所不死?长人何守?靡蓱九衢,枲华安居?灵蛇吞象,厥大何如?黑水玄趾,三危安在?延年不死,寿何所止?鲮鱼何所?鬿堆焉处?羿焉彃日?乌焉解羽?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 -- 屈原《天问》
登峦山而远望兮,好桂树之冬荣。 -- 东方朔《七谏》
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洪泉极深,何以窴(tián)之?地方九则,何以坟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康回冯怒,墬(dì)何故以东南倾?九州安错?川谷何洿(wū)?东流不溢,孰知其故?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tuǒ),其衍几何?昆仑悬圃,其尻(kāo)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几里?四方之门,其谁从焉?西北辟启,何气通焉?日安不到?烛龙何照?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何所冬暖?何所夏寒?焉有石林?何兽能言?焉有虬龙,负熊以游?雄虺九首,鯈忽焉在?何所不死?长人何守?靡蓱九衢,枲华安居?灵蛇吞象,厥大何如?黑水玄趾,三危安在?延年不死,寿何所止?鲮鱼何所?鬿堆焉处?羿焉彃日?乌焉解羽?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 -- 屈原《天问》
冬夜兮陶陶,雨雪兮冥冥。 -- 王逸《九思》
款冬而生兮,凋彼叶柯。 -- 王褒《九怀》
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洪泉极深,何以窴(tián)之?地方九则,何以坟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康回冯怒,墬(dì)何故以东南倾?九州安错?川谷何洿(wū)?东流不溢,孰知其故?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tuǒ),其衍几何?昆仑悬圃,其尻(kāo)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几里?四方之门,其谁从焉?西北辟启,何气通焉?日安不到?烛龙何照?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何所冬暖?何所夏寒?焉有石林?何兽能言?焉有虬龙,负熊以游?雄虺九首,鯈忽焉在?何所不死?长人何守?靡蓱九衢,枲华安居?灵蛇吞象,厥大何如?黑水玄趾,三危安在?延年不死,寿何所止?鲮鱼何所?鬿堆焉处?羿焉彃日?乌焉解羽?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 -- 屈原《天问》
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洪泉极深,何以窴(tián)之?地方九则,何以坟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康回冯怒,墬(dì)何故以东南倾?九州安错?川谷何洿(wū)?东流不溢,孰知其故?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tuǒ),其衍几何?昆仑悬圃,其尻(kāo)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几里?四方之门,其谁从焉?西北辟启,何气通焉?日安不到?烛龙何照?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何所冬暖?何所夏寒?焉有石林?何兽能言?焉有虬龙,负熊以游?雄虺九首,鯈忽焉在?何所不死?长人何守?靡蓱九衢,枲华安居?灵蛇吞象,厥大何如?黑水玄趾,三危安在?延年不死,寿何所止?鲮鱼何所?鬿堆焉处?羿焉彃日?乌焉解羽?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 -- 屈原《天问》
款冬而生兮,凋彼叶柯。 -- 王褒《九怀》
登峦山而远望兮,好桂树之冬荣。 -- 东方朔《七谏》
冬夜兮陶陶,雨雪兮冥冥。 -- 王逸《九思》
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洪泉极深,何以窴(tián)之?地方九则,何以坟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康回冯怒,墬(dì)何故以东南倾?九州安错?川谷何洿(wū)?东流不溢,孰知其故?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tuǒ),其衍几何?昆仑悬圃,其尻(kāo)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几里?四方之门,其谁从焉?西北辟启,何气通焉?日安不到?烛龙何照?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何所冬暖?何所夏寒?焉有石林?何兽能言?焉有虬龙,负熊以游?雄虺九首,鯈忽焉在?何所不死?长人何守?靡蓱九衢,枲华安居?灵蛇吞象,厥大何如?黑水玄趾,三危安在?延年不死,寿何所止?鲮鱼何所?鬿堆焉处?羿焉彃日?乌焉解羽?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 -- 屈原《天问》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 李世民《守岁》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 戴复古《除夜》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 白居易《早兴》
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 杜甫《小至》
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 杜甫《至后》
虽恨独行冬尽日,终期相见月圆时。 -- 鱼玄机《春情寄子安》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 曹操《却东西门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 曹操《却东西门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 曹操《却东西门行》
一天风送将冬至也,拥柴门半堆黄叶。 -- 叶嘉莹《落梅风》
春至苔(tái)为叶,冬来雪作花。 -- 王泠然《古木卧平沙》
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qiáo)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bì),绝宾客往来之望。 -- 曹操《述志令》
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qiáo)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bì),绝宾客往来之望。 -- 曹操《述志令》
一冬也是堂堂地,岂信人间胜著多。 -- 黄宗羲《山居杂咏》
君不见河边草,冬时枯死春满道。 -- 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rěn)苒(rǎn)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 潘安《悼亡诗三首》
三冬自矜诚足用,十年不调几邅回。 -- 骆宾王《帝京篇》
午之冬,发沔(miǎn)口。 -- 姜夔《杏花天影·绿丝低拂鸳鸯浦》
午之冬,发沔(miǎn)口。 -- 姜夔《杏花天影·绿丝低拂鸳鸯浦》
苍苍谷中树,冬夏常如兹;年年见霜雪,谁谓不知时。 -- 陶渊明《拟古九首》
侵夜鸾(luán)开镜,迎冬雉(zhì)献裘。 -- 李商隐《陈后宫》
郁郁冬炎瘴,濛濛雨滞淫。 -- 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不知阴阳炭(tàn),何独烧此中?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 -- 岑参《经火山》
冬行虽幽墨,冰雪工琢镂。 -- 韩愈《南山诗》
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 礼赞《邴原泣学》
高梧策(cè)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 -- 陆游《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
高梧策(cè)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 -- 陆游《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
辰之冬,予留梁溪,将诣(yì)淮(huái)南不得,因梦思以述志。 -- 姜夔《江梅引·人间离别易多时》
亥(hài)之冬,余载雪诣(yì)石湖。 -- 姜夔《暗香·旧时月色》
亥(hài)之冬,余载雪诣(yì)石湖。 -- 姜夔《疏影·苔枝缀玉》
金缕(lǚ)抽残蝴蝶茧,钗头立冬凤凰雏(chú)。 -- 屈大均《梦江南·红茉莉》
店残冬。 -- 汪莘《行香子·腊八日与洪仲简溪行其夜雪作》
天易晚,又早黄昏后。 -- 王和卿《蓦山溪·闺情》
宵(xiāo)寒且永,夜漏宫中发。 -- 王维《冬夜书怀》
冬积温席恋,春违采兰期。 -- 白居易《思归(时初为校书郎)》
曾(céng)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 -- 杜甫《成都府》
(其四)瀼东瀼西一万家,江北江南春冬花。 -- 杜甫《夔州歌十绝句》
秋冬之隙(xì),致民田猎以讲武,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jīng)旗之间而不乱,使其心志安于斩刈(yì)杀伐之际而不慑(shè)。 -- 苏轼《教战守策》
冬十二月,金寇陷洪州,遂尽委弃。 --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 -- 陶渊明《四时》
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 -- 陶渊明《四时》
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 宋之问《渡汉江》
南有丹橘(jú),经冬犹绿林。 -- 张九龄《感遇·江南有丹橘》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 杜甫《兵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