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刘禹锡《陋室铭》
虽老美容色,虽贫亦闲放。 -- 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塞北春阴暮,江南日色曛(xūn)。 -- 杜甫《归雁二首》
”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bì)倪(ní),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 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 -- 荀子《劝学》
毅怪视之,乃殊色也。 -- 李朝威《柳毅传》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pián)嬖(bì)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曰:“否,吾不为是也。 -- 孟子及弟子《齐桓晋文之事》
”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shù)几乎!”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zhū)?”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 孟子及弟子《庄暴见孟子》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 庄周《逍遥游(节选)》
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去。 -- 蒲松龄《促织》
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shè),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 刘向 编《荆轲刺秦王》
莫折荼(tú)蘼(mí),且留取、一分春色。 -- 辛弃疾《满江红·饯郑衡州厚卿席上再赋》
月色如银。 -- 苏轼《行香子·述怀》
月色如银。 -- 苏轼《行香子·述怀》
城晚角声通雁塞(sāi),关寒马色上龙堆。 -- 朱彝尊《云中至日》
绝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嗟(jiē)神妙。 -- 杜甫《戏为韦偃双松图歌》
五色粉图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 -- 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我亦为君长叹息,缄情远寄愁无色。 -- 温庭筠《郭处士击瓯歌》
看真色、千岩一素,天澹(dàn)无情。 -- 吴文英《丑奴儿慢·麓翁飞翼楼观雪》
高卷帘栊(lóng)看佳瑞,皓(hào)色远迷庭砌(qiè)。 -- 李白《清平乐·画堂晨起》
对前山横素,愁云变色,放杯同觅(mì)高处看。 -- 周邦彦《红林檎近·风雪惊初霁》
一品茶,五色瓜,四季花。 -- 张可久《四块玉·乐闲》
一品茶,五色瓜,四季花。 -- 张可久《四块玉·乐闲》
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dài)愁时。 -- 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颜色非长久。 -- 张先《菩萨蛮·忆郎还上层楼曲》
(xù)色韶光明媚,轻霭(ǎi)低笼芳树。 -- 柳永《斗百花·煦色韶光明媚》
(xù)色韶光明媚,轻霭(ǎi)低笼芳树。 -- 柳永《斗百花·煦色韶光明媚》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 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好花颜色,争笑东风,双脸上,晚妆同。 -- 欧阳炯《献衷心·见好花颜色》
(春已深一作:春色深)远岫(xiù)出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 -- 李清照《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忆女儿曩生之昔,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 曹雪芹《芙蓉女儿诔》
婵(chán)娟两鬓(bìn)秋蝉翼,宛转双蛾(é)远山色。 -- 白居易《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
错怨狂风飏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 -- 吴伟业《圆圆曲》
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 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恰归来、南山翠色依旧。 -- 潘希白《大有·九日》
却登郡楼望,松色寒转碧。 -- 李白《宣州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响山不同此赏醉后寄崔侍御》
山色有无中。 -- 欧阳修《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山色有无中。 -- 欧阳修《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露洗华桐,烟霏丝柳,绿阴摇曳,荡春一色。 -- 聂冠卿《多丽·李良定公席上赋》
晚风吹画角,春色耀飞旌(jīng)。 -- 陈子昂《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塞》
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 -- 王维《送李判官赴东江》
讶客神犹寒,吟窗易晓,春色无柳。 -- 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雨盲风,留不住江边行色。 -- 刘克庄《满江红·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
君王按剑望边色,旄(máo)头已落胡天空。 -- 李白《送族弟绾从军安西》
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 -- 岑参《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
-- 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色南天远,舟行若在虚。 -- 李白《送别得书字》
我节君袍雪样明,俯仰都无愧色。 -- 家铉翁《念奴矫·送陈正言》
春色临边尽,黄云出塞多。 -- 郎士元《送李将军赴定州》
向暮江目断,鸿飞渺渺,天色沈沈。 -- 吴文英《木兰花慢·送翁五峰游江陵》
黑是铁色,锐如笔锋。 -- 任华《送宗判官归滑台序》
圆尖作瓣得疏密,颜色又染燕脂牢。 -- 梅尧臣《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动管色,催行色;动管色,催行色。 -- 贺铸《琴调相思引·送范殿监赴黄岗》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 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笑夸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于蓝。 -- 李白《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
色发江左,风流奈若何?仲文了不还,独立扬清波。 -- 李白《五松山送殷淑》
野色浩无主,秋明空旷间。 -- 李贺《送韦仁实兄弟入关》
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 -- 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序》
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 -- 李白《送韩侍御之广德》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 王维《送沈子归江东》
吹香弄碧,有坡柳风情,逋(bū)梅月色。 -- 詹玉《齐天乐·送童瓮天兵后归杭》
桂林寒色在,苦节知所效。 -- 王昌龄《送任五之桂林》
色春阴重。 -- 吴文英《宴清都·送马林屋赴南宫分韵得动字》
色随骢马,悠悠同出秦。 -- 皇甫曾《送人还荆州》
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wǔ)愁人到酒边。 -- 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
君为张掖近酒泉,我窜三色九千里。 -- 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
射云间五色芝,鸳鸯宫瓦碧参(cēn)差(cī)。 -- 元好问《浣溪沙·往年宏辞御题有西山晴雪诗》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晴天堕丝,晚色上春枝。 -- 王建《送人游塞》
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 张敬忠《边词》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yuán)门。 --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莽寒空远色愁,呜呜戍(shù)角上高楼。 -- 温庭筠《回中作》
石激水流处,天寒松色间。 -- 高适《入昌松东界山行》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 王昌龄《出塞二首》
军书发上郡(jùn),春色度河阳。 -- 李颀《古塞下曲》
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 -- 李白《塞上曲》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 苏轼《前赤壁赋》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 苏轼《前赤壁赋》
吸至精之滋熙兮,稟苍色之润坚。 -- 王褒《洞箫赋》
授简于司马大夫,曰:“抽子秘思,骋子妍辞,侔色揣称,为寡人赋之。 -- 谢惠连《雪赋》
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 -- 江淹《别赋》
是时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 -- 沈德潜《游虞山记》
人皆重蔽,予独露居;人皆怵(chù)惕(tì),予独无虞(yú)!”言辞既磬(qìng),色厉目张,摄齐(zī)而兴,降阶下堂。 -- 扬雄《逐贫赋》
人皆重蔽,予独露居;人皆怵(chù)惕(tì),予独无虞(yú)!”言辞既磬(qìng),色厉目张,摄齐(zī)而兴,降阶下堂。 -- 扬雄《逐贫赋》
皓尔太素,曷渝色兮。 -- 班固《幽通赋》
舐痔结驷,正色徒行。 -- 赵壹《刺世疾邪赋》
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 -- 王粲《登楼赋》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 柳宗元《永州八记》
假称珍怪,以为润色,若斯之类,匪啻于兹。 -- 左思《三都赋》
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 -- 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fēi)云敛(liǎn);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lì)冽(liè),砭(biān)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liáo)。 -- 欧阳修《秋声赋》
今太子肤色靡(mí)曼,四支委随,筋骨挺解,血脉淫濯(zhuó),手足堕窳(yǔ);越女侍前,齐姬奉后;往来游醼(yàn),纵恣于曲房隐间之中。 -- 枚乘《七发》
王曰:“其梦若何?”玉对曰:“晡夕之后,精神恍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目色仿佛,乍若有记:见一妇人,状甚奇异。 -- 宋玉《神女赋》
粉图珍裘五云色,晔如晴天散彩虹。 -- 李白《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
圆方丽奇色,圭(guī)璧无纤瑕(xiá)。 -- 柳宗元《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览君荆山作,江鲍(bào)堪动色。 -- 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羡君素书尝满案,含丹照白霞色烂。 -- 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
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 白居易《青门柳》
川光净麦陇,日色明桑枝。 -- 李白《赠徐安宜》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 李白《寻雍尊师隐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