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从北岸来,泊船南河浒。 -- 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盘涡(wō)荡激,回湍冲射,悬崖飞沙,断岸决石,瞬息而争靡(mí)。 -- 贡泰父《黄河行》
乱入红楼,低飞绿岸。 -- 陈尧佐《踏莎行·二社良辰》
毅于是复循途出江岸,见从者十余人,担囊以随,至其家而辞去。 -- 李朝威《柳毅传》
阳下,酒旆(pèi)闲,两三航未曾着岸。 -- 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帆归》
苍茫洞庭岸,与子维双舟。 -- 韩愈《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掾江陵》
云山,隔断红尘岸;游观,壶中天地宽。 -- 张养浩《雁儿落兼得胜令》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 -- 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日暮岸帻归,传呼隘阡陌。 -- 李白《宣州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响山不同此赏醉后寄崔侍御》
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 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南岸,柳枝;江北岸,柳枝;折送行人无尽时。 -- 朱敦儒《柳枝·江南岸》
北上归舟,再见江南岸。 -- 周紫芝《卜算子·席上送王彦猷》
澄波澹澹芙蓉发,绿岸参参杨柳垂。 -- 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
赭(zhě)圻(qí)将赤岸,击汰(tài)复扬舲(líng)。 -- 王维《送邢桂州》
落帆金华岸,赤松若可招。 -- 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序》
流欲暮见湘烟,苇岸无穷接楚田。 -- 李频《湘口送友人》
沙岸片帆开,寄书无雁来。 -- 辛弃疾《菩萨蛮·送曹君之庄所》
郭门隐枫岸,侯吏趋芦洲。 -- 王维《送康太守》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 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势薄岸而相击兮,隘交引而却会。 -- 宋玉《高唐赋》
是以板筑雉(zhì)堞(dié)之殷,井干烽橹(lǔ)之勤,格高五岳,袤广三坟,崪(zú)若断岸,矗(chù)似长云。 -- 鲍照《芜城赋》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 柳宗元《永州八记》
碕岸为之不枯,林木为之润黩。 -- 左思《三都赋》
(隐耀一作:隐曜;淫雨通:霪雨)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lín)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 -- 范仲淹《岳阳楼记》
蹈壁冲津,穷曲随隈(wēi),逾岸出追。 -- 枚乘《七发》
溪涨岸痕,浪吞沙尾。 -- 张元干《鱼游春水·芳洲生苹芷》
洒太湖岸,淡伫(zhù)洞庭山。 -- 苏舜钦《水调歌头·沧浪亭》
夹岸亭台,接天歌管,十四楼中乐太平。 -- 陈维崧《沁园春·十万琼枝》
最无情,岸上闲花,腥染春愁。 -- 吴文英《高阳台·过种山即越文种墓》
叹鲸(jīng)鲵(ní)未翦(jiǎn),戈船满岸;蟾(chán)蜍(chú)正吐,歌管倾城。 -- 吴伟业《沁园春·观潮》
淇则有岸,隰(xí)则有泮(pàn)。 -- 佚名《氓》
哀我填寡,宜岸宜狱。 -- 佚名《小雅·小宛》
鉴湖春好无人赋,“岸夹桃花锦浪生。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十六》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 常建《三日寻李九庄》
映山黄帽螭(chī)头舫(fǎng),夹岸青烟鹊尾炉。 -- 苏轼《瑞鹧鸪·城头月落尚啼乌》
云梦南州,武昌东岸,昔游应记。 -- 苏轼《水龙吟·黄州梦过栖霞楼》
瞰瑶谿之赤岸兮,吊祖江之见刘。 -- 张衡《思玄赋》
垂杨影断岸西东。 -- 辛弃疾《小重山·三山与客泛西湖》
水底双双比目鱼,岸上鸳(yuān)鸯(yāng)户,一步步金厢(xiāng)翠铺。 -- 刘时中《醉中天·花木相思树》
无风水面琉璃(lí)滑,不觉船移,微动涟(lián)漪(yī),惊起沙禽掠岸飞。 -- 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洲岛骤回合,圻(qí)岸屡(lǚ)崩奔。 --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记年时,隐映新妆面,临水岸,春将半,云日暖,斜桥转,夹城西。 -- 韩元吉《六州歌头·东风著意》
盈(yíng)盈湘西岸,秋至风霜繁。 -- 柳宗元《湘岸移木芙蓉植龙兴精舍》
湘娥化作此幽芳,凌波路,古岸云沙遗恨。 -- 吴文英《花犯·郭希道送水仙索赋》
分段排行到畦岸,背蓬浑不管归迟。 -- 韩淲《芒种 其一》
海鸥戏春岸,天鸡弄和风。 -- 谢灵运《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
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lí)茅舍,酒旗沙岸,一簇(cù)成村市。 -- 曹组《青玉案·碧山锦树明秋霁》
暂泊(bó)楚江南岸。 -- 柳永《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
岸扁(piān)舟三两只。 -- 柳永《归朝欢·别岸扁舟三两只》
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 杨万里《初入淮河四绝句》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
逐流牵荇叶,缘岸摘芦苗。 -- 储光羲《江南曲四首》
垂丝,花满树,莺啼楚岸春天暮。 -- 李珣《渔歌子·柳垂丝》
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 张建封《竞渡歌》
楫(jí)中流望,空波两岸明。 -- 丁仙芝《渡扬子江》
舸、荡桨,随浪前,隔岸虹。 -- 柳永《临江仙引·画舸》
叩舷或乘舟,曳杖或登岸。 -- 赵蕃《次韵酬吴德夫去秋送行之作》
凉欺岸帻(zé)。 -- 吴文英《瑞鹤仙·秋感》
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 杜牧《齐安郡晚秋》
柳下交车,尊前岸帻,同抚云根一笑。 -- 吴文英《齐天乐·竹深不放斜阳度》
景动新桥横螮蝀,岸铺芳草睡。 -- 韦庄《三堂东湖作》
岸足沙平,蒲根水冷留雁唼(shà)。 -- 周邦彦《华胥引·秋思》
冷眼尽归图画上,认隔岸、微茫云屋。 -- 史达祖《八归·秋江带雨》
别岸围红,千艳倾城。 -- 吴文英《庆春宫·秋感》
更在江西岸。 -- 苏轼《清平乐·秋词》
岸锁春船,画旗喧赛鼓。 -- 吴文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岸无行(háng)树,经霜有伴红。 -- 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其八十二》
袖梅风,谢桥边、岸痕犹带残雪。 -- 史达祖《万年欢·春思》
风微烟淡雨萧然,隔岸马嘶(sī)何处?九回肠,双脸泪,夕阳天。 -- 冯延巳《酒泉子·芳草长川》
渍(zì)花零,红散香凋池两岸。 -- 李珣《酒泉子·雨渍花零》
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 李师中《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
见岸花啼露,对堤(dī)柳愁烟。 -- 柳永《临江仙引·上国》
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jīn)边柳向城。 -- 高适《夜别韦司士》
青楼夹两岸,万室喧歌钟。 -- 李白《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
(zhào)举,舟去,波光渺渺,不知何处?岸花汀(tīng)草共依依,雨微,鹧鸪相逐飞。 -- 顾敻《河传·棹举》
带摇风汉水滨,平芜两岸争匀。 -- 牛希济《临江仙·柳带摇风汉水滨》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 李商隐《无题四首》
云麓(lù)半涵青海雾,岸枫遥映赤(chì)城霞。 -- 陈子龙《日登一览楼》
不看茭青难护岸,小舟撑取葑田归。 -- 范成大《晚春田园杂兴》
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ōu)落晚沙。 -- 陆游《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
水本不动,桃花发岸傍。 -- 李白《代别情人》
湘江两岸花木深,美人不见愁人心。 -- 卢仝《有所思》
老篱(lí)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 杜甫《野老》
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 -- 梁启超《论毅力》
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 -- 温庭筠《南湖》
春岸绿时连梦泽(zé),夕波红处近长安。 -- 白居易《题岳阳楼》
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 -- 钟惺《浣花溪记》
岸土赤而壁立,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 --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下临峭岸,深昧险绝。 -- 朱熹《百丈山记》
再近,则飓(jù)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 -- 张岱《白洋潮》
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fǎng)龙舟遥岸。 -- 柳永《破阵乐·露花倒影》
山屏醉缬(xié),连棹东西岸。 -- 吴文英《瑞龙吟·德清清明竞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