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浦莲近拍·中山县圃姑射亭避暑作
新竹摇动着它是枝叶,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往园林的深幽处。去收取果香四溢的新鲜脆嫩的果实了,金黄色的果实下落,惊起飞鸟。浓厚的雾气,岸边的青草,池中的青蛙。池塘蛙声的喧闹,和夏季常见的骤雨连在一起,令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水亭很小,浮萍破损的地方,门前帘花,屋檐檐影颠倒了过来。他也和古代许多士大夫文人一样,在仕途不得意时,总是想归故乡。他因屏上所画吴山而联想到故乡山水,不觉在“困卧”中梦游故乡。只有在梦游中才“梦里不知身是客。”可以获得梦幻中的暂时慰藉。但梦是虚幻的,一觉来,依然面对令人厌倦的现实。参考资料:1、刘扬忠.周邦彦词选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76-782、叶嘉莹王强.周邦彦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6:121-127
新竹摇动着它是枝叶,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往园林的深幽处。去收取果香四溢的新鲜脆嫩的果实了,金黄色的果实下落,惊起飞鸟。浓厚的雾气,岸边的青草,池中的青蛙。池塘蛙声的喧闹,和夏季常见的骤雨连在一起,令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水亭很小,浮萍破损的地方,门前帘花,屋檐檐影颠倒了过来。他也和古代许多士大夫文人一样,在仕途不得意时,总是想归故乡。他因屏上所画吴山而联想到故乡山水,不觉在“困卧”中梦游故乡。只有在梦游中才“梦里不知身是客。”可以获得梦幻中的暂时慰藉。但梦是虚幻的,一觉来,依然面对令人厌倦的现实。参考资料:1、刘扬忠.周邦彦词选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76-782、叶嘉莹王强.周邦彦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6:121-127
此词通过描写园圃中优美的夏景来寄寓思乡之情,写景极为细腻生动,抒情自然而深挚,章法也很绝妙。
上片通过由远及近,由边缘渐至中心的方式描摹盛夏景色,勾勒出中山县圃姑射亭的环境。作者采用绿色作为主要的基调,然后在用暖色加以点缀,使用视觉和听觉,大大增强了对景色的主题感受。
“新篁摇动翠葆,曲径通深窈。”碧色的竹叶和幽径蜿蜒的小径,给人清爽舒适的感觉。夏日微风吹来,新篁摇曳,翠盖亦随之晃动,似觉凉生几席。作者善于观察,此处选择了一些最能反映夏季生活特点的典型景物,如新篁,只有夏季才有,秋冬的竹子不能叫新篁。
“夏果收新脆,金丸落,惊飞鸟。”夏季果实丰收,“新脆”二字最富妙用,一个“脆”字,概括了脆丰硕果实的赞叹,好像尝到了新鲜脆嫩的果实,似觉果香四溢,齿颊留芳。“金丸落,惊飞鸟”,化用了李白诗句“金丸落飞鸟”(《少年子》),运用如“金丸”色彩斑斓的词,令人目不暇接,此处金丸比喻夏果。
“浓翠迷岸草。”接着,作者目光转移到池塘。作者运用了最能唤起读者审美情趣的色彩美。夏季草木繁茂,江南大地成了绿色的海洋,眼前夏景,色彩斑斓,更富于迷人的魅力,令人神往。
“蛙声闹,骤雨鸣池沼。”郁郁葱葱的岸草,喧闹的蛙声,这些夏日里才有的典型事物被集中在一起来表现田园的生活,别有一番情趣。浓翠,形容岸草,比直接写青草富于美感。着一“迷”字,就涂上了词人的主观感情色彩,赋予了青草以迷人的吸引力。尤其是对池蛙的生动描绘,骤雨前那种湿润的、带着泥土芳香的气味。如见其景,如闻其声。作者通过绘画布局手法,使盛夏景色的安排各得其所,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美的境界。
下片由写景到抒景。“水亭小。”周围环境描写缩小到词人具体住处,一座小小的临水亭院,水亭,亦即姑射亭。为本篇的主景。
“浮萍破处,帘花檐影颠倒”,这句化用杜甫诗“灯前细雨檐花落”。其实在杜甫之前,还有人用过“檐花”。丘迟诗“共取落檐花”,何逊诗“檐花落枕前”,李白诗“檐花落酒中”,李暇诗“檐花照月莺对栖”,都用了“檐花”,各人所写自不相同,不能尽合。周邦彦用“檐花”加上“帘影”只是化用前人诗句描写他所居亭院的幽美、闲静。与前所写环境之幽美互相组合,协调一致,更增进了环境的整体美。没有必要和杜甫所写的“檐花”用意相合。所以《野客丛书》不同意《苕溪渔隐丛话》的意见:“详味周用‘檐花’二字,于理无碍,渔隐谓与少陵出处不合,殆胶于所见乎!大抵词人用事圆转,不在深泥出处,其组合之工,出于一时自然之趣。”
“纶巾羽扇,困卧北窗清晓”,由周围环境写到住所,由住所写到住所中的主人。从远到近,由大到小,范围逐步收缩,最后集中到人,足见其层次结构之谨严。“困卧”二字正与“水亭小”相呼应,表示他此时虽在避暑,但心情并不愉快。他有一首《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下片云:“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樽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枕簟,容我醉时眠。”这与《隔浦莲近拍》是同在溧水夏天写的。可见他在溧水任上心情苦闷,情绪消沉,有如社燕飘流之感。因此,他也和古代许多士大夫文人一样,在仕途不得意时,总是想归故乡。
“屏里吴山梦自到。惊觉,依然身在江表。”作者从“卧”字起笔因屏上所画吴山而联想到故乡山水,不觉在“困卧”中梦游故乡。直到写到梦醒后,“依然身在江表。”一笔刹住不再往下说,他那失望、惆怅的心情,可以思而得之了。
- 《谩书 其二》
- 《万里春·千红万翠》
- 《虞美人》
- 《一剪梅》
- 《满路花(仙吕)》
- 《夜游宫》
- 《西河》
- 《法曲献仙音(大石)》
- 《如梦令(中吕思情·第二)》
- 《浣沙溪(黄钟·第二)》
- 《长相思(舟中作)》
- 《红罗袄(大石秋悲)》
- 《玉楼春(大石·第三)》
- 《还京乐(大石)》
- 《如梦令(中吕思情)》
- 《解蹀躞(商调)》
- 《满庭芳》
- 《一落索(双调·第二)》
- 《青房并蒂莲(维扬怀古)》
- 《长相思》
- 《少年游(黄钟楼月)》
- 《长相思(高调)》
- 《看花回(越调)》
- 《浣沙溪(黄钟·第三)》
- 《关河令》
- 《点绛唇(仙吕)》
- 《花心动(双调)》
- 《丑奴儿》
- 《品令(商调梅花)》
- 《霜叶飞(大石)》
- 《醉桃源(大石·第二)》
- 《凤来朝(越调佳人)》
- 《浣沙溪(四之四)》
- 《塞翁吟(大石)》
- 《蝶恋花》
- 《玉团儿(双调)》
- 《感皇恩(大石标韵)》
- 《玉烛新(双调梅花)》
- 《琴调相思引》
- 《南柯子》
- 《燕归梁(高平晓)》
- 《夜游宫(般涉·第二)》
- 《蝶恋花(商调柳·第二)》
- 《扫地花(双调)》
- 《少年游(黄钟)》
- 《蝶恋花(商调柳)》
- 《满庭芳(忆钱唐)》
- 《黄鹂绕碧树(双调春情)》
- 《红窗迥(仙吕)》
- 《木兰花(高平暮秋饯别)》
- 《迎春乐(双调携妓)》
- 《虞美人(正宫)》
- 《醉落魄》
- 《无闷(冬)》
- 《青玉案》
- 《早梅芳(别恨·二之一)》
- 《六丑 蔷薇谢后作》
- 《浪涛沙》
- 《念奴娇(大石)》
- 《万里春》
- 《南乡子(拨燕巢)》
- 《醉落魄》
- 《南乡子(商调)》
- 《丹凤吟(越调)》
- 《渔家傲(般涉)》
- 《意难忘(中吕美咏·杂赋)》
- 《浪淘沙》
- 《南乡子》
- 《鹤冲天》
- 《苏幕遮·燎沈香》
- 《玉楼春(大石)》
- 《垂丝钓(商调)》
- 《醉桃源(大石)》
- 《丑奴儿(大石梅花)》
- 《丁香结(商调)》
- 《迎春乐(双调)》
- 《渔家傲(般涉·第二)》
- 《秋蕊香(双调)》
- 《宴清都(中吕)》
- 《玉团儿》
- 《宿灵仙观》
- 《天赐白》
- 《天启惠酥》
- 《投子山》
- 《晚憩杜桥馆》
- 《无题》
- 《下帷斋》
- 《仙杏山》
- 《元夕》
- 《远游》
- 《看花回·秀色芳容明眸》
- 《南柯子》
- 《长相思·举离觞》
- 《虞美人·淡云笼月松溪路》
- 《失调名》
- 《春雨》
- 《楚村道中》
- 《楚平王庙》
- 《次韵周朝宗六月十日泛湖》
- 《凤凰台》
- 《过左伯桃羊角哀墓》
- 《怀隐堂》
- 《句》
- 《开元夜游图》
- 《谩书》
- 《偶成》
- 《曝日》
- 《寿陈运干》
- 《寿宋守》
- 《夙兴》
- 《谩书 其三》
- 《二月十四日至越州置酒泛湖欲往诸刹风作不能前》
- 《芝朮歌》
- 《谩成 其一》
- 《楚村道中 其二》
- 《游定夫见过晡饭既去烛下目昏不能阅书感而赋之》
- 《次韵周朝宗六月十日泛湖 其一》
- 《次韵周朝宗六月十日泛湖 其二》
- 《次韵周朝宗六月十日泛湖 其三》
- 《次韵周朝宗六月十日泛湖 其四》
- 《赠常熟贺公叔隐士》
- 《竹城》
- 《谩书 其一》
- 《天启惠酥 其一》
- 《天启惠酥 其二》
- 《天启惠酥 其三》
- 《天启惠酥 其四》
- 《楚村道中 其一》
- 《春帖子》
- 《谩成 其二》
- 《烛影摇红》
- 《还京乐 大石》
- 《满江红 仙吕》
- 《侧犯 大石》
- 《浣溪沙 其一》
- 《丁香结 商调》
- 《醉桃源 其二 大石》
- 《红林檎近 其一 双调》
- 《水龙吟 越调梨花》
- 《玉楼春 仙吕惆怅》
- 《满路花》
- 《月中行》
- 《点绛唇 仙吕伤感》
- 《如梦令 其一 中吕思情》
- 《夜飞鹊 道宫别情》
- 《玉团儿 其一 双调》
- 《红窗迥 仙吕》
- 《看花回 其一 越调》
- 《南柯子》
- 《长相思 其一 晓行》
- 《花犯 小石 其三 咏梅》
- 《句 其三》
- 《浣溪沙慢》
- 《南乡子(咏秋夜)》
- 《瑞鹤仙》
- 《鹊桥仙令(歇指)》
- 《长相思(闺怨)》
- 《浣沙溪(四之一)》
- 《侧犯·暮霞霁雨》
- 《双头莲(双调)》
- 《虞美人(正宫·第三)》
- 《看花回》
- 《定风波(商调美情)》
- 《早梅芳(牵情·二之二)》
- 《绕佛阁(大石旅情)》
- 《玉团儿·铅华淡伫新妆束》
- 《望江南(大石)》
- 《六么令(仙吕重九)》
- 《还京乐·禁烟近》
- 《浣溪沙》
- 《解语花·风销绛蜡》
- 《月中行(怨恨)》
-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名句赏析》
- 《当时相候赤栏桥,今日独寻黄叶路名句赏析》
- 《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名句赏析》
-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名句赏析》
- 《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名句赏析》
- 《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名句赏析》
- 《嗟万事难忘,惟是轻别名句赏析》
- 《正单衣试酒,恨客里、光阴虚掷名句赏析》
- 《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名句赏析》
-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名句赏析》
- 《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棉冷名句赏析》
- 《念去来、岁月如流,徘徊久、叹息愁思盈名句赏析》
- 《歌声未尽处,先泪零名句赏析》
-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名句赏析》
- 《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名句赏析》
-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名句赏析》
- 《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名句赏析》
- 《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曲阑斜转小池亭名句赏析》
- 《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名句赏析》
- 《水涨鱼天拍柳桥云鸠拖雨过江皋名句赏析》
-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名句赏析》
- 《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名句赏析》
-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名句赏析》
-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名句赏析》
- 《闲碾凤团消短梦,静看燕子垒新巢名句赏析》
-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名句赏析》
- 《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名句赏析》
-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名句赏析》
- 《未怪平阳客,双泪落、笛中哀曲名句赏析》
- 《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名句赏析》
- 《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名句赏析》
-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名句赏析》
- 《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名句赏析》
- 《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名句赏析》
- 《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名句赏析》
- 《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名句赏析》
- 《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名句赏析》
- 《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名句赏析》
-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名句赏析》
- 《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名句赏析》
- 《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名句赏析》
- 《不似当时,小桥冲雨,幽恨两人知名句赏析》
- 《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名句赏析》
- 《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名句赏析》
- 《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黏帘竹名句赏析》
-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名句赏析》
- 《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名句赏析》
- 《疏篱曲径田家小云树开清晓名句赏析》
- 《丑奴儿》
- 《长相思》
- 《楚村道中》
- 《次韵周朝宗六月十日泛湖》
- 《次韵周朝宗六月十日泛湖》
- 《句》
- 《句》
- 《句》
- 《天启惠酥》
- 《竹城》
- 《失调名》
- 《南乡子》
- 《蓦山溪》
- 《南柯子》
- 《玉楼春》
- 《归去难(仙吕期约)》
- 《一寸金(小石江路)》
- 《蓦山溪》
- 《浣沙溪(黄钟)》
- 《塞垣春(大石)》
- 《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
- 《浣溪沙·争挽桐花两鬓垂》
- 《浣溪沙·争挽桐花两鬓垂》
- 《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
- 《氐州第一·波落寒汀》
- 《氐州第一·波落寒汀》
- 《隔浦莲近拍·中山县圃姑射亭避暑作》
- 《隔浦莲近拍·中山县圃姑射亭避暑作》
- 《瑞鹤仙·悄郊原带郭》
- 《大酺·越调春雨》
- 《大酺·春雨》
- 《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
- 《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
- 《红林檎近·风雪惊初霁》
- 《三部乐·商调梅雪》
- 《菩萨蛮·梅雪》
- 《水龙吟·梨花》
- 《水龙吟·梨花》
- 《红林檎近·高柳春才软》
- 《鹤冲天·梅雨霁》
- 《鹤冲天·梅雨霁》
- 《满江红·昼日移阴》
- 《满江红·昼日移阴》
- 《花犯·小石梅花》
- 《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 《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 《解语花·上元》
- 《解语花·上元》
- 《西河·大石金陵》
- 《少年游·并刀如水》
-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 《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
- 《兰陵王·柳》
- 《兰陵王·柳》
- 《瑞龙吟·大石春景》
- 《瑞龙吟·大石春景》
- 《蝶恋花·早行》
- 《蝶恋花·早行》
-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 《六丑·落花》
- 《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
- 《苏幕遮·燎沉香》
- 《苏幕遮·燎沉香》
- 《诉衷情·出林杏子落金盘》
- 《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
- 《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
- 《解连环·怨怀无托》
- 《解连环·怨怀无托》
- 《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 《浪淘沙慢·晓阴重》
- 《浪淘沙慢·晓阴重》
- 《琐窗寒·寒食》
- 《琐窗寒·寒食》
- 《浣溪沙·雨过残红湿未飞》
- 《风流子·新绿小池塘》
- 《过秦楼·大石》
- 《过秦楼·大石》
- 《忆旧游·记愁横浅黛》
- 《忆旧游·记愁横浅黛》
- 《烛影摇红·芳脸匀红》
- 《拜星月·高平秋思》
- 《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
- 《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
- 《渡江云·晴岚低楚甸》
- 《渡江云·晴岚低楚甸》
- 《浣溪沙·水涨鱼天拍柳桥》
- 《西平乐·稚柳苏晴》
- 《风流子·枫林凋晚叶》
- 《风流子·枫林凋晚叶》
- 《华胥引·秋思》
- 《华胥引·秋思》
- 《齐天乐·绿芜凋尽台城路》
- 《齐天乐·绿芜凋尽台城路》
- 《四园竹·浮云护月》
- 《四园竹·浮云护月》
- 《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 《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 《庆春宫·云接平冈》
- 《庆春宫·云接平冈》
- 《蓦山溪·湖平春水》
- 《蓦山溪·湖平春水》
- 《解语花·风销焰蜡》
- 《解语花·风销焰蜡》
- 《应天长·条风布暖》
- 《应天长·条风布暖》
- 《点绛唇·伤感》
- 《尉迟杯·离恨》
- 《尉迟杯·离恨》
- 《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 《红林檎近·风雪惊初霁》
- 《三部乐·商调梅雪》
- 《菩萨蛮·梅雪》
译文
新竹摇动着它是枝叶,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往园林的深幽处。去收取果香四溢的新鲜脆嫩的果实了,金黄色的果实下落,惊起飞鸟。浓厚的雾气,岸边的青草,池中的青蛙。池塘蛙声的喧闹,和夏季常见的骤雨连在一起,令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
水亭很小,浮萍破损的地方,门前帘花,屋檐檐影颠倒了过来。他也和古代许多士大夫文人一样,在仕途不得意时,总是想归故乡。他因屏上所画吴山而联想到故乡山水,不觉在“困卧”中梦游故乡。只有在梦游中才“梦里不知身是客。”可以获得梦幻中的暂时慰藉。但梦是虚幻的,一觉来,依然面对令人厌倦的现实。
注释
隔浦莲近拍:词牌名。唐《白居易集》有《隔浦莲》曲,调名本此。此调疑为周邦彦自度曲。
中山:山名。据《景定建康志》载:“中山,在溧水县东一十五里,高是一丈,周回五里。”县圃:县衙所属的园圃。姑射亭:周邦彦为丽水县衙后圃的亭子所起的名字。据南宋强焕《题周美诚词》:“(周邦彦)于治后圃有亭曰‘姑射’,有堂曰‘萧闲’,皆取神仙中事揭而名之。”姑射,取自《庄子·逍遥游》,该文说:姑射山中有神人居住,这个神人“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于四海之外”。
新篁(huáng):新竹。翠葆(bǎo):原指饰有翠鸟羽毛的车盖,这里比喻竹子的枝叶。葆是盖子的意思。南朝齐谢朓《侍宴华光殿曲水奉敕为皇子作》诗:“翠葆随风,金戈动日。”
“曲径”句: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往园林的深幽处。语本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夏果”句:化用韩愈“冰盘夏荐碧实脆”诗意。脆果,新鲜脆嫩的果实。
金丸:原指金弹子。《西京杂记》:“韩嫣好弹,常以金为丸,所失者日有十馀,长安为之语曰:“苦饥寒,逐金丸。“”李白《少年子》诗:“金丸落飞鸟”,是此句所本。但此处金丸是喻指金黄色的果实。
浓霭(ǎi):浓厚的雾气。
沼:小水池。池之圆者为池,曲者为沼。
“浮萍”二句:化用张先《题西溪无相院》“浮萍破处见山影”诗句。
纶(guān)巾:亦称“诸葛巾”,是一种以丝巾带做成的头巾。羽扇:以鸟羽做成扇子。羽扇纶巾,是古代风流儒雅的士大夫的打扮。苏轼《念奴娇》词:“羽扇纶巾,谈笑间、强撸灰飞烟灭。”
“困卧”句:用陶潜的典故,表示自己心情的恬淡。《晋书·陶潜传》:“尝言夏日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义皇上人。”
屏里吴山:屏风上画的杭州山水。吴山,杭州西湖东南的一座山,为西湖名胜之一。这是化用温庭筠《春日》诗:“评上吴山远,楼中塑管悲。”
江表:古人通常把长江以南称为江表。这里指江宁(今南京)、溧水一带。
参考资料:
1、刘扬忠.周邦彦词选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76-78
2、叶嘉莹 王强.周邦彦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6:121-127
此调标题为“中山县圃姑射亭避暑作”,中山距江苏溧水县不远,周邦彦于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春至绍圣三年(1096年)曾任江苏溧水令。此词当是作于此时。
参考资料:
1、刘扬忠.周邦彦词选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76-78
此词通过描写园圃中优美的夏景来寄寓思乡之情,写景极为细腻生动,抒情自然而深挚,章法也很绝妙。
上片通过由远及近,由边缘渐至中心的方式描摹盛夏景色,勾勒出中山县圃姑射亭的环境。作者采用绿色作为主要的基调,然后在用暖色加以点缀,使用视觉和听觉,大大增强了对景色的主题感受。
“新篁摇动翠葆,曲径通深窈。”碧色的竹叶和幽径蜿蜒的小径,给人清爽舒适的感觉。夏日微风吹来,新篁摇曳,翠盖亦随之晃动,似觉凉生几席。作者善于观察,此处选择了一些最能反映夏季生活特点的典型景物,如新篁,只有夏季才有,秋冬的竹子不能叫新篁。
“夏果收新脆,金丸落,惊飞鸟。”夏季果实丰收,“新脆”二字最富妙用,一个“脆”字,概括了脆丰硕果实的赞叹,好像尝到了新鲜脆嫩的果实,似觉果香四溢,齿颊留芳。“金丸落,惊飞鸟”,化用了李白诗句“金丸落飞鸟”(《少年子》),运用如“金丸”色彩斑斓的词,令人目不暇接,此处金丸比喻夏果。
“浓翠迷岸草。”接着,作者目光转移到池塘。作者运用了最能唤起读者审美情趣的色彩美。夏季草木繁茂,江南大地成了绿色的海洋,眼前夏景,色彩斑斓,更富于迷人的魅力,令人神往。
“蛙声闹,骤雨鸣池沼。”郁郁葱葱的岸草,喧闹的蛙声,这些夏日里才有的典型事物被集中在一起来表现田园的生活,别有一番情趣。浓翠,形容岸草,比直接写青草富于美感。着一“迷”字,就涂上了词人的主观感情色彩,赋予了青草以迷人的吸引力。尤其是对池蛙的生动描绘,骤雨前那种湿润的、带着泥土芳香的气味。如见其景,如闻其声。作者通过绘画布局手法,使盛夏景色的安排各得其所,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美的境界。
下片由写景到抒景。“水亭小。”周围环境描写缩小到词人具体住处,一座小小的临水亭院,水亭,亦即姑射亭。为本篇的主景。
“浮萍破处,帘花檐影颠倒”,这句化用杜甫诗“灯前细雨檐花落”。其实在杜甫之前,还有人用过“檐花”。丘迟诗“共取落檐花”,何逊诗“檐花落枕前”,李白诗“檐花落酒中”,李暇诗“檐花照月莺对栖”,都用了“檐花”,各人所写自不相同,不能尽合。周邦彦用“檐花”加上“帘影”只是化用前人诗句描写他所居亭院的幽美、闲静。与前所写环境之幽美互相组合,协调一致,更增进了环境的整体美。没有必要和杜甫所写的“檐花”用意相合。所以《野客丛书》不同意《苕溪渔隐丛话》的意见:“详味周用‘檐花’二字,于理无碍,渔隐谓与少陵出处不合,殆胶于所见乎!大抵词人用事圆转,不在深泥出处,其组合之工,出于一时自然之趣。”
“纶巾羽扇,困卧北窗清晓”,由周围环境写到住所,由住所写到住所中的主人。从远到近,由大到小,范围逐步收缩,最后集中到人,足见其层次结构之谨严。“困卧”二字正与“水亭小”相呼应,表示他此时虽在避暑,但心情并不愉快。他有一首《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下片云:“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樽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枕簟,容我醉时眠。”这与《隔浦莲近拍》是同在溧水夏天写的。可见他在溧水任上心情苦闷,情绪消沉,有如社燕飘流之感。因此,他也和古代许多士大夫文人一样,在仕途不得意时,总是想归故乡。
“屏里吴山梦自到。惊觉,依然身在江表。”作者从“卧”字起笔因屏上所画吴山而联想到故乡山水,不觉在“困卧”中梦游故乡。直到写到梦醒后,“依然身在江表。”一笔刹住不再往下说,他那失望、惆怅的心情,可以思而得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