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乐·艳阳天气
阳光明媚的春天,细烟升起,暖风吹拂,伫立在美丽的春景中凝望。春天渐渐地将亭台树木打扮一新。杨柳随风而舞,将腰都舞困了。桃花浅红,李花华丽,十分美丽。浅红无数。燕莺飞来飞去鸣叫者,像互相对语。小路上美丽的女子一堆堆聚集在一起。身影在花阴中飘动,缓慢的移动脚步。抬起漂亮的脸,姣好的容颜和艳丽的花相互嫉妒着对方。红袖举起,高高的发髻在微风中颤抖。害羞得半遮住红唇,又背着人群偷偷地看。斗草之戏竞争激烈,笑着以金钗作为赌注。对着如此美景,竟伤感到出神,惹出了愁绪。想念起所爱之人,她现在在何处呢?怎忍辜负良辰美景,像少年时期一般平常度过。白白得望尽天边,回首却发现夕阳已经快下山了。感叹自己像浪萍风梗一般,今后不知要往何处去。参考资料:1、叶嘉莹等.柳永词新释辑评.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版:570-5742、薛瑞生.柳永词选.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版:63-65
阳光明媚的春天,细烟升起,暖风吹拂,伫立在美丽的春景中凝望。春天渐渐地将亭台树木打扮一新。杨柳随风而舞,将腰都舞困了。桃花浅红,李花华丽,十分美丽。浅红无数。燕莺飞来飞去鸣叫者,像互相对语。小路上美丽的女子一堆堆聚集在一起。身影在花阴中飘动,缓慢的移动脚步。抬起漂亮的脸,姣好的容颜和艳丽的花相互嫉妒着对方。红袖举起,高高的发髻在微风中颤抖。害羞得半遮住红唇,又背着人群偷偷地看。斗草之戏竞争激烈,笑着以金钗作为赌注。对着如此美景,竟伤感到出神,惹出了愁绪。想念起所爱之人,她现在在何处呢?怎忍辜负良辰美景,像少年时期一般平常度过。白白得望尽天边,回首却发现夕阳已经快下山了。感叹自己像浪萍风梗一般,今后不知要往何处去。参考资料:1、叶嘉莹等.柳永词新释辑评.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版:570-5742、薛瑞生.柳永词选.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版:63-65
这首《夜平乐》写春日离情。上中下三叠,上叠写大自然绚丽的美好春光,意象错杂叠呈,色彩斑斓;中叠写春光中嬉戏的美丽少女,生命活力和自然景色相契如一;末叠情感陡然直下,直抒漂泊生涯中孤寂的情怀。
首韵三句中,展开广阔的视野,先以“艳阳天气”概写时序,又以“烟细风暖”渲染弥漫于空间的和煦春意,再以“芳郊澄朗”给广袤原野涂上春色,“闲凝伫”三字既写词人自身在春日郊野中的情态,又点明此叠所绘春景都是“凝伫”中之所见,从而增加了所绘景色与人的亲和力。次韵以“渐”字领起两个四字写景短句,描述春日的“亭台”、“佳树”。亭台本是没有生机之物,它不会随着节序的变化而变化,词人缀以“妆点”二字,让大自然的变化为亭台铺设美好的环境,装扮了亭台,使亭台随之也面貌焕然一新了。佳树是有生机之物,它随着节序的变化而变化,此刻,它柔枝渐伸,嫩叶舒展,词人以“参差”二字修饰,再恰当不过了。领字“渐”使春日的亭台、佳树处于正在变化而益发悦目的状态下,使词人笔下的春景更为鲜活生动。这个“渐”字与《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里的“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之“渐”字,正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三韵四句承前韵之“佳树”,细写其中的“垂杨”、“浅桃”、“桃李”。以“垂”状写杨柳袅娜之形,以“绿映”状写杨柳清嫩欲滴之色;以“夭夭”状写桃李娇美的情态;以“嫩红无数”涂染桃李以娇艳的颜色,又与垂杨之绿相衬相映。在这一韵中,词人绘制了一幅色彩鲜明耀眼的绿树繁花图。末韵八字仍承“佳树”,以前韵三句描绘的画面为背景,再以工笔细绘佳树间的“绮燕”与“流莺”。“绮”本是花纹倾斜的丝织物,词中借用来状燕子展翅斜飞的体态,新颖别致又十分传神。以“流”字修饰莺,则是表现黄莺轻盈流动的舞姿和谐婉流啭的鸣声。“绮燕流莺”四字前的“度”字绘出了莺燕穿飞于垂杨桃李间的情状,而之后的“斗双语”三字,更以拟人手法赋莺燕以灵性,让它们双双地相对召唤。而且它们的双双斗语,又为后叠词人自身愁情的引发埋设了伏笔。
词至此,词人已展现了春回大地,生机无限的“艳阳天气”。继而中叠以上叠之艳阳美景为背景,描绘这个背景中活动着的一群游春少女。
“翠娥”二字为此叠开端。以局部代整体是人们习惯用的修辞手法,柳永单单择取翠墨色的长眉写少女的美貌,给人以清纯秀丽之感。“翠娥南陌簇簇”,“簇簇”二字既写其人数之众多,更写其气氛之热烈,“南陌”二字尽管是写地点,但夹在“翠娥”与“簇簇”之间,就画出了少女们的行动路线,以及少女们远远而来愈走愈近的效果,使整个画面有了动感,立即活了起来。接下来,“蹑影红阴”二句写少女们在“嫩红无数”的桃李树下轻松徐缓地移动着脚步,那份自在已在其中,但“娇步”二字稍觉俗腻。她们越走越近了,词人不仅已经看清了她们的“韶容”和“抬粉面”的动态,还体味到这“韶容”竟引得“花光相妒”。此处词人再用拟人手法,以桃李之妒写少女之美。这些少女们自然也看到了观赏春色的游人,所以不免有些娇羞之态:“绛绡袖举。云鬟风颤,半遮檀口含羞,背人偷顾。”词人以四个参差交错的句子来描绘她们的表情与动作,“绛绡袖举”是“半遮檀口”的动作,“云鬟风颤”是“背人”又“偷顾”的结果,这四句语序别致,动作表情中又含心理描写,但写的有些矫情作态,不及“翠娥南陌”的清纯、“蹑影红阴”的绚烂,与后句斗草嬉戏埘的天真本色也有些失谐。此叠未句写少女们“斗草”之戏,前缀以一个“竞”字,写出了游戏激烈竞争的场面,后缀以动作描写,把少女们拔下金钗为争胜赌注的热闹场面表现了出来。这里不可忽略了“笑争赌”的这一个“笑”字,虽只一字,然力重千钧。“笑争赌”既是场景描写,更是性格化的描绘,完全再现了女孩子们的天真无邪、无忧无虑、活泼欢快;如无这一个“笑”字,就成了一群莽汉斗草,完全失却了女孩子可爱的本色,更有什么美感可言。
至此,词人以一叠文字绘制了一幅富有情趣与生机的少女游春图。
词至未叠,首句“对此嘉景”四字,结上启下,以“嘉景”二字总括以上两叠的内容,以“对此”二字点明如上“嘉景”既是自己所亲临目见,更是引发自身情愫的触媒。二、三两句“顿觉消凝“与“着成愁绪”之间有一个情感转换变化的过程。词人陶醉于嘉景之中,霎时间形消神凝,竟忘掉了自身的存在;但陶醉毕竟是短暂的,他旋即回到了现实,“嘉景”中的艳阳春色、双双莺燕、娇美女娃反惹出自己满怀的愁绪。
以下连用四个领字句。以“念”、“忍”、“空”、“叹”四个强化感情的领字,引领出四个层次,层层铺衍自己的愁绪。词人由眼前嘉景特别是其中的少女,“念”及自己那曾经“解佩”相赠的恋人,她那轻盈的身影如今不在词人身边。“嘉景”、“良时”,双双莺燕度柳穿花,正应双双情侣共度,而今词人却独自一人,自是辜负了良时美景,辜负了心上之人。词人不忍辜负,但又不得不忍心辜负。一个“忍”字领起“良时孤负少年等闲度”,写尽了词人内心的苦痛与失衡。词人不禁极目远望并回首前尘,但看到的却是令人心伤的“斜阳暮”,伊人不见,前尘不再,遥想与回首也是徒然,这就是“空”字的分量。最后词人只得哀叹自己如浪中之萍、风中之梗的身世处境,前途渺茫。一个“叹”字,使词人那深沉的叹息声如在耳边。末叠最后的四个领字句,每句为一韵,一层比一层深地叙写一位多情游子内心无可疗治的伤痛与无奈,显示了柳永擅用领字抒发情感的长处,十分真实地向世人剖露了他内心的一切。
全词三叠,纵向看,依序写来,由客观之景而及景中之人,由景中之人而及景外之己,环环相扣,逐叠深化,纹丝不乱,富有层次感;横向看,三叠分别写景、绘人、抒己,又形成三足对峙的形势,均衡完整,相依相辅,缺一不可。由此词可见柳永长调慢词结构布局之精妙。
- 《其二》
- 《瑞鹧鸪》
- 《䰞海歌》
- 《诉衷情·一声画角日四曛》
- 《雪梅香·景萧索》
- 《少年游(十之三·林钟商)》
- 《西江月(中吕宫)》
- 《轮台子(中吕调)》
- 《御街行(圣寿·二之一·双调)》
- 《受恩深(大石调)》
- 《透碧霄(南吕调)》
- 《长寿乐(平调)》
- 《瑞鹧鸪(二之二·南吕调)》
- 《木兰花(四之一·林钟商)》
- 《倾杯(黄钟羽)》
- 《望汉月(平调)》
- 《临江仙(仙吕调)》
- 《荔枝香(歇指调)》
- 《少年游(十之九·林钟商)》
- 《倾杯乐(散水调)》
- 《应天长(林钟商)》
- 《浪淘沙令(歇指调)》
- 《归去来(平调)》
- 《少年游(十之七·林钟商)》
- 《小镇西(仙吕调)》
- 《满江红(四之三·仙吕调)》
- 《玉楼春(五之四·大石调)》
- 《诉衷情(林钟商)》
- 《减字木兰花(仙吕调)》
- 《迎春乐(林钟商)》
- 《思归乐(林钟商)》
- 《内家娇(林钟商)》
- 《夏云峰(歇指调)》
- 《离别难(中吕调)》
- 《过涧歇近(中吕调)》
- 《梁州令(中吕宫)》
- 《笛家弄(仙吕宫)》
- 《永遇乐(二之一·歇指调)》
- 《玉蝴蝶(重阳·五之五·仙吕调)》
- 《少年游(十之四·林钟商)》
- 《留客住(林钟商)》
- 《宣清(林钟商)》
- 《洞仙歌》
- 《清平乐(越调)》
- 《西施(三之二·仙吕调)》
- 《玉蝴蝶(五之三·仙吕调)》
- 《隔帘听(林钟商)》
- 《归去来(中吕调)》
- 《木兰花(四之三·林钟商)》
- 《洞仙歌(中吕调)》
- 《河传(二之一·仙吕调)》
- 《祭天神(歇指调)》
- 《女冠子(大石调)》
- 《红窗听(仙吕调)》
- 《玉山枕(仙吕调)》
- 《少年游(十之八·林钟商)》
- 《传华枝(大石调)》
- 《昼夜乐(二之二·中吕宫)》
- 《看花回(二之一·大石调)》
- 《剔银灯(仙吕调)》
- 《小镇西犯(仙吕调)》
- 《玉蝴蝶(五之四·仙吕调)》
- 《甘州令(仙吕调)》
- 《燕归梁(中吕调)》
- 《木兰花(杏花·三之一·林钟商)》
- 《瑞鹧鸪(二之二)》
- 《塞孤(般涉调)》
- 《瑞鹧鸪(二之一)》
- 《西江月》
- 《瑞鹧鸪(二之一·南吕调)》
- 《六么令(仙吕调)》
- 《十二时(秋夜)》
- 《甘草子(二之二)》
- 《愁蕊香引(小石调)》
- 《菊花新(中吕调)》
- 《少年游(十之十·林钟商)》
- 《两同心(二之一·大石调)》
- 《凤凰阁》
- 《长相思(京妓·林钟商)》
- 《木兰花令(仙吕调)》
- 《尉迟杯(双调)》
- 《木兰花(柳枝·三之三·林钟商)》
- 《木兰花(海棠·三之二·林钟商)》
- 《如鱼水(二之一·仙吕调)》
- 《西施(三之一·仙吕调)》
- 《少年游(十之六·林钟商)》
- 《合欢带(林钟商)》
- 《少年游(十之五·林钟商)》
- 《木兰花(四之二·林钟商)》
- 《引驾行(中吕调)》
- 《安公子(中吕调)》
- 《满江红(四之二·仙吕调)》
- 《永遇乐(二之二·歇指调)》
- 《鹊桥仙(歇指调)》
- 《法曲第二(小石调)》
- 《正宫》
- 《女冠子(夏景)》
- 《河传(二之二·仙吕调)》
- 《木兰花慢(三之一·南吕调)》
- 《木兰花慢(三之三·南吕调)》
- 《促拍满路花(仙吕调)》
- 《煮海歌》
- 《玉楼春(五之二·大石调)》
- 《玉楼春(五之三·大石调)》
- 《梦还京(大石调)》
- 《一寸金(小石调)》
- 《满江红(四之四·仙吕调)》
- 《阳台路(林钟商)》
- 《凤归云(林钟商)》
- 《诉衷情近(二之二·林钟商)》
- 《殢人娇(林钟商)》
- 《木兰花(四之四·林钟商)》
- 《祭天神(中吕调)》
- 《尾犯(林钟商)》
- 《其六》
- 《洞仙歌(仙吕调)》
- 《女冠子》
- 《少年游 其八》
- 《尾犯》
- 《雪梅香》
- 《玉楼春(五之五·大石调)》
- 《望远行》
- 《甘草子 其二》
- 《如梦令》
- 《句》
- 《满江红 其三》
- 《燕归梁·轻蹑罗鞋掩绛绡》
- 《洞仙歌·佳景留心惯》
- 《燕归梁》
- 《玉楼春》
- 《西施 其三》
- 《祭天神·欢笑筵歌席轻抛[身单]》
- 《法曲献仙音(小石调)》
- 《望远行(仙吕调)》
-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名句赏析》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名句赏析》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名句赏析》
-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名句赏析》
- 《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名句赏析》
-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名句赏析》
- 《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名句赏析》
- 《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名句赏析》
-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名句赏析》
- 《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名句赏析》
- 《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名句赏析》
-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名句赏析》
-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名句赏析》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名句赏析》
-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名句赏析》
-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名句赏析》
-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名句赏析》
-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名句赏析》
- 《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名句赏析》
-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名句赏析》
-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名句赏析》
- 《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名句赏析》
- 《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名句赏析》
- 《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名句赏析》
-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名句赏析》
-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名句赏析》
-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名句赏析》
- 《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名句赏析》
-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名句赏析》
-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名句赏析》
- 《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名句赏析》
-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名句赏析》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名句赏析》
-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名句赏析》
- 《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岸名句赏析》
- 《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名句赏析》
- 《一片闲愁,想丹青难貌名句赏析》
-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名句赏析》
- 《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名句赏析》
- 《最无端处,总把良宵,只恁孤眠却名句赏析》
- 《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名句赏析》
- 《岸边两两三三,浣沙游女名句赏析》
-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名句赏析》
- 《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沙游女名句赏析》
- 《千步虹桥,参差雁齿,直趋水殿名句赏析》
- 《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名句赏析》
- 《临江仙(仙吕调)》
- 《轮台子(中吕调)》
- 《过涧歇近(中吕调)》
- 《题中峰寺》
- 《赠内臣孙可久》
- 《佳人醉·暮景尔萧尔霁》
- 《玉蝴蝶 其一》
- 《定风波慢》
- 《西江月·凤额绣帘高卷》
- 《迎新春·[山解]管变青律》
- 《燕归梁·织锦裁编写意深》
- 《凤栖梧》
- 《其二》
- 《卜算子·江风渐老》
- 《玉楼春》
- 《其三》
- 《二郎神·炎光谢》
- 《卜算子慢·江枫渐老》
- 《卜算子慢·江枫渐老》
- 《彩云归·蘅皋向晚舣轻航》
- 《彩云归·蘅皋向晚舣轻航》
- 《迎新春·嶰管变青律》
- 《迎新春·嶰管变青律》
- 《倾杯乐·皓月初圆》
- 《倾杯乐·皓月初圆》
- 《惜春郎·玉肌琼艳新妆饰》
- 《惜春郎·玉肌琼艳新妆饰》
- 《倾杯·离宴殷勤》
- 《倾杯·离宴殷勤》
- 《送征衣·过韶阳》
- 《送征衣·过韶阳》
- 《巫山一段云·萧氏贤夫妇》
- 《巫山一段云·阆苑年华永》
- 《巫山一段云·六六真游洞》
- 《柳腰轻·英英妙舞腰肢软》
- 《锦堂春·坠髻慵梳》
- 《凤归云·向深秋》
- 《凤归云·向深秋》
- 《满江红·暮雨初收》
- 《柳初新·东郊向晓星杓亚》
- 《鹧鸪天·吹破残烟入夜风》
- 《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
- 《夜半乐·艳阳天气》
- 《佳人醉·暮景萧萧雨霁》
- 《佳人醉·暮景萧萧雨霁》
- 《倾杯·鹜落霜洲》
- 《倾杯·鹜落霜洲》
- 《鬻海歌》
- 《西施·自从回步百花桥》
- 《西施·自从回步百花桥》
- 《安公子·梦觉清宵半》
- 《安公子·梦觉清宵半》
- 《斗百花·飒飒霜飘鸳瓦》
- 《斗百花·飒飒霜飘鸳瓦》
- 《满庭芳·茉莉花》
- 《黄莺儿·园林晴昼春谁主》
- 《凤栖梧·帘内清歌帘外宴》
- 《集贤宾·小楼深巷狂游遍》
- 《早梅芳·海霞红》
- 《女冠子·淡烟飘薄》
- 《玉女摇仙佩·佳人》
- 《玉女摇仙佩·佳人》
- 《鹤冲天·闲窗漏永》
- 《采莲令·月华收》
- 《迷仙引·才过笄年》
- 《迷仙引·才过笄年》
- 《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 《定风波·自春来》
- 《雨霖铃·寒蝉凄切》
- 《雨霖铃·寒蝉凄切》
-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 《望海潮·东南形胜》
- 《鹤冲天·黄金榜上》
-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 《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 《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 《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 《尾犯·夜雨滴空阶》
- 《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 《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 《金蕉叶·厌厌夜饮平阳第》
- 《秋夜月·当初聚散》
- 《定风波·伫立长堤》
- 《定风波·伫立长堤》
- 《燕归梁·织锦裁篇写意深》
- 《两同心·伫立东风》
- 《玉楼春·昭华夜醮连清曙》
- 《引驾行·红尘紫陌》
- 《凤衔杯·有美瑶卿能染翰》
- 《凤衔杯·有美瑶卿能染翰》
- 《斗百花·满搦宫腰纤细》
- 《斗百花·满搦宫腰纤细》
- 《倾杯·冻水消痕》
- 《长寿乐·繁红嫩翠》
- 《西平乐·尽日凭高目》
- 《红窗迥·小园东》
- 《诉衷情近·雨晴气爽》
- 《诉衷情近·雨晴气爽》
- 《抛球乐·晓来天气浓淡》
- 《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 《破阵乐·露花倒影》
- 《破阵乐·露花倒影》
- 《驻马听·凤枕鸾帷》
- 《驻马听·凤枕鸾帷》
- 《八六子·如花貌》
- 《如鱼水·帝里疏散》
- 《如鱼水·帝里疏散》
- 《曲玉管·陇首云飞》
- 《曲玉管·陇首云飞》
- 《临江仙引·上国》
- 《临江仙引·上国》
- 《击梧桐·香靥深深》
- 《击梧桐·香靥深深》
- 《望远行·绣帏睡起》
- 《望远行·绣帏睡起》
- 《凤衔杯·追悔当初孤深愿》
- 《蝶恋花·凤栖梧》
- 《倾杯·金风淡荡》
-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 《戚氏·晚秋天》
- 《戚氏·晚秋天》
- 《醉蓬莱·渐亭皋叶下》
- 《醉蓬莱·渐亭皋叶下》
- 《临江仙引·渡口》
- 《临江仙引·渡口》
- 《迷神引·红板桥头秋光暮》
- 《甘草子·秋暮》
- 《临江仙引·画舸》
- 《双声子·晚天萧索》
- 《归朝欢·别岸扁舟三两只》
- 《归朝欢·别岸扁舟三两只》
- 《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
- 《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
- 《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
- 《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
- 《竹马子·登孤垒荒凉》
- 《竹马子·登孤垒荒凉》
- 《征部乐·雅欢幽会》
- 《婆罗门令·昨宵里恁和衣睡》
- 《婆罗门令·昨宵里恁和衣睡》
- 《玉楼春·皇都今夕知何夕》
- 《倾杯乐·禁漏花深》
- 《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 《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 《满朝欢·花隔铜壶》
- 《满朝欢·花隔铜壶》
- 《御街行·前时小饮春庭院》
- 《御街行·前时小饮春庭院》
- 《斗百花·煦色韶光明媚》
- 《斗百花·煦色韶光明媚》
- 《浪淘沙慢·梦觉透窗风一线》
译文
阳光明媚的春天,细烟升起,暖风吹拂,伫立在美丽的春景中凝望。春天渐渐地将亭台树木打扮一新。杨柳随风而舞,将腰都舞困了。桃花浅红,李花华丽,十分美丽。浅红无数。燕莺飞来飞去鸣叫者,像互相对语。
小路上美丽的女子一堆堆聚集在一起。身影在花阴中飘动,缓慢的移动脚步。抬起漂亮的脸,姣好的容颜和艳丽的花相互嫉妒着对方。红袖举起,高高的发髻在微风中颤抖。害羞得半遮住红唇,又背着人群偷偷地看。斗草之戏竞争激烈,笑着以金钗作为赌注。
对着如此美景,竟伤感到出神,惹出了愁绪。想念起所爱之人,她现在在何处呢?怎忍辜负良辰美景,像少年时期一般平常度过。白白得望尽天边,回首却发现夕阳已经快下山了。感叹自己像浪萍风梗一般,今后不知要往何处去。
注释
夜半乐:唐教曲坊名,后用作词牌名。宋王灼《碧鸡漫志》:“唐明皇自潞州还京师,夜半举兵诛韦后,制《夜半乐》、《还京乐》二曲。”柳永借旧曲另倚新声,《乐章集》注“中吕调”。三叠一百四十五字,前两叠各十句四仄韵,后一叠七句五仄韵。
艳阳:阳光明媚,指春天。
澄朗:澄清明朗。凝伫:伫立凝视。
妆点:打扮。
参(cēn)差(cī):不齐貌。
“舞腰”句:意谓杨柳随风而舞,将腰都舞困了。舞腰,舞动的腰身。这里用来形容迎风摇摆的柳枝。
垂杨:即垂柳。古诗文中杨柳常通用。
秾(nóng)李:华美的李花。夭夭:茂盛而艳丽。《国风·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嫩红:浅红。
斗双语:指燕与莺双双相对语。
翠娥:女子美丽的眉毛,泛指美女。南陌:南面的道路。
蹑影红阴:指女子之身影在花阴中飘动。蹑,追随。红,指女子的红妆。
韶容:美丽的容貌。
绛绡(xiāo):红色绡绢。绡,生丝织成的薄纱、细绢。
云鬟(huán):高耸的环形发髻。李白《久别离》:“至此肠断彼心绝,云鬟绿鬓罢梳结。”
檀口:红艳的嘴唇。盖因檀木色红而香,故多用于形容女性嘴唇之美。
偷顾:偷看。
斗草:古代民间习俗,农历五月初五有斗草之戏,唐宋时称为“斗百草”。
消凝:消魂,凝神。意谓因感伤而出神。
解佩:刘向《列仙传》:“江妃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游于江汉之湄,逢郑交甫,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人也,谓其仆曰:‘我欲下请其佩。’……遂手解佩与 交甫。”此以“解佩”代指所爱的女子。轻盈:形容女子姿态纤柔,行动轻快。
忍:怎忍。孤负:即辜负。违背;对不住。等闲:寻常。
浪萍风梗:浪中之浮萍,风中之断梗,形容漂泊无定的行迹。
参考资料:
1、叶嘉莹 等.柳永词新释辑评.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版:570-574
2、薛瑞生.柳永词选.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版:63-65
柳永成年后离开家乡福建崇安县,虽寓居京都汴梁,但生活一直比较动荡,羁旅行役成了他的家常便饭。他对羁旅漂泊的苦况有着深切的体会乃至清醒的认识,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羁旅行役词,这首《夜半乐》就是其中之一。此词应作于青年远游时。
参考资料:
1、薛瑞生.柳永词选.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版:63-65
这首《夜平乐》写春日离情。上中下三叠,上叠写大自然绚丽的美好春光,意象错杂叠呈,色彩斑斓;中叠写春光中嬉戏的美丽少女,生命活力和自然景色相契如一;末叠情感陡然直下,直抒漂泊生涯中孤寂的情怀。
首韵三句中,展开广阔的视野,先以“艳阳天气”概写时序,又以“烟细风暖”渲染弥漫于空间的和煦春意,再以“芳郊澄朗”给广袤原野涂上春色,“闲凝伫”三字既写词人自身在春日郊野中的情态,又点明此叠所绘春景都是“凝伫”中之所见,从而增加了所绘景色与人的亲和力。次韵以“渐”字领起两个四字写景短句,描述春日的“亭台”、“佳树”。亭台本是没有生机之物,它不会随着节序的变化而变化,词人缀以“妆点”二字,让大自然的变化为亭台铺设美好的环境,装扮了亭台,使亭台随之也面貌焕然一新了。佳树是有生机之物,它随着节序的变化而变化,此刻,它柔枝渐伸,嫩叶舒展,词人以“参差”二字修饰,再恰当不过了。领字“渐”使春日的亭台、佳树处于正在变化而益发悦目的状态下,使词人笔下的春景更为鲜活生动。这个“渐”字与《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里的“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之“渐”字,正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三韵四句承前韵之“佳树”,细写其中的“垂杨”、“浅桃”、“桃李”。以“垂”状写杨柳袅娜之形,以“绿映”状写杨柳清嫩欲滴之色;以“夭夭”状写桃李娇美的情态;以“嫩红无数”涂染桃李以娇艳的颜色,又与垂杨之绿相衬相映。在这一韵中,词人绘制了一幅色彩鲜明耀眼的绿树繁花图。末韵八字仍承“佳树”,以前韵三句描绘的画面为背景,再以工笔细绘佳树间的“绮燕”与“流莺”。“绮”本是花纹倾斜的丝织物,词中借用来状燕子展翅斜飞的体态,新颖别致又十分传神。以“流”字修饰莺,则是表现黄莺轻盈流动的舞姿和谐婉流啭的鸣声。“绮燕流莺”四字前的“度”字绘出了莺燕穿飞于垂杨桃李间的情状,而之后的“斗双语”三字,更以拟人手法赋莺燕以灵性,让它们双双地相对召唤。而且它们的双双斗语,又为后叠词人自身愁情的引发埋设了伏笔。
词至此,词人已展现了春回大地,生机无限的“艳阳天气”。继而中叠以上叠之艳阳美景为背景,描绘这个背景中活动着的一群游春少女。
“翠娥”二字为此叠开端。以局部代整体是人们习惯用的修辞手法,柳永单单择取翠墨色的长眉写少女的美貌,给人以清纯秀丽之感。“翠娥南陌簇簇”,“簇簇”二字既写其人数之众多,更写其气氛之热烈,“南陌”二字尽管是写地点,但夹在“翠娥”与“簇簇”之间,就画出了少女们的行动路线,以及少女们远远而来愈走愈近的效果,使整个画面有了动感,立即活了起来。接下来,“蹑影红阴”二句写少女们在“嫩红无数”的桃李树下轻松徐缓地移动着脚步,那份自在已在其中,但“娇步”二字稍觉俗腻。她们越走越近了,词人不仅已经看清了她们的“韶容”和“抬粉面”的动态,还体味到这“韶容”竟引得“花光相妒”。此处词人再用拟人手法,以桃李之妒写少女之美。这些少女们自然也看到了观赏春色的游人,所以不免有些娇羞之态:“绛绡袖举。云鬟风颤,半遮檀口含羞,背人偷顾。”词人以四个参差交错的句子来描绘她们的表情与动作,“绛绡袖举”是“半遮檀口”的动作,“云鬟风颤”是“背人”又“偷顾”的结果,这四句语序别致,动作表情中又含心理描写,但写的有些矫情作态,不及“翠娥南陌”的清纯、“蹑影红阴”的绚烂,与后句斗草嬉戏埘的天真本色也有些失谐。此叠未句写少女们“斗草”之戏,前缀以一个“竞”字,写出了游戏激烈竞争的场面,后缀以动作描写,把少女们拔下金钗为争胜赌注的热闹场面表现了出来。这里不可忽略了“笑争赌”的这一个“笑”字,虽只一字,然力重千钧。“笑争赌”既是场景描写,更是性格化的描绘,完全再现了女孩子们的天真无邪、无忧无虑、活泼欢快;如无这一个“笑”字,就成了一群莽汉斗草,完全失却了女孩子可爱的本色,更有什么美感可言。
至此,词人以一叠文字绘制了一幅富有情趣与生机的少女游春图。
词至未叠,首句“对此嘉景”四字,结上启下,以“嘉景”二字总括以上两叠的内容,以“对此”二字点明如上“嘉景”既是自己所亲临目见,更是引发自身情愫的触媒。二、三两句“顿觉消凝“与“着成愁绪”之间有一个情感转换变化的过程。词人陶醉于嘉景之中,霎时间形消神凝,竟忘掉了自身的存在;但陶醉毕竟是短暂的,他旋即回到了现实,“嘉景”中的艳阳春色、双双莺燕、娇美女娃反惹出自己满怀的愁绪。
以下连用四个领字句。以“念”、“忍”、“空”、“叹”四个强化感情的领字,引领出四个层次,层层铺衍自己的愁绪。词人由眼前嘉景特别是其中的少女,“念”及自己那曾经“解佩”相赠的恋人,她那轻盈的身影如今不在词人身边。“嘉景”、“良时”,双双莺燕度柳穿花,正应双双情侣共度,而今词人却独自一人,自是辜负了良时美景,辜负了心上之人。词人不忍辜负,但又不得不忍心辜负。一个“忍”字领起“良时孤负少年等闲度”,写尽了词人内心的苦痛与失衡。词人不禁极目远望并回首前尘,但看到的却是令人心伤的“斜阳暮”,伊人不见,前尘不再,遥想与回首也是徒然,这就是“空”字的分量。最后词人只得哀叹自己如浪中之萍、风中之梗的身世处境,前途渺茫。一个“叹”字,使词人那深沉的叹息声如在耳边。末叠最后的四个领字句,每句为一韵,一层比一层深地叙写一位多情游子内心无可疗治的伤痛与无奈,显示了柳永擅用领字抒发情感的长处,十分真实地向世人剖露了他内心的一切。
全词三叠,纵向看,依序写来,由客观之景而及景中之人,由景中之人而及景外之己,环环相扣,逐叠深化,纹丝不乱,富有层次感;横向看,三叠分别写景、绘人、抒己,又形成三足对峙的形势,均衡完整,相依相辅,缺一不可。由此词可见柳永长调慢词结构布局之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