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名句赏析
我悄悄地倚栏凝望,雨已停歇,云已散去,目送着秋色消逝于天边。秋天的傍晚,景色萧瑟凄凉,真让人兴发宋玉悲秋之叹。轻风拂过水面,白蘋花渐渐衰残,凉月使露水凝住,梧桐树也禁不住月夜寒露的侵袭,叶子已片片枯黄。此情此景,不由人寂寞感伤。我的故朋旧友,不知你们都在何方?眼前所见只有一望无际的秋水,烟雾迷茫。文人的雅集,纵情的欢宴,如今仍历历在目,令人难忘。离别后辜负了多少风月时光,斗转星移,都只为你我相距遥远,天各一方。海是如此之遥,山是如此之遥,相逢相会不知何处何年?让人感到凄苦彷徨。想那双双飞去的燕子,难以靠它给故友传音送信;企盼故友归来,遥指天际苍茫,辨识归来航船,谁知过尽千帆皆不是,也是枉自空等企望。我默默伫立,黯然相望,只见斜阳已尽,孤雁哀鸣声仍在天际飘荡。参考资料:1、陆林编注.宋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0-21
我悄悄地倚栏凝望,雨已停歇,云已散去,目送着秋色消逝于天边。秋天的傍晚,景色萧瑟凄凉,真让人兴发宋玉悲秋之叹。轻风拂过水面,白蘋花渐渐衰残,凉月使露水凝住,梧桐树也禁不住月夜寒露的侵袭,叶子已片片枯黄。此情此景,不由人寂寞感伤。我的故朋旧友,不知你们都在何方?眼前所见只有一望无际的秋水,烟雾迷茫。文人的雅集,纵情的欢宴,如今仍历历在目,令人难忘。离别后辜负了多少风月时光,斗转星移,都只为你我相距遥远,天各一方。海是如此之遥,山是如此之遥,相逢相会不知何处何年?让人感到凄苦彷徨。想那双双飞去的燕子,难以靠它给故友传音送信;企盼故友归来,遥指天际苍茫,辨识归来航船,谁知过尽千帆皆不是,也是枉自空等企望。我默默伫立,黯然相望,只见斜阳已尽,孤雁哀鸣声仍在天际飘荡。参考资料:1、陆林编注.宋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0-21
这首词以抒情为主,把写景和叙事、忆旧和怀人、羁旅和离别、时间和空间,融汇为一个浑然的艺术整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望处雨收云断”,是写即目所见之景,可以看出远处天边风云变幻的痕迹,使清秋之景,显得更加疏朗。“凭阑悄悄”四字,写出了独自倚阑远望时的忧思。这种情怀,又落脚到“目送秋光”上。“悄悄”,忧愁的样子。面对向晚黄昏的萧疏秋景,很自然地会引起悲秋的感慨,想起千古悲秋之祖的诗人宋玉来。“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紧接上文,概括了这种感受。宋玉的悲秋情怀和身世感慨,这时都涌向柳永的心头,引起他的共鸣。他将万千的思绪按捺住,将视线由远及近,选取了最能表现秋天景物特征的东西,作精细的描写。“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两句,似乎是用特写镜头摄下的一幅很有诗意的画面:只见秋风轻轻地吹拂着水面,白苹花渐渐老了,秋天月寒露冷的时节,梧桐叶变黄了,正一叶叶地轻轻飘下。萧疏衰飒的秋夜,自然使人产生凄清沉寂之感。“轻”、“冷”二字,正写出了清秋季节的这种感受。“苹花渐老”,既是写眼前所见景物,也寄寓着词人寄迹江湖、华发渐增的感慨。“梧叶飘黄”的“黄”字用得好,突出了梧叶飘落的形象。“飘”者有声,“黄”者有色,“飘黄”二字,写得有声有色,“黄”字渲染了气氛,点缀了秋景。作者捕捉了最典型的水风、苹花、月露、梧叶等秋日景物,用“轻”、“老”、“冷”、“黄”四字烘托,交织成一幅冷清孤寂的秋光景物图,为下文抒情作了充分的铺垫。“遣情伤”一句,由上文的景物描写中来,由景及情,词中是一转折。景物描写之后,词人引出“故人何在,烟水茫茫”两句,既承上启下,又统摄全篇,为全词的主旨。“烟水茫茫”是迷蒙而不可尽见的景色,阔大而浑厚,同时也是因思念故人而产生的茫茫然的感情,这里情与景是交织一起的。这几句短促凝重,大笔濡染,声情跌宕,苍莽横绝,为全篇之精华。
换头“难忘”二字唤起回忆,写怀念故人之情,波澜起伏,错落有致。词人回忆起与朋友一起时的“文期酒会”,那赏心乐事,至今难忘。分离之后,已经物换星移、秋光几度,不知有多少良辰美景因无心观赏而白白地过去了。“几孤”,“屡变”,言离别之久,旨加强别后的怅惘。“海阔山遥”句,又从回忆转到眼前的思念。“潇湘”这里指友人所之地,因不知故人何,故云“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写不能与思念中人相见而产生的无可奈何的心情。眼前双双飞去的燕子是不能向故人传递消息的,以寓与友人欲通音讯,无人可托。盼友人归来,却又一次次的落空,故云“指暮天、空识归航”。这句词思念友人的深沉、诚挚的感情表现得娓娓入情。看到天际的归舟,疑是故人归来,但到头来却是一场误会,归舟只是空惹相思,好像嘲弄自己的痴情。一个“空”字,把急盼友人归来的心情写活了。它把思念友人之情推向了高潮和顶点。词人这里替对方着想,从对方着笔,从而折射出自己长年羁旅、怅惘不堪的留滞之情。
“黯相望”以下,笔锋转回自身。词人用断鸿的哀鸣,来衬托自己的孤独怅惘,可谓妙合无垠,声情凄婉。“立尽斜阳”四字,画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他久久地伫立夕阳残照之中,如呆如痴,感情完全沉浸回忆与思念之中。“立尽”二字言凭栏伫立之久,念远怀人之深,从而使羁旅不堪之苦言外自现。
柳永这首词层次分明,结构完整,脉络井然,有效地传达了诗人感情的律动。同时修辞上既不雕琢,又不轻率,而是俗中有雅,平中见奇,隽永有味,故能雅俗共赏。
- 《其二》
- 《瑞鹧鸪》
- 《䰞海歌》
- 《诉衷情·一声画角日四曛》
- 《雪梅香·景萧索》
- 《少年游(十之三·林钟商)》
- 《西江月(中吕宫)》
- 《轮台子(中吕调)》
- 《御街行(圣寿·二之一·双调)》
- 《受恩深(大石调)》
- 《透碧霄(南吕调)》
- 《长寿乐(平调)》
- 《瑞鹧鸪(二之二·南吕调)》
- 《木兰花(四之一·林钟商)》
- 《倾杯(黄钟羽)》
- 《望汉月(平调)》
- 《临江仙(仙吕调)》
- 《荔枝香(歇指调)》
- 《少年游(十之九·林钟商)》
- 《倾杯乐(散水调)》
- 《应天长(林钟商)》
- 《浪淘沙令(歇指调)》
- 《归去来(平调)》
- 《少年游(十之七·林钟商)》
- 《小镇西(仙吕调)》
- 《满江红(四之三·仙吕调)》
- 《玉楼春(五之四·大石调)》
- 《诉衷情(林钟商)》
- 《减字木兰花(仙吕调)》
- 《迎春乐(林钟商)》
- 《思归乐(林钟商)》
- 《内家娇(林钟商)》
- 《夏云峰(歇指调)》
- 《离别难(中吕调)》
- 《过涧歇近(中吕调)》
- 《梁州令(中吕宫)》
- 《笛家弄(仙吕宫)》
- 《永遇乐(二之一·歇指调)》
- 《玉蝴蝶(重阳·五之五·仙吕调)》
- 《少年游(十之四·林钟商)》
- 《留客住(林钟商)》
- 《宣清(林钟商)》
- 《洞仙歌》
- 《清平乐(越调)》
- 《西施(三之二·仙吕调)》
- 《玉蝴蝶(五之三·仙吕调)》
- 《隔帘听(林钟商)》
- 《归去来(中吕调)》
- 《木兰花(四之三·林钟商)》
- 《洞仙歌(中吕调)》
- 《河传(二之一·仙吕调)》
- 《祭天神(歇指调)》
- 《女冠子(大石调)》
- 《红窗听(仙吕调)》
- 《玉山枕(仙吕调)》
- 《少年游(十之八·林钟商)》
- 《传华枝(大石调)》
- 《昼夜乐(二之二·中吕宫)》
- 《看花回(二之一·大石调)》
- 《剔银灯(仙吕调)》
- 《小镇西犯(仙吕调)》
- 《玉蝴蝶(五之四·仙吕调)》
- 《甘州令(仙吕调)》
- 《燕归梁(中吕调)》
- 《木兰花(杏花·三之一·林钟商)》
- 《瑞鹧鸪(二之二)》
- 《塞孤(般涉调)》
- 《瑞鹧鸪(二之一)》
- 《西江月》
- 《瑞鹧鸪(二之一·南吕调)》
- 《六么令(仙吕调)》
- 《十二时(秋夜)》
- 《甘草子(二之二)》
- 《愁蕊香引(小石调)》
- 《菊花新(中吕调)》
- 《少年游(十之十·林钟商)》
- 《两同心(二之一·大石调)》
- 《凤凰阁》
- 《长相思(京妓·林钟商)》
- 《木兰花令(仙吕调)》
- 《尉迟杯(双调)》
- 《木兰花(柳枝·三之三·林钟商)》
- 《木兰花(海棠·三之二·林钟商)》
- 《如鱼水(二之一·仙吕调)》
- 《西施(三之一·仙吕调)》
- 《少年游(十之六·林钟商)》
- 《合欢带(林钟商)》
- 《少年游(十之五·林钟商)》
- 《木兰花(四之二·林钟商)》
- 《引驾行(中吕调)》
- 《安公子(中吕调)》
- 《满江红(四之二·仙吕调)》
- 《永遇乐(二之二·歇指调)》
- 《鹊桥仙(歇指调)》
- 《法曲第二(小石调)》
- 《正宫》
- 《女冠子(夏景)》
- 《河传(二之二·仙吕调)》
- 《木兰花慢(三之一·南吕调)》
- 《木兰花慢(三之三·南吕调)》
- 《促拍满路花(仙吕调)》
- 《煮海歌》
- 《玉楼春(五之二·大石调)》
- 《玉楼春(五之三·大石调)》
- 《梦还京(大石调)》
- 《一寸金(小石调)》
- 《满江红(四之四·仙吕调)》
- 《阳台路(林钟商)》
- 《凤归云(林钟商)》
- 《诉衷情近(二之二·林钟商)》
- 《殢人娇(林钟商)》
- 《木兰花(四之四·林钟商)》
- 《祭天神(中吕调)》
- 《尾犯(林钟商)》
- 《其六》
- 《洞仙歌(仙吕调)》
- 《女冠子》
- 《少年游 其八》
- 《尾犯》
- 《雪梅香》
- 《玉楼春(五之五·大石调)》
- 《望远行》
- 《甘草子 其二》
- 《如梦令》
- 《句》
- 《满江红 其三》
- 《燕归梁·轻蹑罗鞋掩绛绡》
- 《洞仙歌·佳景留心惯》
- 《燕归梁》
- 《玉楼春》
- 《西施 其三》
- 《祭天神·欢笑筵歌席轻抛[身单]》
- 《法曲献仙音(小石调)》
- 《望远行(仙吕调)》
-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名句赏析》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名句赏析》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名句赏析》
-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名句赏析》
- 《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名句赏析》
-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名句赏析》
- 《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名句赏析》
- 《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名句赏析》
-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名句赏析》
- 《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名句赏析》
- 《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名句赏析》
-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名句赏析》
-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名句赏析》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名句赏析》
-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名句赏析》
-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名句赏析》
-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名句赏析》
-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名句赏析》
- 《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名句赏析》
-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名句赏析》
-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名句赏析》
- 《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名句赏析》
- 《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名句赏析》
- 《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名句赏析》
-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名句赏析》
-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名句赏析》
-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名句赏析》
- 《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名句赏析》
-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名句赏析》
-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名句赏析》
- 《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名句赏析》
-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名句赏析》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名句赏析》
-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名句赏析》
- 《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岸名句赏析》
- 《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名句赏析》
- 《一片闲愁,想丹青难貌名句赏析》
-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名句赏析》
- 《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名句赏析》
- 《最无端处,总把良宵,只恁孤眠却名句赏析》
- 《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名句赏析》
- 《岸边两两三三,浣沙游女名句赏析》
-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名句赏析》
- 《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沙游女名句赏析》
- 《千步虹桥,参差雁齿,直趋水殿名句赏析》
- 《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名句赏析》
- 《临江仙(仙吕调)》
- 《轮台子(中吕调)》
- 《过涧歇近(中吕调)》
- 《题中峰寺》
- 《赠内臣孙可久》
- 《佳人醉·暮景尔萧尔霁》
- 《玉蝴蝶 其一》
- 《定风波慢》
- 《西江月·凤额绣帘高卷》
- 《迎新春·[山解]管变青律》
- 《燕归梁·织锦裁编写意深》
- 《凤栖梧》
- 《其二》
- 《卜算子·江风渐老》
- 《玉楼春》
- 《其三》
- 《二郎神·炎光谢》
- 《卜算子慢·江枫渐老》
- 《卜算子慢·江枫渐老》
- 《彩云归·蘅皋向晚舣轻航》
- 《彩云归·蘅皋向晚舣轻航》
- 《迎新春·嶰管变青律》
- 《迎新春·嶰管变青律》
- 《倾杯乐·皓月初圆》
- 《倾杯乐·皓月初圆》
- 《惜春郎·玉肌琼艳新妆饰》
- 《惜春郎·玉肌琼艳新妆饰》
- 《倾杯·离宴殷勤》
- 《倾杯·离宴殷勤》
- 《送征衣·过韶阳》
- 《送征衣·过韶阳》
- 《巫山一段云·萧氏贤夫妇》
- 《巫山一段云·阆苑年华永》
- 《巫山一段云·六六真游洞》
- 《柳腰轻·英英妙舞腰肢软》
- 《锦堂春·坠髻慵梳》
- 《凤归云·向深秋》
- 《凤归云·向深秋》
- 《满江红·暮雨初收》
- 《柳初新·东郊向晓星杓亚》
- 《鹧鸪天·吹破残烟入夜风》
- 《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
- 《夜半乐·艳阳天气》
- 《佳人醉·暮景萧萧雨霁》
- 《佳人醉·暮景萧萧雨霁》
- 《倾杯·鹜落霜洲》
- 《倾杯·鹜落霜洲》
- 《鬻海歌》
- 《西施·自从回步百花桥》
- 《西施·自从回步百花桥》
- 《安公子·梦觉清宵半》
- 《安公子·梦觉清宵半》
- 《斗百花·飒飒霜飘鸳瓦》
- 《斗百花·飒飒霜飘鸳瓦》
- 《满庭芳·茉莉花》
- 《黄莺儿·园林晴昼春谁主》
- 《凤栖梧·帘内清歌帘外宴》
- 《集贤宾·小楼深巷狂游遍》
- 《早梅芳·海霞红》
- 《女冠子·淡烟飘薄》
- 《玉女摇仙佩·佳人》
- 《玉女摇仙佩·佳人》
- 《鹤冲天·闲窗漏永》
- 《采莲令·月华收》
- 《迷仙引·才过笄年》
- 《迷仙引·才过笄年》
- 《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 《定风波·自春来》
- 《雨霖铃·寒蝉凄切》
- 《雨霖铃·寒蝉凄切》
-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 《望海潮·东南形胜》
- 《鹤冲天·黄金榜上》
-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 《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 《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 《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 《尾犯·夜雨滴空阶》
- 《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 《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 《金蕉叶·厌厌夜饮平阳第》
- 《秋夜月·当初聚散》
- 《定风波·伫立长堤》
- 《定风波·伫立长堤》
- 《燕归梁·织锦裁篇写意深》
- 《两同心·伫立东风》
- 《玉楼春·昭华夜醮连清曙》
- 《引驾行·红尘紫陌》
- 《凤衔杯·有美瑶卿能染翰》
- 《凤衔杯·有美瑶卿能染翰》
- 《斗百花·满搦宫腰纤细》
- 《斗百花·满搦宫腰纤细》
- 《倾杯·冻水消痕》
- 《长寿乐·繁红嫩翠》
- 《西平乐·尽日凭高目》
- 《红窗迥·小园东》
- 《诉衷情近·雨晴气爽》
- 《诉衷情近·雨晴气爽》
- 《抛球乐·晓来天气浓淡》
- 《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 《破阵乐·露花倒影》
- 《破阵乐·露花倒影》
- 《驻马听·凤枕鸾帷》
- 《驻马听·凤枕鸾帷》
- 《八六子·如花貌》
- 《如鱼水·帝里疏散》
- 《如鱼水·帝里疏散》
- 《曲玉管·陇首云飞》
- 《曲玉管·陇首云飞》
- 《临江仙引·上国》
- 《临江仙引·上国》
- 《击梧桐·香靥深深》
- 《击梧桐·香靥深深》
- 《望远行·绣帏睡起》
- 《望远行·绣帏睡起》
- 《凤衔杯·追悔当初孤深愿》
- 《蝶恋花·凤栖梧》
- 《倾杯·金风淡荡》
-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 《戚氏·晚秋天》
- 《戚氏·晚秋天》
- 《醉蓬莱·渐亭皋叶下》
- 《醉蓬莱·渐亭皋叶下》
- 《临江仙引·渡口》
- 《临江仙引·渡口》
- 《迷神引·红板桥头秋光暮》
- 《甘草子·秋暮》
- 《临江仙引·画舸》
- 《双声子·晚天萧索》
- 《归朝欢·别岸扁舟三两只》
- 《归朝欢·别岸扁舟三两只》
- 《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
- 《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
- 《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
- 《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
- 《竹马子·登孤垒荒凉》
- 《竹马子·登孤垒荒凉》
- 《征部乐·雅欢幽会》
- 《婆罗门令·昨宵里恁和衣睡》
- 《婆罗门令·昨宵里恁和衣睡》
- 《玉楼春·皇都今夕知何夕》
- 《倾杯乐·禁漏花深》
- 《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 《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 《满朝欢·花隔铜壶》
- 《满朝欢·花隔铜壶》
- 《御街行·前时小饮春庭院》
- 《御街行·前时小饮春庭院》
- 《斗百花·煦色韶光明媚》
- 《斗百花·煦色韶光明媚》
- 《浪淘沙慢·梦觉透窗风一线》
译文
我悄悄地倚栏凝望,雨已停歇,云已散去,目送着秋色消逝于天边。秋天的傍晚,景色萧瑟凄凉,真让人兴发宋玉悲秋之叹。轻风拂过水面,白蘋花渐渐衰残,凉月使露水凝住,梧桐树也禁不住月夜寒露的侵袭,叶子已片片枯黄。此情此景,不由人寂寞感伤。我的故朋旧友,不知你们都在何方?眼前所见只有一望无际的秋水,烟雾迷茫。
文人的雅集,纵情的欢宴,如今仍历历在目,令人难忘。离别后辜负了多少风月时光,斗转星移,都只为你我相距遥远,天各一方。海是如此之遥,山是如此之遥,相逢相会不知何处何年?让人感到凄苦彷徨。想那双双飞去的燕子,难以靠它给故友传音送信;企盼故友归来,遥指天际苍茫,辨识归来航船,谁知过尽千帆皆不是,也是枉自空等企望。我默默伫立,黯然相望,只见斜阳已尽,孤雁哀鸣声仍在天际飘荡。
注释
玉蝴蝶,词牌名。此调有小令及长调两体,小令为唐温庭筠所创,双调,上片四句,押三平韵,二十一字;下片四句,押三平韵,二十字,共四十一字。长调始于宋人柳永,又称为“玉蝴蝶慢”,双调,九十九字,平韵。亦有九十八字体。
雨收云断:雨停云散。
萧疏:清冷疏散,稀稀落落。堪:可以。
宋玉悲凉:指宋玉《九辩》,引申为悲秋。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蘋花:一种夏秋间开小白花的浮萍。
遣情伤:令人伤感。遣:使得。
文期酒会:文人们相约饮酒赋诗的聚会。期:约。
几孤风月:辜负了多少美好的风光景色。几:多少回。孤:通“辜”,辜负。风月:美好的风光景色。
屡变星霜:经过了好几年。星霜:星一年一周天,霜每年而降,因称一年为一星霜,亦以之喻年月也。
潇湘:湘江的别称。这里指所思念的人居住的地方。
暮天:傍晚时分。
空:白白地。归航:返航的船。
立尽斜阳:在傍晚西斜的太阳下立了很久,直到太阳落山。
参考资料:
1、陆林编注.宋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0-21
这首《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词是作者为怀念湘中故人所作。
参考资料:
1、刘文忠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357-359
这首词以抒情为主,把写景和叙事、忆旧和怀人、羁旅和离别、时间和空间,融汇为一个浑然的艺术整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望处雨收云断”,是写即目所见之景,可以看出远处天边风云变幻的痕迹,使清秋之景,显得更加疏朗。“凭阑悄悄”四字,写出了独自倚阑远望时的忧思。这种情怀,又落脚到“目送秋光”上。“悄悄”,忧愁的样子。面对向晚黄昏的萧疏秋景,很自然地会引起悲秋的感慨,想起千古悲秋之祖的诗人宋玉来。“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紧接上文,概括了这种感受。宋玉的悲秋情怀和身世感慨,这时都涌向柳永的心头,引起他的共鸣。他将万千的思绪按捺住,将视线由远及近,选取了最能表现秋天景物特征的东西,作精细的描写。“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两句,似乎是用特写镜头摄下的一幅很有诗意的画面:只见秋风轻轻地吹拂着水面,白苹花渐渐老了,秋天月寒露冷的时节,梧桐叶变黄了,正一叶叶地轻轻飘下。萧疏衰飒的秋夜,自然使人产生凄清沉寂之感。“轻”、“冷”二字,正写出了清秋季节的这种感受。“苹花渐老”,既是写眼前所见景物,也寄寓着词人寄迹江湖、华发渐增的感慨。“梧叶飘黄”的“黄”字用得好,突出了梧叶飘落的形象。“飘”者有声,“黄”者有色,“飘黄”二字,写得有声有色,“黄”字渲染了气氛,点缀了秋景。作者捕捉了最典型的水风、苹花、月露、梧叶等秋日景物,用“轻”、“老”、“冷”、“黄”四字烘托,交织成一幅冷清孤寂的秋光景物图,为下文抒情作了充分的铺垫。“遣情伤”一句,由上文的景物描写中来,由景及情,词中是一转折。景物描写之后,词人引出“故人何在,烟水茫茫”两句,既承上启下,又统摄全篇,为全词的主旨。“烟水茫茫”是迷蒙而不可尽见的景色,阔大而浑厚,同时也是因思念故人而产生的茫茫然的感情,这里情与景是交织一起的。这几句短促凝重,大笔濡染,声情跌宕,苍莽横绝,为全篇之精华。
换头“难忘”二字唤起回忆,写怀念故人之情,波澜起伏,错落有致。词人回忆起与朋友一起时的“文期酒会”,那赏心乐事,至今难忘。分离之后,已经物换星移、秋光几度,不知有多少良辰美景因无心观赏而白白地过去了。“几孤”,“屡变”,言离别之久,旨加强别后的怅惘。“海阔山遥”句,又从回忆转到眼前的思念。“潇湘”这里指友人所之地,因不知故人何,故云“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写不能与思念中人相见而产生的无可奈何的心情。眼前双双飞去的燕子是不能向故人传递消息的,以寓与友人欲通音讯,无人可托。盼友人归来,却又一次次的落空,故云“指暮天、空识归航”。这句词思念友人的深沉、诚挚的感情表现得娓娓入情。看到天际的归舟,疑是故人归来,但到头来却是一场误会,归舟只是空惹相思,好像嘲弄自己的痴情。一个“空”字,把急盼友人归来的心情写活了。它把思念友人之情推向了高潮和顶点。词人这里替对方着想,从对方着笔,从而折射出自己长年羁旅、怅惘不堪的留滞之情。
“黯相望”以下,笔锋转回自身。词人用断鸿的哀鸣,来衬托自己的孤独怅惘,可谓妙合无垠,声情凄婉。“立尽斜阳”四字,画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他久久地伫立夕阳残照之中,如呆如痴,感情完全沉浸回忆与思念之中。“立尽”二字言凭栏伫立之久,念远怀人之深,从而使羁旅不堪之苦言外自现。
柳永这首词层次分明,结构完整,脉络井然,有效地传达了诗人感情的律动。同时修辞上既不雕琢,又不轻率,而是俗中有雅,平中见奇,隽永有味,故能雅俗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