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思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婀娜多姿的杨柳和离情相思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有名的《诗经·小雅·采薇》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人借道中所见,以言行役之久,寄托离情乡愁。到汉代,折柳赠别更蔚成风气。可怜灞桥柳,愁煞离别人。人们把杨柳和离别联系在一起,大概是因为那长长的柳丝最容易引起绵绵离情的缘故吧。可是对于多情善感的诗人来讲,在那杨柳尚未垂下万条绿丝绦之时,他已敏锐地察觉到春天的来临,从而触动了他的乡愁。“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写的正是早春景象。柳色黄而已,尚未吐出细叶;水色绿而已,苔衣尚未长成。这正是冬尽春来的一、二月之际,春意萌动,春色逗露之时。杜审言说得好:“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飘泊边城的游子,对时令和景物的变化特别敏感。忽见边城杨柳色,已觉春色动地来。一个“动”字,把萌动的春意写得活泼泼地。而这种敏感,正是由客居异地而产生的刻骨的乡愁催发的。元稹诗云:“何处生春早,春生客思中。”(《生春二十首》其十九)赵嘏诗云:“何事最能悲少妇,夜来依约落边城。”(《新月》)而当边城春色动的时候,客居边城的游子也就格外思乡念家了。为什么春色最能撩拨人的乡思呢?王维的这首诗可以算一个让人满意的答复:“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送沈子福归江东》)
- 《照水联句》
- 《与苏九德别》
- 《七夕诗》
- 《赠族人秣陵兄弟诗》
- 《酬范记室云》
- 《闺怨诗二首 其一》
- 《折花联句》
- 《摇扇联句》
- 《正钗联句》
- 《答江革联句不成》
- 《又答泛江革诗》
- 《咏杂花诗》
-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为西封侯作》
- 《初发新林诗》
- 《渡连圻诗二首 其一》
- 《渡连圻诗二首 其二》
- 《入东经诸暨县下浙江》
- 《还度》
- 《和刘咨议守风诗》
- 《和萧咨议岑离闺怨诗》
- 《咏》
- 《学古诗三首 其一》
- 《学古诗三首 其三》
- 《为人妾思诗二首 其二》
- 《闺怨诗二首 其二》
- 《拟古联句》
- 《相送联句三首 其一》
- 《相送联句三首 其二》
- 《相送联句三首 其三》
- 《又答江革诗》
- 《门有车马客》
- 《昭君怨》
- 《登石头城诗》
- 《酬范记室云诗》
- 《日夕望江山赠》
- 《道中赠桓司马季圭诗》
- 《夕望江桥示萧咨议杨建康江主簿诗》
- 《寄江州褚咨议诗》
- 《下直出溪边望答虞丹徒》
- 《南还道中送赠刘咨议别诗》
- 《与崔录事别兼叙携手诗》
- 《与苏九德别诗》
- 《赠韦记室黯别诗》
- 《伤徐主簿诗》
- 《登禅冈寺望和虞记室诗》
- 《答高博士诗》
- 《敬酬王明府》
- 《野夕答孙郎擢诗》
- 《同虞记室登楼望远归诗》
- 《与虞记室诸人咏扇诗》
- 《咏舞妓》
- 《送司马□入五城联句诗》
- 《为人妾思诗二首 其一》
- 《望廨前水竹答崔录事诗》
- 《暮秋答朱记室诗》
- 《落日前墟望赠范广州云诗》
- 《日夕望江山赠鱼司马诗》
- 《答丘长史诗》
- 《道中赠桓司马季珪诗》
- 《夕望江桥示萧谘议杨建康主簿诗》
- 《寄江州褚谘议诗》
- 《入西塞示南府同僚诗》
- 《下直出溪边望答虞丹徒敬诗》
- 《秋夕仰赠从兄寘南诗》
- 《仰赠从兄兴宁寘南诗》
- 《赠江长史别诗》
- 《送韦司马别诗》
- 《南还道中送赠刘谘议别诗》
- 《与崔录西别兼叙携手诗》
- 《别沈助教诗》
- 《与沈助教同宿湓口夜别诗》
- 《赠韦方室黯别诗》
- 《渡连圻诗》
- 《塘边见古冢诗》
- 《哭吴兴柳恽诗》
- 《登禅罔寺望和虞记室诗》
- 《赠王左丞诗》
- 《敬酬王明府诗》
- 《西州直示同员诗》
- 《野夕答孙郎折诗》
- 《石头答庾郎丹诗》
- 《车中见新林分别甚盛诗》
- 《晓发诗》
- 《下方山诗》
- 《入东经诸暨县下浙江作诗》
- 《还渡五洲诗》
- 《和刘谘议守风诗》
- 《宿南洲浦诗》
- 《学古赠丘永嘉征还诗》
- 《和萧谘议岑离装怨诗》
- 《嘲刘郎诗》
- 《咏照镜诗》
- 《拟青青河边草转韵体为人作其人识节工歌诗》
- 《学古诗》
- 《聊作百一体诗》
- 《早朝车中听望诗》
- 《临行公车诗》
- 《秋夕叹白发诗》
- 《夜梦故人诗》
- 《从主移西州寓直斋内霖雨不晴怀郡中游聚诗》
- 《刘博士江丞朱从事同顾不值作诗云尔》
- 《春暮喜晴酬袁户曹苦雨诗》
- 《苦热诗》
- 《见征人分别诗》
- 《看伏郎新婚诗》
- 《咏娼妇诗》
- 《咏舞妓诗》
- 《望新月示同羁诗》
- 《咏春雪寄族人治书思澄诗》
- 《和司马博士咏雪诗》
- 《咏白鸥兼嘲别者诗》
- 《行经范仆射故宅诗》
- 《王尚书瞻祖日诗》
- 《送褚都曹联句诗》
- 《送司马□拾五城联句诗》
- 《为人妾思诗》
- 《为人妾怨诗》
- 《闺怨诗》
- 《苑中诗》
- 《苑中见美人诗》
- 《咏春风诗》
- 《离夜听琴诗》
- 《拟古三首联句》
- 《相送联句》
- 《范广州宅联句》
- 《至大雷联句》
- 《赋咏联句》
- 《临别联句》
- 《增新曲相对联句》
- 《昔在零陵厌,神器若无依名句赏析》
-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名句赏析》
- 《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名句赏析》
- 《春色边城动,客思故乡来名句赏析》
- 《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名句赏析》
- 《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名句赏析》
- 《学古诗三首 其二》
- 《同虞记室登楼望远归诗》
- 《与虞记室诸人咏扇诗》
- 《为人妾思诗》
- 《闺怨诗》
- 《拟古三首联句》
- 《往晋陵联句》
- 《相送联句》
- 《相送联句》
- 《渡连圻诗》
- 《铜雀妓》
- 《拟轻薄篇》
-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为西封侯作》
- 《学古诗》
- 《学古诗》
- 《伤徐主簿诗》
- 《答高博士诗》
- 《赠诸游旧诗》
- 《赠诸游旧诗》
- 《日夕出富阳浦口和朗公诗》
- 《日夕出富阳浦口和朗公诗》
- 《春夕早泊和刘谘议落日望水诗》
- 《慈姥矶诗》
- 《慈姥矶诗》
- 《咏早梅》
- 《边城思》
- 《行经孙氏陵》
- 《临行与故游夜别》
- 《送韦司马别》
- 《与胡兴安夜别》
- 《相送》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婀娜多姿的杨柳和离情相思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有名的《诗经·小雅·采薇》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人借道中所见,以言行役之久,寄托离情乡愁。到汉代,折柳赠别更蔚成风气。可怜灞桥柳,愁煞离别人。人们把杨柳和离别联系在一起,大概是因为那长长的柳丝最容易引起绵绵离情的缘故吧。可是对于多情善感的诗人来讲,在那杨柳尚未垂下万条绿丝绦之时,他已敏锐地察觉到春天的来临,从而触动了他的乡愁。“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写的正是早春景象。柳色黄而已,尚未吐出细叶;水色绿而已,苔衣尚未长成。这正是冬尽春来的一、二月之际,春意萌动,春色逗露之时。杜审言说得好:“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飘泊边城的游子,对时令和景物的变化特别敏感。忽见边城杨柳色,已觉春色动地来。一个“动”字,把萌动的春意写得活泼泼地。而这种敏感,正是由客居异地而产生的刻骨的乡愁催发的。元稹诗云:“何处生春早,春生客思中。”(《生春二十首》其十九)赵嘏诗云:“何事最能悲少妇,夜来依约落边城。”(《新月》)而当边城春色动的时候,客居边城的游子也就格外思乡念家了。为什么春色最能撩拨人的乡思呢?王维的这首诗可以算一个让人满意的答复:“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送沈子福归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