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名句赏析
秋浦水像秋一样的长,景色萧条令我心愁。客愁像秋浦水一样不可量度,我乐行至大楼山以散心忧。站在山顶西望伏安,直见长江之水正滚滚东流。我问江水:你还记得我李白吗?请你将我一掬泪水,遥寄给扬州的朋友去吧!夜猿在秋浦水上哀鸣,连附近的小黄山也愁白了头。青溪虽非是陇水。但也发出像陇水一样的悲胭之声。我想离开这里,但却因故而去不得;本来打算暂游此地,但却滞留此地而成了久游。何年何月才能回家乡啊,想至此不觉在孤舟上潜然泪流。秋浦产一种霹驼鸟,其羽毛之美,为人间天上所少有。以美丽著称的山鸡,见了它也羞得不敢走近水边映照自己的华美的羽毛。入了秋浦之境,一个早晨就愁白了我的双鬓。那凄切的猿声,叫得将我满头的白发郡成了纷乱的素丝。秋涌河畔的树丛中多产白猿,其跳跃飞腾如一团白雪。它们在树枝上牵引着儿女,在玩水中厉月的游戏。愁作秋浦之客,强看秋浦之花。秋浦的山川就如剡县一样优美,而其风光却像长沙一带的潇湘之景。我像晋朝的山简一样大醉骑马而归;我像春秋时的宁戚一样倚牛角而歌。空吟着《牛歌》而无人知遇,便只有像苏秦那样泪落黑罗裘了。在秋浦的干重山岭中,唯有水车岭的风景最为奇特。天空好像要随着大石一道倾倒下来,山石上的松萝兔丝在顺水飘拂。巨石江祖耸立在清溪河畔,就像是直扫青天的一幅天然画屏。上面古人的题诗千年犹在,其在绿字之上长满了美丽的苔藓。秋浦河岸的两旁,长着千千万万棵石楠树和女贞林。各个山头上都落满了白鬓,各个山涧里都有白猿在哀吟。劝君千万莫要去游秋浦,那悲哀的猿声会搅碎你这位他乡游子的客心。逻人石之高踱,上只有飞鸟才能飞过。江祖石上有渔人筑起了捕鱼的小堤坝。急流使得客舟飞快地行驶,山花挨着人面,散着阵阵香气。水如一匹静静的白练,此地之水即与天平。何不乘此舟直升云天去一览明月,一边看赏两岸的鲜花,一边在舱中饮酒呢?透明的绿水中映着一轮素净的明月,一行白鹭在日光下飞行。种田郎荷锄听采菱女唱歌,并一道唱和着山歌踏月而归。炉火隔彻天地,柴烟中红星乱闪。炼铜工人在明月之夜,一边唱歌一边劳动,他们的歌声响彻了寒峭的山谷。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秋浦的田舍老翁,为捕鱼而睡在水上的船中。他的妻子在竹林深处张结鸟网,捕捉林中的白鹇。桃波离这里只有一步地之遥,那里的人说话这里都听得清清楚楚。我在这里暗与山僧告别,遥向白云作揖而去。参考资料:1、张秉戍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268-270.2、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189-213.3、詹福瑞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88-294.
秋浦水像秋一样的长,景色萧条令我心愁。客愁像秋浦水一样不可量度,我乐行至大楼山以散心忧。站在山顶西望伏安,直见长江之水正滚滚东流。我问江水:你还记得我李白吗?请你将我一掬泪水,遥寄给扬州的朋友去吧!夜猿在秋浦水上哀鸣,连附近的小黄山也愁白了头。青溪虽非是陇水。但也发出像陇水一样的悲胭之声。我想离开这里,但却因故而去不得;本来打算暂游此地,但却滞留此地而成了久游。何年何月才能回家乡啊,想至此不觉在孤舟上潜然泪流。秋浦产一种霹驼鸟,其羽毛之美,为人间天上所少有。以美丽著称的山鸡,见了它也羞得不敢走近水边映照自己的华美的羽毛。入了秋浦之境,一个早晨就愁白了我的双鬓。那凄切的猿声,叫得将我满头的白发郡成了纷乱的素丝。秋涌河畔的树丛中多产白猿,其跳跃飞腾如一团白雪。它们在树枝上牵引着儿女,在玩水中厉月的游戏。愁作秋浦之客,强看秋浦之花。秋浦的山川就如剡县一样优美,而其风光却像长沙一带的潇湘之景。我像晋朝的山简一样大醉骑马而归;我像春秋时的宁戚一样倚牛角而歌。空吟着《牛歌》而无人知遇,便只有像苏秦那样泪落黑罗裘了。在秋浦的干重山岭中,唯有水车岭的风景最为奇特。天空好像要随着大石一道倾倒下来,山石上的松萝兔丝在顺水飘拂。巨石江祖耸立在清溪河畔,就像是直扫青天的一幅天然画屏。上面古人的题诗千年犹在,其在绿字之上长满了美丽的苔藓。秋浦河岸的两旁,长着千千万万棵石楠树和女贞林。各个山头上都落满了白鬓,各个山涧里都有白猿在哀吟。劝君千万莫要去游秋浦,那悲哀的猿声会搅碎你这位他乡游子的客心。逻人石之高踱,上只有飞鸟才能飞过。江祖石上有渔人筑起了捕鱼的小堤坝。急流使得客舟飞快地行驶,山花挨着人面,散着阵阵香气。水如一匹静静的白练,此地之水即与天平。何不乘此舟直升云天去一览明月,一边看赏两岸的鲜花,一边在舱中饮酒呢?透明的绿水中映着一轮素净的明月,一行白鹭在日光下飞行。种田郎荷锄听采菱女唱歌,并一道唱和着山歌踏月而归。炉火隔彻天地,柴烟中红星乱闪。炼铜工人在明月之夜,一边唱歌一边劳动,他们的歌声响彻了寒峭的山谷。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秋浦的田舍老翁,为捕鱼而睡在水上的船中。他的妻子在竹林深处张结鸟网,捕捉林中的白鹇。桃波离这里只有一步地之遥,那里的人说话这里都听得清清楚楚。我在这里暗与山僧告别,遥向白云作揖而去。参考资料:1、张秉戍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268-270.2、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189-213.3、詹福瑞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88-294.
第一首诗是这组诗中最长的一首。开头说“秋浦长似秋”:秋浦老是像秋天的样子。这是因地名而产生的诙谐,也是为引出下句“萧条使人愁”而设。秋——萧条——愁,顺理成章,并且十分和谐,读之顿生冷落寂寥之感。三四句承上写愁:“”“”一个“望”字,凝聚着深沉的忧愤。“望长安”正是诗眼所在。后面四句是对江水说的话。“”扬州是北上长安的必经之处,诗人要把忧国之泪寄往扬州,实为寄往长安。泪虽一掬,却极有分量。
第二首诗与前一首一样,也是抒发客愁和对长安的思念,思归益切,愁绪愈来浓。“”前四句写别愁,比较婉曲;“”后四句进一步言归思,直抒胸臆,一气呵成。
第三首诗是一首具有寓意的咏物诗。此诗正面赞美秋浦的锦驼鸟,而以山鸡作为陪衬,但对后者并无贬意。从诗意看,诗人对山鸡所倾注的同情似乎还更多一些。
第四首诗是李白的自画像。全诗描绘的诗人形象是满腹忧郁,形容枯槁,白发苍苍的孤苦老人。盛年不再的李白,是怀着失意的心情来到秋浦的,虽然是刚过“知天命”的年纪,可是好像一下子白发就全白了。在此诗的开头,他说自己是“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听起来似乎觉得原来还李白一直是两鬓青丝,但到了秋浦之后,没有想到竟然会在一天早上起来之后,发现两鬓已经白发苍苍了!“一朝”极言头发白得之快,简直出乎意料之外,言下之意,还真有点当年伍子胥过不去昭关,一夜之间,就把头发愁白了的味道,但是伍子胥是心急火燎,李白却并不着急赶到哪里去,而且,也不像伍子胥那样过不了昭关就有性命之忧,但是又为什么白了头发呢?李白在惊异之余,给自己找了一个看上去说得过去的原因:“”中国古代的文人一听到猿声,马上就会愁肠百结的,这其中的例外恐怕还只有李白一人,不过那也是他晚年在长流夜郎的途中,在三峡中得到大赦,乘舟东归的时候,曾经欢快地写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可是在眼下,他可没有这么好的心情,猿声一“催”,他满头的青丝,不管是长是短,统统白了,这个“催”字可谓是用得惊心动魄,本来头发就在一夜之间白了,那里还禁得住猿声的催促!这首诗由于用了“一朝”和“催”这两个词来着重强调自己头发白得异乎寻常地快,不由得让人想到他在《将进酒》中的名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首诗的表层意义是诗人对进入暮年的喟叹,深层意义是抒发一种匡时济世之大志而又无门可报,欲罢而又不能的矛盾情怀。
第五首诗前两句“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说明了地点和描写的对象,并塑造出白猿欢乐嬉戏的群像;后两句“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则是对白猿母子戏月的特写,把白猿的动态写得活灵活现。
第六首诗开篇以“愁”字领起,展现出诗人面对残酷现实和即将爆发的战乱一筹莫展的苦闷心情和深广忧愤。”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连观赏秋色也要强打精神,与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受相似,可见情绪是比较低落的。
第七首诗可以说是这十七首诗的纲领,它真挚深切地抒发了诗人畅游秋浦时的心境。诗中以山简、宁戚、苏秦自况,抒发了自己抱负、境遇和不平。从”白石烂“和”黑貂裘“这两个典故上,读者不难明白,在长安时失意于最高统治者其实一直是李白心中抹不去的隐痛。”白石烂“是宁戚在不得志时,抓住齐桓公出行的机会,牵牛叩角而歌时唱的歌词,”南山灿,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长夜漫漫何时旦!“从而引起了齐桓公的注意而最终得到了重用;”黑貂裘“则是说的战国时期最成功的策士苏秦在一开好游说秦惠王失败后,穷困潦倒的处境,”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战国策·苏秦始以连横说秦》)李白觉得自己的处境就好比那失意东归的苏秦,而再也不会像宁戚那样得到君王的赏识了。
第八首和第九首,诗人描绘了秋浦的奇特景观:水车岭和江祖石。在艺术处理上,两首也很相似。第八首除一句”天倾欲堕石“略带夸张外,其余都是如实描绘;第九首也是除”青天扫画屏“一句用比外,纯用白描手法,不以词语惊人而以意境取胜。
第十首诗,李白以轻快的笔调描写山乡的自然风光:嘉木成林,满山葱翠,白鹭横飞,白猿长鸣。但末二句笔锋陡转,劝诫人们不可去观赏这里的山光水色,因为那凄厉的猿声使人愁肠寸断。
第十一首诗,诗人选择了两块不寻常的岩石,描写它们雄奇峻峭的姿态,绘制了一幅十分壮观的画面,倾诉了诗人对秋浦山水的爱慕之情。
第十二首诗,写的是平天湖的夜景和诗人观赏夜景时的感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想象丰富,韵味无穷。
第十三首诗,写江南水乡之景和民间采菱男女之情,也是先写景,后写情,而景和情又是相互关联、渗透、交融的,充满了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语近情逸,令人神远。
第十四首诗,是一首正面描写和歌颂冶炼工人的诗歌,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较为罕见,因而极为可贵。“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诗一开头,便呈现出一幅色调明亮、气氛热烈的冶炼场景: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广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通明。诗人用了“照”、“乱”两个看似平常的字眼,但一经炼入诗句,便使冶炼的场面卓然生辉。透过这生动景象,不难感受到诗人那种新奇、兴奋、惊叹之情。接着两句“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转入对冶炼工人形象的描绘。诗人以粗犷的线条,略加勾勒,冶炼工人雄伟健壮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赧郎”二字用词新颖,颇耐寻味。从“赧郎”二字,可以联想到他们健美强壮的体魄和勤劳、朴实、热情、豪爽、乐观的性格。结句“歌曲动寒川”,关合了上句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冶炼工人一边劳动,一边歌唱,那嘹亮的歌声使寒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他们唱的什么歌,诗人未加明点,读者可以作出各式各样的补充和联想。歌声把寒川激荡了,当然不会,这只是诗人的独特感受,是夸张之笔,却极为传神。如果说,“赧郎”句只是描绘了明月、炉火交映下冶炼工人的面部肖像,那么,这一句则揭示出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情操,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赞美歌颂之情。
这是一幅瑰玮壮观的秋夜冶炼图。在诗人神奇的画笔下,光、热、声、色交织辉映,明与暗、冷与热、动与静烘托映衬,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景,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的形象,确是古代诗歌宝库中放射异彩的艺术珍品。
第十五首诗,是组诗中流传最广的一首。“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以此写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古典诗歌里写愁的取譬很多。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说:“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按:当作“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白独辟蹊径,以“白发三千丈”之长喻愁之深之重。人们不但不会因“三千丈”的无理而见怪诗人,相反会由衷赞赏这出乎常情而又入于人心的奇句,而且感到诗人的长叹疾呼实堪同情。
人看到自己头上生了白发以及白发的长短,是因为照镜而知。首二句暗藏照镜,三四句就明白写出:“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带。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发出“何处”之问。这两句不是问语,而是愤激语,痛切语。诗眼就在下句的一个“得”字上。如此浓愁,从何而“得”?“得”字直贯到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压抑;所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发,鬓染秋霜,亲历亲感,何由不知!李白有“奋其志能,愿为辅弼”的雄心,有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均见《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尽管屡遭挫折,未能实现,但他的志向绐终不泯。写这首诗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不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生“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可谓善作不平鸣者了。
第十六首诗,李白用一种极为欣赏的眼光,再现了秋浦人家的生活情调:渔家在夜以继日地打鱼,而他的妻子也不肯闲着,在竹林深处,张网捕鸟。一家人都在为着生活而忙碌,但是心态却是非常平和的,这首被人赞为颇有王维《辋川诗》格调的诗作,显然是在一种轻松自在的心境下创作出来的。正是这种不断地自我更新,不断地接受新事物的健康心理,才使得李白不论身处何地,都能写出脍炙人口的华彩辞章来的重要主观因素。
第十七首诗,也是最后一首,以黯然离别秋浦作结,传达了一种伤感的情调。
- 《栖贤寺》
- 《宿无相寺》
- 《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二首》
- 《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作春归桃花岩贻许侍御)》
- 《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
- 《古风其四十五》
- 《古风其四十四》
- 《淮阴书怀寄王宗成 (一作王宗城 )》
- 《夜泛洞庭寻裴侍御清酌》
- 《春归终南山松龛旧隐》
-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君马黄》
- 《拟古十二首》
- 《南都行》
- 《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
- 《赠刘都使》
- 《白胡桃》
- 《感兴六首》
-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 《对酒醉题屈突明府厅》
- 《越女词其四》
- 《赠范金卿其二》
- 《相和歌辞 子夜四时歌四首 夏歌》
- 《赠江油尉》
-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
- 《安州般若寺水阁纳凉,喜遇薛员外乂》
- 《秋浦歌十七首 其二》
- 《相和歌辞。君道曲》
- 《暖酒》
- 《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时于落星石上以紫绮裘换酒为欢)》
- 《别匡山》
- 《游谢氏山亭》
- 《题雍丘崔明府丹灶》
- 《古风其五十三》
-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 《送长沙陈太守其一》
- 《闻谢杨儿吟猛虎词,因此有赠》
-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其三》
- 《送程、刘二侍郎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
- 《古风其五》
- 《送侯十一》
- 《相和歌辞 乌栖曲》
- 《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
- 《拟古》
- 《江夏寄汉阳辅录事》
- 《感兴其二》
- 《地藏菩萨赞》
- 《杂曲歌辞 悲歌行》
- 《东鲁门泛舟其二》
- 《古风 其五十九》
-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雉子班》
- 《自金陵溯流过白壁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
- 《古风其四十八》
- 《惧谗》
- 《白微时募县小吏入令卧内尝驱牛经堂下令妻怒将加诘责白亟以诗谢云》
- 《古风其六》
- 《安州般若水阁纳凉喜遇薛员外乂》
- 《送张秀才从军》
- 《古风 其四十六》
- 《送纪秀才游越》
- 《宫中行乐词其六》
- 《飞龙引》
- 《效古二首 其二》
- 《古风其三十八》
- 《送友生游峡中》
- 《秋日与张少府、楚城韦公藏书高斋作》
- 《游敬亭寄崔侍御(一本作登古城望府中寄崔侍御)》
- 《赠历阳褚司马(时此公为稚子舞,故作是诗)》
- 《赠崔司户文昆季》
- 《相和歌辞 上留田》
- 《古风 其四》
- 《秋山寄卫慰张卿及王徵君》
- 《赠潘侍御论钱少阳》
- 《寓言三首》
- 《秋浦歌十七首 其九》
- 《宿虾湖》
- 《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
- 《庐山东林寺夜怀》
- 《过汪氏别业其一》
- 《相和歌辞 门有车马客行》
- 《古风 其二十四》
- 《古风其二十二》
- 《淮阴书怀寄王宗成》
- 《古风其五十七》
- 《白微时,募县小吏入令卧内,尝驱牛经堂下,》
- 《感兴其三》
- 《系寻阳上崔相涣三首 其二》
- 《怀仙歌》
- 《浔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
- 《古风其四十六》
- 《杂曲歌辞 夜坐吟》
- 《以诗代书荅元丹丘》
- 《宣州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响山不同此赏醉后寄崔侍御二首 其一》
- 《游泰山六首 其四》
- 《古风其五十六》
- 《句》
- 《登巴陵开元寺西阁,赠衡岳僧方外》
- 《上崔相百忧章(时在浔阳狱)》
- 《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
- 《与贾至舍人于龙兴寺剪落梧桐枝望㴩湖》
- 《题舒州司空山瀑布》
- 《桂殿秋·仙女下》
- 《古风其三十七》
- 《送梁四归东平》
- 《感遇其三》
- 《古风其二十三》
- 《古风其十四》
- 《送客归吴》
- 《思边》
- 《赠闾丘宿松》
- 《越女词其二》
- 《炼丹井》
- 《题情深树,寄象公》
- 《送崔度还吴(度,故人礼部员外国辅之子)》
- 《嵩山采菖蒲者》
- 《赠常侍御》
- 《赋得鹤,送史司马赴崔相公幕》
- 《牛渚矶》
- 《留别金陵诸公》
- 《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终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
- 《姑孰十咏。谢公宅》
- 《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
- 《邹衍谷》
- 《太华观》
- 《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王景】》
- 《见野草中有曰白头翁者》
- 《杂曲歌辞 行路难三首 其一》
- 《舞曲歌辞 其三》
- 《赠卢征君昆弟》
- 《醉题王汉阳厅》
- 《月下独酌四首 其一》
- 《宫中行乐词其五》
- 《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
- 《宿白鹭洲,寄杨江宁》
- 《荅长安崔少府叔封游终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泉见寄》
- 《秋浦歌十七首 其五》
- 《杂曲歌辞 古朗月行》
- 《听蜀僧浚弹琴》
- 《过汪氏别业其二》
- 《古风 其十四》
- 《过汪氏别业二首 其二》
- 《寄上吴王其三》
- 《春日独坐,寄郑明府》
-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 《古风其三十九》
- 《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其二》
- 《古风其二》
- 《相和歌辞。对酒二首》
- 《清平调词三首》
- 《越女词其一》
- 《赠友人三首 其二》
- 《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
- 《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
-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此诗杨慎云是伪作)》
- 《相和歌辞 公无渡河》
- 《杂歌谣辞 其三 襄阳曲》
- 《僧伽歌》
- 《和卢侍御通塘曲》
- 《访道安陵遇盖还为余造真箓,临别留赠》
- 《古风其二十七》
- 《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崔侍御十九韵》
- 《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
- 《古风 其四十七》
- 《江夏送友人》
- 《夜泛洞庭,寻裴侍御清酌》
-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其一》
- 《送李青归南叶》
- 《行路难 其二》
-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其二》
- 《古风 其七》
- 《代佳人寄翁参枢先辈》
- 《玩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达曙歌吹日晚乘醉…访崔四侍御》
- 《赠江油尉厅》
- 《赠宣州灵源寺仲濬公》
- 《杂曲歌辞。夜坐吟》
- 《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
- 《古风 其五十八》
- 《赠张相镐二首(时逃难在宿松山作。萧士赟云下八首伪)》
- 《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
- 《送长沙陈太守二首 其二》
- 《感遇四首 其四》
- 《赠段七娘》
- 《送李青归华阳川》
- 《感兴其六》
- 《咏方广诗》
- 《上清宝鼎诗》
- 《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
- 《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其二》
- 《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
- 《白纻辞 其三》
- 《邯郸南亭观妓》
- 《送羽林陶将军》
- 《笑歌行 ( 以下二首 苏轼云是伪作 )》
- 《赠别郑判官》
- 《酬崔五郎中》
- 《别内赴徵三首 其一》
- 《自溧水道哭王炎其三》
- 《赠汉阳辅录事二首》
- 《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赴河南军次寻阳脱余之囚》
- 《古风其五十二》
- 《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
- 《王昭君其二》
- 《金陵白下亭留别》
- 《酬宇文少府见赠桃竹书筒》
- 《别中都明府兄》
- 《秀华亭》
- 《古风 其十九》
- 《效古其二》
- 《自溧水道哭王炎其二》
- 《相和歌辞 其二》
- 《寄王汉阳》
- 《赠友人其三》
- 《白微时募县小吏入令卧内尝驱牛经堂下令妻怒…以诗谢云》
- 《代赠远》
- 《琴曲歌辞 其二》
- 《草创大还,赠柳官迪》
- 《宴郑参卿山池》
- 《去妇词(一作顾况诗)》
- 《杂曲歌辞 出自蓟北门行》
- 《古风 其十六》
- 《越女词其三》
- 《杂言用投丹阳知己兼奉宣慰判官》
- 《日夕山中忽然有怀》
- 《秋猎孟诸夜归,置酒单父东楼观妓》
- 《金陵三首 其一》
- 《奔亡道中其四》
- 《秋风清》
- 《江上寄巴东故人》
- 《淮阴书怀,寄王宗成(一作王宗城)》
- 《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
- 《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时欲东归遂有此赠)》
- 《宫中行乐词其八》
- 《梁园吟》
- 《赠溧阳宋少府陟》
- 《飞龙引其二》
- 《古风 其五十三》
- 《夜别张五》
- 《茔禅师房观山海图》
- 《巫山枕障》
- 《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
- 《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
- 《姑孰溪》
- 《流夜郎永华寺寄寻阳群官》
- 《答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
- 《寄上吴王其二》
- 《赠历阳褚司马》
- 《奔亡道中其二》
- 《系寻阳上崔相涣其三》
- 《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
- 《舞曲歌辞 白纻辞三首 其二》
- 《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
- 《题许宣平庵壁(见《诗话类编》)》
- 《宣州长史弟昭赠余琴谿中双舞鹤诗以见志》
- 《望夫石》
- 《送舍弟》
- 《寄从弟宣州长史昭》
- 《杂曲歌辞。少年行三首》
- 《詶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
- 《古风其五十》
- 《夕霁杜陵登楼,寄韦繇》
- 《楚江黄龙矶南宴杨执戟治楼》
-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一作秋夜崔八丈水亭送别)》
- 《平虏将军妻》
- 《古风其三十五》
- 《送张秀才谒高中丞》
- 《古风其三十六》
- 《送方士赵叟之东平》
- 《桂殿秋》
- 《古风 其二十九》
- 《春滞沅湘有怀山中》
- 《拟古十二首 其三》
- 《题峰顶寺》
- 《古风其十二》
- 《鞠歌行(以下见《文苑英华》)》
- 《答裴侍御先行至石头驿以书见招,期月满泛洞庭》
-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其一》
- 《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
-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其七》
- 《江上赠窦长史》
-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其四》
- 《书情寄从弟邠州长史昭》
- 《金陵听韩侍御吹笛》
- 《早望海霞边》
- 《送别》
- 《赠从弟宣州长史昭》
- 《书情寄从弟□州长史昭 【都者换分】》
- 《摩多楼子》
- 《越女词其五》
- 《詶崔五郎中》
- 《泾川送族弟錞》
- 《闺情》
- 《相和歌辞 胡无人行》
- 《桃源》
- 《商山四皓》
- 《琴曲歌辞。蔡氏五弄。秋思二首》
- 《古风其二十六》
- 《上清宝鼎诗(前见《东观馀论》,后见《王直方诗话》)》
- 《酬裴侍御留岫师弹琴见寄》
- 《秋夜独坐怀故山》
- 《古风其五十一》
- 《鲁中都东楼醉起作》
- 《咏山樽二首 其一》
- 《学古思边》
- 《洞庭醉后送绛州吕使君果流澧州》
- 《流夜郎至江夏,陪长史叔及薛明府宴兴德寺南阁》
- 《焦山望松寥山》
- 《赠临洺县令皓弟(时被讼停官)》
- 《古风其五十四》
- 《送族弟单父主簿凝摄宋城主簿至郭南月桥却回…留饮赠之》
- 《赠饶阳张司户燧》
- 《邺中赠王大(一作邺中王大劝入高凤石门山幽居)》
-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其四》
- 《望汉阳柳色,寄王宰》
-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四首 其三》
- 《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
- 《晓晴》
- 《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
- 《清平乐(一名忆萝月)》
- 《赠武十七谔》
- 《客中行》
- 《送薛九被谗去鲁》
- 《寄远十一首 其六》
- 《凤台曲》
- 《白鹭鹚》
- 《金陵其一》
- 《早过漆林渡,寄万巨》
- 《赠汉阳辅录事其二》
- 《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
- 《寄远其三》
- 《送长沙陈太守其二》
- 《留别龚处士》
- 《相和歌辞。长信怨》
-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其四》
- 《春感诗》
- 《詶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
- 《白纻辞 其二》
- 《上清宝鼎诗二首》
- 《古风其五十九》
- 《与周刚清溪玉镜潭宴别(潭在秋浦桃树陂下余新名此潭)》
- 《古风其三十三》
- 《塞下曲六首 其一》
- 《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
- 《送长沙陈太守二首 其一》
- 《春日游罗敷潭》
- 《清平乐·禁庭春昼》
- 《古风其十一》
- 《三山望金陵,寄殷淑》
- 《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名句赏析》
-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名句赏析》
-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名句赏析》
-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名句赏析》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名句赏析》
-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名句赏析》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名句赏析》
-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名句赏析》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名句赏析》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名句赏析》
-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名句赏析》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名句赏析》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名句赏析》
-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名句赏析》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名句赏析》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名句赏析》
-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名句赏析》
-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名句赏析》
-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名句赏析》
-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名句赏析》
- 《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名句赏析》
-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名句赏析》
-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名句赏析》
-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名句赏析》
- 《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名句赏析》
-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名句赏析》
-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名句赏析》
-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名句赏析》
-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名句赏析》
-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名句赏析》
- 《君为女萝草,妾作菟丝花名句赏析》
-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名句赏析》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名句赏析》
-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名句赏析》
-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名句赏析》
-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名句赏析》
-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名句赏析》
-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名句赏析》
- 《戚姬髡发入舂市,万古共悲辛名句赏析》
-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名句赏析》
-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名句赏析》
-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名句赏析》
- 《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名句赏析》
-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名句赏析》
-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名句赏析》
-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名句赏析》
-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名句赏析》
- 《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名句赏析》
-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名句赏析》
-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名句赏析》
-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名句赏析》
-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名句赏析》
-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名句赏析》
-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名句赏析》
- 《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名句赏析》
- 《寂寂闻猿愁,行行见云收名句赏析》
- 《女萝发馨香,菟丝断人肠名句赏析》
- 《知君独坐青轩下,此时结念同所怀名句赏析》
-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名句赏析》
- 《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名句赏析》
- 《恩疏宠不及,桃李伤春风名句赏析》
- 《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名句赏析》
- 《欲知怅别心易苦,向暮春风杨柳丝名句赏析》
- 《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名句赏析》
- 《风摧寒棕响,月入霜闺悲名句赏析》
- 《黯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名句赏析》
- 《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名句赏析》
- 《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名句赏析》
-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名句赏析》
- 《枯杨枯杨尔生稊,我独七十而孤栖名句赏析》
-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名句赏析》
-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名句赏析》
-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名句赏析》
-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名句赏析》
-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名句赏析》
-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名句赏析》
-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名句赏析》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名句赏析》
-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名句赏析》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名句赏析》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名句赏析》
-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名句赏析》
-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名句赏析》
-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名句赏析》
- 《青春几何时,黄鸟鸣不歇名句赏析》
-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名句赏析》
-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名句赏析》
- 《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名句赏析》
- 《犯刑若履虎,不畏落爪牙名句赏析》
-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名句赏析》
- 《汉甲连胡兵,沙尘暗云海名句赏析》
-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名句赏析》
-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名句赏析》
-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名句赏析》
-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名句赏析》
-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名句赏析》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名句赏析》
-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名句赏析》
-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名句赏析》
-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名句赏析》
-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名句赏析》
- 《掩妾泪,听君歌名句赏析》
-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名句赏析》
-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名句赏析》
-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名句赏析》
- 《东风兮东风,为我吹行云使西来名句赏析》
- 《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名句赏析》
- 《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名句赏析》
-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名句赏析》
- 《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名句赏析》
- 《沉忧能伤人,绿鬓成霜蓬名句赏析》
- 《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名句赏析》
- 《荆山长号泣血人,忠臣死为刖足鬼名句赏析》
-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名句赏析》
- 《故人宿茅宇,夕鸟栖杨园名句赏析》
- 《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名句赏析》
-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名句赏析》
-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名句赏析》
-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名句赏析》
-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名句赏析》
-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名句赏析》
-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名句赏析》
-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名句赏析》
- 《君思颍水绿,忽复归嵩岑名句赏析》
-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名句赏析》
- 《思归未可得,书此谢情人名句赏析》
- 《帝乡三千里,杳在碧云间名句赏析》
-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名句赏析》
-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名句赏析》
-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名句赏析》
-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名句赏析》
-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名句赏析》
-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名句赏析》
-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名句赏析》
-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名句赏析》
- 《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名句赏析》
- 《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名句赏析》
-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名句赏析》
-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名句赏析》
-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名句赏析》
-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名句赏析》
- 《妾本秦罗敷,玉颜艳名都名句赏析》
- 《十五入汉宫,花颜笑春红名句赏析》
- 《自怜十五馀,颜色桃李红名句赏析》
-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名句赏析》
- 《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名句赏析》
-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名句赏析》
- 《天子居未央,妾侍卷衣裳名句赏析》
- 《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名句赏析》
- 《君王选玉色,侍寝金屏中名句赏析》
-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名句赏析》
- 《称是秦时避世人,劝酒相欢不知老名句赏析》
- 《多君相门女,学道爱神仙名句赏析》
- 《阁道步行月,美人愁烟空名句赏析》
- 《细柳开营揖天子,始知灞上为婴孩名句赏析》
- 《大嫂采芙蓉,溪湖千万重名句赏析》
- 《美女渭桥东,春还事蚕作名句赏析》
- 《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名句赏析》
-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名句赏析》
-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名句赏析》
-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名句赏析》
-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名句赏析》
-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名句赏析》
-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名句赏析》
-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名句赏析》
-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名句赏析》
- 《顾谓戚夫人,彼翁羽翼成名句赏析》
-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名句赏析》
-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名句赏析》
-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名句赏析》
-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名句赏析》
- 《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垂袅风名句赏析》
- 《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名句赏析》
-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名句赏析》
-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名句赏析》
-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名句赏析》
-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名句赏析》
- 《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名句赏析》
-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名句赏析》
-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名句赏析》
- 《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名句赏析》
- 《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名句赏析》
-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名句赏析》
-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名句赏析》
- 《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名句赏析》
-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名句赏析》
-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名句赏析》
- 《回鞭指长安,西日落秦关名句赏析》
-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名句赏析》
-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名句赏析》
-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名句赏析》
-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名句赏析》
-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名句赏析》
- 《春风尔来为阿谁,蝴蝶忽然满芳草名句赏析》
-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名句赏析》
- 《冬夜夜寒觉夜长,沉吟久坐坐北堂名句赏析》
-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名句赏析》
-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名句赏析》
-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名句赏析》
-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名句赏析》
-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名句赏析》
- 《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名句赏析》
- 《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名句赏析》
-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名句赏析》
-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名句赏析》
- 《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名句赏析》
- 《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名句赏析》
-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名句赏析》
- 《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名句赏析》
- 《寒冬十二月,苍鹰八九毛名句赏析》
- 《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名句赏析》
-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名句赏析》
- 《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名句赏析》
-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名句赏析》
-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名句赏析》
-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名句赏析》
-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名句赏析》
-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名句赏析》
- 《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名句赏析》
-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名句赏析》
-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名句赏析》
- 《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名句赏析》
- 《歌钟不尽意,白日落昆明名句赏析》
-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名句赏析》
- 《置酒望白云,商飙起寒梧名句赏析》
-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名句赏析》
- 《天涯失乡路,江外老华发名句赏析》
-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名句赏析》
-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名句赏析》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名句赏析》
-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名句赏析》
- 《桃李出深井,花艳惊上春名句赏析》
-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名句赏析》
-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名句赏析》
- 《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名句赏析》
-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名句赏析》
-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名句赏析》
-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名句赏析》
-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名句赏析》
- 《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名句赏析》
-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名句赏析》
-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名句赏析》
- 《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名句赏析》
-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名句赏析》
-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名句赏析》
-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名句赏析》
-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名句赏析》
- 《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名句赏析》
- 《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名句赏析》
-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名句赏析》
-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名句赏析》
-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名句赏析》
- 《觉来眄庭前,一鸟花间鸣名句赏析》
-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名句赏析》
-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名句赏析》
- 《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名句赏析》
- 《马色虽不同,人心本无隔名句赏析》
-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名句赏析》
-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名句赏析》
-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名句赏析》
- 《芙蓉老秋霜,团扇羞网尘名句赏析》
-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名句赏析》
- 《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名句赏析》
-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名句赏析》
-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名句赏析》
-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名句赏析》
- 《石门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名句赏析》
-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名句赏析》
-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名句赏析》
- 《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名句赏析》
- 《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名句赏析》
-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名句赏析》
-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名句赏析》
- 《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名句赏析》
-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名句赏析》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名句赏析》
-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名句赏析》
- 《五马如飞龙,青丝结金络名句赏析》
- 《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名句赏析》
-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名句赏析》
-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名句赏析》
- 《水色渌且明,令人思镜湖名句赏析》
- 《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名句赏析》
-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名句赏析》
- 《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名句赏析》
- 《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名句赏析》
-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名句赏析》
-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名句赏析》
-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名句赏析》
- 《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名句赏析》
- 《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名句赏析》
-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名句赏析》
- 《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名句赏析》
- 《丹砂成黄金,骑龙飞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名句赏析》
-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名句赏析》
-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名句赏析》
-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名句赏析》
- 《云鬟绿鬓罢梳结,愁如回飙乱白雪名句赏析》
-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名句赏析》
- 《相思黄叶落,白露湿青苔名句赏析》
-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名句赏析》
-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名句赏析》
- 《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名句赏析》
- 《冰合井泉月入闺,金缸青凝照悲啼名句赏析》
-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名句赏析》
-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名句赏析》
-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名句赏析》
- 《东风洒雨露,会入天地春名句赏析》
-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名句赏析》
- 《客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名句赏析》
- 《客有哀时失职而听者,泪淋浪以沾襟名句赏析》
-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名句赏析》
-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名句赏析》
-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名句赏析》
-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名句赏析》
-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名句赏析》
- 《旌旆夹两山,黄河当中流名句赏析》
-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名句赏析》
-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名句赏析》
- 《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名句赏析》
-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名句赏析》
-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名句赏析》
-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名句赏析》
-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名句赏析》
-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名句赏析》
- 《草木摇杀气,星辰无光彩名句赏析》
- 《苦雨思白日,浮云何由卷名句赏析》
-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名句赏析》
-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名句赏析》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名句赏析》
-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名句赏析》
-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名句赏析》
-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名句赏析》
- 《愿学秋胡妇,贞心比古松名句赏析》
- 《魏都接燕赵,美女夸芙蓉名句赏析》
- 《小姑织白纻,未解将人语名句赏析》
- 《登鸾车,侍轩辕,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名句赏析》
-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名句赏析》
-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名句赏析》
- 《风引龙虎旗,歌钟昔追攀名句赏析》
-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名句赏析》
-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名句赏析》
-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名句赏析》
-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名句赏析》
- 《去年寄书报阳台,今年寄书重相催名句赏析》
-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名句赏析》
-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名句赏析》
-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名句赏析》
-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名句赏析》
-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名句赏析》
- 《君马黄,我马白名句赏析》
- 《开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名句赏析》
- 《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名句赏析》
-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名句赏析》
- 《枝枝相纠结,叶叶竞飘扬名句赏析》
-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名句赏析》
-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名句赏析》
-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名句赏析》
- 《何时更杯酒,再得论心胸名句赏析》
- 《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名句赏析》
-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名句赏析》
-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名句赏析》
- 《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名句赏析》
- 《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名句赏析》
- 《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名句赏析》
- 《愿君采葑菲,无以下体妨名句赏析》
- 《举目山河异,偏伤周顗情名句赏析》
- 《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名句赏析》
-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名句赏析》
-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名句赏析》
- 《宫中彩女颜如花,飘然挥手凌紫霞,从风纵体登鸾车名句赏析》
- 《虽然不如延年妹,亦是当时绝世人名句赏析》
- 《百岁落半途,前期浩漫漫名句赏析》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名句赏析》
-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名句赏析》
-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名句赏析》
-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名句赏析》
- 《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银台名句赏析》
-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名句赏析》
-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名句赏析》
- 《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名句赏析》
-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名句赏析》
- 《屈盘戏白马,大笑上青山名句赏析》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名句赏析》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名句赏析》
-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名句赏析》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名句赏析》
-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名句赏析》
- 《古风 其四十五》
- 《下陵阳沿高溪三门六刺滩》
- 《醉后荅丁十八以诗讥余搥碎黄鹤楼》
- 《宣州长史弟昭赠余琴溪中双舞鹤诗以见志》
- 《杂曲歌辞 于阗采花》
- 《相和歌辞 丁都护歌》
-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 其一》
- 《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赴河南军次寻阳脱余之囚参谋幕府因赠之》
- 《古风 其三十五》
- 《戏赠杜甫》
- 《战城南》
- 《忆秋浦桃花旧游时窜夜郎》
- 《古风 其三十九》
- 《古风 其十》
- 《春日独酌二首 其一》
- 《秋山寄卫尉张卿及王徵君》
- 《奔亡道中五首 其二》
- 《题宝圌山》
- 《三山望金陵寄殷淑》
- 《句》
- 《乌牙寺》
- 《独坐敬亭山》
- 《普照寺》
- 《句》
- 《句》
- 《采莲曲》
- 《寄远其四》
- 《姑孰十咏·望夫山》
- 《寄远其五》
- 《感遇其四》
- 《感兴其四》
- 《奉饯高尊师如贵道士传道录毕归北海 【录竹》
- 《小桃源》
- 《观放白鹰其二》
- 《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 时凝弟在席》
- 《庭前晚开花》
- 《奔亡道中其三》
- 《阳春曲》
- 《登黄山凌□台送族弟溧阳尉济充泛舟赴华阴》
-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其二》
- 《阙题》
- 《春日独酌其二》
- 《殷十一赠栗冈砚》
- 《寄远其一》
- 《雪谗诗赠友人》
- 《宫中行乐词其七》
- 《寒女吟》
- 《感遇其二》
- 《赠薛校书》
- 《赠崔秋浦其三》
- 《古风其十三》
- 《古风其二十八》
- 《古风其二十》
- 《古风其三十二》
- 《拟古其三》
- 《古风其十五》
- 《登高丘而望远》
- 《寄远其七》
- 《古风其四十一》
- 《古风其四十二》
- 《寄远其二》
- 《古风其十六》
- 《赠友人其二》
- 《天门山》
- 《古风其二十五》
- 《古风其十七》
- 《古风其二十九》
- 《古风其三十一》
- 《清平乐·禁闱清夜》
- 《古风其二十四》
- 《古风其四十七》
- 《古风其五十八》
- 《杂言用投丹阳知己兼奉宣慰判官(以下见《诗纪》)》
- 《初月》
- 《宣城哭蒋征君华》
- 《浣纱石上女》
- 《题宛溪馆》
- 《题金陵王处士水亭(此亭盖齐朝南苑,又是陆机故宅)》
-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四首》
- 《待酒不至》
- 《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
- 《代寄情,楚词体》
- 《与谢良辅游泾川陵岩寺》
- 《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
- 《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
- 《秋浦清溪雪夜对酒,客有唱山鹧鸪者》
- 《友人会宿》
- 《金陵凤凰台置酒》
- 《胡无人》
- 《在水军宴韦司马楼船观妓》
- 《酬张司马赠墨》
- 《怨情》
- 《送麹十少府》
- 《游秋浦白笴陂二首》
- 《庭前晚花开》
- 《别内赴征三首》
- 《越中秋怀》
- 《独酌》
- 《酬谈少府》
- 《邹衍谷》
- 《送王孝廉觐省》
- 《题江夏修静寺(此寺是李北海旧宅)》
- 《留别西河刘少府》
- 《送贺监归四明应制》
- 《送殷淑三首》
- 《送杨山人归天台》
- 《送二季之江东》
- 《江上答崔宣城》
- 《鲁郡尧祠送吴五之琅琊》
- 《送友人游梅湖》
- 《口号(一作口号留别金陵诸公)》
- 《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
- 《江西送友人之罗浮》
- 《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群…以寄之》
- 《江夏送张丞》
- 《寄当涂赵少府炎》
- 《赠裴司马》
- 《对雪醉后赠王历阳》
- 《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
- 《张相公出镇荆州寻除太子詹事余时流夜郎…诗余答以此诗》
- 《赠崔侍郎》
- 《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 《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
- 《舞曲歌辞。白鸠辞》
- 《赠崔咨议》
- 《狱中上崔相涣》
- 《送张遥之寿阳幕府》
- 《杨叛儿》
- 《对酒行》
- 《山人劝酒》
- 《鞠歌行》
- 《东武吟》
- 《王昭君二首》
- 《远别离》
- 《清平调·其三》
- 《陌上桑》
- 《侠客行》
- 《横江词六首》
- 《丁督护歌》
- 《上云乐》
- 《乌栖曲》
- 《妾薄命》
- 《中山孺子妾歌》
- 《独不见》
- 《久别离》
- 《怨歌行》
- 《白头吟》
- 《白纻辞三首》
- 《夜坐吟》
- 《长干行二首》
- 《少年行三首·其三》
- 《长歌行》
- 《门有车马客行》
- 《猛虎行》
- 《战城南》
- 《长相思三首·其二》
- 《豫章行》
- 《从军行》
- 《司马将军歌》
- 《飞龙引二首·其一》
- 《春日行》
- 《折杨柳》
- 《阳春歌》
- 《洛阳陌》
- 《古朗月行》
- 《东海有勇妇》
- 《秦女休行》
- 《秦女卷衣》
- 《雉朝飞》
- 《于阗采花》
- 《登高丘而望远》
- 《君马黄》
- 《飞龙引二首·其二》
- 《秋思》
- 《渌水曲》
- 《采莲曲》
- 《大堤曲》
- 《结客少年场行》
- 《塞下曲六首》
- 《紫骝马》
- 《相逢行二首》
- 《幽涧泉》
- 《发白马》
- 《空城雀》
- 《野田黄雀行》
- 《短歌行》
- 《挂席江上待月有怀》
- 《寄崔侍御》
- 《少年行二首》
- 《古风·其十五》
- 《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才》
- 《上之回》
- 《宿巫山下》
- 《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
- 《庐江主人妇》
- 《赠友人三首》
- 《枯鱼过河泣》
- 《山中问答》
- 《襄阳歌》
- 《王右军》
- 《赠参寥子》
- 《赠从孙义兴宰铭》
- 《古风·庄周梦胡蝶》
- 《笑歌行》
- 《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
- 《结袜子》
- 《示金陵子》
-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
- 《巴女词》
- 《湖边采莲妇》
- 《宫中行乐词八首》
- 《赠郭将军》
- 《长相思三首》
- 《沐浴子》
-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 《估客行》
- 《口号吴王美人半醉》
- 《历阳壮士勤将军名思齐歌》
- 《题随州紫阳先生壁》
- 《题东谿公幽居》
- 《同吴王送杜秀芝赴举入京》
- 《别鲁颂》
- 《赠崔秋浦三首》
- 《戏赠郑溧阳》
- 《赠张公洲革处士》
- 《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
- 《夜下征虏亭》
- 《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 《和卢侍御通塘曲》
- 《宴陶家亭子》
- 《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二》
- 《送范山人归泰山》
- 《哭晁卿衡》
- 《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 《赋得白鹭鸶送宋少府入三峡》
- 《寻山僧不遇作》
- 《对雨》
- 《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
- 《醉后赠从甥高镇》
- 《自金陵溯流过白璧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
- 《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
- 《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
- 《过崔八丈水亭》
-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 《白鼻騧》
- 《东鲁门泛舟二首》
- 《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
- 《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二首》
- 《别山僧》
-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 《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
- 《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
- 《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
- 《安州应城玉女汤作》
- 《横江词·其六》
- 《清溪行》
- 《横江词·其四》
- 《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
- 《横江词·其三》
- 《金陵歌送别范宣》
-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
- 《鲁东门观刈蒲》
- 《冬日归旧山》
- 《北风行》
-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峨眉山月歌》
- 《春夜洛城闻笛》
- 《赠韦秘书子春二首》
- 《答友人赠乌纱帽》
- 《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
- 《早秋赠裴十七仲堪》
-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
- 《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
- 《箜篌谣》
-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 《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 《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
- 《过汪氏别业二首》
- 《巴陵赠贾舍人》
- 《观猎》
- 《献从叔当涂宰阳冰》
- 《陈情赠友人》
-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 《永王东巡歌·其八》
- 《日出行》
-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 《梁园吟》
- 《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
- 《春夜宴桃李园序》
- 《与韩荆州书》
- 《题元丹丘颍阳山居》
- 《赠闾丘处士》
- 《题元丹丘山居》
- 《纪南陵题五松山》
- 《赠新平少年》
- 《越中览古》
-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
- 《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 《梁甫吟》
- 《西施》
- 《金陵新亭》
- 《书情题蔡舍人雄》
- 《咏邻女东窗海石榴》
- 《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
- 《南轩松》
- 《咏山樽二首》
- 《观放白鹰二首》
- 《鸣雁行》
- 《姑孰十咏》
- 《咏槿》
- 《行路难·其三》
- 《子夜吴歌·冬歌》
- 《子夜吴歌·夏歌》
- 《行路难·其二》
- 《清平调·其二》
- 《长相思·其二》
- 《长相思·其一》
- 《子夜吴歌·春歌》
- 《子夜吴歌·秋歌》
- 《清平调·其一》
- 《早发白帝城》
-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 《行路难·其一》
-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 《送友人》
- 《渡荆门送别》
- 《怨情》
- 《长干行·其一》
- 《玉阶怨》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静夜思》
- 《关山月》
- 《蜀道难》
- 《春思》
- 《夜泊牛渚怀古》
-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 《金陵酒肆留别》
- 《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
- 《赠孟浩然》
- 《听蜀僧濬弹琴》
- 《梦游天姥吟留别》
- 《登金陵凤凰台》
- 《留别广陵诸公》
- 《奔亡道中五首》
-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 《赤壁歌送别》
- 《鹦鹉洲》
- 《对酒》
- 《临路歌》
- 《白田马上闻莺》
- 《夏日山中》
- 《宿清溪主人》
- 《泛沔州城南郎官湖》
- 《玉壶吟》
- 《陌上赠美人》
- 《思边》
- 《乌夜啼》
- 《江夏行》
- 《捣衣篇》
- 《古意》
- 《自代内赠》
- 《三五七言》
- 《忆秦娥·箫声咽》
-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 《长门怨二首》
- 《双燕离》
- 《谒老君庙》
- 《登瓦官阁》
- 《独坐敬亭山》
- 《望庐山瀑布》
- 《望天门山》
- 《赠汪伦》
- 《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 《登峨眉山》
-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 《忆东山二首》
- 《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
- 《焦山望寥山》
- 《剑阁赋》
- 《登庐山五老峰》
- 《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
- 《江上望皖公山》
-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 《大鹏赋·并序》
- 《望木瓜山》
- 《月夜金陵怀古》
- 《望鹦鹉洲怀祢衡》
- 《入彭蠡经松门观石镜缅怀谢康乐题诗书游览之志》
- 《过四皓墓》
- 《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
- 《金陵白杨十字巷》
- 《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
- 《苏武》
- 《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
- 《田园言怀》
- 《苏台览古》
- 《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
- 《东鲁见狄博通》
- 《沙丘城下寄杜甫》
- 《流夜郎赠辛判官》
- 《行路难三首》
- 《宣城见杜鹃花》
- 《清平乐·烟深水阔》
- 《淮海对雪赠傅霭》
- 《三山望金陵寄殷淑》
- 《对酒忆贺监二首》
- 《东山吟》
- 《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
- 《览镜书怀》
- 《雪谗诗赠友人》
- 《饯校书叔云》
- 《前有一樽酒行二首》
- 《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
- 《北上行》
- 《万愤词投魏郎中》
- 《古风·其一》
- 《永王东巡歌·其一》
- 《永王东巡歌·其二》
-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 《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
- 《胡无人》
- 《古风其五十五》
- 《古风·大雅久不作》
- 《赠僧朝美》
- 《古风·齐有倜傥生》
- 《留别王司马嵩》
- 《效古二首》
- 《南奔书怀》
- 《有所思》
- 《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
- 《答杜秀才五松见赠》
- 《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
- 《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
- 《来日大难》
- 《赠升州王使君忠臣》
- 《赠从弟冽》
- 《扶风豪士歌》
- 《流夜郎闻酺不预》
- 《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时送客逢崔侍御并登此地》
- 《山鹧鸪词》
- 《寄淮南友人》
- 《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
- 《劳劳亭歌》
- 《悲歌行》
- 《杜陵绝句》
- 《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
- 《以诗代书答元丹丘》
-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
- 《流夜郎题葵叶》
- 《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蕤》
- 《上崔相百忧章》
- 《南流夜郎寄内》
- 《鸣皋歌送岑徵君》
- 《古风·秦王扫六合》
- 《放后遇恩不沾》
- 《五月东鲁行答汶上君》
- 《春日醉起言志》
-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 《江行寄远》
- 《越女词五首》
-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 《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
- 《春日独酌二首》
-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
- 《春日陪杨江宁及诸官宴北湖感古作》
- 《早春寄王汉阳》
- 《江南春怀》
- 《落日忆山中》
- 《赠钱征君少阳》
- 《荆门浮舟望蜀江》
- 《天台晓望》
- 《下陵阳沿高溪三门六剌滩》
- 《望黄鹤楼》
- 《登太白峰》
- 《上三峡》
- 《雨后望月》
- 《月下独酌四首》
-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 《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
- 《望月有怀》
- 《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 《天马歌》
- 《临江王节士歌》
- 《游泰山六首》
- 《古风·其十九》
- 《秋浦歌十七首》
- 《宫中行乐词·其四》
- 《登锦城散花楼》
- 《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
- 《独漉篇》
- 《白马篇》
- 《代别情人》
- 《南陵别儿童入京》
- 《山中与幽人对酌》
- 《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
- 《秋登巴陵望洞庭》
- 《古风·五鹤西北来》
- 《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
- 《江夏别宋之悌》
- 《赠薛校书》
- 《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
- 《别储邕之剡中》
-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 《太原早秋》
- 《江上寄元六林宗》
-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 《代秋情》
- 《秋夕旅怀》
-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
-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 《秋思》
- 《登新平楼》
- 《送张舍人之江东》
- 《秋浦感主人归燕寄内》
-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 《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 《秋下荆门》
- 《夜宿山寺》
- 《游南阳清泠泉》
- 《古风五十九首》
- 《襄阳曲四首》
- 《宣城青溪》
- 《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
- 《江上吟》
- 《咏桂》
- 《宣城见杜鹃花》
- 《折荷有赠》
- 《古风·其五十九》
-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 《月下独酌·其二》
- 《侍从游宿温泉宫作》
-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 《嘲鲁儒》
- 《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
-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草书歌行》
- 《口号赠征君鸿》
- 《铜官山醉后绝句》
- 《客中行》
- 《赠瑕丘王少府》
- 《寻雍尊师隐居》
- 《赠徐安宜》
- 《赠别从甥高五》
- 《赠范金卿二首》
- 《送贺宾客归越》
- 《下途归石门旧居》
-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 《送郄昂谪巴中》
- 《广陵赠别》
- 《赠裴十四》
- 《赠别王山人归布山》
- 《赠韦侍御黄裳二首》
- 《赠郭季鹰》
- 《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
- 《酬崔侍御(一本此下有成甫二字)》
- 《赠柳圆》
- 《塞上曲》
- 《幽州胡马客歌》
-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 《从军行·其二》
- 《行行游且猎篇》
- 《塞下曲六首·其一》
- 《江夏赠韦南陵冰》
- 《别东林寺僧》
- 《送杨少府赴选》
- 《江上送女道士褚三清游南岳》
- 《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
- 《题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
- 《送韩侍御之广德》
-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序》
- 《送杨山人归嵩山》
- 《五松山送殷淑》
- 《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
-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
- 《送储邕之武昌》
- 《南阳送客》
- 《灞陵行送别》
- 《送蔡山人》
- 《送友人入蜀》
-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 《送陆判官往琵琶峡》
- 《洗脚亭》
- 《送别得书字》
- 《南陵五松山别荀七》
-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 《送族弟绾从军安西》
- 《劳劳亭》
- 《送岑征君归鸣皋山》
- 《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
- 《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
- 《戏赠杜甫》
- 《宣州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响山不同此赏醉后寄崔侍御》
-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
- 《九日》
- 《九月十日即事》
- 《九日龙山饮》
- 《金陵望汉江》
- 《春怨》
- 《金门答苏秀才》
- 《清平乐·画堂晨起》
- 《少年子》
- 《观胡人吹笛》
-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 《自遣》
- 《九日登山》
- 《公无渡河》
- 《将进酒》
- 《上李邕》
译文
秋浦水像秋一样的长,景色萧条令我心愁。
客愁像秋浦水一样不可量度,我乐行至大楼山以散心忧。站
在山顶西望伏安,直见长江之水正滚滚东流。
我问江水:你还记得我李白吗?
请你将我一掬泪水,遥寄给扬州的朋友去吧!
夜猿在秋浦水上哀鸣,连附近的小黄山也愁白了头。
青溪虽非是陇水。但也发出像陇水一样的悲胭之声。
我想离开这里,但却因故而去不得;本来打算暂游此地,但却滞留此地而成了久游。
何年何月才能回家乡啊,想至此不觉在孤舟上潜然泪流。
秋浦产一种霹驼鸟,其羽毛之美,为人间天上所少有。
以美丽著称的山鸡,见了它也羞得不敢走近水边映照自己的华美的羽毛。
入了秋浦之境,一个早晨就愁白了我的双鬓。
那凄切的猿声,叫得将我满头的白发郡成了纷乱的素丝。
秋涌河畔的树丛中多产白猿,其跳跃飞腾如一团白雪。
它们在树枝上牵引着儿女,在玩水中厉月的游戏。
愁作秋浦之客,强看秋浦之花。
秋浦的山川就如剡县一样优美,而其风光却像长沙一带的潇湘之景。
我像晋朝的山简一样大醉骑马而归;我像春秋时的宁戚一样倚牛角而歌。
空吟着《牛歌》而无人知遇,便只有像苏秦那样泪落黑罗裘了。
在秋浦的干重山岭中,唯有水车岭的风景最为奇特
。天空好像要随着大石一道倾倒下来,山石上的松萝兔丝在顺水飘拂。
巨石江祖耸立在清溪河畔,就像是直扫青天的一幅天然画屏。
上面古人的题诗千年犹在,其在绿字之上长满了美丽的苔藓。
秋浦河岸的两旁,长着千千万万棵石楠树和女贞林。
各个山头上都落满了白鬓,各个山涧里都有白猿在哀吟。
劝君千万莫要去游秋浦,那悲哀的猿声会搅碎你这位他乡游子的客心。
逻人石之高踱,上只有飞鸟才能飞过。江祖石上有渔人筑起了捕鱼的小堤坝。
急流使得客舟飞快地行驶,山花挨着人面,散着阵阵香气。
水如一匹静静的白练,此地之水即与天平。
何不乘此舟直升云天去一览明月,一边看赏两岸的鲜花,一边在舱中饮酒呢?
透明的绿水中映着一轮素净的明月,一行白鹭在日光下飞行。
种田郎荷锄听采菱女唱歌,并一道唱和着山歌踏月而归。
炉火隔彻天地,柴烟中红星乱闪。
炼铜工人在明月之夜,一边唱歌一边劳动,他们的歌声响彻了寒峭的山谷。
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
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秋浦的田舍老翁,为捕鱼而睡在水上的船中。
他的妻子在竹林深处张结鸟网,捕捉林中的白鹇。
桃波离这里只有一步地之遥,那里的人说话这里都听得清清楚楚。
我在这里暗与山僧告别,遥向白云作揖而去。
注释
秋浦:唐时属池州郡。故址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
山公:指山简。
宁戚:春秋时卫国人。
白石烂:宁戚《放牛歌》中有“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之句。
黑貂裘:《战国策·秦策》载,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
水车岭:《贵池志》载,贵池西南七十余里有水车岭。
寄生:一种植物,其根部不扎在土里而依附在松树、杨树等枝杈上,靠吸取这些树的养分而存活。
江祖一片石:《一统志》载,江祖山,在贵池西南二十五里处,一石突出水际,高数丈,名曰江祖石。
逻人:今称逻人矶,乃江边一巨石。人:一作“叉”。
鱼梁:地名,在逻人矶附近。
舟:一作“行”
平天:湖名,旧址在贵池西南的齐山脚下。
赧(nǎn):原指因害羞而脸红。这里是指炉火映红人脸。
个:如此,这般。
秋霜:形容头发白如秋霜。
白鹇(xián):大型鸟类,也叫“白雉“。
罝(jū):捕捉兔子的网,泛指捕鸟兽的网。
波:一作“陂”。
参考资料:
1、张秉戍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268-270 .
2、裴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 :189-213 .
3、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288-294 .
秋浦,唐代池州郡属县,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因境内有秋浦水而得名,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李白一生三次游秋浦,留下七十余篇佳作。这十七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三载(754)第二次游秋浦时期(一说为天宝十二载)。当时李白因受谗遭疏离开长安已经十年。在这十年中,李白云游天下,四海为家,北上燕、赵,南下江、淮;其中不乏痛快欢畅的时候,特别是曾和杜甫两人携手同游梁、宋,把酒论诗,快意非常。不过,他在秋浦时的心情并不太好。天宝十二载(753),他曾北游幽蓟,亲见安禄山势力坐大,君王养痈已成。此时他正是怀着极其悲愤的心情再游江南的。
参考资料:
1、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189-213
第一首诗是这组诗中最长的一首。开头说“秋浦长似秋”:秋浦老是像秋天的样子。这是因地名而产生的诙谐,也是为引出下句“萧条使人愁”而设。秋——萧条——愁,顺理成章,并且十分和谐,读之顿生冷落寂寥之感。三四句承上写愁:“”“”一个“望”字,凝聚着深沉的忧愤。“望长安”正是诗眼所在。后面四句是对江水说的话。“”扬州是北上长安的必经之处,诗人要把忧国之泪寄往扬州,实为寄往长安。泪虽一掬,却极有分量。
第二首诗与前一首一样,也是抒发客愁和对长安的思念,思归益切,愁绪愈来浓。“”前四句写别愁,比较婉曲;“”后四句进一步言归思,直抒胸臆,一气呵成。
第三首诗是一首具有寓意的咏物诗。此诗正面赞美秋浦的锦驼鸟,而以山鸡作为陪衬,但对后者并无贬意。从诗意看,诗人对山鸡所倾注的同情似乎还更多一些。
第四首诗是李白的自画像。全诗描绘的诗人形象是满腹忧郁,形容枯槁,白发苍苍的孤苦老人。盛年不再的李白,是怀着失意的心情来到秋浦的,虽然是刚过“知天命”的年纪,可是好像一下子白发就全白了。在此诗的开头,他说自己是“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听起来似乎觉得原来还李白一直是两鬓青丝,但到了秋浦之后,没有想到竟然会在一天早上起来之后,发现两鬓已经白发苍苍了!“一朝”极言头发白得之快,简直出乎意料之外,言下之意,还真有点当年伍子胥过不去昭关,一夜之间,就把头发愁白了的味道,但是伍子胥是心急火燎,李白却并不着急赶到哪里去,而且,也不像伍子胥那样过不了昭关就有性命之忧,但是又为什么白了头发呢?李白在惊异之余,给自己找了一个看上去说得过去的原因:“”中国古代的文人一听到猿声,马上就会愁肠百结的,这其中的例外恐怕还只有李白一人,不过那也是他晚年在长流夜郎的途中,在三峡中得到大赦,乘舟东归的时候,曾经欢快地写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可是在眼下,他可没有这么好的心情,猿声一“催”,他满头的青丝,不管是长是短,统统白了,这个“催”字可谓是用得惊心动魄,本来头发就在一夜之间白了,那里还禁得住猿声的催促!这首诗由于用了“一朝”和“催”这两个词来着重强调自己头发白得异乎寻常地快,不由得让人想到他在《将进酒》中的名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首诗的表层意义是诗人对进入暮年的喟叹,深层意义是抒发一种匡时济世之大志而又无门可报,欲罢而又不能的矛盾情怀。
第五首诗前两句“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说明了地点和描写的对象,并塑造出白猿欢乐嬉戏的群像;后两句“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则是对白猿母子戏月的特写,把白猿的动态写得活灵活现。
第六首诗开篇以“愁”字领起,展现出诗人面对残酷现实和即将爆发的战乱一筹莫展的苦闷心情和深广忧愤。”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连观赏秋色也要强打精神,与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受相似,可见情绪是比较低落的。
第七首诗可以说是这十七首诗的纲领,它真挚深切地抒发了诗人畅游秋浦时的心境。诗中以山简、宁戚、苏秦自况,抒发了自己抱负、境遇和不平。从”白石烂“和”黑貂裘“这两个典故上,读者不难明白,在长安时失意于最高统治者其实一直是李白心中抹不去的隐痛。”白石烂“是宁戚在不得志时,抓住齐桓公出行的机会,牵牛叩角而歌时唱的歌词,”南山灿,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长夜漫漫何时旦!“从而引起了齐桓公的注意而最终得到了重用;”黑貂裘“则是说的战国时期最成功的策士苏秦在一开好游说秦惠王失败后,穷困潦倒的处境,”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战国策·苏秦始以连横说秦》)李白觉得自己的处境就好比那失意东归的苏秦,而再也不会像宁戚那样得到君王的赏识了。
第八首和第九首,诗人描绘了秋浦的奇特景观:水车岭和江祖石。在艺术处理上,两首也很相似。第八首除一句”天倾欲堕石“略带夸张外,其余都是如实描绘;第九首也是除”青天扫画屏“一句用比外,纯用白描手法,不以词语惊人而以意境取胜。
第十首诗,李白以轻快的笔调描写山乡的自然风光:嘉木成林,满山葱翠,白鹭横飞,白猿长鸣。但末二句笔锋陡转,劝诫人们不可去观赏这里的山光水色,因为那凄厉的猿声使人愁肠寸断。
第十一首诗,诗人选择了两块不寻常的岩石,描写它们雄奇峻峭的姿态,绘制了一幅十分壮观的画面,倾诉了诗人对秋浦山水的爱慕之情。
第十二首诗,写的是平天湖的夜景和诗人观赏夜景时的感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想象丰富,韵味无穷。
第十三首诗,写江南水乡之景和民间采菱男女之情,也是先写景,后写情,而景和情又是相互关联、渗透、交融的,充满了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语近情逸,令人神远。
第十四首诗,是一首正面描写和歌颂冶炼工人的诗歌,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较为罕见,因而极为可贵。“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诗一开头,便呈现出一幅色调明亮、气氛热烈的冶炼场景: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广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通明。诗人用了“照”、“乱”两个看似平常的字眼,但一经炼入诗句,便使冶炼的场面卓然生辉。透过这生动景象,不难感受到诗人那种新奇、兴奋、惊叹之情。接着两句“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转入对冶炼工人形象的描绘。诗人以粗犷的线条,略加勾勒,冶炼工人雄伟健壮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赧郎”二字用词新颖,颇耐寻味。从“赧郎”二字,可以联想到他们健美强壮的体魄和勤劳、朴实、热情、豪爽、乐观的性格。结句“歌曲动寒川”,关合了上句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冶炼工人一边劳动,一边歌唱,那嘹亮的歌声使寒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他们唱的什么歌,诗人未加明点,读者可以作出各式各样的补充和联想。歌声把寒川激荡了,当然不会,这只是诗人的独特感受,是夸张之笔,却极为传神。如果说,“赧郎”句只是描绘了明月、炉火交映下冶炼工人的面部肖像,那么,这一句则揭示出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情操,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赞美歌颂之情。
这是一幅瑰玮壮观的秋夜冶炼图。在诗人神奇的画笔下,光、热、声、色交织辉映,明与暗、冷与热、动与静烘托映衬,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景,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的形象,确是古代诗歌宝库中放射异彩的艺术珍品。
第十五首诗,是组诗中流传最广的一首。“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以此写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古典诗歌里写愁的取譬很多。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说:“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按:当作“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白独辟蹊径,以“白发三千丈”之长喻愁之深之重。人们不但不会因“三千丈”的无理而见怪诗人,相反会由衷赞赏这出乎常情而又入于人心的奇句,而且感到诗人的长叹疾呼实堪同情。
人看到自己头上生了白发以及白发的长短,是因为照镜而知。首二句暗藏照镜,三四句就明白写出:“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带。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发出“何处”之问。这两句不是问语,而是愤激语,痛切语。诗眼就在下句的一个“得”字上。如此浓愁,从何而“得”?“得”字直贯到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压抑;所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发,鬓染秋霜,亲历亲感,何由不知!李白有“奋其志能,愿为辅弼”的雄心,有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均见《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尽管屡遭挫折,未能实现,但他的志向绐终不泯。写这首诗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不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生“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可谓善作不平鸣者了。
第十六首诗,李白用一种极为欣赏的眼光,再现了秋浦人家的生活情调:渔家在夜以继日地打鱼,而他的妻子也不肯闲着,在竹林深处,张网捕鸟。一家人都在为着生活而忙碌,但是心态却是非常平和的,这首被人赞为颇有王维《辋川诗》格调的诗作,显然是在一种轻松自在的心境下创作出来的。正是这种不断地自我更新,不断地接受新事物的健康心理,才使得李白不论身处何地,都能写出脍炙人口的华彩辞章来的重要主观因素。
第十七首诗,也是最后一首,以黯然离别秋浦作结,传达了一种伤感的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