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傅都曹别
轻快的飞鸿戏耍在水边,离群的孤雁栖息在小渚。不期而遇竟能相爱相亲,情意深长彼此永无终止。遭风遇雨只得东西分飞,顷刻之间便已相隔万里。回想那双宿双栖的情景,你的音容充满我的心耳。落日使小洲的寒意转浓,愁云更绕天际弥漫而起。短小的翅膀哪能高飞远翔,孤独徘徊在寒烟浓雾里。参考资料:1、褚斌杰.中国历代诗词精品鉴赏(上册):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6282、王景霓郑孟彤.汉魏六朝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207页
轻快的飞鸿戏耍在水边,离群的孤雁栖息在小渚。不期而遇竟能相爱相亲,情意深长彼此永无终止。遭风遇雨只得东西分飞,顷刻之间便已相隔万里。回想那双宿双栖的情景,你的音容充满我的心耳。落日使小洲的寒意转浓,愁云更绕天际弥漫而起。短小的翅膀哪能高飞远翔,孤独徘徊在寒烟浓雾里。参考资料:1、褚斌杰.中国历代诗词精品鉴赏(上册):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6282、王景霓郑孟彤.汉魏六朝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207页
这首诗是鲍照赠朋友诗中的代表作。由于通篇用“比”体,虽是一般古诗,却有着浓郁的乐府民歌气息。自汉魏以来,在文人作家所写的古诗中,这一首还是很有创造性的。
全诗十二句,每四句一节,共三节。“轻鸿”四句写与傅都曹志趣相投,亲切订交。“风雨”四句,写两人分手惜别时情景。“落日”四句,设想别后离愁,并写自己看不到出路的苦闷。从结构看,并无什么大的起伏波澜,只是闲闲说起,怅怅结束。然而感情深挚,思绪万千,体现了诗人一腔孤愤。
全诗以“鸿”喻傅都曹,以“雁”自喻,此甚易知。但郑玄《毛诗笺》:“小曰雁,大曰鸿。”古人往往以鸿鹄并称而以凫雁对举,鸿鹄象征清高,凫雁则迹近微贱,可见此诗一开头便有扬傅而抑己的倾向,显得傅尊而己卑。而在“鸿”字上,诗人更着一“轻”字,“轻”自然有可能轩翥于高空;而在“雁”上却用了一个“孤”字,“孤”者,离群索居,寂寥无侣之谓。而“戏江潭”与“集洲沚”,一则高翔遨戏,一则独自幽栖,不仅动静不同,抑且有得意与失志之分。这两句看似客观描述,实已两相对照,说明彼此命运若云泥之悬殊。不过当二人无心邂逅,却又过从甚密,两两相亲。“邂逅”句表面上似平铺直叙,实际上已隐含一层转折;而第四句“缘念共无已”则又深入一层。“缘”者缘分,“念”者思念,“无已”,无终尽之谓。夫缘分无终尽,思念亦无终尽,非但作者对傅“缘念无已”,即傅对作者亦复如是,此正所谓“共无已”。这两句本写双方交谊笃厚,情深意惬,却以极平淡之笔出之,仿佛毫不着力。这就叫举重若轻,好整以暇。
第二节第一句“风雨好东西”,颇费解。钱仲联先生《鲍参军集注增补》引张玉谷《古诗赏析》云:“言遭风雨而东西分飞也。”则“好”字无着落。钱增补云:“按,‘风雨’句‘好’字去声。语本于《尚书·洪范》:‘星有好风,星有好雨。’《伪孔传》:‘箕星好风,毕星好雨。’孔颖达《正义》:‘箕,东方木宿。毕,西方金宿。’”按:钱所引证皆是。“好”与“善”无论为形容词、名词或动词,皆属同义。如言“好谋善断”,即善谋善断也。《洪范》之意,盖言东方箕星善于引起刮风,西方毕星善于招来下雨。鲍照此句则近于倒装,言东方之星善风,西方之星善雨,风雨方向不一,则鸿与雁亦随之不得不分飞两地,故下文紧接“一隔顿万里”,“顿”者顿时、立即之谓。语近夸张,故情弥激切。且人在相聚时每当境不觉,及别后追思,则有不可骤得之感。所以作者此处乃把笔锋掉转,“追忆”二句盖设想别后回忆当初同在一处“栖宿”之时(闻人倓《古诗笺》引《禽经》:“凡禽,林曰栖,水曰宿),则‘心耳’之间充满了彼此的‘声容’“。这里流露别后互相思念之情已溢于言表,却全从侧面虚写,文势虽小有跌宕,仍不显得着力。如果反复咏叹,自会觉得一往情深。谢灵运写情,多从内心矛盾曲折处进行峭硬的刻画,不深思冥索不易体会;而鲍照则多以自然平淡出之,仿佛古人说的“有若无,实若虚”。但鲍诗写情多发自肺腑,稍加咀嚼,便回味无穷。
最后四句,乍看全是景语,实则句句抒情。“落日”本身就是孤寂的象征,因日落而川渚生寒,则孤寂中带出了凄凉萧瑟的苦味。“愁云”句明点“愁”字,而“愁云”竟多得“绕天起”,则愁之不得解脱可想而知。“短翮”句以雁之不能高翔远引喻己之窘迫局促,说明诗人的处境是多么使他苦恼。“徘徊”句乃找不到出路的最形象的描写。试想万里晴空,鸿雁高飞,该是多壮观的景象;而今却徘徊于烟雾迷茫之中,会感到透不过气来,这真是悲剧性的场面了。好友远别,满腹心事再也无人可以倾诉,因赠别而自伤身世,从诗人构思的逻辑性来看,也是很自然的。全诗在戛然而止之中有着情韵不匮的余味,令人叹服。
- 《舞鹤赋》
- 《拟古·其一幽并重》
- 《拟行路难》
- 《代淮南》
- 《代鸣鴈行》
- 《代夜坐吟》
- 《代邽街行》
- 《箫史曲》
- 《王昭君》
- 《代朗月行》
- 《代少年时至衰老行》
- 《侍宴覆舟山诗》
- 《上浔阳还都道中作诗》
- 《和王护军秋夕诗》
- 《望孤石诗》
- 《山行见孤桐诗》
- 《咏双燕诗》
- 《酒后诗》
- 《讲易诗》
- 《可爱诗》
- 《夜听声诗》
- 《在荆州与张使君李居士联句》
- 《与谢尚书庄三联句》
- 《月下登楼连句》
- 《字谜》
- 《赠顾墨曹诗》
- 《拟古诗》
- 《诗》
- 《代蒿里行》
- 《代棹歌行》
- 《代悲哉行》
- 《代堂上歌行》
- 《吴歌二首 其一》
- 《吴歌二首 其二》
- 《采菱歌七首 其一》
- 《采菱歌七首 其二》
- 《采菱歌七首 其三》
- 《采菱歌七首 其四》
- 《采菱歌七首 其五》
- 《采菱歌七首 其六》
- 《采菱歌七首 其七》
- 《幽兰五首 其一》
- 《幽兰五首 其二》
- 《幽兰五首 其三》
- 《幽兰五首 其四》
- 《幽兰五首 其五》
- 《中兴歌十首 其一》
- 《中兴歌十首 其二》
- 《中兴歌十首 其三》
- 《中兴歌十首 其四》
- 《中兴歌十首 其五》
- 《中兴歌十首 其六》
- 《中兴歌十首 其七》
- 《中兴歌十首 其八》
- 《中兴歌十首 其九》
- 《中兴歌十首 其十》
- 《代鸣雁行》
- 《代春日行三言》
- 《侍宴覆舟山诗二首》
- 《侍宴覆舟山诗二首 其二》
- 《登庐山诗二首 其一》
- 《登庐山诗二首 其二》
- 《从庾中郎游园山石室诗》
- 《赠故人马子乔诗六首 其一》
- 《赠故人马子乔诗六首 其三》
- 《赠故人马子乔诗六首 其四》
- 《赠故人马子乔诗六首 其五》
- 《还都道中诗三首 其一》
- 《还都道中诗三首 其二》
- 《还都道中诗三首 其三》
- 《拟古诗八首 其一》
- 《拟古诗八首 其三》
- 《拟古诗八首 其四》
- 《拟古诗八首 其五》
- 《拟古诗八首 其七》
- 《拟古诗八首 其八》
- 《绍古辞七首 其一》
- 《绍古辞七首 其二》
- 《绍古辞七首 其三》
- 《绍古辞七首 其四》
- 《绍古辞七首 其五》
- 《绍古辞七首 其六》
- 《绍古辞七首 其七》
- 《学刘公干体诗五首 其一》
- 《学刘公干体诗五首 其二》
- 《学刘公干体诗五首 其四》
- 《学刘公干体诗五首 其五》
- 《建除诗》
- 《夜听妓诗二首 其一》
- 《夜听妓诗二首 其二》
- 《喜雨诗》
- 《咏白雪诗》
- 《秋夜诗二首 其一》
- 《秋夜诗二首 其二》
- 《和王义兴七夕诗》
- 《咏双燕诗二首 其一》
- 《咏双燕诗二首 其二》
- 《字谜三首 其二》
- 《字谜三首 其一》
- 《字谜三首 其三》
- 《代白纻舞歌词四首》
- 《代白纻舞歌词四首 其二》
- 《代白纻舞歌词四首 其三》
- 《代白纻舞歌词四首 其四》
- 《代白纻曲二首 其一》
- 《代白纻曲二首 其二》
- 《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三》
- 《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九》
- 《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十》
- 《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十一》
- 《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十四》
- 《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十七》
- 《代淮南王二首 其一》
- 《代淮南王二首 其二》
- 《代雉朝飞》
- 《绍古辞》
- 《学古诗》
- 《古辞》
- 《拟青青陵上柏诗》
- 《学刘公干体诗》
- 《拟阮公夜中不能寐诗》
- 《学陶彭泽体诗》
- 《数名诗》
- 《白云诗》
- 《临川王服竟还田里诗》
- 《代北风凉行》
- 《冬至诗》
- 《冬日诗》
- 《望水诗》
- 《还都至三山望石头城诗》
- 《还都口号诗》
- 《行京口至竹里诗》
- 《阳岐守风诗》
- 《发长松遇雪诗》
- 《蜀四贤咏》
- 《中兴歌》
- 《幽兰》
- 《代贫贱苦愁行》
- 《和王丞诗》
- 《采菱歌》
- 《送别王宣城诗》
- 《与荀中书别诗》
- 《代白纻舞歌词》
- 《在江陵叹年伤老诗》
- 《登云阳九里埭诗》
- 《秋夕诗》
- 《夜听妓诗》
- 《秋夜诗》
- 《赠故人马子乔诗》
- 《代别鹤操》
- 《扶风歌》
- 《行药至城东桥诗》
- 《园中秋散诗》
- 《观圃人艺植诗》
- 《过铜山掘黄精诗》
- 《卖玉器者诗》
- 《怀远人》
- 《梦归乡诗》
- 《春羁诗》
- 《松柏篇》
- 《登庐山诗》
-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名句赏析》
-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名句赏析》
-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名句赏析》
- 《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名句赏析》
- 《风嗥雨啸,昏见晨趋名句赏析》
-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名句赏析》
-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名句赏析》
-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名句赏析》
-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名句赏析》
- 《拟行路难》
- 《拟行路难》
- 《拟行路难》
- 《拟行路难》
- 《拟行路难》
- 《拟行路难》
- 《拟行路难》
- 《侍宴覆舟山诗》
- 《拟行路难》
- 《拟行路难》
- 《拟行路难》
- 《拟行路难》
- 《拟行路难》
- 《代淮南》
- 《咏双燕诗》
- 《字谜》
- 《字谜》
- 《代邽街行》
- 《望孤石诗》
- 《月下登楼连句》
- 《梅花落》
- 《代夜坐吟》
- 《代空城雀》
- 《拟古诗》
- 《拟古诗》
- 《拟古诗》
- 《拟古诗》
- 《拟古诗》
- 《拟古诗》
- 《绍古辞》
- 《绍古辞》
- 《绍古辞》
- 《绍古辞》
- 《绍古辞》
- 《绍古辞》
- 《学刘公干体诗》
- 《学刘公干体诗》
- 《学刘公干体诗》
- 《建除诗》
- 《岁暮悲诗》
- 《从过旧宫诗》
- 《赠故人马子乔诗》
- 《登黄鹤矶诗》
- 《赠故人马子乔诗》
- 《三日诗》
- 《三日游南苑诗》
- 《中兴歌》
- 《中兴歌》
- 《中兴歌》
- 《与伍侍郎别诗》
- 《还都道中诗》
- 《代白纻舞歌词》
- 《代边居行》
- 《代堂上歌行》
- 《自砺山东望震泽诗》
- 《代雉朝飞》
- 《秋日示休上人诗》
- 《春日行》
- 《代出自蓟北门行》
- 《代东武吟》
- 《登大雷岸与妹书》
- 《发后渚》
- 《学刘公干体五首·其三》
- 《拟行路难·其六》
- 《拟行路难·其四》
- 《梅花落》
- 《咏史》
- 《代白头吟》
- 《门有车马客行》
- 《拟行路难十八首》
- 《拟行路难·其一》
- 《代东门行》
- 《代放歌行》
- 《玩月城西门廨中》
- 《赠傅都曹别》
- 《芜城赋》
译文
轻快的飞鸿戏耍在水边,离群的孤雁栖息在小渚。
不期而遇竟能相爱相亲,情意深长彼此永无终止。
遭风遇雨只得东西分飞,顷刻之间便已相隔万里。
回想那双宿双栖的情景,你的音容充满我的心耳。
落日使小洲的寒意转浓,愁云更绕天际弥漫而起。
短小的翅膀哪能高飞远翔,孤独徘徊在寒烟浓雾里。
注释
傅都曹:诗人的一位傅姓、为都曹之职的友人。都曹:都官尚书属下的曹官。
轻鸿:轻捷善飞的天鹅。鸿:鸿鹄,即天鹅。潭(xún):水崖。
集:鸟栖止曰集。洲沚(zhǐ):水中的洲岛,沚:水中小洲。“轻鸿”二句以“轻鸿”喻傅都曹,以“孤雁”喻己。
邂逅(xiè hòu):不期而遇。
缘念:这里指两人相遇是有缘且感情好。无已:无止。
好(hào):喜好。
顿:顿时。
追忆:回忆。栖宿时:指住在一起时。
声容:声音容貌。
川渚:江中小洲。
翮(hé):这里指翅羽。短翮:言翅膀短,不能高翔。
参考资料:
1、褚斌杰.中国历代诗词精品鉴赏(上册):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628
2、王景霓 郑孟彤.汉魏六朝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207页
从诗意看来,作者和傅都曹是在他乡作客中偶然相识,一见如故又匆匆而别的。这首诗就是作者赠别友人傅都曹时所作。
参考资料:
1、雷启洪 农东光.历代咏别诗赏析: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23页
这首诗是鲍照赠朋友诗中的代表作。由于通篇用“比”体,虽是一般古诗,却有着浓郁的乐府民歌气息。自汉魏以来,在文人作家所写的古诗中,这一首还是很有创造性的。
全诗十二句,每四句一节,共三节。“轻鸿”四句写与傅都曹志趣相投,亲切订交。“风雨”四句,写两人分手惜别时情景。“落日”四句,设想别后离愁,并写自己看不到出路的苦闷。从结构看,并无什么大的起伏波澜,只是闲闲说起,怅怅结束。然而感情深挚,思绪万千,体现了诗人一腔孤愤。
全诗以“鸿”喻傅都曹,以“雁”自喻,此甚易知。但郑玄《毛诗笺》:“小曰雁,大曰鸿。”古人往往以鸿鹄并称而以凫雁对举,鸿鹄象征清高,凫雁则迹近微贱,可见此诗一开头便有扬傅而抑己的倾向,显得傅尊而己卑。而在“鸿”字上,诗人更着一“轻”字,“轻”自然有可能轩翥于高空;而在“雁”上却用了一个“孤”字,“孤”者,离群索居,寂寥无侣之谓。而“戏江潭”与“集洲沚”,一则高翔遨戏,一则独自幽栖,不仅动静不同,抑且有得意与失志之分。这两句看似客观描述,实已两相对照,说明彼此命运若云泥之悬殊。不过当二人无心邂逅,却又过从甚密,两两相亲。“邂逅”句表面上似平铺直叙,实际上已隐含一层转折;而第四句“缘念共无已”则又深入一层。“缘”者缘分,“念”者思念,“无已”,无终尽之谓。夫缘分无终尽,思念亦无终尽,非但作者对傅“缘念无已”,即傅对作者亦复如是,此正所谓“共无已”。这两句本写双方交谊笃厚,情深意惬,却以极平淡之笔出之,仿佛毫不着力。这就叫举重若轻,好整以暇。
第二节第一句“风雨好东西”,颇费解。钱仲联先生《鲍参军集注增补》引张玉谷《古诗赏析》云:“言遭风雨而东西分飞也。”则“好”字无着落。钱增补云:“按,‘风雨’句‘好’字去声。语本于《尚书·洪范》:‘星有好风,星有好雨。’《伪孔传》:‘箕星好风,毕星好雨。’孔颖达《正义》:‘箕,东方木宿。毕,西方金宿。’”按:钱所引证皆是。“好”与“善”无论为形容词、名词或动词,皆属同义。如言“好谋善断”,即善谋善断也。《洪范》之意,盖言东方箕星善于引起刮风,西方毕星善于招来下雨。鲍照此句则近于倒装,言东方之星善风,西方之星善雨,风雨方向不一,则鸿与雁亦随之不得不分飞两地,故下文紧接“一隔顿万里”,“顿”者顿时、立即之谓。语近夸张,故情弥激切。且人在相聚时每当境不觉,及别后追思,则有不可骤得之感。所以作者此处乃把笔锋掉转,“追忆”二句盖设想别后回忆当初同在一处“栖宿”之时(闻人倓《古诗笺》引《禽经》:“凡禽,林曰栖,水曰宿),则‘心耳’之间充满了彼此的‘声容’“。这里流露别后互相思念之情已溢于言表,却全从侧面虚写,文势虽小有跌宕,仍不显得着力。如果反复咏叹,自会觉得一往情深。谢灵运写情,多从内心矛盾曲折处进行峭硬的刻画,不深思冥索不易体会;而鲍照则多以自然平淡出之,仿佛古人说的“有若无,实若虚”。但鲍诗写情多发自肺腑,稍加咀嚼,便回味无穷。
最后四句,乍看全是景语,实则句句抒情。“落日”本身就是孤寂的象征,因日落而川渚生寒,则孤寂中带出了凄凉萧瑟的苦味。“愁云”句明点“愁”字,而“愁云”竟多得“绕天起”,则愁之不得解脱可想而知。“短翮”句以雁之不能高翔远引喻己之窘迫局促,说明诗人的处境是多么使他苦恼。“徘徊”句乃找不到出路的最形象的描写。试想万里晴空,鸿雁高飞,该是多壮观的景象;而今却徘徊于烟雾迷茫之中,会感到透不过气来,这真是悲剧性的场面了。好友远别,满腹心事再也无人可以倾诉,因赠别而自伤身世,从诗人构思的逻辑性来看,也是很自然的。全诗在戛然而止之中有着情韵不匮的余味,令人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