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柳
垂柳绊惹着春风翩然起舞别有一番情怀,在这个世界上飘逸之美还有什么能与之比肩呢?婆娑于江畔的垂柳,本是无心所插,可楚王宫中的嫔妃们为使腰肢也像垂柳般纤细轻盈,宁愿忍耐饥饿,甚至白白饿死。参考资料:1、沈兰等.古汉语常用词典:长春出版社,2010年:56.122.178.256.320
垂柳绊惹着春风翩然起舞别有一番情怀,在这个世界上飘逸之美还有什么能与之比肩呢?婆娑于江畔的垂柳,本是无心所插,可楚王宫中的嫔妃们为使腰肢也像垂柳般纤细轻盈,宁愿忍耐饥饿,甚至白白饿死。参考资料:1、沈兰等.古汉语常用词典:长春出版社,2010年:56.122.178.256.320
首句“绊惹春风别有情”,撇开垂柳的外貌不写,径直从动态中写其性格、情韵。柳枝的摇曳,本是春风轻拂的结果,可诗人不以实道来,而说是垂柳有意撩逗春风。“绊惹”二字,把垂柳写活,第二句,“世间谁敢斗轻盈?”把垂柳写得形态毕肖。“轻盈”,形容体态苗条。诗人极写垂柳美,自有一番心意。垂柳暗以体态轻盈的美人赵飞燕自喻,是紧承上句,以垂柳自夸的口气写出其纤柔飘逸之美。“谁敢斗轻盈”问得极妙,这一问,从反面肯定了垂柳的美是无与伦比的,也显出了垂柳恃美而骄的神情。
后二句“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婆娑于江畔的垂柳,本是无心所插,却害得楚王宫中的嫔妃们为使腰支也象垂柳般纤细轻盈,不敢吃饭,而白白饿死。笔锋一转,另辟蹊径,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巧妙地抒发了诗人托物寄兴的情怀。诗人并不在发思古之幽情,而是有感而发。试想当时晚唐朝政腐败,大臣竞相以善于窥测皇帝意向为能,极尽逢合谄媚之能事。这种邀宠取媚的伎俩也很象“饿损纤腰”的楚王宫女,“楚王江畔无端种”,“无端”二字意味深长,江畔种柳,对楚王来说,也许是随意为之,而在争宠斗艳的宫女们心目中却成了了不起的大事,她们自以为揣摩到楚王爱细腰的意向了,而竞相束腰以至于饿饭、饿死,含蓄而深刻。
全诗中诗人将矛头直指皇帝及其为首的封建官僚集团,直陈时弊,淋漓痛快。诗人采取了迂回曲折、托物寄兴的手法,柔情中见犀利,含蓄中露锋芒,二者可谓殊途同归,各尽其妙。旨在写意,重在神似,他虽无意对垂柳进行工笔刻画,但给读者以艺术美的享受。这首诗咏垂柳,没有精工细刻柳的枝叶外貌,也没有点染柳的色泽光彩,但刻画出体态轻盈、翩翩起舞、风姿秀出的垂柳,是一首具有韵味的咏物诗。
- 《望中条》
- 《新丰》
- 《离鸾》
- 《第三溪》
- 《兰二首 其二》
- 《春日偶成》
- 《莲》
- 《玫瑰》
- 《春风四首》
- 《洛神》
- 《春雨》
- 《咏竹》
- 《葡萄》
- 《竹风》
- 《穆天子传》
- 《无题十首》
- 《黄子陂荷花》
- 《牡丹》
- 《翡翠》
- 《和陶渊明贫士诗七首》
- 《望岳时贼据华夏》
- 《木兰》
- 《汉代》
- 《蟹》
- 《留别》
- 《寄友三首》
- 《金陵怀古》
- 《秋霁丰德寺与玄贞师咏月》
- 《怀友》
- 《闻应德茂先离棠溪》
- 《夜坐》
- 《蒙穀山》
- 《菊》
- 《宿赵山采别业》
- 《仲山(高祖兄仲隐居之所)》
- 《重经冯家旧里》
- 《邓艾庙》
- 《楚天》
- 《西明寺威公盆池新稻》
- 《夜蝉》
- 《七夕》
- 《中秋夜玩月》
- 《北齐》
- 《舟中望紫岩》
- 《咸通中始闻褚河南归葬阳翟是岁上平徐方…成》
- 《蒙谷山》
- 《忆孟浩然》
- 《四老庙》
- 《咸通中始闻褚河南归葬阳翟是岁上平徐方大肆庆赏又诏八品锡其裔孙追叙风概因成二十韵》
- 《留别四首 其二》
- 《留别四首 其四》
- 《樊登见寄四首 其一》
- 《樊登见寄四首 其二》
- 《春风四首 其三》
- 《紫薇花》
- 《玉蕊》
- 《片石》
- 《柳》
- 《吊方干处士二首》
- 《题证道寺》
- 《宿赵山采别业》
- 《原上》
- 《寄台省知己》
- 《自咏》
- 《游阳明洞呈王理得诸君》
- 《拜越公墓因游定水寺有怀源老》
- 《任潜谋隐之作》
- 《晚秋游中溪》
- 《寄陈少府兼简叔高》
- 《过清凉寺王导墓下》
- 《蒲津河亭》
- 《毗陵道中》
- 《越城待旦》
- 《过浩然先生墓》
- 《赠孟德茂(浩然子)》
- 《松》
- 《梅》
- 《兰二首》
- 《逢韩喜》
- 《夜坐示友》
- 《梅亭》
- 《岁除》
- 《咏马二首》
- 《渔》
- 《留别四首》
- 《秋葵》
- 《秋日感怀》
- 《长陵》
- 《宿独留》
- 《客中感怀》
- 《过三山寺》
- 《望夫石》
- 《过湖口》
- 《夜泊东溪有怀》
- 《登庐山》
- 《金陵九日》
- 《游清凉寺》
- 《高平九日》
- 《道中逢故人》
- 《早行遇雪》
- 《樊登见寄四首》
- 《九日游中溪》
- 《六月十三日上陈微博士》
- 《宿田家》
- 《夏日访友》
- 《游南明山》
- 《索虾》
- 《送许户曹》
- 《咏葡萄》
- 《绯桃》
- 《小院》
- 《春雪初霁杏花正芳月上夜吟》
- 《文惠宫人》
- 《赠窦尊师》
- 《楚世家》
- 《骊山道中》
- 《韦曲》
- 《长溪秋望》
- 《严子陵》
- 《初秋到慈州冬首换绛牧》
- 《野行》
- 《兴元沈氏庄》
- 《乱后经表兄琼华观旧居》
- 《秋霁夜吟寄友人》
- 《贺李昌时禁苑新命》
- 《寄蒋二十四》
- 《寄怀》
- 《送樊琯司业归朝》
- 《奉使岐下闻唐弘夫行军为贼所擒,伤而有作》
- 《咸通中始闻褚河南归葬阳翟是岁上平徐方…成二十韵》
- 《东韦曲野思》
- 《上巳(一作上巳日寄韩公)》
- 《移莎》
- 《八月十六日夜月》
- 《送韦向之睦州谒使君》
- 《红叶》
- 《鸂鶒》
- 《萤》
- 《句》
- 《秋晚高楼》
- 《春阴》
- 《春深独行马上有作》
- 《寄徐山人》
- 《题宗人故帖》
- 《寄同上人》
- 《感物二首》
- 《曲江春望》
- 《汉殿》
- 《叙别》
- 《登兴元城观烽火》
- 《克复后登安国寺阁》
- 《题虔僧室》
- 《见炀帝宝帐》
- 《楼上偶题》
- 《亲仁里闻猿》
- 《闻李渎司勋下世》
- 《试夜题省廊桂》
- 《汉嗣》
- 《南梁戏题汉高庙》
- 《罗江驿》
- 《春草》
- 《牡丹》
- 《垂柳》
- 《七夕》
- 《留别》
- 《忆孟浩然》
- 《柳》
- 《牡丹》
- 《四老庙》
- 《贺李昌时禁苑新命》
- 《奏捷西蜀题沱江驿》
- 《春早落英》
- 《春日偶成》
- 《春残》
- 《垂柳》
- 《采桑女》
- 《春草》
译文
垂柳绊惹着春风翩然起舞别有一番情怀,在这个世界上飘逸之美还有什么能与之比肩呢?
婆娑于江畔的垂柳,本是无心所插,可楚王宫中的嫔妃们为使腰肢也像垂柳般纤细轻盈,宁愿忍耐饥饿,甚至白白饿死。
注释
惹:将垂柳拟人化,绊惹:撩逗。
斗:竞争,比赛。
楚王:楚灵王,也暗指现实中的王,江:长安附近的曲江。
损:损坏,纤腰:女子的细腰。
晚唐朝政腐败,大臣竞相以善于窥测皇帝意向为能,极尽逢合谄媚之能事。诗人对此深恶痛绝,愤世嫉俗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1、傅根生.唐彦谦诗歌及其文学史地位的再认识:达县,2004-05-10
首句“绊惹春风别有情”,撇开垂柳的外貌不写,径直从动态中写其性格、情韵。柳枝的摇曳,本是春风轻拂的结果,可诗人不以实道来,而说是垂柳有意撩逗春风。“绊惹”二字,把垂柳写活,第二句,“世间谁敢斗轻盈?”把垂柳写得形态毕肖。“轻盈”,形容体态苗条。诗人极写垂柳美,自有一番心意。垂柳暗以体态轻盈的美人赵飞燕自喻,是紧承上句,以垂柳自夸的口气写出其纤柔飘逸之美。“谁敢斗轻盈”问得极妙,这一问,从反面肯定了垂柳的美是无与伦比的,也显出了垂柳恃美而骄的神情。
后二句“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婆娑于江畔的垂柳,本是无心所插,却害得楚王宫中的嫔妃们为使腰支也象垂柳般纤细轻盈,不敢吃饭,而白白饿死。笔锋一转,另辟蹊径,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巧妙地抒发了诗人托物寄兴的情怀。诗人并不在发思古之幽情,而是有感而发。试想当时晚唐朝政腐败,大臣竞相以善于窥测皇帝意向为能,极尽逢合谄媚之能事。这种邀宠取媚的伎俩也很象“饿损纤腰”的楚王宫女,“楚王江畔无端种”,“无端”二字意味深长,江畔种柳,对楚王来说,也许是随意为之,而在争宠斗艳的宫女们心目中却成了了不起的大事,她们自以为揣摩到楚王爱细腰的意向了,而竞相束腰以至于饿饭、饿死,含蓄而深刻。
全诗中诗人将矛头直指皇帝及其为首的封建官僚集团,直陈时弊,淋漓痛快。诗人采取了迂回曲折、托物寄兴的手法,柔情中见犀利,含蓄中露锋芒,二者可谓殊途同归,各尽其妙。旨在写意,重在神似,他虽无意对垂柳进行工笔刻画,但给读者以艺术美的享受。这首诗咏垂柳,没有精工细刻柳的枝叶外貌,也没有点染柳的色泽光彩,但刻画出体态轻盈、翩翩起舞、风姿秀出的垂柳,是一首具有韵味的咏物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