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桥影流虹
江叶元礼参考资料:1、朱彝尊著.朱彝尊诗词选.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10:133-134
江叶元礼参考资料:1、朱彝尊著.朱彝尊诗词选.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10:133-134
上片写少女怀春。词的开头三句“桥影流虹,湖光映雪,翠帘不卷春深”,写故事发生地,点和季节,生动地描绘了太湖之滨的江南景色。接着词人以“一寸横波,断肠人在楼阴”两句展示她一见钟情,而又无从诉说的心态,她独处楼阴,心事无人理解,而又羞于表露,不免黯然伤神,低回肠断。然而这里揭示的,还只是这位少女初步的心态,下文两句乃作深层的展露。“游丝不系羊车住,倩何人、传语青禽”,“羊车”,词人用这两个典故,表明这位少女陷身于不能自拔的眷恋。游丝既系不住那人所乘的车子,也无法请人用青禽为她传情表意。她的怅惘之情,只有埋藏在深沉的苦闷之中,内心世界无由吐露,“最难禁,倚遍雕阑,梦遍罗衾”她最难忍受的是叶元礼离去之后,便是望穿双眼,日思夜梦,都见不到那人的影子,日复一日,长期的单恋,终至一病不起,魂归离恨之天。
下片写叶元礼还情,换头“重来正是朝云散,怅明珠佩冷,紫玉烟沉”,写叶元礼复见少女之时,少女已玉体冰凉,香魂风散。这里的“朝云”、“明珠”、“紫玉”,均为极富传奇色彩的形象,用来比喻殉情的少女,十分贴切,同时也为叶元礼抒写了对少女深切的悼念之情。下一韵“前度桃花,依然开满江浔”,桃花两度,崔护喜结良缘;而叶元礼,“复过其门”,见到的却是死不瞑目的少女,个中的巨大苦痛,实在震撼人心。“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一“怕”一“盼”,用笔极尽曲致之妙,写尽叶元礼对少女的一片深情。叶元礼希望长堤附近凡触目处都是红心草,以寄托他对少女难已的哀思,这“草尽红心”的愿望能否变为现实不得而知,故尔只能愁苦地吟唱“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白居易这刻画明皇贵妃生死恋情的名句被朱彝尊化为“碧落黄泉,两处谁寻”。而且词句与白诗原句的情思也完全一致。
这首词用典圆熟,其中许多典故被融在词句之中,非明指不见痕迹。
- 《谒张曲江祠》
- 《鸳鸯湖棹歌 之六十二》
- 《卖花声·相见罢凭阑》
- 《洞仙歌 吴江晓发》
- 《鸳鸯湖棹歌 之一》
- 《梅花引·苏小小墓》
- 《木兰花慢·上元》
- 《金缕曲·初夏》
-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名句赏析》
- 《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名句赏析》
- 《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名句赏析》
- 《紫塞门孤,金河月冷,恨谁诉?名句赏析》
- 《雨雪自飞千嶂外,榆林只隔数峰西名句赏析》
-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阑名句赏析》
- 《居庸关上子规啼,饮马流泉落日低名句赏析》
-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名句赏析》
- 《桃花落后蚕齐浴,竹笋抽时燕便来名句赏析》
- 《写不了相思,又蘸凉波飞去名句赏析》
- 《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名句赏析》
- 《穆湖莲叶小于钱,卧柳虽多不碍船名句赏析》
- 《来青轩》
- 《清平乐·齐心藕意》
- 《暗香 咏红豆》
- 《洞仙歌·东风几日》
- 《玉带生歌并序》
- 《渔家傲·淡墨轻衫染趁时》
- 《眼儿媚·那年私语小窗边》
- 《两同心·认丹鞋响》
- 《台城路·晨红才射南窗影》
- 《南乡子·明日别离人》
- 《南乡子·斗账杏梁西》
- 《声声慢 七夕》
- 《梦芙蓉·日长深院里》
- 《三姝媚》
- 《满庭芳·雨盖飘荷》
- 《青玉案·湾头分手盈盈步》
- 《南楼令·垂柳板桥低》
- 《后庭花·低鬟敛尽云欹侧》
- 《减兰·犀梳在手》
- 《好事近·往事记山阴》
- 《浣溪沙》
- 《卜算子·留赠镜湖纱》
- 《红娘子·袖薄吹香过》
- 《换巢鸾凤·桐扣亭前》
- 《如梦令 七夕》
- 《采桑子 五月六日》
- 《无闷 雨夜》
- 《点绛唇·万里将行》
- 《风蝶令·秋雨疏偏响》
- 《鹊桥仙·青鸾有翼》
- 《玉阑干·玉阑干外秋蛩语》
- 《柳梢青·回雁书迟》
- 《留春令·针楼残烛》
- 《少年游·清溪一曲板桥斜》
- 《祝英台近·紫萧停》
- 《风入松·朝云不改旧时颜》
- 《幔卷?》
- 《玉楼春》
- 《临江仙·寒水篱根二尺》
- 《临江仙·昨日苦留今日住》
- 《临江仙·白鹭飞边舟一个》
- 《洞仙歌·书床镜槛》
- 《洞仙歌·谢娘春晓》
- 《洞仙歌·津亭回首》
- 《洞仙歌·仲冬二七》
- 《洞仙歌·别离改月》
- 《鹊桥仙·辛夷花落》
- 《行香子·蚕月桑津》
- 《增字渔家傲》
- 《金缕曲·枕上闲商略》
- 《十六字令·寻》
- 《摸鱼儿·粉墙青虯檐百尺》
- 《婆罗门令 九日》
- 《西江月·傍玉何曾暑热》
- 《城头月·别离偏比相逢易》
- 《如梦令·横塘答斜日照扉》
- 《秦楼月》
- 《朝中措·兰桡并载出横塘》
- 《瑶花 午梦》
- 《鹊桥仙 十一月八日》
- 《天仙子·小棹若邪乘晓入》
- 《天仙子·小阁春寒烟乍禁》
- 《南歌子·忍泪潜窥镜》
- 《芙蓉月·蛮府辍棹时》
- 《晓入郡城》
- 《晚次崞县》
- 《哭王处士翃(六首选一)》
- 《南楼令·疏雨过轻尘》
- 《尉迟杯·七夕怀静怜》
- 《鸳鸯湖棹歌 之四十八》
- 《鸳鸯湖棹歌 之十二》
- 《马草行》
- 《鸳鸯湖棹歌 之二》
- 《鸳鸯湖棹歌 之三》
- 《鸳鸯湖棹歌 之四》
- 《鸳鸯湖棹歌 之五》
- 《鸳鸯湖棹歌 之六》
- 《鸳鸯湖棹歌 之七》
- 《鸳鸯湖棹歌 之九》
- 《鸳鸯湖棹歌 之十》
- 《鸳鸯湖棹歌 之十一》
- 《鸳鸯湖棹歌 之十三》
- 《鸳鸯湖棹歌 之十四》
- 《鸳鸯湖棹歌 之十五》
- 《鸳鸯湖棹歌 之十六》
- 《鸳鸯湖棹歌 之十七》
- 《鸳鸯湖棹歌 之十八》
- 《鸳鸯湖棹歌 之十九》
- 《鸳鸯湖棹歌 之二十》
- 《鸳鸯湖棹歌 之二十一》
- 《鸳鸯湖棹歌 之二十二》
- 《鸳鸯湖棹歌 之二十三》
- 《鸳鸯湖棹歌 之二十四》
- 《鸳鸯湖棹歌 之二十五》
- 《鸳鸯湖棹歌 之二十六》
- 《鸳鸯湖棹歌 之二十七》
- 《鸳鸯湖棹歌 之二十八》
- 《鸳鸯湖棹歌 之二十九》
- 《鸳鸯湖棹歌 之三十》
- 《鸳鸯湖棹歌 之三十一》
- 《鸳鸯湖棹歌 之三十二》
- 《鸳鸯湖棹歌 之三十三》
- 《鸳鸯湖棹歌 之三十四》
- 《鸳鸯湖棹歌 之三十五》
- 《鸳鸯湖棹歌 之三十六》
- 《鸳鸯湖棹歌 之三十七》
- 《鸳鸯湖棹歌 之三十八》
- 《鸳鸯湖棹歌 之三十九》
- 《鸳鸯湖棹歌 之四十》
- 《鸳鸯湖棹歌 之四十一》
- 《鸳鸯湖棹歌 之四十二》
- 《鸳鸯湖棹歌 之四十三》
- 《鸳鸯湖棹歌 之四十四》
- 《鸳鸯湖棹歌 之四十五》
- 《鸳鸯湖棹歌 之四十六》
- 《鸳鸯湖棹歌 之四十七》
- 《鸳鸯湖棹歌 之四十九》
- 《鸳鸯湖棹歌 之五十》
- 《鸳鸯湖棹歌 之五十一》
- 《鸳鸯湖棹歌 之五十二》
- 《鸳鸯湖棹歌 之五十三》
- 《鸳鸯湖棹歌 之五十四》
- 《鸳鸯湖棹歌 之五十五》
- 《鸳鸯湖棹歌 之五十七》
- 《鸳鸯湖棹歌 之五十八》
- 《鸳鸯湖棹歌 之五十九》
- 《鸳鸯湖棹歌 之六十》
- 《鸳鸯湖棹歌 之六十一》
- 《鸳鸯湖棹歌 之六十三》
- 《鸳鸯湖棹歌 之六十四》
- 《鸳鸯湖棹歌 之六十五》
- 《鸳鸯湖棹歌 之六十六》
- 《鸳鸯湖棹歌 之六十七》
- 《鸳鸯湖棹歌 之六十八》
- 《鸳鸯湖棹歌 之六十九》
- 《鸳鸯湖棹歌 之七十》
- 《鸳鸯湖棹歌 之七十一》
- 《鸳鸯湖棹歌 之七十二》
- 《鸳鸯湖棹歌 之七十三》
- 《鸳鸯湖棹歌 之七十四》
- 《鸳鸯湖棹歌 之七十五》
- 《鸳鸯湖棹歌 之七十六》
- 《鸳鸯湖棹歌 之七十七》
- 《鸳鸯湖棹歌 之七十八》
- 《鸳鸯湖棹歌 之七十九》
- 《鸳鸯湖棹歌 之八十》
- 《鸳鸯湖棹歌 之八十一》
- 《鸳鸯湖棹歌 之八十二》
- 《鸳鸯湖棹歌 之八十三》
- 《鸳鸯湖棹歌 之八十四》
- 《鸳鸯湖棹歌 之八十五》
- 《鸳鸯湖棹歌 之八十六》
- 《鸳鸯湖棹歌 之八十七》
- 《鸳鸯湖棹歌 之八十八》
- 《鸳鸯湖棹歌 之八十九》
- 《鸳鸯湖棹歌 之九十》
- 《鸳鸯湖棹歌 之九十一》
- 《鸳鸯湖棹歌 之九十二》
- 《鸳鸯湖棹歌 之九十三》
- 《鸳鸯湖棹歌 之九十四》
- 《鸳鸯湖棹歌 之九十五》
- 《鸳鸯湖棹歌 之九十六》
- 《鸳鸯湖棹歌 之九十七》
- 《鸳鸯湖棹歌 之九十八》
- 《鸳鸯湖棹歌 之九十九》
- 《鸳鸯湖棹歌 之一百》
- 《哭王处士翃》
- 《度大庾岭》
- 《洞仙歌·佳期四五》
- 《洞仙歌·城头画角》
- 《洞仙歌·韶光最好》
- 《洞仙歌·三竿日出》
- 《洞仙歌·花糕九日》
- 《洞仙歌·隔年芳信》
- 《洞仙歌·苹洲小棹》
- 《洞仙歌·萧郎归也》
- 《洞仙歌·明湖碧浪》
- 《洞仙歌·行舟已发》
- 《洞仙歌·崔微风貌》
- 《怨王孙 七夕》
- 《忆少年·一钩斜月》
- 《大孤册神祠(集唐)》
- 《岳忠武王墓》
- 《春风袅娜 游丝》
- 《送姜给事埰》
- 《哭王处士翃 其一》
- 《玉阑干》
- 《崧台晚眺》
- 《鸳鸯湖棹歌 其六》
- 《送孙处士默还黄山》
- 《斋中读书 其七》
- 《吴山望浙江》
- 《哭王处士翃 其四》
- 《风怀诗二百韵》
- 《留别董三断》
- 《赠周参政》
- 《青玉案 临淄道上》
- 《斋中读书 其十》
- 《谒大禹陵》
- 《斋中读书 其二》
- 《为钱给事晋锡题王给事原祁富春大岭图 其一》
- 《出都王山人翚画山水送别》
- 《送张士琦令永新》
- 《鸳鸯湖棹歌 其八》
- 《河传 送米紫来入燕》
- 《临江仙》
- 《换巢鸾凤》
- 《宣府镇》
- 《送曹侍郎溶备兵大同》
- 《金华道上梦游天台歌》
- 《满江红 吴大帝庙》
- 《寄陆侍御陇其》
- 《哭王处士翃 其六》
- 《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
- 《出居庸关》
- 《长亭怨慢·雁》
- 《桂殿秋·思往事》
- 《高阳台·桥影流虹》
- 《忆少年·飞花时节》
- 《一叶落·泪眼注》
- 《霜天晓角·晚次东阿》
- 《卖花声·雨花台》
- 《夏初临·天龙寺是高欢避暑宫旧址》
- 《解佩令·自题词集》
- 《云中至日》
译文
桥的倒影像彩虹在水中流动,湖光山色映衬着雪一般的波浪,翠绿的窗帘不曾挂起,使人感到春天更深将归他方。她那一寸秋波似的眼睛忽然看到,那牵新她柔肠的人出现在楼阴里。无奈游动的情丝系不住他的羊车,又能请谁作青鸟为她传语?最使她难以禁受的是,倚遍雕花栏杆再也看不见他,梦遍绫罗被褥也无法和他相遇。
他再次来到这里,已见她如巫山神女化作胡云散去,他帐怨她如佩戴的明珠已经变冷,又如紫玉像轻烟一缕沉入地底。前次来时看到的桃花,如今依然开满江边之地,他也是无限钟情的人,最怕再看到引人相思的路,只盼长提上长满红心草,为他答谢她的深情蜜意。啊,他感动得发出了愁苦的低吟,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难觅。
注释
高阳台:词牌名,又名《庆春泽》。双调一百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于两结三字逗处增叶一韵者。
叶元礼:叶舒崇,字元礼,江苏吴江人,康熙丙辰(1676年)进士,官中书舍人。
流虹桥:《苏州府志》:“流虹桥在吴江县城外同里镇。”
雪:这里指明亮的水波。
横波:比喻眼神流动如水波。
断肠人:指词中的女主人公,
游:空中飘动的蛛丝。羊车:羊拉的小车,多用于宫廷或供儿童乘坐。倩(qìng):请求。青禽:即青鸟,相传为西王母的信使。
难禁:受不了。
朝(zhāo)云散:用巫山神女化作一片朝云散去,比喻少女之死。明珠佩冷:身上佩戴的明珠随少女死而冷却。紫玉烟沉:典见干宝《搜神记》:吴王夫差小女名紫玉,悦童子韩重,私许为妻。王不许,紫玉悒郁而死后魂归见,吴王夫人出抱紫玉,紫玉如烟而逝。
前度桃花:暗指桃花虽盛开,而美如桃花的人面却一去杳然。
江浔(xún):江边,
草尽红心:唯有盼望长堤上的芳草,每年都长出像丹心一样的红心,借以答谢少女的深情。
“碧落黄泉”:天上地下。
参考资料:
1、朱彝尊著.朱彝尊诗词选.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10:133-134
这是一首以记叙之笔写哀艳之情的作品。词的小序概述了这个爱情故事。吴江叶元礼,少年时有一天经过流虹桥。有少女在楼上,一见钟情,日夜思慕,竟至悒郁成疾,绝望而死。气方绝,适叶元礼复过其门女母以女临终之言告叶,叶入大哭,女目始瞑。作者有感而写下了这首词。
参考资料:
1、张苓蕴,汪翔宇选注.历代词精品百首 南宋-近代.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96.06:189
上片写少女怀春。词的开头三句“桥影流虹,湖光映雪,翠帘不卷春深”,写故事发生地,点和季节,生动地描绘了太湖之滨的江南景色。接着词人以“一寸横波,断肠人在楼阴”两句展示她一见钟情,而又无从诉说的心态,她独处楼阴,心事无人理解,而又羞于表露,不免黯然伤神,低回肠断。然而这里揭示的,还只是这位少女初步的心态,下文两句乃作深层的展露。“游丝不系羊车住,倩何人、传语青禽”,“羊车”,词人用这两个典故,表明这位少女陷身于不能自拔的眷恋。游丝既系不住那人所乘的车子,也无法请人用青禽为她传情表意。她的怅惘之情,只有埋藏在深沉的苦闷之中,内心世界无由吐露,“最难禁,倚遍雕阑,梦遍罗衾”她最难忍受的是叶元礼离去之后,便是望穿双眼,日思夜梦,都见不到那人的影子,日复一日,长期的单恋,终至一病不起,魂归离恨之天。
下片写叶元礼还情,换头“重来正是朝云散,怅明珠佩冷,紫玉烟沉”,写叶元礼复见少女之时,少女已玉体冰凉,香魂风散。这里的“朝云”、“明珠”、“紫玉”,均为极富传奇色彩的形象,用来比喻殉情的少女,十分贴切,同时也为叶元礼抒写了对少女深切的悼念之情。下一韵“前度桃花,依然开满江浔”,桃花两度,崔护喜结良缘;而叶元礼,“复过其门”,见到的却是死不瞑目的少女,个中的巨大苦痛,实在震撼人心。“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一“怕”一“盼”,用笔极尽曲致之妙,写尽叶元礼对少女的一片深情。叶元礼希望长堤附近凡触目处都是红心草,以寄托他对少女难已的哀思,这“草尽红心”的愿望能否变为现实不得而知,故尔只能愁苦地吟唱“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白居易这刻画明皇贵妃生死恋情的名句被朱彝尊化为“碧落黄泉,两处谁寻”。而且词句与白诗原句的情思也完全一致。
这首词用典圆熟,其中许多典故被融在词句之中,非明指不见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