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柳树萌芽,像飘浮着一层嫩绿色的轻烟。梨花似雪,参差地交杂在柳枝中间。柴门外狗儿在叫,茅屋顶上燕了呢喃。一对白发的农家老夫妻正围着老瓦盆饮酒用饭。桑林外,一位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头上斜插着花枝在荡秋千。她转眼注视多时,大概是赞叹我这个行路之人,坐在马上吟哦诗篇。译注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柳树萌芽,像飘浮着一层嫩绿色的轻烟。梨花似雪,参差地交杂在柳枝中间。柴门外狗儿在叫,茅屋顶上燕了呢喃。一对白发的农家老夫妻正围着老瓦盆饮酒用饭。桑林外,一位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头上斜插着花枝在荡秋千。她转眼注视多时,大概是赞叹我这个行路之人,坐在马上吟哦诗篇。译注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鬓发已白的夫妇,活泼天真的孩子;似雪的梨花,朦胧的柳树;还有荆门上的犬吠,茅茨上的燕语,一幅天然的没有任何雕饰的美丽画卷:人与人和谐,物与物相融,各安其位,自然和谐。更有意思的是那桑柘树上荡着秋千的孩子,梳着发髻,插着花枝,闲适、快乐,却被我这路人吸引,她好奇的顾盼,眸子里的疑问,只因我在摇头晃脑地吟诗。江山一片秀,温暖在心头。这是作者眼中的美,不仅美在景,更是美在一片和谐的人间之情。作者用清丽的笔法、温和的色彩,表现出曲中人陶然忘机的情怀和一片生机盎然的农家生活情趣。
这支曲子所写景象喜人,表现出作者对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和浓烈的平民意识。此曲抒写作者于清明前的寒食节在新野道中看到的农村初春景象。开头三句是写农村的自然风光。接着是写农村老年人的悠闲生活。“桑拓”两句是写农村孩子们的快乐生活。最后三句是写作者看到这些迷人的景象后,感到无比的喜悦,情不自禁地“转眄移时”,在马上不住吟诗称颂。
- 《【双调】沉醉东风 秋景挂绝壁》
- 《【中吕】喜春来 赠伶妇杨氏》
- 《【双调】蟾宫曲 碧波中范蠡》
- 《【越调】小桃红 寿筵添上小》
- 《【双调】寿阳曲 银台烛,金》
- 《【中吕】普天乐 湘阳道中岳》
- 《【双调】湘妃怨》
- 《【南吕】金字经》
- 《【中吕】朱履曲》
- 《【双调】殿前欢 寿阳妆,更》
- 《【商调】梧叶儿 赠歌妓红绡》
- 《【正宫】黑漆弩 晚泊采石,》
- 《沉醉东风·题红叶清流御沟》
- 《双调·寿阳曲》
- 《菩萨蛮 寄江西米理问信父 天下同文》
- 《清平乐 行郡歙城寒食日伤逝有作 天下同文》
- 《岁旦后四日留别宗坛师松溪许君邹君心远五首 其二》
- 《岁旦后四日留别宗坛师松溪许君邹君心远五首 其三》
- 《岁旦后四日留别宗坛师松溪许君邹君心远五首 其四》
- 《岁旦后四日留别宗坛师松溪许君邹君心远五首 其五》
- 《宝陀寺》
- 《送赵左丞之湖广省二首 其一》
- 《送赵左丞之湖广省二首 其二》
- 《梅都官宅》
- 《壁鲁洞二绝 其一》
- 《壁鲁洞二绝 其二》
- 《梅花引 和赵平原催梅 天下同文》
- 《春从天上来 至元二十九年八月二十八日 天下》
- 《摸鱼子 奉题雪楼先生鄂宪公馆岁寒亭诗卷 雪》
- 《鹊桥仙 浙省李参政燕予杭之白塔寺,南庑乐》
- 《蝶恋花 登封马叟飞卿寿席即事赋词为马卿祝》
- 《青华观西轩》
- 《行农洛西题王居仁山堂春晓》
- 《婺源县斋书事》
- 《书梓山寺经堂》
- 《少林寺赠达禅师》
- 《茅山作》
- 《采薇图》
- 《题邹尊师松鹤图》
- 《题太白墓》
- 《游茅山五首 其一》
- 《游茅山五首 其二》
- 《游茅山五首 其三》
- 《游茅山五首 其四》
- 《游茅山五首 其五》
- 《岁旦后四日留别宗坛师松溪许君邹君心远五首 其一》
- 《赠画梅孙道士》
- 《题叶孝子丹泉庐墓诗卷二首 其一》
- 《题叶孝子丹泉庐墓诗卷二首 其二》
- 《春晚歙郡高斋》
- 《宣城南郊何氏游集》
- 《用韵答李肃政承之》
- 《郡斋书事兼答汴梁夹谷左丞》
- 《送程中丞介甫赴云南行台》
- 《寄博士萧徵君维斗》
- 《载酒访王敬仲昆季登楼赋诗得见字》
- 《席上答周饶州》
- 《寄徵士韩从善》
- 《嘉平十日访文伯纯遂偕施克刚胡明初游眺鳌峰道院饮韦鍊师方丈王敬叔继至分韵赋得山字》
- 《石镜精舍》
- 《湖南宪幕牡丹》
- 《送李廉使西归洛阳》
- 《岳麓书院舍菜礼成》
- 《戏赠李廉访参道》
- 《赠陕西李廉使古意二首 其一》
- 《赠陕西李廉使古意二首 其二》
- 《蝶恋花》
- 《蝶恋花 予将南迈席间赠合曲张氏夫妇》
- 《蝶恋花 登封马叟飞卿寿席即事赋词为马卿祝且俾山倡歌以侑尊》
- 《踏莎行》
- 《鹧鸪天 元贞元年九月初五日》
- 《双调·寿阳曲 夜忆二首 其二》
- 《沉醉东风》
- 《题高登封所藏史丞相手帖》
- 《题李伯时九歌图》
- 《题见山楼诗卷》
- 《题渊明归去》
- 《题子陵钓台》
- 《玩鞭亭》
- 《旌德县李氏别业》
- 《集句饯张知事子中》
- 《六州歌头 题万里江山图》
- 《天仙子》
- 《木兰花慢 在德六年正旦》
- 《行香子》
- 《南乡子》
- 《春从天上来 至元二十九年八月二十八日》
- 《清平乐 元贞元旦》
- 《清平乐 送张都事子敬秩满北归》
- 《清平乐 歙郡清明》
- 《最高楼》
- 《黑漆弩》
- 《鹊桥仙》
- 《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名句赏析》
- 《桑柘外秋千女儿,髻双鸦斜插花枝名句赏析》
- 《沉醉东风·七夕》
- 《蟾宫曲·扬州汪右丞席上即事》
- 《沉醉东风·挂绝壁松枯倒倚》
- 《节节高·题洞庭鹿角庙壁》
- 《金字经·梦中邯郸道》
- 《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 《蟾宫曲·金陵怀古》
- 《蟾宫曲·京口怀古·镇江》
- 《蟾宫曲·长沙怀古》
- 《寿阳曲·别朱帘秀》
- 《殿前欢·酒杯浓》
- 《沉醉东风·闲居》
- 《沉醉东风·恰离了绿水青山那搭》
- 《沉醉东风·重九》
译文
柳树萌芽,像飘浮着一层嫩绿色的轻烟。梨花似雪,参差地交杂在柳枝中间。柴门外狗儿在叫,茅屋顶上燕了呢喃。一对白发的农家老夫妻正围着老瓦盆饮酒用饭。桑林外,一位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头上斜插着花枝在荡秋千。她转眼注视多时,大概是赞叹我这个行路之人,坐在马上吟哦诗篇。
注释
寒食:我国古代的传统节日。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一说前二天)。新野:县名,今属河南省。
参差(cēncī):不整齐。
柴荆:柴门。用林木棍、荆条搭成的院门。
茅茨:茅屋的屋顶。这里指屋檐。
老瓦盆:指民间粗陋的酒器。杜甫诗《少年行》:“莫笑田家老瓦盆,自从盛酒长儿孙。”
媪(ǎo):年老的妇人。
柘(zhè):桑树,常绿灌木,叶可喂蚕。
髻双鸦:即双丫形的发髻。
转眄(miàn)移时:转眼斜视多时。眄,斜视。
哦(é):低声吟咏。
鬓发已白的夫妇,活泼天真的孩子;似雪的梨花,朦胧的柳树;还有荆门上的犬吠,茅茨上的燕语,一幅天然的没有任何雕饰的美丽画卷:人与人和谐,物与物相融,各安其位,自然和谐。更有意思的是那桑柘树上荡着秋千的孩子,梳着发髻,插着花枝,闲适、快乐,却被我这路人吸引,她好奇的顾盼,眸子里的疑问,只因我在摇头晃脑地吟诗。江山一片秀,温暖在心头。这是作者眼中的美,不仅美在景,更是美在一片和谐的人间之情。作者用清丽的笔法、温和的色彩,表现出曲中人陶然忘机的情怀和一片生机盎然的农家生活情趣。
这支曲子所写景象喜人,表现出作者对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和浓烈的平民意识。此曲抒写作者于清明前的寒食节在新野道中看到的农村初春景象。开头三句是写农村的自然风光。接着是写农村老年人的悠闲生活。“桑拓”两句是写农村孩子们的快乐生活。最后三句是写作者看到这些迷人的景象后,感到无比的喜悦,情不自禁地“转眄移时”,在马上不住吟诗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