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曲
赏
唐代 卢照邻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赏析]
卢照邻这首《雨雪曲》是一首边塞诗。此诗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诗中所包含的戏剧化元素,表现为自相矛盾及对立世界的混合。
诗中写冰雪将长城装扮成一个银和玉的宫殿,神仙的宫殿。然而具有嘲讽意味的是,中国的军队正覆没在这里。诗中恰当地保持了“省略战争”的手法,但长城的肃穆景象后面隐藏着征人大量死亡的残暴事件,而长城上空云层“平”展,“平”的另一意义是“平定”。“节旄零落”具有讽刺意义,“零落”一词经常与秋天树木的落叶相联系。征人们全部牺牲了,他们的旗帜像秋天的树叶一样轻柔地飘落地上,而皇帝并不知道这一切,若只看到平静景象和琼玉般关塞的读者也未观察到这一点。他们的“名”,功名,在字面上又指征人的名字,但除了不知名的死者外,整个场面空无一人。
- 《辛法司》
- 《酬杨比部员外暮宿琴堂朝跻书阁率尔见赠之作(作王维)》
- 《元日述怀(一作明月引)》
- 《狱中学骚体》
- 《浴浪鸟》
- 《释疾文三歌》
- 《中和乐九章。总歌第九》
- 《还京赠别》
- 《春晚山庄率题二首》
- 《咏史四首》
- 《望宅中树有所思》
- 《文翁讲堂》
- 《赠益府群官》
- 《临阶竹》
- 《羁卧山中》
- 《句》
- 《凌晨》
- 《含风蝉》
- 《过东山谷口》
- 《大剑送别刘右史》
- 《折杨柳》
- 《七夕泛舟二首》
- 《关山月》
- 《中和乐九章。歌诸王第七》
-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芳树》
- 《横吹曲辞。紫骝马》
- 《横吹曲辞。刘生》
- 《琴曲歌辞。明月引》
- 《赠李荣道士》
- 《三月曲水宴得尊字》
- 《奉使益州至长安发钟阳驿》
- 《和王奭秋夜有所思》
- 《于时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赠柳九陇》
- 《至望喜瞩目言怀贻剑外知己》
- 《石镜寺》
- 《江中望月》
- 《九陇津集》
- 《宴梓州南亭得池字》
- 《山行寄刘李二参军》
- 《首春贻京邑文士》
- 《赠许左丞从驾万年宫》
- 《送幽州陈参军赴任寄呈乡曲父老》
- 《哭金部韦郎中》
- 《哭明堂裴主簿》
- 《同崔录事哭郑员外》
- 《登玉清》
- 《入秦川界》
- 《失群雁》
- 《横吹曲辞。关山月》
- 《山林休日田家》
- 《葮川独泛》
- 《游昌化山精舍》
- 《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
- 《登封大酺歌四首》
- 《酬张少府柬之》
- 《宿玄武二首》
- 《含凤蝉》
- 《衷川独泛》
- 《九陇漳集》
- 《人秦川界》
- 《元日述怀》
- 《至陈仓晓晴望京邑》
- 《送粹州高参军还京》
- 《酬杨比部员夕卜暮宿琴》
- 《相如琴台》
- 《益州城西张超亭观妓》
- 《至陈仓晓晴望京虽》
- 《送郑司仓人蜀》
- 《绵州官池赠别同赋湾字》
- 《还赴蜀中贻示京虽游好》
- 《初夏且幽庄》
- 《山汪休沐夏日山庄》
- 《山林休日曰家》
- 《同临漳纪明府孤雁》
- 《过东山吝曰》
- 《杂曲歌辞·行路难》
- 《还赴蜀中贻示京邑游好》
- 《赠益府裴录事》
- 《宿晋安亭》
- 《早度分水岭》
- 《中和乐九章。歌公卿第八》
- 《杂曲歌辞。结客少年场行》
- 《中和乐九章。歌登封第一》
- 《中和乐九章。歌明堂第二》
- 《中和乐九章。歌东军第三》
- 《中和乐九章。歌南郊第四》
- 《释疾文三歌 其二》
- 《杂曲歌辞 行路难》
- 《同临津纪明府孤雁》
- 《怀仙引》
- 《七日登乐游故墓》
- 《陇头水》
- 《晚渡滹沱敬赠魏大》
- 《和吴侍御被使燕然》
- 《山庄休沐(一作和夏日山庄)》
- 《送郑司仓入蜀》
- 《中和乐九章。歌中宫第五》
- 《中和乐九章。歌储宫第六》
- 《相和歌辞。王昭君》
- 《横吹曲辞。陇头水》
- 《横吹曲辞。折杨柳》
-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上之回》
-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
-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名句赏析》
-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名句赏析》
-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名句赏析》
- 《别路琴声断,秋山猿鸟吟名句赏析》
-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名句赏析》
- 《七夕泛舟二首》
- 《大剑送别刘右史》
- 《江中望月》
- 《赠许左丞从驾万年宫》
- 《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
- 《赠益府群官》
- 《折杨柳》
- 《辛法司》
- 《相如琴台》
- 《至陈仓晓晴望京邑》
- 《绵州官池赠别同赋湾字》
- 《战城南》
- 《初夏日幽庄》
- 《长安古意》
- 《曲池荷》
- 《行路难》
- 《赤谷安禅师塔》
- 《梅花落》
- 《西使兼送孟学士南游》
- 《十五夜观灯》
- 《雨雪曲》
- 《送二兄入蜀》
- 《送梓州高参军还京》
-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展开阅读全文
鉴赏
卢照邻这首《雨雪曲》是一首边塞诗。此诗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诗中所包含的戏剧化元素,表现为自相矛盾及对立世界的混合。
诗中写冰雪将长城装扮成一个银和玉的宫殿,神仙的宫殿。然而具有嘲讽意味的是,中国的军队正覆没在这里。诗中恰当地保持了“省略战争”的手法,但长城的肃穆景象后面隐藏着征人大量死亡的残暴事件,而长城上空云层“平”展,“平”的另一意义是“平定”。“节旄零落”具有讽刺意义,“零落”一词经常与秋天树木的落叶相联系。征人们全部牺牲了,他们的旗帜像秋天的树叶一样轻柔地飘落地上,而皇帝并不知道这一切,若只看到平静景象和琼玉般关塞的读者也未观察到这一点。他们的“名”,功名,在字面上又指征人的名字,但除了不知名的死者外,整个场面空无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