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笔驿
猿鸟犹疑是惊畏丞相的严明军令,风云常常护着他军垒的藩篱栏栅。诸葛亮徒然在这里挥笔运筹划算,后主刘禅最终却乘坐邮车去投降。孔明真不愧有管仲和乐毅的才干。关公张飞已死他又怎能力挽狂澜?往年我经过锦城时进谒了武侯祠,曾经吟诵了梁父吟为他深表遗憾!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猿鸟犹疑是惊畏丞相的严明军令,风云常常护着他军垒的藩篱栏栅。诸葛亮徒然在这里挥笔运筹划算,后主刘禅最终却乘坐邮车去投降。孔明真不愧有管仲和乐毅的才干。关公张飞已死他又怎能力挽狂澜?往年我经过锦城时进谒了武侯祠,曾经吟诵了梁父吟为他深表遗憾!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筹笔驿,古地名,旧址在今四川省广元县北。相传三国时蜀汉诸葛亮出兵伐魏,曾驻此筹画军事。很多诗人留下了以筹笔驿为题材的怀念诸葛亮的作品。公元855年(大中九年)李商隐罢梓州幕随柳仲郢回长安,途经此驿,写下这首咏怀古迹的诗篇。此诗同多数凭吊诸葛亮的作品一样,颂其威名,钦其才智;同时借以寄托遗恨,抒发感慨。不过此篇艺术手法上,议论以抑扬交替之法,衬托以宾主拱让之法,用事以虚实结合之法,别具一格。
诗写诸葛亮之威、之智、之才、之功,不是一般的赞颂,而是集中写“恨”字。为突出“恨”字,作者用了抑扬交替的手法。首联说猿鸟畏其军令,风云护其藩篱,极写其威严,一扬;颔联却言其徒有神智,终见刘禅投降,长途乘坐驿车,被送往洛阳,蜀汉归于败亡,一抑;颈联出句称其才真无愧于管仲、乐毅,又一扬;对句写关羽、张飞无命早亡,失却羽翼,又一抑。抑扬之间,似是“自相矛盾”,实则文意连属,一以贯之。以其威智,霸业理应可成,然而时无英主,结果社稷覆亡,一恨;以其才略,出师理应告捷,然而时无良将,结果未捷身死,又一恨。末联“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馀。”是说,昔日经过锦里(成都城南)诸葛武侯庙时,吟哦诸葛亮的《梁父吟》,犹觉遗恨无穷。而所谓“恨”,既是写诸葛亮之“遗恨”,又是作者“隐然自喻”。以一抑一扬的议论来表现“恨”的情怀,显得特别宛转有致。
古典诗歌中,常有“众宾拱主”之法。李商隐这首诗的首联,用的就是这种手法。出句“猿鸟犹疑畏简书”。是说,猿(一本作“鱼”)和鸟都畏惧诸葛亮的军令,说明军威尚存;对句“风云长为护储胥”是说,风云还在护卫诸葛亮的营垒,说明仍有神助。正如范仲温《诗眼》所说的:“惟义山‘鱼鸟’云云,‘简书’盖军中法令约束,言号令严明,虽千百年之后,‘鱼鸟’犹畏之;‘储胥’盖军中藩篱,言忠义贯于神明,‘风云’犹为护其壁垒也。诵此两句,使人凛然复见孔明风烈。”这里没有直接刻画诸葛亮,只是通过猿(鱼)鸟风云的状态来突出诸葛亮的善于治军。猿鸟风云的状态在作者想象中,是由诸葛亮引起的反应,这些都作为“宾”,用以突出诸葛亮军威这个“主”。这些作为宾的自然景物。是拟人化,有某种特别的象征意义。猿鸟风云,作为筹笔驿的实景,还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使人有肃穆之感;但是并不是单纯的气氛描写,而是化实为虚,实景虚用,以宾拱主,直接突出“孔明风烈”这一主体。
李商隐好用典故。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七云:“李商隐诗好积故实。”他爱把古人罗致笔下,自由驱使,不问时代先后,都可以在他的诗境中同时出现。“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此题所咏乃诸葛亮,则此联对句中的关羽、张飞为其同时人,是今;管仲是春秋时人,乐毅是战国时人,远在三国之前,是古。用事以古今成对,出句以古人比拟诸葛亮,对句实写诸葛亮同时人关、张,即以古对今,以虚对实,而且对得极为自然。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故以管仲、乐毅直指诸葛亮便是很自然的事了,所以所谓“管乐”可以说虽“古”犹“今”,虽“虚”犹“实”,与关、张对举,可称为“奇”,然而却又不足为奇。
- 《春日》
- 《风》
- 《无题》
- 《蜂》
- 《游灵伽寺(以下见《统签》)》
- 《楚泽》
- 《谢先辈防记念拙诗甚多,异日偶有此寄》
- 《汉宫词》
- 《雨》
- 《梦泽》
- 《春风》
- 《无题(一云阳城)》
- 《一片》
- 《桂林》
- 《莫愁》
- 《燕台四首。春》
- 《过楚宫》
- 《杏花》
- 《武侯庙古柏》
- 《屏风》
- 《柳枝五首》
- 《西溪》
- 《月夕》
- 《木兰花》
- 《宋玉》
- 《览古》
- 《鸳鸯》
- 《少年》
- 《明日》
- 《题僧壁》
-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
- 《题鹅》
- 《槿花》
-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 《咸阳》
- 《代赠》
- 《槿花二首》
- 《代应》
- 《河阳诗》
- 《拟沈下贤》
- 《药转》
- 《代应二首》
- 《百果嘲樱桃》
- 《代董秀才却扇》
- 《燕台四首。秋》
- 《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卢钧)》
- 《高松》
- 《昨夜》
- 《奉寄安国大师兼简子蒙》
- 《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杜悰)》
- 《韩翃舍人即事》
- 《送臻师二首》
- 《圣女祠》
- 《喜雪》
- 《春游》
- 《蝶》
- 《城外》
- 《闺情》
- 《玉山》
- 《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
- 《东阿王》
- 《相和歌辞。王昭君》
- 《少将》
- 《曲池》
- 《公子》
- 《杂歌谣辞。李夫人歌》
- 《街西池馆》
- 《酬令狐郎中见寄》
- 《赠子直花下(令狐绹字子直)》
- 《垂柳》
- 《过郑广文旧居(郑虔)》
- 《定子(此诗又见《杜牧外集》,题作隋苑)》
- 《利州江潭作(感孕金轮所)》
- 《蝶三首》
- 《华岳下题西王母庙》
- 《读任彦升碑》
- 《喜舍弟羲叟及第上礼部魏公》
- 《题二首后重有戏赠任秀才》
- 《房君珊瑚散》
- 《晓坐(一云后閤)》
- 《白云夫旧居》
- 《即日》
- 《裴明府居止》
- 《访隐》
- 《写意》
- 《归墅》
- 《灯》
- 《代越公房妓嘲徐公主》
- 《涉洛川》
- 《浑河中》
- 《送阿龟归华》
- 《天平公座中呈令狐令公时蔡京在坐京曾为僧徒故有第五句》
- 《隋宫守岁》
- 《闻著明凶问哭寄飞卿》
- 《夜思》
- 《嘲樱桃》
- 《凤》
- 《赴职梓潼留别畏之员外同年》
- 《九月於东逢雪》
- 《过故崔兖海宅与崔明秀才话旧因寄旧僚杜赵李三掾》
- 《四年冬以退居蒲之永乐渴然有农夫望岁之志…游旧。残雪》
- 《怀求古翁》
- 《谢往桂林至彤庭窃咏》
- 《七夕偶题》
- 《自喜》
- 《和郑愚赠汝阳王孙家筝妓二十韵》
- 《今月二日不自量度辄以诗一首四十韵…咏叹不足之义也》
- 《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还》
- 《东下三旬苦于风土马上戏作》
- 《水斋》
- 《赠庾十二朱版》
- 《评事翁寄赐饧粥走笔为答》
- 《魏侯第东北楼堂郢叔言别聊用书所见成篇》
- 《和孙朴韦蟾孔雀咏》
- 《迎寄韩鲁州(瞻同年)》
- 《闲游》
- 《寄永道士》
- 《子直晋昌李花(得分字)》
- 《过华清内厩门》
- 《病中早访招国李十将军遇挈家游曲江》
- 《奉同诸公题河中任中丞新创河亭四韵之作》
- 《代应二首 其一》
- 《宫妓》
- 《思归》
- 《拟意》
- 《令狐舍人说昨夜西掖玩月因戏赠》
- 《初起》
- 《赠宗鲁筇竹杖》
- 《东南》
- 《海客》
- 《汴上送李郢之苏州》
- 《梓州罢吟寄同舍》
- 《哀筝》
- 《柳下暗记》
- 《郑州献从叔舍人褎》
- 《访人不遇留别馆》
- 《大卤平后移家到永乐县居书怀十韵寄刘韦…于此县寄居》
- 《效长吉》
- 《池边》
- 《宿晋昌亭闻惊禽》
- 《追代卢家人嘲堂内》
- 《哭刘司户二首》
- 《寓目》
- 《杂曲歌辞。无愁果有愁曲》
- 《明禅师院酬从兄见寄》
- 《小园独酌》
- 《相和歌辞。江南曲》
- 《和友人戏赠二首 其二》
- 《哭虔州杨侍郎(虞卿)》
- 《四年…遂作忆雪又作残雪诗各一百言以寄情于游旧。忆雪》
- 《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
- 《清夜怨》
- 《戏赠张书记》
- 《当句有对》
- 《商於新开路》
- 《撰彭阳公志文毕有感》
- 《崇让宅东亭醉后沔然有作》
- 《代秘书赠弘文馆诸校书》
- 《留赠畏之》
- 《河内诗二首》
- 《春光》
- 《僧院牡丹》
- 《过伊仆射旧宅》
- 《射鱼曲》
- 《汉宫》
- 《故驿迎吊故桂府常侍有感》
- 《韩同年新居饯韩西迎家室戏赠》
- 《代魏宫私赠》
- 《春深脱衣》
- 《华山题王母祠》
- 《寒食行次冷泉驿》
- 《袜》
- 《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
- 《九成宫(九成宫本隋仁寿宫贞观间修之以避暑因更名)》
- 《寄成都高苗二从事》
- 《河内诗二首 其一 楼上》
- 《南潭上亭宴集以疾后至因而抒情》
- 《和张秀才落花有感》
- 《饮席戏赠同舍》
- 《杨本胜说于长安见小男阿衮》
- 《独居有怀》
- 《昨日》
- 《有感二首(乙卯年有感丙辰年诗成二诗纪甘露之变)》
- 《昭州》
- 《中元作》
- 《同学彭道士参寥》
- 《寄华岳孙逸人》
- 《海上谣》
- 《华州周大夫宴席》
- 《日高》
- 《江上忆严五广休(一本入集外诗)》
- 《华清宫》
- 《赠歌妓二首》
- 《早起》
- 《假日》
- 《夜意》
-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
- 《摇落》
- 《送王十三校书分司》
- 《咏云》
- 《石城》
- 《奉和太原公送前杨秀才戴兼招杨正字戎》
- 《送崔珏往西川》
- 《赋得月照冰池》
- 《残花》
- 《赠句芒神》
- 《深宫》
- 《所居》
- 《幽人》
- 《过郑广文旧居》
- 《肠》
- 《即目》
- 《木兰》
- 《板桥小别》
- 《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
- 《汉南书事》
- 《井泥四十韵》
- 《因书》
- 《九日》
- 《忆匡一师》
- 《过景陵》
- 《归来》
- 《夜冷》
- 《歌舞》
- 《钧天》
- 《清河》
- 《复至裴明府所居》
- 《和刘评事永乐闲居见寄》
- 《促漏》
- 《天津西望》
- 《鄠杜马上念汉书(一云五陵怀古)》
- 《旧顿(顿,宿食处也。天子行幸住宿处,亦曰顿)》
- 《青陵台》
- 《向晚》
- 《属疾》
- 《李卫公(德裕)》
- 《喜闻太原同院崔侍御台拜兼寄在台三二同年之什》
- 《灵仙阁晚眺寄郓州韦评事》
- 《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萧浣)》
- 《南山赵行军新诗盛称游宴之洽,因寄一绝》
- 《偶题二首》
- 《深树见一颗樱桃尚在》
- 《和友人戏赠二首(一作和令狐八戏题)》
- 《离席》
- 《碧城三首(其一)》
- 《偶题二首 其一》
- 《魏侯第东北楼堂郢叔言别,聊用书所见成篇》
- 《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
- 《破镜》
-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
- 《寄罗劭兴》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名句赏析》
-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名句赏析》
-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名句赏析》
-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名句赏析》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名句赏析》
-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名句赏析》
-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名句赏析》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名句赏析》
-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名句赏析》
-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名句赏析》
-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名句赏析》
-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名句赏析》
-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名句赏析》
-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名句赏析》
- 《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名句赏析》
-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名句赏析》
-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名句赏析》
- 《枫树夜猿愁自断,女萝山鬼语相邀名句赏析》
- 《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名句赏析》
- 《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名句赏析》
-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名句赏析》
-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名句赏析》
-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名句赏析》
-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名句赏析》
-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名句赏析》
-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名句赏析》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名句赏析》
-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名句赏析》
-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名句赏析》
-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名句赏析》
-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名句赏析》
-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名句赏析》
-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名句赏析》
-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名句赏析》
-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名句赏析》
-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名句赏析》
-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名句赏析》
-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名句赏析》
-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名句赏析》
-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名句赏析》
-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名句赏析》
-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名句赏析》
-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名句赏析》
-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名句赏析》
- 《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名句赏析》
- 《寒气先侵玉女扉,清光旋透省郎闱名句赏析》
-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名句赏析》
-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名句赏析》
-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名句赏析》
-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名句赏析》
- 《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名句赏析》
-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名句赏析》
-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名句赏析》
-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名句赏析》
-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名句赏析》
-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名句赏析》
-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名句赏析》
-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名句赏析》
-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名句赏析》
- 《侵夜鸾开镜,迎冬雉献裘名句赏析》
-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名句赏析》
-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名句赏析》
- 《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名句赏析》
-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名句赏析》
-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名句赏析》
-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名句赏析》
-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名句赏析》
-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名句赏析》
-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名句赏析》
-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名句赏析》
-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名句赏析》
-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名句赏析》
- 《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名句赏析》
-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名句赏析》
- 《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名句赏析》
-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名句赏析》
-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名句赏析》
- 《湘波如泪色漻漻,楚厉迷魂逐恨遥名句赏析》
-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名句赏析》
-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名句赏析》
-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名句赏析》
-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名句赏析》
- 《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名句赏析》
- 《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名句赏析》
-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名句赏析》
-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名句赏析》
- 《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名句赏析》
-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名句赏析》
-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名句赏析》
-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名句赏析》
-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名句赏析》
-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名句赏析》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名句赏析》
- 《无题》
- 《无题》
- 《月》
- 《岳阳楼》
- 《无题》
- 《南朝》
- 《西溪》
- 《晋昌晚归马上赠》
- 《杨柳枝》
- 《寓怀》
- 《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
- 《骄儿诗》
- 《戊辰会静中出贻同志二十韵》
- 《人日即事》
- 《夜思(以下续新添诗)》
- 《题道静院院在中条山故王颜中丞所置虢州刺史…写真存焉》
- 《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
- 《五月六日夜忆往岁秋与彻师同宿(知玄法师弟子僧彻)》
- 《思贤顿(即望贤宫也)》
- 《送从翁东川弘农尚书幕》
- 《赋得桃李无言》
- 《高花》
- 《送丰都李尉》
- 《寓兴》
- 《和人题真娘墓(真娘吴中乐妓墓在虎丘山下寺中)》
- 《初入武夷》
- 《自贶》
- 《宫中曲》
- 《河清与赵氏昆季宴集得拟杜工部》
- 《柳》
- 《县中恼饮席》
- 《景阳宫井双桐》
- 《夜出西溪》
- 《曼倩辞》
- 《陈后宫》
- 《故番禺侯以赃罪致不辜,事觉,母者他日过其门》
- 《念远》
- 《江村题壁》
- 《寓怀》
- 《题李上谟壁》
- 《饯席重送从叔余之梓州》
- 《子初郊墅》
- 《丹丘》
- 《寄远》
- 《安平公诗(故赠尚书韩氏)》
- 《细雨成咏献尚书河东公》
- 《细雨》
- 《雨中长乐水馆送赵十五滂不及》
- 《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
- 《赠郑谠处士》
- 《漫成五章》
- 《永乐县所居一草一木无非自栽今春悉已芳茂因书即事一章》
- 《圣女祠》
- 《小桃园》
- 《寄蜀客》
- 《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
- 《相思(一作相思树上)》
- 《韦蟾(一作寄怀韦蟾)》
- 《十字水期韦潘侍御同年不至时韦寓居水次故郭汾宁宅》
- 《昭肃皇帝挽歌辞三首》
- 《赠从兄阆之》
- 《井络》
- 《俳谐》
- 《别智玄法师》
- 《和韦潘前辈七月十二日夜泊池州城下先寄上李使君》
- 《四皓庙》
- 《献寄旧府开封公(开封公,令狐楚也)》
- 《陆发荆南始至商洛》
- 《镜槛》
- 《旧将军》
- 《西亭》
- 《齐宫词》
- 《临发崇让宅紫薇》
- 《荆山》
- 《酬别令狐补阙》
- 《别薛岩宾》
- 《李花》
- 《梦令狐学士》
- 《寄在朝郑曹独孤李四同年》
- 《张恶子庙》
- 《妓席》
- 《洞庭鱼》
- 《过招国李家南园二首》
- 《有感》
- 《及第东归次灞上,却寄同年》
- 《夜半》
- 《楚宫二首(后首一作天水闲话旧事)》
- 《饮席代官妓赠两从事》
- 《寿安公主出降》
- 《樱桃答》
- 《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
- 《江亭散席循柳路吟(归官舍)》
- 《壬申闰秋题赠乌鹊》
- 《碧瓦》
- 《垂柳》
- 《崔处士》
- 《壬申七夕》
- 《辛未七夕》
- 《西溪》
- 《城上》
- 《随师东》
- 《潭州》
- 《碧城三首》
- 《无题·八岁偷照镜》
- 《杜司勋》
- 《有感》
-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 《月》
- 《正月崇让宅》
- 《桂林路中作》
- 《与同年李定言曲水闲话戏作》
- 《板桥晓别》
- 《听鼓》
- 《初食笋呈座中》
- 《细雨》
- 《幽居冬暮》
- 《对雪二首》
- 《骊山有感》
- 《题白石莲花寄楚公》
-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 《曲江》
- 《北齐二首》
- 《马嵬二首》
- 《南朝》
- 《咏史二首·其二》
- 《楚吟》
- 《吴宫》
- 《岳阳楼》
- 《龙池》
- 《咏史二首·其一》
- 《题汉祖庙》
- 《富平少侯》
- 《茂陵》
- 《赠柳》
- 《微雨》
- 《题小松》
- 《一片》
- 《北禽》
- 《巴江柳》
- 《流莺》
-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 《忆梅》
- 《牡丹》
-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
- 《和马郎中移白菊见示》
- 《野菊》
-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夜雨寄北》
- 《韩碑》
- 《隋宫》
- 《筹笔驿》
- 《隋宫》
- 《蝉》
- 《落花》
- 《乐游原》
- 《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 《北青萝》
- 《嫦娥》
- 《风雨》
- 《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 《寄令狐郎中》
- 《锦瑟》
- 《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 《为有》
- 《凉思》
- 《贾生》
- 《春雨》
-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 《瑶池》
- 《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 《桂林》
- 《乐游原》
- 《晚晴》
- 《即日》
- 《石榴》
- 《日射》
- 《宫辞》
- 《杜工部蜀中离席》
- 《花下醉》
- 《武夷山》
- 《陈后宫》
- 《景阳井》
- 《泪》
- 《房中曲》
- 《端居》
- 《楚宫》
- 《日日》
- 《可叹》
- 《樱桃花下》
- 《赠别前蔚州契苾使君》
- 《春宵自遣》
- 《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还京》
- 《乱石》
- 《到秋》
- 《东还》
- 《滞雨》
- 《哭刘司户蕡》
- 《漫成三首》
- 《谢书》
- 《无题二首》
- 《乐游原》
- 《春日寄怀》
- 《天涯》
- 《二月二日》
- 《夕阳楼》
- 《夕阳楼》
- 《柳》
- 《荆门西下》
- 《重有感》
- 《暮秋独游曲江》
- 《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
- 《无题二首》
- 《马嵬·其二》
- 《安定城楼》
- 《谒山》
- 《无题四首》
- 《重过圣女祠》
- 《代赠二首》
- 《西南行却寄相送者》
- 《离思》
-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
- 《访秋》
- 《霜月》
- 《望喜驿别嘉陵江水二绝》
- 《观灯乐行》
- 《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 《嘲桃》
- 《荷花》
- 《菊花》
- 《赋得鸡》
- 《七夕》
- 《赠荷花》
- 《赠刘司户蕡》
- 《忆住一师》
- 《银河吹笙》
- 《哭刘蕡》
-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
-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 《夜饮》
- 《李贺小传》
韵译
猿鸟犹疑是惊畏丞相的严明军令,
风云常常护着他军垒的藩篱栏栅。
诸葛亮徒然在这里挥笔运筹划算,
后主刘禅最终却乘坐邮车去投降。
孔明真不愧有管仲和乐毅的才干。
关公张飞已死他又怎能力挽狂澜?
往年我经过锦城时进谒了武侯祠,
曾经吟诵了梁父吟为他深表遗憾!
注解
筹笔驿:旧址在今四川省广元县北。《方舆胜览》:“筹笔驿在绵州绵谷县北九十九里,蜀诸葛武侯出师,尝驻军筹划于此。”
猿鸟句:诸葛亮治军以严明称,这里意谓至今连鱼鸟还在惊畏他的简书。疑:惊。简书:指军令。古人将文字写在竹简上。
储胥:指军用的篱栅。
上将:犹主帅,指诸葛亮。
降王:指后主刘禅。走传车:公元263年(魏元帝景元四年),邓艾伐蜀,后主出降,全家东迁洛阳,出降时也经过筹笔驿。传车:古代驿站的专用车辆。后主是皇帝,这时却坐的是传车,也隐含讽喻意。
管:管仲。春秋时齐相,曾佐齐桓公成就霸业。乐:乐毅。战国时人,燕国名将,曾大败强齐。原不忝:真不愧。诸葛亮隐居南阳时,每自比管仲、乐毅。
他年:作往年解。锦里:在成都城南,有武侯祠。
梁父吟:两句意谓,往年曾谒锦里的武侯祠,想起他隐居时吟咏《梁父吟》的抱负,不曾得到舒展,实在令人遗憾。
大中十年(856年)冬,李商隐罢梓州幕随柳仲郢回长安,途经筹笔驿而作的一首咏怀古迹的诗。诗中极力推崇诸葛亮才比管仲、乐毅,却未能完成统一大业,后主刘禅终于成为亡国之君,自是遗恨千古。这沉痛的历史慨叹,和晚唐政局相关。沉郁悲壮,韵唱深至。
参考资料:
1、(清)蘅塘退士选编;毛治中注释.唐诗三百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184
筹笔驿,古地名,旧址在今四川省广元县北。相传三国时蜀汉诸葛亮出兵伐魏,曾驻此筹画军事。很多诗人留下了以筹笔驿为题材的怀念诸葛亮的作品。公元855年(大中九年)李商隐罢梓州幕随柳仲郢回长安,途经此驿,写下这首咏怀古迹的诗篇。此诗同多数凭吊诸葛亮的作品一样,颂其威名,钦其才智;同时借以寄托遗恨,抒发感慨。不过此篇艺术手法上,议论以抑扬交替之法,衬托以宾主拱让之法,用事以虚实结合之法,别具一格。
诗写诸葛亮之威、之智、之才、之功,不是一般的赞颂,而是集中写“恨”字。为突出“恨”字,作者用了抑扬交替的手法。首联说猿鸟畏其军令,风云护其藩篱,极写其威严,一扬;颔联却言其徒有神智,终见刘禅投降,长途乘坐驿车,被送往洛阳,蜀汉归于败亡,一抑;颈联出句称其才真无愧于管仲、乐毅,又一扬;对句写关羽、张飞无命早亡,失却羽翼,又一抑。抑扬之间,似是“自相矛盾”,实则文意连属,一以贯之。以其威智,霸业理应可成,然而时无英主,结果社稷覆亡,一恨;以其才略,出师理应告捷,然而时无良将,结果未捷身死,又一恨。末联“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馀。”是说,昔日经过锦里(成都城南)诸葛武侯庙时,吟哦诸葛亮的《梁父吟》,犹觉遗恨无穷。而所谓“恨”,既是写诸葛亮之“遗恨”,又是作者“隐然自喻”。以一抑一扬的议论来表现“恨”的情怀,显得特别宛转有致。
古典诗歌中,常有“众宾拱主”之法。李商隐这首诗的首联,用的就是这种手法。出句“猿鸟犹疑畏简书”。是说,猿(一本作“鱼”)和鸟都畏惧诸葛亮的军令,说明军威尚存;对句“风云长为护储胥”是说,风云还在护卫诸葛亮的营垒,说明仍有神助。正如范仲温《诗眼》所说的:“惟义山‘鱼鸟’云云,‘简书’盖军中法令约束,言号令严明,虽千百年之后,‘鱼鸟’犹畏之;‘储胥’盖军中藩篱,言忠义贯于神明,‘风云’犹为护其壁垒也。诵此两句,使人凛然复见孔明风烈。”这里没有直接刻画诸葛亮,只是通过猿(鱼)鸟风云的状态来突出诸葛亮的善于治军。猿鸟风云的状态在作者想象中,是由诸葛亮引起的反应,这些都作为“宾”,用以突出诸葛亮军威这个“主”。这些作为宾的自然景物。是拟人化,有某种特别的象征意义。猿鸟风云,作为筹笔驿的实景,还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使人有肃穆之感;但是并不是单纯的气氛描写,而是化实为虚,实景虚用,以宾拱主,直接突出“孔明风烈”这一主体。
李商隐好用典故。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七云:“李商隐诗好积故实。”他爱把古人罗致笔下,自由驱使,不问时代先后,都可以在他的诗境中同时出现。“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此题所咏乃诸葛亮,则此联对句中的关羽、张飞为其同时人,是今;管仲是春秋时人,乐毅是战国时人,远在三国之前,是古。用事以古今成对,出句以古人比拟诸葛亮,对句实写诸葛亮同时人关、张,即以古对今,以虚对实,而且对得极为自然。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故以管仲、乐毅直指诸葛亮便是很自然的事了,所以所谓“管乐”可以说虽“古”犹“今”,虽“虚”犹“实”,与关、张对举,可称为“奇”,然而却又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