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待我仔细品评你的诗作:它们像雄伟浩荡的钧天广乐的遗音,又像是复杂多变的洞庭《成池》之乐的逸响。有如纤尘不染的千丈阴崖,但见满眼雪积冰封,使人乍见之下。不禁毛发森然。哎,从来才华出众的人。遭际都往往坎坷不幸。因此对着天上那片亘古不变的明月,他们难免会感伤身世;或者躲进华丽冷清的屋子里,借弹奏锦瑟打发夜晚的无聊。你家祖籍该是在陕西咸宁,如今已经回不去了。你瞧瞧天空上风云变幻,仿佛连翱翔的鱼龙都因之惨然变色。再登高遥望当年北方家族避难南迁的道路。多少死难者的尸骨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无人掩葬,已经朽烂不存了。可恨把持朝政的那些当代王衍们。他们一味清谈,确实“清”到了家!夜半失眠,我常常引吭高歌,但觉悲风四起,檐前的铁马铮铮作响,仿佛又回到了杀敌的战场。请记住吧,我们的南方和北方。至今还是分裂的!参考资料:1、刑志华,沈睿著,辛弃疾的那些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第9页2、辛弃疾.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248-2493、刘斯奋译著,刘斯奋诗译宋四家词选辛弃疾,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08,第102页
待我仔细品评你的诗作:它们像雄伟浩荡的钧天广乐的遗音,又像是复杂多变的洞庭《成池》之乐的逸响。有如纤尘不染的千丈阴崖,但见满眼雪积冰封,使人乍见之下。不禁毛发森然。哎,从来才华出众的人。遭际都往往坎坷不幸。因此对着天上那片亘古不变的明月,他们难免会感伤身世;或者躲进华丽冷清的屋子里,借弹奏锦瑟打发夜晚的无聊。你家祖籍该是在陕西咸宁,如今已经回不去了。你瞧瞧天空上风云变幻,仿佛连翱翔的鱼龙都因之惨然变色。再登高遥望当年北方家族避难南迁的道路。多少死难者的尸骨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无人掩葬,已经朽烂不存了。可恨把持朝政的那些当代王衍们。他们一味清谈,确实“清”到了家!夜半失眠,我常常引吭高歌,但觉悲风四起,檐前的铁马铮铮作响,仿佛又回到了杀敌的战场。请记住吧,我们的南方和北方。至今还是分裂的!参考资料:1、刑志华,沈睿著,辛弃疾的那些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第9页2、辛弃疾.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248-2493、刘斯奋译著,刘斯奋诗译宋四家词选辛弃疾,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08,第102页
上片开端五句,评价友人之诗,言其音韵和谐美妙,意境清峻。“佳人”以下,赞美其高洁的品德,以及壮志难酬的痛苦。下片希望友人着眼大局,挺身报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夜半”二句,遥想金戈铁马战场厮杀之情景,回到现实却又是无比的痛苦。结句点明恨如潮水,正是由于国土分裂,简短有力,精悍异常。
上片首句至“毛发”数句评价叔高的诗作。词人评点得很细致,语言优美,比喻新颖,想象奇特,极富诗情画意。接下至“调瑟”数句哀叹叔高的萧索境况。以古今美女多遭遗弃隐喻才士常被埋没;“金屋冷,夜调瑟”则借汉武帝皇后阿娇失宠,进一步说明被遗弃的痛苦。运用比兴手法,以虚写实,其艺术效果反而更好。
下片写叔高之怀才不遇而转及其家门昔盛今衰。长安杜家曾是大族,门望尊崇,但叔高一家与之有别,朝中众臣尔虞我诈、争权夺利。虽然叔高五兄弟都有才能,却因不会钻营而不能有所作为。接下来作者又对祖国分裂产生悲叹:曾经衣冠相继的中原路上,如今却是一片荒凉,遍地战骨渐渐销蚀。统治者大兴清谈之风,借以掩盖他们的无能和懦弱。但词人的爱国热情依旧高涨:“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此时词人好像又回到了年轻时与金兵作战的大年代,但这毕竟只是幻觉,取而代之的是无以复加的痛苦。末句“南共北,正分裂”便是造成作者如此痛苦的根源。
全词词人擅用比兴,设喻新异,想像独到,词中称赏的诗境之美,高冷绝俗,亦可看作词人所追求的某种美学境界。
- 《卜算子 漫兴》
- 《贺新郎·世路风波恶》
- 《移竹》
- 《水龙吟·玉皇殿阁微凉》
- 《浣溪沙 其二 泉湖道中赴闽宪,别诸君》
- 《西江月 渔父词》
- 《鹧鸪天》
- 《丑奴儿·烟芜露麦荒池柳》
- 《菩萨蛮》
- 《一剪梅》
- 《行香子》
- 《清平乐》
- 《水龙吟(爱李延年歌、淳于髡语合为词,庶几高唐、神女、洛神赋之意云)》
- 《浣溪沙》
- 《玉楼春》
- 《生查子》
- 《昭君怨》
- 《虞美人》
- 《西江月(春晚)》
- 《水调歌头(赋传岩叟悠然阁)》
- 《满江红》
- 《满江红(送徐换斡衡仲之官三山,时马叔会侍郎帅闽辛弃疾)》
- 《贺新郎(题传岩叟悠然阁)》
- 《鹧鸪天(和传先之提举赋雪)》
- 《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 《东坡引》
- 《水调歌头》
- 《一枝花(醉中戏作)》
- 《好事近》
- 《定风波(自和)》
- 《清平乐(赋木犀词)》
- 《水调歌头(和王正之右司吴江观雪见寄)》
- 《玉楼春(客有游山者,忘携具,以词来索酒,用韵以答。时余以病不往)》
- 《添字浣溪沙(用前韵谢传岩叟瑞香之惠)》
- 《菩萨蛮(坐中赋樱桃)》
- 《满江红(送信守郑舜举郎中赴召)》
- 《蝶恋花》
- 《婆罗门引(用韵别郭逢道)》
- 《念奴娇(赋梅花)》
- 《水调歌头(和赵景明知县韵)》
- 《朝中措(为人寿)》
- 《最高楼》
- 《归朝欢(丁卯岁寄题眉山李参政石林)》
- 《菩萨蛮(乙巳冬前间举似前作,因和之)》
- 《汉宫春(答李兼善提举和章)》
- 《六么令(再用前韵)》
- 《一落索(信守王道夫席上和赵达夫赋金林檎韵)》
- 《西江月(正月四日和建宁陈安行舍人,时被召)》
- 《定风波(施枢密席上赋)》
- 《满江红(寿赵茂嘉郎中,前章记广济仓事)》
- 《新荷叶(赵茂嘉、赵晋臣和韵见约初秋访悠然,再用韵)》
- 《喜迁莺(谢赵晋臣敷文赋芙蓉词见寿,用韵为谢)》
- 《鹊桥仙(席上和赵晋臣敷文)》
- 《临江仙(和王道夫信守韵,谢其为寿,时作闽宪)》
- 《南歌子(独坐蔗庵)》
- 《水调歌头·巩采若寿》
- 《西江月(和赵晋臣敷文赋秋水瀑泉)》
- 《蝶恋花(席上赠杨济翁侍儿)》
- 《江神子(闻蝉蛙戏作)》
- 《念奴娇(晋臣十月望生日,自赋词,属余和韵)》
- 《鹊桥仙(和范先之送祐之归浮梁)》
- 《卜算子》
- 《河渎神(女诫效花间体)》
- 《南乡子(无题)》
- 《品令》
- 《生查子(和夏中玉)》
- 《添字浣溪沙(三山戏作)》
- 《瑞鹤仙(南剑双溪楼)》
- 《好事近(春日郊游)》
- 《蝶恋花(用赵文鼎提举送李正这提刑韵送赵元英)》
- 《生查子(民瞻见和,复用前韵)》
- 《鹊桥仙(寿徐伯熙察院)》
- 《婆罗门引(用韵答傅先之时傅宰龙泉归)》
- 《临江仙》
- 《蝶恋花(继杨济翁韵饯范南伯知县归京口)》
- 《南乡子(舟中记梦)》
- 《木兰花慢(题上饶郡圃翠微楼)》
- 《鹧鸪天(重九席上作)》
- 《满江红(送汤朝美自便归金坛)》
- 《哨遍(秋水观)》
- 《朝中措(崇福寺道中归寄祐之弟)》
- 《浣溪沙(种梅菊)》
- 《玉楼春(用韵呈仲洽)》
- 《满江红(星赵晋臣敷文)》
- 《杏花天(嘲牡丹)》
- 《贺新郎》
- 《临江仙(簪花屡堕戏作)》
- 《水调歌头(醉吟)》
- 《浣溪沙(偶作)》
- 《水调歌头(将迁新居不成有感戏作。时以病止酒,且遗去歌者。末□及之)》
- 《王孙信(调陈萃叟)》
- 《永遇乐(赋梅雪)》
- 《最高楼(客有败棋者,代赋梅)》
- 《鹧鸪天(徐仲惠琴不受)》
- 《念奴娇(用前韵和丹桂)》
- 《南乡子(送筠州赵司户,茂中之子。茂中尝为筠州幕官,题诗甚多)》
- 《浣溪沙(别成上人并送性禅师)》
- 《卜算子(饮酒败德)》
- 《鹧鸪天(元谿不见梅)》
- 《念奴娇(谢王广文双姬词)》
- 《临江仙(醉宿崇福寺,寄祐之弟,祐之以仆醉先归)》
- 《菩萨蛮(和夏中玉)》
- 《江神子(和人韵)》
- 《婆罗门引(用韵答赵晋臣敷文)》
- 《玉楼春(隐湖戏作)》
- 《满江红(和传岩叟香月韵)》
- 《满江红(贺王宣子产湖南寇)》
- 《鹧鸪天(郑守厚卿席上谢余伯山,用其韵)》
- 《临江仙(壬戌岁生日书怀)》
- 《如梦令(赠歌者)》
- 《水调歌头(严子文同传安道和盟鸥韵,和以谢之辛弃疾)》
- 《如梦令(赋梁燕)》
- 《祝英台近》
- 《洞仙歌·旧交贫贱》
- 《六州歌头》
- 《好事近(元夕立春)》
- 《醉蓬莱》
- 《鹧鸪天(席上再用韵)》
- 《水龙吟(次年南涧用前韵为仆寿。仆与公生日相去一日,再和以寿南涧)》
- 《柳梢青》
- 《满江红(题冷泉亭)》
- 《水调歌头(三山用赵丞相韵答帅幕王君,且有感於中秋近事,并见之末章)》
- 《满江红(和杨民瞻送祐之弟还侍浮梁)》
- 《水调歌头(题张晋英提举玉峰楼)》
- 《江神子(侍者请先生赋词自寿)》
- 《惜分飞(春思)》
- 《蝶恋花(用前韵送人行)》
- 《新荷叶(上巳日,吴子似谓古今无此词,索赋)》
- 《菩萨蛮(重到云岩戏徐斯远)》
- 《水调歌头(和郑舜举蔗庵韵)》
- 《洞仙歌(访泉於期师,得周氏泉,为赋)》
- 《瑞鹧鸪》
- 《渔家傲(湖州幕官作舫室)》
- 《水调歌头(即席和金华杜仲高韵,并寿诸友,惟酹乃佳耳)》
- 《即事示儿》
- 《沁园春(城中诸公载酒入山,余不得以止酒为解,遂破戒一醉,再用韵)》
- 《丑奴儿》
- 《满庭芳·和章泉赵昌父》
- 《满庭芳(和洪丞相景伯韵)》
- 《最高楼(庆洪景卢内翰庆七十)》
- 《水调歌头(再用韵答李子永)》
- 《念奴娇(用韵答傅先之)》
- 《虞美人(赵文鼎生日)》
- 《鹧鸪天(和赵晋臣敷文韵)》
- 《蝶恋花(和杨济翁韵,首句用丘宗卿书中语)》
- 《声声慢(送上饶黄倅职满赴调)》
- 《洞仙歌(为叶丞相作)》
- 《归朝欢》
- 《雨中花慢(登新楼有怀昌甫、徐斯远、韩仲止、吴子似、杨民瞻)》
- 《贺新郎(题君用山园)》
- 《鹧鸪天(用韵赋梅。三山梅开时,犹有青叶盛,予时病齿)》
-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 《鹧鸪天(席上吴子似诸友见和再用韵答之)》
- 《柳梢青(赋牡丹)》
- 《瑞鹧鸪(京口有怀山中故人)》
- 《水龙吟》
- 《卜算子(荷花)》
- 《恋绣衾(无题)》
- 《好事近(西湖)》
- 《临江仙·钟鼎山林都是梦》
- 《念奴娇》
- 《卜算子(饮酒不写书)》
- 《满江红(中秋)》
- 《菩萨蛮(赠周国辅侍人)》
- 《忆王孙(集句)》
- 《菩萨蛮(双韵赋摘阮)》
- 《朝中措》
- 《题福州参泉二首》
- 《哭{匠斤换赣}十五章》
- 《满江红·折尽荼》
- 《寿朱文公》
- 《和任师见寄之韵》
- 《感皇恩·七十古来稀》
- 《玉楼春 戏赋云山》
- 《念奴娇 其一 和南涧载酒见过雪楼观雪》
- 《声声慢(赋红木犀·余儿时尝入京师禁中凝碧池,因书当时所见)》
- 《赋葡萄》
- 《浣溪沙 其一 寿内子》
- 《鹊桥仙(赠鹭鸾)》
- 《偶题》
- 《水龙吟·昔时曾有佳人》
- 《水龙吟(用瓢泉韵戏陈仁和兼简诸葛元亮,且督和词)》
- 《戏书圆觉经后》
- 《和前人韵》
- 《定风波·野草闲花不当春》
- 《贺新郎·下马东山路》
- 《鹧鸪天·叹息频年廪未高》
- 《清平乐·溪回沙浅》
- 《和赵茂嘉郎中赋梅》
- 《水调歌头(席上为叶仲洽赋)》
- 《阮郎归 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 《乌夜啼》
- 《满江红·尘土西风》
- 《杏花天 其四 漫兴作》
- 《浪淘沙·金玉旧情怀》
- 《满江红(病中俞山甫教授访别,病起寄之)》
- 《水龙吟(用些语再题瓢泉,歌以饮客,声韵甚谐,客为之酹)》
- 《玉楼春 其四 寄题文山郑元英巢经楼》
- 《满江红(和卢国华)》
- 《仙迹岩》
- 《水调歌头 其九 寿韩南涧七十》
- 《东坡引 其二》
- 《蝶恋花·衰草残阳三万顷》
- 《题鹅湖壁》
- 《菩萨蛮·君家玉雪花如屋》
- 《临江仙·手种门前乌桕树》
- 《江神子》
- 《定风波 三山送卢国华提刑,约上元重来》
- 《卜算子 其三 为人赋荷花》
- 《浣溪沙青团壬子春,赴闽宪,别瓢泉》
- 《鹧鸪天·点尽苍苔色欲空》
- 《声声慢 其二 民瞻见和,复用前韵》
- 《南乡子·无处著春光》
- 《江神子》
- 《鹧鸪天·一夜清霜变鬓丝》
- 《再用儒字韵二首》
- 《瑞鹧鸪 其三》
- 《卜算子 其一 饮酒败德》
- 《念奴娇·兔园旧赏》
- 《鹊桥仙 为人庆八十席间戏作》
- 《有以事来请者俲康节体作诗以答之》
- 《贺新郎·瑞气笼清晓》
- 《念奴娇(赠夏成玉)》
- 《满江红 其一 贺王宣子产湖南寇》
- 《清平乐(为儿铁柱作)》
- 《沁园春(戊申岁,奏邸忽腾报,谓余以病挂冠,因赋此)》
- 《水调歌头·文字觑天巧》
- 《和赵茂嘉郎中双头芍药二首》
- 《御书阁额》
- 《减字木兰花·盈盈泪眼》
- 《忆李白》
- 《临江仙(戏为期思詹老寿)》
- 《生查子 其二 简子似》
- 《丙寅岁山间竞传诸将有下棘寺者》
- 《和诸葛元亮韵》
- 《偶作》
- 《定风波(再用韵,时国华置酒,歌舞甚盛)》
- 《行香子·白露园蔬》
- 《和人韵》
- 《鹧鸪天 其四 送人》
- 《西江月(赋丹桂)》
- 《永遇乐 其八 呈赵晋臣敷文》
- 《洞仙歌(所居丢山为仙人舞袖形)》
- 《句》
- 《水调歌头 其六 赵昌父七月望日用东坡韵,叙太》
- 《玉楼春(用韵答吴子似县尉)》
- 《清平乐 其四 和赵晋臣敷文赋秋水瀑泉》
- 《汉宫春(即事)》
- 《寿赵茂嘉郎中二首》
- 《摸鱼儿 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
- 《西江月·千丈悬崖削翠》
- 《杏花天·牡丹昨夜方开遍》
- 《同杜叔高祝彦集观天保庵瀑布主人留饮两日且约牡丹之饮 其二》
- 《六么令(用陆氏事,送玉山令陆德隆侍亲东归吴中)》
- 《八声甘州(寿建康帅胡长文给事。时方阅拆红梅之舞,且有锡带之宠)》
- 《再用韵》
- 《西江月·人道偏宜歌舞》
- 《贺新郎 其三 用前韵送杜叔高》
- 《鹧鸪天·浓紫深红一画图》
- 《水调歌头 其四 题晋臣真得归、方是闲二堂》
- 《满江红·紫陌飞尘》
-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 《鹊桥仙(为岳母庆八十)》
- 《菩萨蛮(题云岩)》
- 《减字木兰花》
- 《宿驿》
- 《重午日戏书》
- 《瑞鹧鸪 其四 乙丑奉祠归舟次馀干赋》
- 《行香子·云岫如簪》
- 《同杜叔高祝彦集观天保庵瀑布主人留饮两日且》
- 《郡斋怀隐庵》
- 《江神子(别子似,未章寄潘德久)》
- 《沁园春·有酒忘杯》
- 《贺新郎·云卧衣裳冷》
- 《浣溪沙 偕杜叔高、吴子似宿山寺戏作》
- 《林贵文买牡丹见赠至彭村偶题》
- 《金菊对芙蓉·远水生光》
- 《临江仙(即席和韩南涧韵)》
- 《题鹤鸣亭》
- 《水调歌头 其三 题子似瑱山经德堂,堂,陆象山所名也》
- 《信笔再和二首》
- 《清平乐(寿赵民则提刑,时新除,且素不喜饮)》
- 《哭㔶十五章 其十二》
- 《生查子(山行寄杨民瞻)》
- 《浣溪沙·这里裁诗话别离》
- 《鹧鸪天·水荇参差动绿波》
- 《读书》
- 《水调歌头(再用韵呈南涧)》
- 《行香子 其三 用韵答傅先之》
- 《念奴娇·未须草草》
- 《鹧鸪天(和陈提干)》
- 《鹤鸣亭绝句四首》
- 《水调歌头·上古八千岁》
- 《念奴娇(重九席上)》
- 《元日》
- 《朝中措 九日小集,时杨世长将赴南宫》
- 《浣溪沙 其六 赋清虚》
- 《关悟老住明教禅院》
- 《新荷叶(徐思上巳乃子似生朝,因为改定)》
- 《念奴娇 其六 赋雨岩》
- 《鹧鸪天 和子似山行韵》
- 《水调歌头·渊明最爱菊》
- 《书清凉境界壁 其一》
- 《周氏敬荣堂诗》
- 《满江红 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 《玉楼春·狂歌击碎村醪》
- 《西江月·堂上谋臣帷幄》
- 《感皇恩·露染武夷秋》
- 《水调歌头(寿韩南涧七十)》
- 《玉楼春(再和)》
- 《寿赵守》
- 《念奴娇 三友同饮,借赤壁韵》
- 《寿朱晦翁》
- 《水龙吟(别傅先之提举,时先之有召命)》
- 《定风波 其一 用药名招婺源马荀仲游雨岩。马善医》
- 《和郭逢道韵》
- 《水调歌头(题永丰杨少游提点一枝堂)》
- 《临江仙·窄样金杯教换了》
- 《诸葛元亮见和复用韵答之》
- 《糖多令》
- 《满江红(再用前韵)》
- 《念奴娇(和南涧载酒见过雪楼观雪)》
- 《水调歌头 其七 舟次扬州和人韵》
- 《虞美人·群花泣尽朝来露》
- 《太常引·仙机似欲织纤罗》
- 《南乡子·欹枕舻声边》
- 《沁园春·有美人兮》
- 《西江月(用韵和李兼济提举)》
- 《水调歌头·唤起子陆子》
- 《谒金门·山共水》
- 《江行吊宋齐邱》
- 《临江仙·忆醉三山芳树下》
- 《蓦山溪·小桥流水》
- 《沁园春 其二 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 《和李都统诗》
- 《即事》
- 《和周显先韵二首》
- 《菩萨蛮·看灯元是菩提叶》
- 《和傅岩叟梅花二首》
- 《菩萨蛮(送祐之弟归浮梁)》
- 《贺新郎·拄杖重来约》
- 《蓦山溪·饭蔬饮水》
- 《贺新郎 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 《定风波(杜鹃花)》
- 《鹧鸪天(石门道中)》
- 《水龙吟·被公惊倒瓢泉》
- 《沁园春》
- 《谒金门(和陈提干)》
- 《浣溪沙 其一 赠子文侍人名笑笑》
- 《南歌子 其一 独坐蔗庵》
- 《感皇恩 读《庄子》,闻朱晦庵即世》
- 《满江红 其七 暮春》
- 《踏莎行·弄影阑干》
- 《千年调 其二 送杜叔高》
- 《浣溪沙(与客赏山茶,一朵忽堕地,戏作)》
- 《鹧鸪天·莫上扁舟向剡溪》
- 《新荷叶 和赵德庄韵》
- 《鹧鸪天·秋水长廊水石间》
- 《水龙吟 其二 次年南涧用前韵为仆寿。仆与公生日相去一日,再和以寿南涧》
- 《感怀示儿辈》
- 《临江仙·祗恐牡丹留不住》
- 《沁园春(答余叔良)》
- 《生查子(独游西岩)》
- 《鹧鸪天(有感)》
- 《感皇恩(寿铅山陈丞及之)》
- 《点绛唇·身後功名》
- 《贺新郎(又和)》
- 《渔家傲·道德文章传几世》
- 《归朝欢·万里康成西走蜀》
- 《昭君怨·夜雨剪残春韭》
- 《和前人观梅雪有怀见寄》
- 《西江月 示儿曹,以家事付之》
- 《千年调 开山径得石壁,事出望外,意天之所赐邪,喜而赋之》
- 《郡斋怀隐庵 其一》
- 《菩萨蛮·万金不换囊中术》
-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其七》
- 《谒金门·归去未》
- 《苏武慢 雪》
- 《念奴娇 其五 西湖和人韵》
- 《满江红 其六 和卢国华》
- 《满江红·笳鼓归来》
- 《水调歌头 舟次扬洲和人韵》
- 《破阵子·菩萨丛中惠眼》
- 《洞仙歌》
- 《好事近·和泪唱阳关》
- 《闻科诏勉诸子》
- 《江山庆云桥 其二》
- 《贺新郎 韩仲止判院山中见访,席上用前韵》
- 《鹧鸪天(败棋赋梅雨)》
- 《卜算子 其七 重到云岩戏徐斯远》
- 《江城子 戏同官》
- 《鹧鸪天(不寐)》
- 《满江红 其四 中秋寄远》
- 《虞美人(送赵达夫)》
- 《念奴娇(赠妓善作墨梅)》
- 《浣溪沙(漫兴作)》
- 《卜算子(用庄语)》
- 《玉楼春 其四 用韵答国兴、仲洽、岩叟》
- 《书清凉境界壁》
- 《浣溪沙(黄沙岭)》
- 《瑞鹧鸪(京口病中起登连沧观偶成)》
- 《水调歌头·十里深窈窕》
- 《满江红 江行和杨济翁韵》
- 《卜算子 为人赋荷花》
- 《临江仙·手拈黄花无意绪》
- 《蝶恋花·老去怕寻年少伴》
- 《丑奴儿》
- 《菩萨蛮(雪楼赏牡丹席上用杨民瞻韵)》
- 《书寿宁寺壁》
- 《读圆觉经》
- 《西河·西江水》
- 《水调歌头(题晋臣真得归、方是闲二堂)》
- 《一翦梅》
- 《一络索》
- 《霜天晓角》
- 《好事近·花月赏心天》
- 《临江仙(停云偶作)》
- 《鹧鸪天·别恨妆成白发新》
- 《蒌蒿宜作河豚羹》
- 《鹧鸪天·困不成眠奈夜何》
- 《玉楼春(用韵答傅岩叟、叶仲洽、赵国兴)》
- 《和杨民瞻韵》
- 《西江月 其二 以家事付儿曹,示之》
- 《蝶恋花(送祐之弟)》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名句赏析》
-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名句赏析》
- 《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名句赏析》
-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名句赏析》
-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名句赏析》
-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名句赏析》
-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名句赏析》
-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名句赏析》
-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名句赏析》
-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名句赏析》
-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名句赏析》
-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名句赏析》
-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名句赏析》
-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名句赏析》
-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名句赏析》
- 《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名句赏析》
- 《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名句赏析》
-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名句赏析》
- 《况故人新拥,汉坛旌节名句赏析》
-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名句赏析》
-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名句赏析》
- 《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名句赏析》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名句赏析》
- 《当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风好名句赏析》
-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名句赏析》
-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名句赏析》
-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名句赏析》
- 《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名句赏析》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名句赏析》
-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名句赏析》
-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名句赏析》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名句赏析》
-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名句赏析》
-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名句赏析》
- 《长安故人问我,道寻常、泥酒只依然名句赏析》
-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名句赏析》
- 《故人书报,莫因循、忘却莼鲈名句赏析》
-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倩谁唤、流莺声住名句赏析》
- 《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怀树更怀人闲愁闲恨一番新名句赏析》
- 《莫嫌白发不思量,也须有、思量去里名句赏析》
- 《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名句赏析》
- 《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名句赏析》
- 《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名句赏析》
- 《近来何处有吾愁,何处还知吾乐名句赏析》
- 《鞭个马儿归去也,心急马行迟名句赏析》
- 《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名句赏析》
- 《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名句赏析》
-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名句赏析》
- 《自昔佳人多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名句赏析》
- 《谁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苏名句赏析》
-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名句赏析》
-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名句赏析》
-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名句赏析》
-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名句赏析》
-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名句赏析》
-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名句赏析》
-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名句赏析》
- 《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名句赏析》
-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名句赏析》
- 《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名句赏析》
-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名句赏析》
-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名句赏析》
- 《莫避春阴上马迟春来未有不阴时名句赏析》
- 《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名句赏析》
- 《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名句赏析》
- 《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名句赏析》
- 《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名句赏析》
- 《百花头上开,冰雪寒中见名句赏析》
- 《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名句赏析》
-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名句赏析》
-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名句赏析》
-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名句赏析》
- 《画图恰似归家梦,千里河山寸许长名句赏析》
- 《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名句赏析》
-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名句赏析》
-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名句赏析》
-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名句赏析》
- 《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名句赏析》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名句赏析》
-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名句赏析》
-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名句赏析》
-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名句赏析》
- 《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名句赏析》
- 《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名句赏析》
- 《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名句赏析》
- 《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名句赏析》
- 《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名句赏析》
- 《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名句赏析》
- 《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名句赏析》
-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名句赏析》
- 《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名句赏析》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名句赏析》
-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名句赏析》
- 《儿女此情同往事朦胧湘娥竹上泪痕浓名句赏析》
-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名句赏析》
- 《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无情对面是山河名句赏析》
- 《梅似雪,柳如丝试听别语慰相思名句赏析》
- 《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名句赏析》
- 《小桥横截,缺月初弓名句赏析》
- 《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名句赏析》
- 《黄鸡白酒,君去村社一番秋名句赏析》
- 《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名句赏析》
- 《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名句赏析》
-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名句赏析》
- 《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名句赏析》
-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名句赏析》
- 《亭上秋风,记去年袅袅,曾到吾庐名句赏析》
- 《至鹭鸶林,则雪深泥滑,不得前矣名句赏析》
-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名句赏析》
- 《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名句赏析》
- 《但从今、记取楚楼风,裴台月名句赏析》
- 《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名句赏析》
- 《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名句赏析》
- 《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名句赏析》
- 《记少年、骏马走韩卢,掀东郭名句赏析》
- 《北窗高卧,莫教啼鸟惊著名句赏析》
- 《桃李风前多妩媚,杨柳更温柔名句赏析》
-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名句赏析》
- 《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名句赏析》
- 《待羔儿、酒罢又烹茶,扬州鹤名句赏析》
- 《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名句赏析》
- 《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名句赏析》
- 《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名句赏析》
- 《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名句赏析》
-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名句赏析》
- 《鹧鸪天》
- 《清平乐》
- 《临江仙》
- 《临江仙》
- 《贺新郎》
- 《玉楼春 其五 效白乐天体》
- 《西江月 为范南伯寿》
- 《宿驿》
- 《归朝欢 其九 游清风峡,和赵晋臣敷文韵》
- 《新年团拜后和主敬韵并呈雪平》
- 《哭㔶十五章 其十一》
- 《玉真书院经德堂》
- 《满江红 其四 和杨民瞻送祐之弟还侍浮梁》
- 《水龙吟 爱李延年歌、淳于髡语,合为词,庶几高唐、神女、洛神赋之意云》
- 《水龙吟 其二 用瓢泉韵戏陈仁和兼简诸葛元亮,且督和词》
- 《哭{匠斤换赣}十五章》
- 《赠申孝子世宁》
- 《哭{匠斤换赣}十五章》
-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 《偶作》
- 《鹤鸣亭绝句四首》
- 《书渊明诗后》
- 《偶题》
- 《鹤鸣亭独饮》
- 《再用韵》
- 《同杜叔高祝彦集观天保庵瀑布主人留饮两日且》
- 《唐河传 效花间体》
- 《哭{匠斤换赣}十五章》
- 《和任师见寄之韵》
- 《醉书其壁》
- 《咏雪》
- 《书停云壁》
- 《哭{匠斤换赣}十五章》
- 《哭{匠斤换赣}十五章》
- 《和前人韵》
- 《赵文远见和用韵答之》
- 《吴克明广文见和再用韵答之》
- 《郡斋怀隐庵》
- 《和赵晋臣敷文积翠岩去纇石》
- 《和赵茂嘉郎中双头芍药二首》
- 《哭{匠斤换赣}十五章》
- 《和傅岩叟梅花二首》
- 《哭{匠斤换赣}十五章》
- 《傅岩叟见和用韵答之》
-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 《即事》
- 《偶作》
- 《西江月·金粟如来出世》
- 《答余叔良和韵》
- 《读邵尧夫诗》
- 《临江仙·春色饶君白发了》
- 《和赵昌父问讯新居之作》
- 《洞仙歌·冰姿玉骨》
- 《江山庆云桥》
- 《信笔再和二首》
- 《临江仙·逗晓莺啼声昵昵》
- 《鹤鸣亭绝句四首》
- 《偶作》
- 《鹤鸣亭绝句四首》
- 《再用儒字韵二首》
- 《黄沙书院》
- 《丙寅九月二十八日作来年将告老》
- 《题金相寺净照轩诗》
- 《眼儿媚·烟花丛里不宜他》
- 《偶题》
- 《书鹤鸣亭壁》
- 《鹧鸪天·趁得东风汗漫游》
- 《鹧鸪天·上巳风光好放怀》
- 《和郭逢道韵》
- 《卜算子 漫兴》
- 《和人韵》
- 《玉蝴蝶 叔高书来戒酒,用韵》
- 《江郎山和韵》
- 《哭{匠斤换赣}十五章》
- 《鹧鸪天·莫殢春光花下游》
- 《满江红·可恨东君》
- 《玉楼春 用韵答吴子似县尉》
- 《满庭芳·急管哀弦》
- 《乌夜啼·江头醉倒山公》
- 《鹧鸪天·白苎新袍入嫩凉》
- 《雨中花慢·马上三年》
- 《贺新郎·著厌霓裳素》
- 《鹧鸪天·桃李漫山过眼空》
- 《最高楼·花好处》
- 《水调歌头·簪履竟晴昼》
- 《阮郎归·山前风雨欲黄昏》
- 《哨遍·一壑自专》
- 《太常引·论公耆德旧宗英》
- 《东坡引·君如梁上燕》
- 《水龙吟·补陀大士虚空》
- 《西江月·贪数明朝重九》
- 《菩萨蛮·旌旗依旧长亭路》
- 《卜算子 用韵答赵晋臣敷文,赵有真得归.....》
- 《沁园春·甲子相高》
- 《西江月·一柱中擎远碧》
- 《丑奴儿》
- 《浣溪纱》
- 《声声慢·停云霭霭》
- 《满庭芳·柳外寻春》
- 《东坡引·花梢红未足》
- 《六州歌头·晨来问疾》
- 《小重山·倩得薰风染绿衣》
- 《送剑与傅岩叟》
- 《浣溪沙(寿内子)》
- 《新荷叶》
- 《丑奴儿(醉中有歌此诗以劝酒者,聊隐括之)》
- 《乌夜啼(戏赠籍中人)》
- 《苏武慢(雪)》
- 《玉楼春(乙丑京口奉祠西归,将至仙人矶)》
-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 《踏莎行(春日有感)》
- 《菩萨蛮(送郑守厚卿赴阙)》
- 《临江仙》
- 《临江仙》
- 《临江仙》
- 《鹧鸪天》
- 《念奴娇》
- 《出塞(春寒有感)》
- 《菩萨蛮》
- 《卜算子》
- 《满江红》
- 《鹧鸪天》
- 《玉楼春》
- 《一翦梅》
- 《上西平(会稽秋风亭观雪)》
- 《沁园春(答杨世长)》
- 《蝶恋花(客有燕语莺啼人乍远之句,用为首句)》
- 《贺新郎(再用前韵)》
- 《醉翁操》
- 《生查子》
- 《贺新郎(用前韵再赋)》
- 《浣溪沙》
- 《鹧鸪天》
- 《鹧鸪天(三山道中)》
- 《贺新郎》
- 《临江仙(侍者阿钱将行,赋钱字以赠之)》
- 《添字浣溪沙(用前韵谢传岩叟餽名花鲜罩)》
- 《浣溪沙》
- 《西江月(寿钱塘弟正月十六日,时新居成)》
- 《临江仙》
- 《浣溪沙》
- 《浣溪沙(种松竹未成)》
- 《浣溪沙(赵景山席上用偶赋溪台和韵)》
- 《点绛唇》
- 《最高楼(闻前冈周氏旌表有期)》
- 《水调歌头》
- 《临江仙(为岳母寿)》
- 《新荷叶(再题傅岩叟悠然阁)》
- 《鹧鸪天(再赋牡丹)》
- 《满江红(席间和洪舍人兼简司马汉章太监)》
- 《小重山(席上和人韵送李子永提干)》
- 《菩萨蛮》
- 《踏歌》
- 《江神子(和人韵)》
- 《水调歌头(和德和上南涧韵)》
- 《鹊桥仙(赠人)》
- 《婆罗门引(别杜叔高。叔高长於楚词)》
- 《鹧鸪天(赋牡丹,主人以谤花索赋解嘲)》
- 《归朝欢(题晋臣敷文积翠岩)》
- 《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
-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 《一剪梅·中秋元月》
- 《满江红·中秋寄远》
- 《满江红·山居即事》
- 《千年调·卮酒向人时》
-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 《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 《卜算子·千古李将军》
- 《西江月·粉面都成醉梦》
- 《西江月·粉面都成醉梦》
- 《浣溪沙·赠子文侍人名笑笑》
- 《千秋岁·为金陵史致道留守寿》
- 《鹧鸪天·晚岁躬耕不怨贫》
- 《满江红·建康史帅致道席上赋》
- 《满江红·点火樱桃》
- 《满江红·点火樱桃》
- 《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
- 《满江红·敲碎离愁》
- 《山鬼谣·问何年》
- 《兰陵王·赋一丘一壑》
- 《兰陵王·赋一丘一壑》
- 《南歌子·新开池戏作》
- 《浣溪沙·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
-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 《鹧鸪天·博山寺作》
- 《念奴娇·洞庭春晚》
- 《鹧鸪天·东阳道中》
- 《鹧鸪天·东阳道中》
- 《柳梢青·三山归途代白鸥见嘲》
- 《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
- 《霜天晓角·旅兴》
- 《西江月·渔父词》
- 《汉宫春·会稽秋风亭观雨》
- 《汉宫春·会稽秋风亭观雨》
-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 《浣溪沙·父老争言雨水匀》
- 《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 《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 《鹧鸪天·鹅湖寺道中》
- 《兰陵王·恨之极》
- 《沁园春·和吴尉子似》
- 《定风波·山路风来草木香》
- 《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 《卜算子·齿落》
-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 《生查子·题京口郡治尘表亭》
- 《贺新郎·和徐斯远下第谢诸公载酒相访韵》
- 《满江红·汉水东流》
- 《满江红·汉水东流》
- 《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
- 《贺新郎·和前韵》
- 《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
- 《贺新郎·赋琵琶》
- 《生查子·重叶梅》
- 《生查子·重叶梅》
- 《江神子·赋梅寄余叔良》
- 《念奴娇·梅》
- 《临江仙·和叶仲洽赋羊桃》
- 《水龙吟·载学士院有之》
- 《虞美人·赋虞美人草》
- 《鹧鸪天(寻菊花无有,戏作)》
- 《鹧鸪天·寻菊花无有戏作》
- 《清平乐·谢叔良惠木犀》
- 《念奴娇·西湖和人韵》
- 《玉楼春·戏赋云山》
- 《南乡子·好个主人家》
- 《南乡子·好个主人家》
- 《汉宫春·立春日》
- 《汉宫春·立春日》
- 《醉太平·春晚》
- 《武陵春·走去走来三百里》
- 《锦帐春·席上和叔高韵》
-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 《粉蝶儿·和赵晋臣敷文赋落花》
- 《念奴娇·赋雨岩》
-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 《青玉案·元夕》
- 《青玉案·元夕》
-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 《清平乐·村居》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西江月·遣兴》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 《西江月 遣兴》
- 《清平乐·题上卢桥》
- 《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 《浪淘沙·赋虞美人草》
- 《祝英台近·晚春》
- 《祝英台近·晚春》
-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 《鹧鸪天·送人》
- 《鹧鸪天·送人》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 《生查子·独游西岩》
-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 《生查子·独游雨岩》
- 《江神子·博山道中书王氏壁》
- 《鹧鸪天·黄沙道中》
- 《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
- 《霜天晓角·赤壁》
-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 《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 《定风波·昨夜山公倒载归》
- 《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 《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
- 《最高楼·吾衰矣》
- 《最高楼·吾衰矣》
- 《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
- 《鹧鸪天·重九席上再赋》
- 《浣溪沙·赋清虚》
- 《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
- 《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
- 《满江红·倦客新丰》
- 《杏花天·病来自是于春懒》
- 《最高楼·醉中有索四时歌者为赋》
- 《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
- 《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
- 《鹧鸪天·发底青青无限春》
- 《洞仙歌·丁卯八月病中作》
- 《鹧鸪天·和昌父》
- 《千年调·左手把青霓》
- 《送剑与傅岩叟》
- 《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
- 《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 《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 《瑞鹧鸪·期思溪上日千回》
- 《行香子·三山作》
-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 《浣溪沙·泉湖道中赴闽宪别诸君》
- 《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 《武陵春·桃李风前多妩媚》
- 《水调歌头·盟鸥》
- 《水调歌头·盟鸥》
- 《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
-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
- 《临江仙·探梅》
- 《瑞鹤仙·赋梅》
- 《瑞鹤仙·赋梅》
- 《满江红·暮春》
- 《水调歌头·白日射金阙》
- 《南歌子·万万千千恨》
- 《破阵子·赠行》
- 《鹧鸪天·戏题村舍》
- 《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
- 《声声慢·滁州旅次登楼作和李清宇韵》
- 《永遇乐·投老空山》
- 《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
- 《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
- 《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
-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 《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
- 《鹊桥仙·送粉卿行》
- 《清平乐·春宵睡重》
- 《南乡子·舟中记梦》
- 《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 《鹧鸪天·代人赋》
- 《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 《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 《醉花阴·黄花谩说年年好》
- 《小重山·三山与客泛西湖》
- 《贺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
- 《丑奴儿·近来愁似天来大》
-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 《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 《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 《木兰花慢·中秋饮酒》
- 《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
- 《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
- 《沁园春·灵山斋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 《蝶恋花·何物能令公怒喜》
- 《念奴娇·和赵国兴知录韵》
- 《定风波·暮春漫兴》
- 《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
- 《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 / 西江月·万事云烟忽过》
- 《江神子·送元济之归豫章》
- 《菩萨蛮·送曹君之庄所》
- 《水调歌头·落日古城角》
- 《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
- 《酒泉子·无题》
- 《鹧鸪天·送元济之归豫章》
- 《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
- 《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 《送湖南部曲》
- 《上西平·送杜叔高》
-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 《满江红·和范先之雪》
- 《满江红·饯郑衡州厚卿席上再赋》
译文
待我仔细品评你的诗作:它们像雄伟浩荡的钧天广乐的遗音,又像是复杂多变的洞庭《成池》之乐的逸响。有如纤尘不染的千丈阴崖,但见满眼雪积冰封,使人乍见之下。不禁毛发森然。哎,从来才华出众的人。遭际都往往坎坷不幸。因此对着天上那片亘古不变的明月,他们难免会感伤身世;或者躲进华丽冷清的屋子里,借弹奏锦瑟打发夜晚的无聊。
你家祖籍该是在陕西咸宁,如今已经回不去了。你瞧瞧天空上风云变幻,仿佛连翱翔的鱼龙都因之惨然变色。再登高遥望当年北方家族避难南迁的道路。多少死难者的尸骨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无人掩葬,已经朽烂不存了。可恨把持朝政的那些当代王衍们。他们一味清谈,确实“清”到了家!夜半失眠,我常常引吭高歌,但觉悲风四起,檐前的铁马铮铮作响,仿佛又回到了杀敌的战场。请记住吧,我们的南方和北方。至今还是分裂的!
注释
杜叔高:名斿,金华籣谿人。兄旟,字伯高;旃,字仲高,弟旞,字季高;旝,字幼高。五人俱博学工文,人称金华五高。端平初,以布衣与稼轩壻范黄中(炎)及刘后村等八人同时受召。《中兴馆阁续录·祕阁校勘门》:“绍定以后二人:杜斿字叔高,婺州人。六年十一月以布衣特补迪功郎,差充。端平元年七月与在外合入差遣。”陈亮《龙川文集》卷十九《复杜仲高书》:“伯高之赋,如奔风逸足,而鸣以和鸾。叔高之诗,如干戈森立,有吞虎食牛之气,而左右发春妍以辉映于其间,匪独一门之盛,可谓一时之豪。”叶适《水心文集》卷七《赠杜幼高》诗:“杜子五兄弟,词林俱上头。规模古乐府,接续后《春秋》。奇崛令谁赏,羁栖浪自愁。故园如镜水,日日抱村流。”
恍(huǎng):仿佛。
钧(jūn)天:广阔的天空。
洞庭胶葛:《庄子·天运》篇:“黄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其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齐一,不主故常。”胶葛:指意境高远。司马相如《上林赋》:“张乐乎胶葛之㝢。”
阴崖:朝北的山崖。
层冰积雪:《楚辞·九歌·湘君》:“桂櫂兮籣枻,斲曾冰兮积雪。”
自昔句:苏轼《薄命佳人》诗:“自古佳人多命薄,闭门春尽杨花落。”佳人:指杜叔高。
金屋:《汉武故事》:“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
去天句:《辛氏三秦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杜甫《赠韦七赞善》诗:“乡里衣冠不乏贤,杜陵韦曲未央前。尔家最近魁三象,时论同归尺五天。”
乘空:飞上天空。
衣冠:指士大夫。
叹夷甫句:《晋书·王衍传》:“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风姿详雅。……口不论世事,唯雅咏玄虚而已。……既有盛才关貌,明悟若神,常自比子贡。兼声名藉甚,倾动当世。妙善玄言,唯谈《老》《庄》为事。每捉玉柄麈尾,与手同色。……众共推衍为元帅,……俄而举军为石勒所破,勒呼王公与之相见,……使人夜排墙填杀之。衍将死,顾而言曰:‘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
听铮铮句:《芸窗私志》:“元帝时临池观竹,竹既枯,后每思其响,夜不能寝,帝为作薄玉龙数十枚,以缕线悬于檐外,夜中因风相击,听之与竹无异。民间效之,不敢用龙,以什骏代,今之铁马,是其遗制。”檐间铁:屋檐下挂着的铁制风铃,称为”铁马”或“檐马”。
参考资料:
1、刑志华,沈睿著,辛弃疾的那些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第9页
2、辛弃疾.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248-249
3、刘斯奋译著,刘斯奋诗译宋四家词选 辛弃疾,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08,第102页
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春,杜叔高从浙江金华到江西上饶探访辛弃疾,词人于是作此词来送别。
参考资料:
1、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辛弃疾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03,第103页
上片开端五句,评价友人之诗,言其音韵和谐美妙,意境清峻。“佳人”以下,赞美其高洁的品德,以及壮志难酬的痛苦。下片希望友人着眼大局,挺身报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夜半”二句,遥想金戈铁马战场厮杀之情景,回到现实却又是无比的痛苦。结句点明恨如潮水,正是由于国土分裂,简短有力,精悍异常。
上片首句至“毛发”数句评价叔高的诗作。词人评点得很细致,语言优美,比喻新颖,想象奇特,极富诗情画意。接下至“调瑟”数句哀叹叔高的萧索境况。以古今美女多遭遗弃隐喻才士常被埋没;“金屋冷,夜调瑟”则借汉武帝皇后阿娇失宠,进一步说明被遗弃的痛苦。运用比兴手法,以虚写实,其艺术效果反而更好。
下片写叔高之怀才不遇而转及其家门昔盛今衰。长安杜家曾是大族,门望尊崇,但叔高一家与之有别,朝中众臣尔虞我诈、争权夺利。虽然叔高五兄弟都有才能,却因不会钻营而不能有所作为。接下来作者又对祖国分裂产生悲叹:曾经衣冠相继的中原路上,如今却是一片荒凉,遍地战骨渐渐销蚀。统治者大兴清谈之风,借以掩盖他们的无能和懦弱。但词人的爱国热情依旧高涨:“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此时词人好像又回到了年轻时与金兵作战的大年代,但这毕竟只是幻觉,取而代之的是无以复加的痛苦。末句“南共北,正分裂”便是造成作者如此痛苦的根源。
全词词人擅用比兴,设喻新异,想像独到,词中称赏的诗境之美,高冷绝俗,亦可看作词人所追求的某种美学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