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阻风
清康熙十一年(1672),宋琬“投牒自讼,冤始尽白”,冤情得以昭雪,年近花甲的宋琬再次被清廷起用,授与四川按察使。本诗即写于赴任途中。
“”前两句直抒胸臆,“无聊”直接点明此时的心情,“倚舵楼”是他此时精神无所寄托的真实写照。舟行瞿塘峡,风大浪猛,水流湍急,诗人被阻停留于此,百无聊赖的以昏睡来消磨时光,睡醒之后更加无聊,于是倚靠在舵楼上眺望:瞿塘峡山势险要,壁立如削;波涛汹涌,奔腾呼啸,令人惊心动魄;遥遥西望,漫漫长路,不知何处是尽头!诗人一语双关表面写瞿塘峡的险要景观,实际是指自己的仕宦之路的险恶漫长:自己无故被人诬告下狱,而今再次踏上仕途,诗人不禁一阵惊惧惶恐。
“”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第三句以巨浪比喻征人泪,同时妙用夸张;第四句以浪花比喻白发,把长江拟人化,手法新奇!
诗人远离家乡,想到家中的妻儿,不禁潸然泪下,泪水滴落江中,化作滚滚的滔天巨浪咆哮着、怒吼着似乎发泄着心中的怨愤。一夜西风,流更急,浪更大,仿佛长江也被风浪所阻。江水翻腾,浪花雪白;诗人伫立风中,白发飘飘,触景伤情,心有戚戚:故园之思,羁旅之愁,仕途之苦......,种种复杂的情感“才下眉头,又上心头”。“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诗人的身心与长江融为一体,我即江水,江水即我,诗人的愁苦也融入了江中,朵朵浪花不正是满江的白发吗!
本诗用语奇丽,比喻清新,委婉含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路悠悠、征人泪、巨浪、西风、白头这些意象渲染了凄清悲凉的气氛,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在高压统治之下惊惧惶恐、愤懑悲凉的思想感情。
- 《鹧鸪天 题樊会公小像》
- 《点绛唇 刘峻度席上听女郎度曲》
- 《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名句赏析》
- 《月去疏帘才数尺,乌鹊惊飞,一片伤心白名句赏析》
- 《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名句赏析》
- 《同欧阳令饮凤凰山下》
- 《舟中见猎犬有感》
- 《送东云雏孝廉》
- 《寄怀胡苍恒宪副》
- 《清水道中》
- 《夜雨留方尔止宿次日将之宣州》
- 《宿摩诃庵》
- 《剡溪道中》
- 《和曹顾庵学士湖舟泛雨》
- 《喜王西樵至湖上 其一》
- 《喜王西樵至湖上 其二》
- 《申园同姜如农作》
- 《寓侯记原秬园 其一》
- 《寓侯记原秬园 其二》
- 《寓侯记原秬园 其三》
- 《舟中即事》
- 《喜表弟董樵书至》
- 《己酉过姜如农东莱草堂二首 其一》
- 《己酉过姜如农东莱草堂二首 其二》
- 《写哀》
- 《冯唐墓》
- 《宿鸡山寺 其一》
- 《宿鸡山寺 其二》
- 《宿鸡山寺 其三》
- 《刘越石闻鸡处》
- 《铜雀台》
- 《登华岳作 其一》
- 《检阅故人姜筼筜遗稿泫然有作》
- 《罗以献胡去骄将归武陵汉阳小集南园即席分韵》
- 《重晤李舒章》
- 《元旦》
- 《送顾勉斋督饷关中》
- 《送徐子九之任麻城》
- 《闻郭辉竹赴难志感 其一》
- 《闻郭辉竹赴难志感 其二》
- 《癸丑上元游赤壁作》
- 《戏题督邮争界石》
- 《送傅介侯督饷宁夏》
- 《狱中长至呈同系诸公》
- 《怀王敬哉》
- 《夏瑗公先生廿载浅土,门人盛珍示卜地葬之,以其夫人祔焉,诗以志美》
- 《贺曾庭闻举孝廉》
- 《同东云雏王心古诸君登华山云台峰》
- 《华岳二首 其一》
- 《华岳二首 其二》
- 《报唐采臣户部时自宁夏还朝》
- 《登西岳庙万寿阁》
- 《鹦鹉》
- 《送张尉生明府之任剑州》
- 《九日同姜如农王西樵程穆倩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
- 《舟中见猎犬有感而作 其二》
- 《送何葵如归里》
- 《漂母祠》
- 《刀鱼》
- 《庚寅狱中感怀 其三》
- 《送别俞眉仙归新安》
- 《钓台图歌赠马兰台山人》
- 《发鸠兹陈伯玑欲偕至维扬弗果次采石为别》
- 《挂剑台》
- 《赠郑汝器歌》
- 《庚寅狱中感怀 其一》
- 《庚寅狱中感怀 其二》
- 《庚寅狱中感怀 其四》
- 《竹罂草堂歌》
- 《赠马南宫参戎》
- 《市驴行》
- 《雪夜蘋园听何山人弹琴歌》
- 《双燕歌》
- 《古银槎歌》
- 《宜都阻雨入夜始霁自荆门虎牙山而上群峰络绎险怪万状蜀江之奇自此始》
- 《泊舟夷陵作》
- 《南津关》
- 《梦江南 湖上春早二首 其一》
- 《梦江南 其二》
- 《忆王孙 菊花有名二乔者一朵中紫白各半盖异种也》
- 《忆王孙 闺怨四首 其一》
- 《忆王孙 其二》
- 《忆王孙 其三》
- 《忆王孙 其四》
- 《如梦令 离情四首 其一》
- 《如梦令 其二》
- 《如梦令 其三》
- 《如梦令 其四》
- 《长相思 吴门夜泊》
- 《生查子 春闺 俱戏用药名》
- 《生查子 夏闺》
- 《生查子 秋闺》
- 《生查子 冬闺》
- 《点绛唇 简陆元见徵士》
- 《浣溪沙 其二 芳草》
- 《卜算子 榆荚钱四首 其一》
- 《卜算子 其二》
- 《黄茅滩》
- 《捕鱼行》
- 《新滩歌》
- 《天生桥歌》
- 《先大夫讳日》
- 《赠蜀中李鹏海进士》
- 《从军行送王玉门之大梁》
- 《诏狱行》
- 《行路难》
- 《栈道平歌为贾胶侯尚书作》
- 《卜算子 其三》
- 《卜算子 其四》
- 《采桑子 其二 舟中见雁有感》
- 《采桑子 梅花》
- 《减字木兰花 招友人游湖》
- 《菩萨蛮 闺情 再用药名二首 其一》
- 《菩萨蛮 其二》
- 《清平乐 春怨》
- 《清平乐 辇上故人有为予劝驾者作此词谢之》
- 《忆秦娥 秋感》
- 《忆秦娥 有忆》
- 《忆秦娥 春闺》
- 《生查子 暮春将半桃花始开》
- 《生查子 秋千》
- 《阮郎归 春闺》
- 《摊破浣溪沙 西溪访陆处士作》
- 《眼儿媚 忆故园作》
- 《西江月 索林铁崖侍史絮铁不见作此嘲之》
- 《西江月 秋花有名粉茉莉者》
- 《西江月 无题》
- 《西江月 舟中见丽人》
- 《西江月 钱唐门外作》
- 《西江月 二男阿环日者家云长当学武三男阿端以五月五日生忽屈睟盘口号志喜》
- 《西江月 久客杭州归云间度岁儿辈竞索衣帛作此自嘲》
- 《醉花阴 闵园》
- 《南歌子 南国牡丹始开吴六益董苍水过饮薄暮方归》
- 《浪淘沙 昭君套》
- 《浪淘沙 秋旅》
- 《浪淘沙 杨子中流望金山北面》
- 《浪淘沙 湖上三舟图成寄执玉奉常西樵吏部》
- 《鹧鸪天 赠说书韩修龄》
- 《鹧鸪天 贺相者陈我白生子》
- 《鹧鸪天 同人约看玄墓梅花以雨不果返棹云间阻风四日舟中拨闷戏呈吴仲徵广文》
- 《鹧鸪天 题佟寿民方伯三世图》
- 《鹧鸪天 遣怀》
- 《虞美人 赋莉远游长儿子》
- 《虞美人 看花作》
- 《虞美人 遣怀》
- 《虞美人 过锡山秦园访留仙太史不遇作》
- 《鹊桥仙 井蛙》
- 《鹊桥仙 长安邸舍初罢稽勋作》
- 《鹊桥仙 雨中宿笑隐庵示笑鲁和尚》
- 《鹊桥仙 寓园海棠》
- 《踏莎行 雁》
- 《踏莎行 虎丘试剑石》
- 《临江仙 曹顾庵归自楚中闻余在白门不及晤而去留书为别赋此词奉答》
- 《临江仙 艾石五兄纳姬白门善解琴书携之入蜀催妆赋此》
- 《临江仙 赠少年客》
- 《唐多令 孤馆》
- 《鹊桥仙 五人墓》
- 《蝶恋花 桃叶渡旧用小舟乱流而济今易以桥往来差便而名实不符虑往迹之湮也作此词》
- 《蝶恋花 相思鸟》
- 《蝶恋花 闺中秋月》
- 《蝶恋花 旅月怀人》
- 《蝶恋花 送春》
- 《一剪梅 梅花》
- 《一剪梅 梨花》
- 《一剪梅 思家作》
- 《破阵子 关山道中》
- 《苏幕遮 过广陵赵都宪故居怀友沂中翰泫然而作》
- 《感皇恩 冤系二年一朝解网感荷天恩歌以代泣时癸卯十一月朔三日也》
- 《旧雨来 自度曲 客金陵雨中作》
- 《千秋岁 为吴门袁生题霜哺篇册》
- 《风入松 淳于棼墓》
- 《风入松 访张瑶星于松风阁不遇》
- 《满路花 胭脂井》
- 《千秋岁引 题长松柱石图为李含馥运长寿》
- 《意难忘 为施校书宛西作》
- 《满江红 燕台怀古》
- 《满江红 其一 王西樵客游武林曹顾庵赋词志喜属予和之》
- 《满江红 寿方山 其二 时年五十有一》
- 《满江红 从姜九绮季索画》
- 《满江红 旅夜闻蟋蟀声作》
- 《满江红 有感》
- 《汉宫春 秋日同姜如农给谏散步城隅欧阳公集有真州东园记此其遗址也》
- 《双双燕 题佟汇白中丞伯仲渔樵图》
- 《高阳台 为朱鹤庵侍史王郎作》
- 《念奴娇 郭璞墓》
- 《念奴娇 重过汪氏荣园》
- 《念奴娇 九日王西樵姜如农程穆倩王尔调家伯献登慧光阁》
- 《念奴娇 馆金陵驯象门今廿二年孙道宣以词见示赋此》
- 《念奴娇 丙午小春善伯希韩招诸同人宴集红桥之韩园分韵》
- 《沁园春三首 其三》
- 《鹧鸪天五首 其四》
- 《贺新郎 方绣山同年长郎新娶》
- 《水调歌头二首 其一》
- 《贺新郎 登燕子矶阁望大江作》
- 《满江红三首 其三》
- 《水龙吟 乙巳除日得家报新置木峪山庄慨然有终老之意而赋此》
- 《沁园春 其二》
- 《满江红 其二 予与顾庵西樵皆被奇祸得免》
- 《满江红 其三 西樵以南徐游览诸作见示》
- 《满江红 其四 西樵长斋佞佛但不戒酒》
- 《满江红 其五 刀俎馀生欲断荤者数矣奈茹素辄饥故篇中及之》
- 《满江红 其六 王西樵客游武林曹顾庵赋词志喜属予和之》
- 《满江红 其七 铁崖顾庵西樵雪洲小集寓中看演邯郸梦传奇殆为馀五人写照也》
- 《满江红 其八 招隐也》
- 《满江红 其二 小女归次淮北举第三子真州闻报口占志喜寄五文婿》
- 《满江红 赠既庭弟》
- 《满江红 其二 贺冯郡丞公子秋捷》
- 《沁园春三首 其二》
- 《贺新郎二首 其二》
- 《蝶恋花·旅月怀人》
- 《狱中对月》
- 《江上阻风》
- 《渡黄河》
清康熙十一年(1672),宋琬“投牒自讼,冤始尽白”,冤情得以昭雪,年近花甲的宋琬再次被清廷起用,授与四川按察使。本诗即写于赴任途中。
“”前两句直抒胸臆,“无聊”直接点明此时的心情,“倚舵楼”是他此时精神无所寄托的真实写照。舟行瞿塘峡,风大浪猛,水流湍急,诗人被阻停留于此,百无聊赖的以昏睡来消磨时光,睡醒之后更加无聊,于是倚靠在舵楼上眺望:瞿塘峡山势险要,壁立如削;波涛汹涌,奔腾呼啸,令人惊心动魄;遥遥西望,漫漫长路,不知何处是尽头!诗人一语双关表面写瞿塘峡的险要景观,实际是指自己的仕宦之路的险恶漫长:自己无故被人诬告下狱,而今再次踏上仕途,诗人不禁一阵惊惧惶恐。
“”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第三句以巨浪比喻征人泪,同时妙用夸张;第四句以浪花比喻白发,把长江拟人化,手法新奇!
诗人远离家乡,想到家中的妻儿,不禁潸然泪下,泪水滴落江中,化作滚滚的滔天巨浪咆哮着、怒吼着似乎发泄着心中的怨愤。一夜西风,流更急,浪更大,仿佛长江也被风浪所阻。江水翻腾,浪花雪白;诗人伫立风中,白发飘飘,触景伤情,心有戚戚:故园之思,羁旅之愁,仕途之苦......,种种复杂的情感“才下眉头,又上心头”。“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诗人的身心与长江融为一体,我即江水,江水即我,诗人的愁苦也融入了江中,朵朵浪花不正是满江的白发吗!
本诗用语奇丽,比喻清新,委婉含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路悠悠、征人泪、巨浪、西风、白头这些意象渲染了凄清悲凉的气氛,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在高压统治之下惊惧惶恐、愤懑悲凉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