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名句赏析
我独自一人来到这江边的高楼,我思绪纷然好像有满腹的忧愁。我看见月光就像是水一般流淌,流淌的水又像是天空茫茫悠悠。我还记得我们曾经一同来望月,而如今同来的你们又在哪勾留?要知道这江楼水光相接的风景,和去年所见一样幽美一样轻柔。参考资料:1、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403.
我独自一人来到这江边的高楼,我思绪纷然好像有满腹的忧愁。我看见月光就像是水一般流淌,流淌的水又像是天空茫茫悠悠。我还记得我们曾经一同来望月,而如今同来的你们又在哪勾留?要知道这江楼水光相接的风景,和去年所见一样幽美一样轻柔。参考资料:1、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403.
此诗是唐人赵嘏的作品,原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徐竹心先生认为:这是一首情味隽永、淡雅洗炼的好诗。
在一个清凉寂静的夜晚,诗人独自登上江边的小楼。“独上”,透露出诗人寂寞的心境;“思渺然”三字,又形象地表现出他那凝神沉思的情态。而对于诗人在夜阑人静的此刻究竟“思”什么的问题,诗人并不急于回答。第二句,故意将笔移开去从容写景,进一层点染“思渺然”的环境气氛。登上江楼,放眼望去,但见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因为江水是流动的,月光就更显得在熠熠闪动。“月光如水”,波柔色浅,宛若有声,静中见动,动愈衬静。诗人由月而望到水,只见月影倒映,恍惚觉得幽深的苍穹在脚下浮涌,意境显得格外幽美恬静。整个世界连同诗人的心,好像都溶化在无边的迷茫恬静的月色水光之中。这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叠字回环的技巧,一笔包蕴了天地间景物,将江楼夜景写得那么清丽绝俗。这样迷人的景色,一定使人尽情陶醉了吧。然而,诗人却道出了一声声低沉的感喟:“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同来”与第一句“独上”相应,巧妙地暗示了今昔不同的情怀。原来诗人是旧地重游。去年也是这样的良夜,诗人结侣来游,凭栏倚肩,共赏江天明月,那是非常欢快的。曾几何时,人事蹉跎,昔日伴侣不知已经飘泊何方,而诗人却又辗转只身来到江楼。面对依稀可辨的风物,缕缕怀念和怅惘之情,正无声地啃啮着诗人孤独的心。写到这里,诗意豁然开朗,篇首“思渺然”的深远意蕴得到充分展示,诗人江楼感旧的旨意也就十分清楚了。
短小的绝句律诗,一般不宜写得太实,而应“实则虚之”,这才会有余情余味。这首诗,诗人运笔自如,赋予全篇一种空灵神远的艺术美,促使读者产生无穷的联想。诗中没有确指登楼的时间是春天还是秋天,去年的另一“望月人”是男还是女,是家人、情人还是朋友,“同来”是指点江山还是互诉情衷,离散是因为世乱飘荡还是情有所阻,这一切都隐藏在诗的背后。只有充分发挥想象,才能充分领略这首小诗的幽韵和醇美。
- 《赠张濆榜头被驳落》
- 《花园即事呈常》
- 《赠馆驿刘巡官》
- 《华州座中献卢给事》
- 《自遣》
-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名句赏析》
-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名句赏析》
-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名句赏析》
-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名句赏析》
-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名句赏析》
- 《赠别》
- 《池上》
- 《齐安早秋》
- 《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一作旧山,一作故人)》
- 《南池》
- 《南园》
- 《长安秋望》
- 《赠道者》
- 《岁暮江轩寄卢端公》
- 《悼亡二首》
- 《杂曲歌辞。昔昔盐。恒敛千金笑》
- 《叙事献同州侍御三首》
- 《四祖寺》
- 《听蝉》
- 《寄远》
- 《重阳日示舍弟(时在吴门)》
- 《东亭柳》
- 《僧舍二首》
- 《灵岩寺》
- 《代人听琴二首》
- 《吴门梦故山》
- 《杂曲歌辞。昔昔盐。空梁落燕泥》
- 《虎丘寺赠渔处士》
- 《杂曲歌辞。昔昔盐。一去无还意》
- 《东归道中二首》
- 《江边》
- 《越中寺居》
- 《东望》
- 《今年新先辈以遏密之际每有宴集必资清谈书此奉贺》
- 《秦中逢王处士》
- 《花园即事呈常(一作韦中丞)》
- 《南亭》
- 《冷日过骊山(一作孟迟诗)》
- 《寄卢中丞》
- 《淮南丞相坐赠歌者虞姹》
- 《春日书怀》
- 《入蓝关》
- 《览卷赠张山人》
- 《长安晚秋》
- 《咏端正春树》
- 《杂曲歌辞。昔昔盐。水溢芙蓉沼》
- 《送滕迈郎中赴睦州》
- 《早发剡中石城寺》
- 《登安陆西楼》
- 《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
- 《喜张濆及第》
- 《到家(一作杜牧诗,题作归家)》
- 《赠桐乡丞》
- 《题曹娥庙》
- 《薛廷范从事自宣城至因赠》
- 《代人赠杜牧侍御(宣州会中)》
- 《浙东赠李副使员外》
- 《送陈嘏登第作尉归觐》
- 《山阳卢明府以双鹤寄遗,白氏以诗回答,因寄和》
- 《赠李秘书》
- 《回于道中寄舒州李珏相公》
- 《舒州献李相公》
- 《成名年献座主仆射兼呈同年》
- 《抒怀上歙州卢中丞宣州杜侍郎》
- 《山阳韦中丞罢郡因献》
- 《山阳即席献裴中丞》
- 《西峰即事献沈大夫》
- 《杜陵贻杜牧侍御(一作题杜侍御别业)》
- 《下第后上李中丞》
- 《送裴延翰下第归觐滁州》
- 《题崇圣寺简云端僧录》
- 《越中寺居寄上主人》
- 《早出洞仙观》
- 《题昭应王明府溪亭》
- 《赠王先生》
-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 《王先生不别而去》
- 《旅馆闻雁别友人》
- 《泊凫矶江馆》
- 《春尽独游慈恩寺南池》
- 《重游楚国寺》
- 《三像寺酬元秘书》
- 《献淮南李仆射》
- 《江亭晚望》
- 《赠曹处士幽居》
- 《寄浔阳赵校书》
- 《吕校书雨中见访》
- 《千秋岭下》
- 《歙州道中仆逃》
- 《重阳日寄韦舍人》
- 《赠薛勋下第》
- 《宛陵望月寄沈学士》
- 《翡翠岩》
- 《发新安后途中寄卢中丞二首》
- 《留题兴唐寺》
- 《广陵道》
- 《赠李从贵》
- 《赠陈正字》
- 《洞庭寄所思》
- 《秋日吴中观贡藕》
- 《华清宫和杜舍人(一作张祜诗)》
- 《下第》
- 《题段氏中台》
- 《商山道中(一作度商山晚静,又作净)》
- 《赠歙州妓》
- 《赠王明府》
- 《寄前黄州窦使君》
- 《八月二十九日宿怀》
- 《泗上奉送相公》
- 《寄山僧》
- 《宫乌栖》
- 《长信宫(一作孟迟诗)》
- 《广陵城(一作孟迟诗)》
- 《九日陪越州元相燕龟山寺》
- 《经汉武泉》
- 《曲江春望怀江南故人》
- 《茅山道中》
- 《江上与兄别》
- 《落第》
- 《宛陵馆冬青树(一作汉阴亭树)》
- 《赠五老韩尊师》
- 《经汾阳旧宅》
- 《哭李进士》
- 《重阳》
- 《重阳日即事》
- 《春酿》
- 《上令狐相公》
- 《送僧归庐山》
- 《赠天卿寺神亮上人(师不下寺已五年)》
- 《降虏》
- 《平戎(时谏官谕北虏未回,天德军帅请修城备之)》
- 《寄归》
- 《献淮南李相公》
- 《宛陵寓居上沈大夫二首》
- 《淮信贺滕迈台州》
- 《下第寄宣城幕中诸公》
- 《答友人》
- 《送张又新除温州》
- 《浙东陪元相公游云门寺》
- 《陪韦中丞宴扈都头花园(一作楚州宴花楼)》
- 《题横水驿双峰院松(一作横水馆双松)》
- 《赠金刚三藏(一作许浑诗)》
- 《宿灵岩寺(即古吴官)》
- 《旅次商山》
- 《长洲》
- 《杂曲歌辞。昔昔盐。那能惜马蹄》
- 《送令狐郎中赴郢州》
- 《别麻氏》
- 《代人赠别》
- 《寒食新丰别友人》
- 《李侍御归山同宿华严寺》
- 《送薛耽先辈归谒汉南》
- 《宿何书记先辈延福新居》
- 《江上逢许逸人》
- 《和令狐补阙春日独游西街》
- 《广陵答崔琛》
- 《陪崔璞侍御和崔㻂春日有怀》
- 《昔昔盐二十首。那能惜马蹄》
-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 《送权先辈归觐信安》
- 《风蝉》
- 《重寄卢中丞》
- 《晓发(一作姚鹄诗)》
- 《送友人郑州归觐》
- 《洛中逢卢郢石归觐》
- 《赠越客》
- 《经无锡县醉后吟》
- 《杂曲歌辞。昔昔盐。前年过代北》
- 《杂曲歌辞。昔昔盐。今岁往辽西》
- 《杂曲歌辞。昔昔盐。垂柳覆金堤》
- 《杂曲歌辞。昔昔盐。蘼芜叶复齐》
- 《汾上宴别(一作许浑诗)》
- 《书斋雪后》
- 《寄道者》
- 《杂曲歌辞。昔昔盐。花飞桃李蹊》
- 《杂曲歌辞。昔昔盐。采桑秦氏女》
- 《杂曲歌辞。昔昔盐。织锦窦家妻》
- 《杂曲歌辞。昔昔盐。关山别荡子》
- 《杂曲歌辞。昔昔盐。风月守空闺》
- 《杂曲歌辞。昔昔盐。长垂双玉啼》
- 《杂曲歌辞。昔昔盐。蟠龙随镜隐》
- 《杂曲歌辞。昔昔盐。彩凤逐帷低》
- 《杂曲歌辞。昔昔盐。惊魂同夜鹊》
- 《杂曲歌辞。昔昔盐。倦寝听晨鸡》
- 《杂曲歌辞。昔昔盐。暗牖悬蛛网》
- 《陪崔璞侍御和崔㻂》
- 《寻僧二首》
- 《送从翁中丞奉使黠戛斯六首》
- 《汉阴庭树》
- 《忆山阳二首》
- 《寻僧》
- 《发青山》
- 《落第寄沈询》
- 《昔昔盐二十首 那能惜马蹄》
- 《昔昔盐二十首 花飞桃李蹊》
- 《昔昔盐二十首 关山别荡子》
- 《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 其七》
- 《松江》
- 《题开元寺水阁》
- 《广陵》
- 《句》
- 《题僧壁》
- 《寄梁佾兄弟》
- 《赠女仙》
- 《送韦中丞》
- 《送权先辈归觐信安》
- 《八月二十九日宿怀》
- 《沙溪馆(一作仙娥驿)》
- 《洞庭寄所思》
- 《寒食离白沙》
- 《宣州送判官》
- 《途中》
- 《山中寄卢简求》
- 《发柏梯寺》
- 《宿楚国寺有怀》
- 《闻笛》
- 《江楼旧感》
- 《喜张沨及第》
- 《寒塘》
- 《长安晚秋》
译文
我独自一人来到这江边的高楼,我思绪纷然好像有满腹的忧愁。
我看见月光就像是水一般流淌,流淌的水又像是天空茫茫悠悠。
我还记得我们曾经一同来望月,而如今同来的你们又在哪勾留?
要知道这江楼水光相接的风景,和去年所见一样幽美一样轻柔。
注释
江楼:江边的小楼。感旧:感念旧友旧事。
思渺然:思绪怅惘。渺(miǎo)然:悠远的样子。
依稀:仿佛;好像。
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据清人所辑本事,这首诗作于作者赵嘏进士落第东归返乡之后。在一个风平浪静的夜晚,诗人独自登上濒临江边的一座楼上,眺望江上月夜的美景,进而想起去年与友人同赏的情形,兴发出物是人非之感,遂作此诗。
参考资料:
1、余建忠.中国古代名诗词译赏: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254
2、孙育华.唐诗鉴赏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804-805
此诗是唐人赵嘏的作品,原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徐竹心先生认为:这是一首情味隽永、淡雅洗炼的好诗。
在一个清凉寂静的夜晚,诗人独自登上江边的小楼。“独上”,透露出诗人寂寞的心境;“思渺然”三字,又形象地表现出他那凝神沉思的情态。而对于诗人在夜阑人静的此刻究竟“思”什么的问题,诗人并不急于回答。第二句,故意将笔移开去从容写景,进一层点染“思渺然”的环境气氛。登上江楼,放眼望去,但见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因为江水是流动的,月光就更显得在熠熠闪动。“月光如水”,波柔色浅,宛若有声,静中见动,动愈衬静。诗人由月而望到水,只见月影倒映,恍惚觉得幽深的苍穹在脚下浮涌,意境显得格外幽美恬静。整个世界连同诗人的心,好像都溶化在无边的迷茫恬静的月色水光之中。这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叠字回环的技巧,一笔包蕴了天地间景物,将江楼夜景写得那么清丽绝俗。这样迷人的景色,一定使人尽情陶醉了吧。然而,诗人却道出了一声声低沉的感喟:“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同来”与第一句“独上”相应,巧妙地暗示了今昔不同的情怀。原来诗人是旧地重游。去年也是这样的良夜,诗人结侣来游,凭栏倚肩,共赏江天明月,那是非常欢快的。曾几何时,人事蹉跎,昔日伴侣不知已经飘泊何方,而诗人却又辗转只身来到江楼。面对依稀可辨的风物,缕缕怀念和怅惘之情,正无声地啃啮着诗人孤独的心。写到这里,诗意豁然开朗,篇首“思渺然”的深远意蕴得到充分展示,诗人江楼感旧的旨意也就十分清楚了。
短小的绝句律诗,一般不宜写得太实,而应“实则虚之”,这才会有余情余味。这首诗,诗人运笔自如,赋予全篇一种空灵神远的艺术美,促使读者产生无穷的联想。诗中没有确指登楼的时间是春天还是秋天,去年的另一“望月人”是男还是女,是家人、情人还是朋友,“同来”是指点江山还是互诉情衷,离散是因为世乱飘荡还是情有所阻,这一切都隐藏在诗的背后。只有充分发挥想象,才能充分领略这首小诗的幽韵和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