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名句赏析
秋色日渐变浓,金黄的菊花传报霜降的信息。小窗低户深深掩映在菊花丛中,小路盘山而上,曲折倾斜。询问山公到底有什么心事,(原来是不忍心)坐看时光轻易流逝而双鬓花白。在太湖边上徘徊凝望,天空澄澈,湖水映照着明丽的彩霞。追忆往日,漂泊不定,走遍天涯海角,却毫无建树。归来后重新打扫庭院中的小路,松竹才是我的家。却恨悲凉的秋风不时吹起,南归的大雁缓缓地飞行在云间,哀怨的胡笳声和边马的悲鸣声交织在一起。谁能像东晋谢安那样,谈笑间就扑灭了胡人军马扬起的尘沙。2、方鸣主编.一生最爱古诗词下册: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7:第517页.3、刘振喜,,.,宋代爱国词选: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07月第1版,:第32页.
秋色日渐变浓,金黄的菊花传报霜降的信息。小窗低户深深掩映在菊花丛中,小路盘山而上,曲折倾斜。询问山公到底有什么心事,(原来是不忍心)坐看时光轻易流逝而双鬓花白。在太湖边上徘徊凝望,天空澄澈,湖水映照着明丽的彩霞。追忆往日,漂泊不定,走遍天涯海角,却毫无建树。归来后重新打扫庭院中的小路,松竹才是我的家。却恨悲凉的秋风不时吹起,南归的大雁缓缓地飞行在云间,哀怨的胡笳声和边马的悲鸣声交织在一起。谁能像东晋谢安那样,谈笑间就扑灭了胡人军马扬起的尘沙。2、方鸣主编.一生最爱古诗词下册: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7:第517页.3、刘振喜,,.,宋代爱国词选: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07月第1版,:第32页.
这是作者告老,隐居湖州弁山后写的作品。梦得随高宗南渡,陈战守之策,抗击金兵,深得高宗亲重。绍兴初,被起为江东安抚大使,曾两度出任建康知府(府治在今南京市),兼总四路漕计,以给馈饷,军用不乏,诸将得悉力以战,阻截金兵向江南进攻。高宗听信奸相秦桧,向金屈膝求和,抗金名将岳飞、张宪被冤杀,主战派受到迫害,梦得被调福建安抚使,兼知福州府,使他远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他于1144年被迫上疏告老,隐退山野。眼看强敌压境,边马悲鸣,痛感流年轻度,白发徒增,很想东山再起,歼灭敌军,但却已经力不从心,思欲效法前贤谢安而不可得了。因写此词,抒发自己内心的悲慨和对时局的忧虑。
上片起首四句先写晚年生活的环境和乐趣。秋色已深,菊花开放,霜降来临,词人所住的房子掩映在花木深处,小路盘山蜿蜒而上。这是一幅山居图景,清丽而幽静。下面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写自己生活的乐趣:若问我为什么就白白地看着那风月流逝,毫不顾及双鬓已经斑白?我会回答是因为留恋如沧海般辽阔美丽的太湖,它映出了青天云霞,明媚绚烂。
下片写自己的生活和老来的怀抱。飘泊了一生,足迹遍于天涯,现在回到家里,扫净已荒芜的道路,那松竹茂盛的地方就是我的家园。词人回到家中感到喜悦和安慰,所以笔下的家园也显得十分静谧、优美。但在那个国土沦丧,河山破碎的时代,一个胸怀抱国之心的抗金志士,又怎能终老于隐居的山林呢?“却恨”三句,笔锋一转,在隐居之后,词人却时常听到“悲风时起”,这悲风是自然界之风,更是人间悲风,南宋朝廷苟安求和,不愿力战敌人,前线频传战败消息,对他来说,也就是“悲风”。再看到归雁南飞,金兵南下,愤怒之火又在胸中烧起,所以句首着一“恨”字,力敌千钧,倾注了词人的满腔忧愤。这种爱国激情,使他对自己不能像谢安那样从容破敌感到有愧于国家,也对南宋将无良才感到深深的忧虑。虽然退居且愿一享隐居之乐,但他又挂念抗金大计,时刻关注前线,所以一首抒写晚年怀抱之词就表现得感情激越、悲凉、慷慨,充满了爱国忧民之情。
- 《淮西军大破贼兵连六告捷喜成口号二首 其一》
- 《次韵马参议留别》
- 《忆朱氏西涧 其一》
- 《题子因双鸠百叶桃画》
- 《鹧鸪天》
- 《醉蓬莱》
- 《水调歌头(次韵叔父寺丞林德祖和休官咏怀)》
- 《南歌子(是日微雨,过午而霁,晚遂月出,次刘无言韵)》
- 《满庭芳(张敏叔、程致道和示,复用韵寄酬)》
- 《临江仙(乙卯八月九日,南山绝项作台新成,与客赏月作)》
- 《满庭芳》
- 《水龙吟》
- 《鹧鸪天(续采莲曲)》
- 《永遇乐(蔡州移守颍昌,与客会别临芳观席上)》
- 《临江仙(明日小雨,已而风大作,复晚晴,遂见月,与客再登)》
- 《临江仙(雪后寄周十)》
- 《虞美人(上巳席上)》
- 《临江仙(熙春台与王取道、贺方回、曾公衮会别)》
- 《南乡子(自后圃晚步湖上)》
- 《浣溪沙(重阳后一日极目亭)》
- 《浣溪沙(用前韵再答幼安)》
- 《浣溪沙(送卢倅)》
- 《江城子(湘妃鼓瑟)》
- 《木兰花(二月二十六日晚雨,集客湖上)》
- 《水龙吟(三月十日西湖宴客作)》
- 《水调歌头(送八舅朝请)》
- 《苦萨蛮(己未五月十七日赠无住道人)》
- 《蝶恋花》
- 《清平乐》
- 《临江仙(正月二十四日晚至湖上)》
- 《临江仙(次韵答幼安、思诚、存之席上梅花)》
- 《蓦山溪(百花洲席上次韵司录董庠)》
- 《鹧鸪天(次韵鲁卿大钱观太湖)》
- 《定风波》
- 《浣溪沙》
- 《江城子(次韵葛鲁卿上元)》
- 《江城子(大雪与客登极目亭)》
- 《雨中花慢(寒食前一日小雨,牡丹已将开,与客置酒坐中戏作)》
-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名句赏析》
- 《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名句赏析》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名句赏析》
- 《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名句赏析》
-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名句赏析》
- 《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名句赏析》
- 《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名句赏析》
- 《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名句赏析》
- 《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名句赏析》
- 《念奴娇》
- 《菩萨蛮(湖光亭晚集)》
- 《水调歌头》
- 《鹧鸪天(十二月二十二日与许干誉赏梅)》
- 《临江仙(诏芳亭赠坐客)》
- 《虞美人(二日小雨达旦,西园独卧,寒甚不能寐,时窗前梨花将谢)》
- 《临江仙》
- 《水调歌头(癸丑中秋)》
- 《南歌子(四月二十六日集客临芳观)》
- 《定风波(鲁卿见和,复答之)》
- 《临江仙》
- 《虞美人(寒食泛舟)》
- 《虞美人(逋堂睡起,同吹洞箫)》
- 《点绛唇(丙辰八月二十七日雨中与何彦亨小饮)》
- 《点绛唇(晚出山榭,春初植兰榭侧,近复生紫芝十二本)》
- 《水调歌头(湖光亭落成)》
- 《八声甘州》
- 《念奴娇(中秋宴客,有怀壬午岁吴江长桥)》
- 《定风波(与干誉、才卿步西园,始见青梅)》
- 《千秋岁(小雨达旦,东斋独宿不能寐,有怀松江旧游)》
- 《鹧鸪天(元夕次韵干誉)》
- 《满江红·雪後郊原》
- 《应天长·松陵秋已老》
- 《江城子·翩迁飞舞半空来》
- 《浣溪沙》
- 《虞美人·一声鶗鴂催春晚》
- 《赴建康过京口呈刘季高》
- 《赠胡季昭》
- 《石井》
- 《鹅湖山》
- 《陈子高移官浙东戏寄》
- 《与陈子高夜话》
- 《八月二十日》
- 《观化堂编校旧书 其一》
- 《观化堂编校旧书 其二》
- 《七夕》
- 《再任后遣模归按视石林四首 其一》
- 《再任后遣模归按视石林四首 其二》
- 《再任后遣模归按视石林四首 其三》
- 《再任后遣模归按视石林四首 其四》
- 《为山亭晚卧》
- 《徽宗皇帝挽歌词五首 其一》
- 《徽宗皇帝挽歌词五首 其二》
- 《徽宗皇帝挽歌词五首 其三》
- 《徽宗皇帝挽歌词五首 其四》
- 《徽宗皇帝挽歌词五首 其五》
- 《再至建康 其一》
- 《再至建康 其二》
- 《府中即事 其一》
- 《府中即事 其二》
- 《建康旧俗贵重九上巳诸曹皆休务祀神登北山参议马君独不出携诗相过因言石林之胜次其韵》
- 《西斋初成廨中旧有太湖石数十枚因垒之庭下》
- 《与晁激仲夜话》
- 《次韵答激仲》
- 《再答》
- 《又答》
- 《阅武士回边报与山中信并至》
- 《连日边报稍稀西斋默坐》
- 《独坐不得眠读旧书》
- 《次韵马参议同游蒋山》
- 《再次韵》
- 《三次韵》
- 《四次韵》
- 《蔡子因相过留踰月》
- 《次韵再答子因》
- 《蔡子因前韵留别再答二首 其一》
- 《蔡子因前韵留别再答二首 其二》
- 《刘太保招抚淮北刘马军屡奏捷》
- 《徐惇立罢吏部郎官出守天台待次卞山旧居因寄》
- 《章几道将归小饮怀谢城父》
- 《闻边报示诸将》
- 《虏酋复过河王师出讨》
- 《遣晁公昂按行濒江营垒》
- 《闻兀朮将过淮再遣晁公昂觇师》
- 《登南城》
- 《送马参议观国从辟刘太保》
- 《寄潭州谢城父》
- 《立秋二首 其一》
- 《立秋二首 其二》
- 《秋高申戒诸屯示幕府》
- 《寄顺昌刘节使》
- 《淮西军大破贼兵连六告捷喜成口号二首 其二》
- 《为山亭后有小池丛石间》
- 《徐惇济书报尝过余石林》
- 《次韵程伯禹赠宗室赵朝请》
- 《次韵程伯禹用时字韵见寄二首 其一》
- 《次韵程伯禹用时字韵见寄二首 其二》
- 《送表弟晁公耄沿海师幕》
- 《雨后为山亭独卧》
- 《送王升归知果州》
- 《余每岁病肺往往坐达旦去冬以来偶不作遂得安眠》
- 《闻莫尚书周侍郎已自鄂州过江入汉上》
- 《东园草堂新成二首 其一》
- 《东园草堂新成二首 其二》
- 《三月八日草堂独坐》
- 《徐惇立相过》
- 《次韵方仁声惠文编》
- 《次韵马参谋蒋山开堂饭素》
- 《诸幕府见和复答二首 其一》
- 《诸幕府见和复答二首 其二》
- 《慈感蚌珠》
- 《送严婿侍郎北使》
- 《将至建康将佐出迓》
- 《偶至刘少师园二首 其一》
- 《偶至刘少师园二首 其二》
- 《戏示幕客》
- 《久不饮酒厨人献白醪却之》
- 《为山亭移植冬青等近遂成阴》
- 《偶书为山亭五首 其一》
- 《偶书为山亭五首 其二》
- 《偶书为山亭五首 其三》
- 《偶书为山亭五首 其四》
- 《偶书为山亭五首 其五》
- 《再赋》
- 《忆朱氏西涧 其二》
- 《戏方仁声四绝句 其一》
- 《戏方仁声四绝句 其二》
- 《戏方仁声四绝句 其三》
- 《戏方仁声四绝句 其四》
- 《诗二首 其一》
- 《题怀隐庵》
- 《酴醾》
- 《次韵马参谋新作山亭》
- 《方参议用前韵记尝过余石林次韵答之》
- 《送模归卞山并示僧宗义为余守西岩者三首 其一》
- 《送模归卞山并示僧宗义为余守西岩者三首 其二》
- 《送模归卞山并示僧宗义为余守西岩者三首 其三》
- 《郡斋望蒋山》
- 《自和》
- 《雨夜西堂独宿》
- 《雨夜与模论中原旦起模与徐惇济》
- 《怀西山》
- 《杜坚大夫作南窗求诗为赋》
- 《送光上人还湖南光丞相吴元忠之母弟旧名惇字元常以进士入官已而弃家祝发云》
- 《山间每岁正月望夜梅花正》
- 《二月六日虏兵犯历阳方出师客自吴江来有寄声道湖山之适趣其归者慨然写怀》
- 《小饮示幕府》
- 《夜听莫抚干弹琴流水操》
- 《送沈传曜》
- 《题晁公耄惠崇溪山》
- 《祈雨 其一》
- 《祈雨 其二》
- 《祈雨未应复请于茅山采石庶几遂得之 其一》
- 《祈雨未应复请于茅山采石庶几遂得之 其二》
- 《同惇立游蒋山谒宝公塔王荆公墓晚过草堂寺周颙故宅也》
- 《明日复游石头城清凉寺再用前韵》
- 《又明日复同惇立总领吴德素运使章思台过天禧寺登雨花台再用前韵》
- 《与惇立夜话有怀石林复用前韵》
- 《用前韵送惇立》
- 《哭赵叔问》
- 《诗二首 其二》
- 《游南峰寺》
- 《长桥》
- 《水调歌头 其四 湖光亭落成》
- 《水调歌头 其六 癸丑中秋》
- 《应天长 自颍上县欲还吴作》
- 《定风波 其一 与干誉、才卿步西园,始见青梅》
- 《浣溪沙 其八 与鲁卿酌别,席上次韵》
- 《永遇乐 其一 寄怀张敏叔、程致道》
- 《临江仙 其十三 癸卯次葛鲁卿法华山曲水劝酒》
- 《点绛唇 其一 晚出山榭,春初植兰榭侧,近复生紫芝十二本》
- 《满江红 其二》
- 《褒忠庙歌》
- 《句》
- 《东山图赞 许玄度》
- 《东山图赞 王逸少》
- 《东山图赞 谢安石》
- 《东山图赞 支道林》
- 《法眼禅师真赞》
- 《采桑子(冬至日,与许干誉、章几道饭积善。晚归雪作,因留小饮作)》
- 《临江仙(明日与客复登台,再用前韵。)》
- 《千秋岁(次韵兵曹席孟惠廨黄梅)》
- 《水调歌头·渺渺楚天阔》
- 《卜算子(并涧顷种木芙蓉,九月旦盛开)》
- 《浣溪沙(与鲁卿酌别,席上次韵)》
- 《临江仙(次韵洪思诚席上)》
- 《虞美人(同蔡宽夫置酒,王仲弓出歌人,声甚妙)》
- 《浣溪沙(许公堂席上次韵王幼安)》
- 《贺新郎·睡起流莺语》
- 《贺新郎·睡起流莺语》
- 《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 《卜算子·五月八日夜凤凰亭纳凉》
- 《卜算子·五月八日夜凤凰亭纳凉》
- 《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 《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 《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 《临江仙(送章长卿还姑苏兼寄程致道)》
- 《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 《临江仙·与客湖上饮归》
- 《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
译文
秋色日渐变浓,金黄的菊花传报霜降的信息。小窗低户深深掩映在菊花丛中,小路盘山而上,曲折倾斜。询问山公到底有什么心事, (原来是不忍心)坐看时光轻易流逝而双鬓花白。在太湖边上徘徊凝望,天空澄澈,湖水映照着明丽的彩霞。
追忆往日,漂泊不定,走遍天涯海角,却毫无建树。归来后重新打扫庭院中的小路,松竹才是我的家。却恨悲凉的秋风不时吹起,南归的大雁缓缓地飞行在云间,哀怨的胡笳声和边马的悲鸣声交织在一起。谁能像东晋谢安那样,谈笑间就扑灭了胡人军马扬起的尘沙。
注释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暮秋景物渐呈苍老深暗之色,菊花开时报来了将要降霜的信息。黄花,指菊花。
小窗低户:指简陋的房屋。
微路,小路。
敧(qī)斜:倾斜,歪斜。
山翁:《晋书·山简传》载山简好酒易醉。作者借以自称。
何事:为什么。
坐看:空看、徒欢。
流年:指流逝的岁月。
拚(pàn判) 却:甘愿。
华:同花,指在闲居中空白了鬓发。
徙(xǐ)倚:徘徊,流连不去。
沧海:此指临近湖州的太湖。作者时居汴山,在太湖南岸。
平昔:往日。
遍:这里是“走遍”的意思。
天涯,天边,喻平生飘荡之远。
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写辞官归隐家园。化用晋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三径,庭院间的小路。据晋代赵岐《三辅决录-逃名》记载,西汉末,王莽专权,兖州刺史蒋诩辞官归里,院中辟有三径,只与求仲、羊仲往来。后来遂以“三径”作为隐士居所之称。松竹,代指山林隐居处,含有贞节自持之意。三径:王莽专权时,兖州刺史蒋诩辞宫回家,于园中辟三径,惟与求仲、羊仲往来。后常用三径喻隐居生活。
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这里化用三国时魏国蔡琰《悲愤诗》。“胡笳动兮边马鸣,孤雁归兮声嘤嘤!”悲风,悲凉的秋风。冉冉,指大雁缓缓飞行的样子。新雁,指最初南归之雁。边马,指边地的军马。胡笳,古代塞外民族的一种乐器。此处指军中的号角。
谁似东山老,谈笑净胡沙:化用李白《永王东巡歌》中的“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胡沙。指代胡人发动的战争。
参考资料:
1、(清)朱孝臧编选;思履主编 .宋词三百首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3.08 :第240页 .
2、方鸣主编 .一生最爱古诗词 下册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2.07 :第517页 .
3、刘振喜.宋代爱国词选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0年07月第1版, :第32页 .
这是作者告老,隐居湖州卞山后写的作品高宗听信奸相秦桧,向金屈膝求和,梦得被调福建安抚使,兼知福州府,使他远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他于1144年被迫上疏告老,隐退山野。因写此词,抒发自己内心的悲慨和对时局的忧虑。
这是作者告老,隐居湖州弁山后写的作品。梦得随高宗南渡,陈战守之策,抗击金兵,深得高宗亲重。绍兴初,被起为江东安抚大使,曾两度出任建康知府(府治在今南京市),兼总四路漕计,以给馈饷,军用不乏,诸将得悉力以战,阻截金兵向江南进攻。高宗听信奸相秦桧,向金屈膝求和,抗金名将岳飞、张宪被冤杀,主战派受到迫害,梦得被调福建安抚使,兼知福州府,使他远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他于1144年被迫上疏告老,隐退山野。眼看强敌压境,边马悲鸣,痛感流年轻度,白发徒增,很想东山再起,歼灭敌军,但却已经力不从心,思欲效法前贤谢安而不可得了。因写此词,抒发自己内心的悲慨和对时局的忧虑。
上片起首四句先写晚年生活的环境和乐趣。秋色已深,菊花开放,霜降来临,词人所住的房子掩映在花木深处,小路盘山蜿蜒而上。这是一幅山居图景,清丽而幽静。下面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写自己生活的乐趣:若问我为什么就白白地看着那风月流逝,毫不顾及双鬓已经斑白?我会回答是因为留恋如沧海般辽阔美丽的太湖,它映出了青天云霞,明媚绚烂。
下片写自己的生活和老来的怀抱。飘泊了一生,足迹遍于天涯,现在回到家里,扫净已荒芜的道路,那松竹茂盛的地方就是我的家园。词人回到家中感到喜悦和安慰,所以笔下的家园也显得十分静谧、优美。但在那个国土沦丧,河山破碎的时代,一个胸怀抱国之心的抗金志士,又怎能终老于隐居的山林呢?“却恨”三句,笔锋一转,在隐居之后,词人却时常听到“悲风时起”,这悲风是自然界之风,更是人间悲风,南宋朝廷苟安求和,不愿力战敌人,前线频传战败消息,对他来说,也就是“悲风”。再看到归雁南飞,金兵南下,愤怒之火又在胸中烧起,所以句首着一“恨”字,力敌千钧,倾注了词人的满腔忧愤。这种爱国激情,使他对自己不能像谢安那样从容破敌感到有愧于国家,也对南宋将无良才感到深深的忧虑。虽然退居且愿一享隐居之乐,但他又挂念抗金大计,时刻关注前线,所以一首抒写晚年怀抱之词就表现得感情激越、悲凉、慷慨,充满了爱国忧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