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名句赏析
咏物词在南宋时已发展成熟,周邦彦人称“缜密典丽”,“富艳精工”,史达祖继承了这种创作风格,而其除了字锻句炼外,又使情景融合无际,更加浑融。
上片写溪上月下赏梅情景。词人自号梅溪,作词一卷也以梅溪二字命名,爱梅之情可见一直很深。他曾往好友张镃(功甫)南湖园中赏梅,《醉公子·咏梅寄南湖先生》云:“秀骨依依,误向山中,得与相识。溪岸侧。……今后梦魂隔。相思暗惊清吟客。想玉照堂前、树三百。”诉说与梅花溪畔相识,钟爱情深,别后梦魂相隔,相思暗惊,弄得多情鬓白,剪愁不断,沾恨泪新。这首《留春令》在词意和感情上与此极为相似,由词意可知词人是大约在春天的一个傍晚来到梅花溪的。此时太阳落山,月亮升起皓空,但见那梅树在明月清光的映照下,银光素辉,清奇幽绝,分外动人。可是,那梅树梢头却因暮色尚未散尽,而月色又不明朗,朦朦胧胧,看不清梅花的冰姿雪容。这情景对一心赏梅,爱之情深的词人来说,自然是很扫兴的,心中不觉浮起难以抑制的怨愁,显出百般无奈的神情,因而以清空骚雅之笔写出两句奇妙的词句:“挂愁无奈,烟梢月树。”前句写情,后句写景,情由景生,妙合交融。其中“挂愁”很是形象,也是词人爱用的字眼。他曾在《八归》中说:“只匆匆眺远,早觉闲愁挂乔木。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这“挂愁无奈,烟梢月树”八个字,清辞奇思,深得词家三昧。姜夔说:“邦卿词奇秀清逸,有李长吉之韵,盖能融情景于一家,会句意于两得。”就此而论,实在是恰切之评。过拍两句:“一涓春月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写词人月下徘徊,愁思难释的情景。暮色已浓,明月倒映,把一涓春水照得上下透明,打破了溪上昏暗的暮色,仿佛一切都无所隐匿,连词人的满怀相思也没有可安顿的地方,真个是“寸心外,安愁无地”,闲婉深曲的细腻感情在低低的诉语中得到全面的吐露。“春月”,一作“春水”。水字不如月字。用月字,既写月光月色,又映带出水光水色,水月相融的清美含蓄意境宛然可见。句中的“点”字形象地写出月光映澈溪水,点破黄昏,消去暮色的明秀清幽景象。而且春月点破黄昏又富有一种动态感,化静为动,饶有情趣。
下片写月下的回忆和遐想。第一句“曾把芳心深许”,上承“相思”二字,用拟人化手法叙说梅花相爱情深,曾两情相悦,此时犹沉浸在昔日欢爱的回忆中。梅花本来无情,而词人以情观花,故而花亦有情。但“相思一度,秾愁一度”吧,美好的时光已经逝去了,往事犹记,旧情依然,魂牵梦随,柔情似水,满腹衷肠,急切欲诉,却又思绪纷乱,欲说又不知从何说起,于是悲戚戚地吐出一句:“故梦劳诗苦!”这个“苦”字,是相思之苦、想说而说不出的苦,感情份量很重,着力表达了词人对梅花相爱之深、相思之切的感情。当他无计可诉相思的时候,蓦然想起东风或能传达相思之苦,是它最先把春的信息带给梅花。所以殷切地盼望这多情的使者能把刻骨的相思带给梅花。可是,听说多情的东风早被那竹外的梅花留住,迷恋着梅花沁人的幽香,难以拿它作使者了。因而词人无限哀怨地说出末结两句:“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写到这里,词人的心头更加沉重了。虽然梅留东风只是“闻说”,未必是真,但在词人想来,疑虑难释。只能失望地将之当真。怨恨、痛苦、失望、悲伤的复杂感情一齐涌了出来。
从这结尾两句来看,词人咏梅花,似别有怀抱,但词人却未未明,大概是留给有心的读者探寻其心曲的奥妙吧。这首小令不写形而写神,不取事而取意,对所咏之物不露一字,通篇不见梅字而处处梅在,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词意深曲含蓄,词情跌宕低徊,奇思巧语,妥贴轻圆,确为词中俊品。
- 《贺新郎》
- 《菩萨蛮(夜景)》
- 《花心动》
- 《眼儿媚(寄赠)》
- 《龙吟曲(问梅刘寺)》
- 《菩萨蛮(赋软香)》
- 《龙吟曲(雪)》
- 《于飞乐(鸳鸯怨曲)》
- 《惜奴娇》
- 《西江月(赋木犀香数珠)》
- 《青玉案》
- 《祝英台近(蔷薇)》
- 《杏花天》
- 《玲珑四犯(京口寄所思)》
- 《龙吟曲(陪节欲行留别社友)》
- 《一翦梅(追感)》
- 《祝英台近》
- 《醉落魄》
- 《凤来朝(五日感事)》
- 《玉簟凉》
- 《桃源忆故人》
- 《西江月·裙摺绿罗芳草》
- 《金盏子》
- 《瑞鹤仙》
- 《忆瑶姬(骑省之悼也)》
- 《东风第一枝(壬戌闰腊望,雨中立癸亥春,与高宾王各赋)》
- 《步月》
- 《夜合花(赋笛)》
- 《十年花骨东风泪,几点螺香素壁尘名句赏析》
- 《梦断刀头,书开虿尾,别有相思随定名句赏析》
- 《轻衫未揽,犹将泪点偷藏名句赏析》
- 《雁足无书古塞幽一程烟草一程愁名句赏析》
- 《不剪春衫愁意态过收灯、有些寒在名句赏析》
- 《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名句赏析》
- 《天相汉,民怀国名句赏析》
- 《柳锁莺魂,花翻蝶梦,自知愁染潘郎名句赏析》
- 《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名句赏析》
- 《官河水静阑干暖,徙倚斜阳怨晚秋名句赏析》
- 《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名句赏析》
- 《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名句赏析》
- 《一涓春水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名句赏析》
- 《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名句赏析》
- 《恐凤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名句赏析》
- 《短景归秋,吟思又接愁边名句赏析》
- 《记当日、门掩梨花,翦灯深夜语名句赏析》
- 《只匆匆眺远,早觉闲愁挂乔木名句赏析》
- 《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苹藻香名句赏析》
- 《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名句赏析》
- 《小雨空帘,无人深巷,已早杏花先卖名句赏析》
- 《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名句赏析》
- 《斟酌姮娥,九秋宫殿冷名句赏析》
- 《曾把芳心深相许故梦劳诗苦名句赏析》
- 《一笛当楼,谢娘悬泪立风前名句赏析》
- 《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名句赏析》
- 《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名句赏析》
- 《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名句赏析》
- 《西风来劝凉云去,天东放开金镜名句赏析》
- 《西江月》
- 《海棠春令》
- 《阮郎归(月下感事)》
- 《鹧鸪天》
- 《换巢鸾凤(梅意花庵作春情)》
- 《庆清朝》
- 《湘江静》
- 《齐天乐(秋兴)》
- 《过龙门(春愁)》
- 《满江红(书怀)》
- 《燕归梁》
- 《桃源忆故人(赋桃花)》
- 《玉楼春(赋梨花)》
- 《南歌子》
- 《恋绣衾》
- 《恋绣衾》
- 《恋绣衾(席上梦锡、汉章同赋)》
- 《玉烛新》
- 《醉落魄(浙江送人,时子振之官越幕)》
- 《醉公子(咏梅寄南湖先生)》
- 《阳春曲/阳春》
- 《东风第一枝·酒馆歌云》
- 《风流子·红楼横落日》
- 《风流子·飞琼神仙客》
- 《杏花天·软波拖碧蒲芽短》
- 《于飞乐·绮翼》
- 《钗头凤/撷芳词》
- 《菩萨蛮·唐昌观里东风软》
- 《贺新郎·同住西山下》
- 《贺新郎·西子相思切》
- 《夜合花·冷截龙腰》
- 《点绛唇·花落苔香》
- 《蝶恋花·二月东风吹客袂》
- 《临江仙·草脚青回细腻》
- 《汉宫春·花隔东垣》
- 《兰陵王·汉江侧》
- 《风入松·素馨柎萼太寒生》
- 《玲珑四犯·雨入愁边》
- 《过龙门/浪淘沙令》
- 《齐天乐 白发》
- 《齐天乐·鸳鸯拂破苹花影》
- 《燕归梁·独卧秋窗桂未香》
- 《恋绣衾》
- 《鹧鸪天·御路东风拂醉衣》
- 《惜黄花·涵秋寒渚》
- 《一翦梅·谁写梅溪字字香》
- 《清明》
- 《清明》
- 《西江月 其一 闺思》
- 《西江月 其四 舟中赵子野有词见调,即意和之》
- 《菩萨蛮 其二 赋玉蕊花》
- 《贺新郎 其四 六月十五日夜西湖月下》
- 《点绛唇 其二》
- 《风入松 其二 茉莉花》
- 《燕归梁 其四 湖上即席分韵得羽字》
- 《月当厅》
- 《恋绣衾 其二 书怀》
- 《惜奴娇 其二 席上梦锡、汉章同赋》
- 《鹧鸪天 其一》
- 《鹧鸪天 其三》
- 《醉公子 咏梅寄南湖先生》
- 《步月》
- 《醉落魄 其二 浙江送人,时子振之官越幕》
- 《祝英台近》
- 《西江月(闺思)》
- 《南浦》
- 《探芳信》
- 《贺新郎》
- 《贺新郎》
- 《杏花天》
- 《杏花天》
- 《眼儿媚(代答)》
- 《阮郎归》
- 《玉楼春(社前一日)》
- 《浣溪沙》
- 《留春令(金林檎咏)》
- 《隔浦莲》
- 《隔浦莲(荷花)》
- 《瑞鹤仙(赋红梅)》
- 《点绛唇(六月十四日夜,与社友泛湖过西陵桥,已子夜矣。)》
- 《月当厅》
- 《齐天乐(赋橙)》
- 《鹊桥仙(七夕舟中)》
- 《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 《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
- 《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
- 《玉蝴蝶·晚雨未摧宫树》
- 《留春令·咏梅花》
- 《东风第一枝·咏春雪》
- 《东风第一枝·咏春雪》
- 《临江仙·闺思》
- 《鹧鸪天·搭柳栏干倚伫频》
- 《鹧鸪天·搭柳栏干倚伫频》
- 《夜合花·柳锁莺魂》
- 《夜合花·柳锁莺魂》
- 《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
- 《绮罗香·咏春雨》
- 《双双燕·咏燕》
- 《鹧鸪天·卫县道中有怀其人》
- 《三姝媚·烟光摇缥瓦》
- 《三姝媚·烟光摇缥瓦》
- 《寿楼春·寻春服感念》
- 《万年欢·春思》
- 《八归·秋江带雨》
- 《八归·秋江带雨》
- 《秋霁·江水苍苍》
- 《喜迁莺·月波疑滴》
- 《解佩令·人行花坞》
- 《满江红·中秋夜潮》
- 《满江红·中秋夜潮》
- 《临江仙·倦客如今老矣》
咏物词在南宋时已发展成熟,周邦彦人称“缜密典丽”,“富艳精工”,史达祖继承了这种创作风格,而其除了字锻句炼外,又使情景融合无际,更加浑融。
上片写溪上月下赏梅情景。词人自号梅溪,作词一卷也以梅溪二字命名,爱梅之情可见一直很深。他曾往好友张镃(功甫)南湖园中赏梅,《醉公子·咏梅寄南湖先生》云:“秀骨依依,误向山中,得与相识。溪岸侧。……今后梦魂隔。相思暗惊清吟客。想玉照堂前、树三百。”诉说与梅花溪畔相识,钟爱情深,别后梦魂相隔,相思暗惊,弄得多情鬓白,剪愁不断,沾恨泪新。这首《留春令》在词意和感情上与此极为相似,由词意可知词人是大约在春天的一个傍晚来到梅花溪的。此时太阳落山,月亮升起皓空,但见那梅树在明月清光的映照下,银光素辉,清奇幽绝,分外动人。可是,那梅树梢头却因暮色尚未散尽,而月色又不明朗,朦朦胧胧,看不清梅花的冰姿雪容。这情景对一心赏梅,爱之情深的词人来说,自然是很扫兴的,心中不觉浮起难以抑制的怨愁,显出百般无奈的神情,因而以清空骚雅之笔写出两句奇妙的词句:“挂愁无奈,烟梢月树。”前句写情,后句写景,情由景生,妙合交融。其中“挂愁”很是形象,也是词人爱用的字眼。他曾在《八归》中说:“只匆匆眺远,早觉闲愁挂乔木。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这“挂愁无奈,烟梢月树”八个字,清辞奇思,深得词家三昧。姜夔说:“邦卿词奇秀清逸,有李长吉之韵,盖能融情景于一家,会句意于两得。”就此而论,实在是恰切之评。过拍两句:“一涓春月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写词人月下徘徊,愁思难释的情景。暮色已浓,明月倒映,把一涓春水照得上下透明,打破了溪上昏暗的暮色,仿佛一切都无所隐匿,连词人的满怀相思也没有可安顿的地方,真个是“寸心外,安愁无地”,闲婉深曲的细腻感情在低低的诉语中得到全面的吐露。“春月”,一作“春水”。水字不如月字。用月字,既写月光月色,又映带出水光水色,水月相融的清美含蓄意境宛然可见。句中的“点”字形象地写出月光映澈溪水,点破黄昏,消去暮色的明秀清幽景象。而且春月点破黄昏又富有一种动态感,化静为动,饶有情趣。
下片写月下的回忆和遐想。第一句“曾把芳心深许”,上承“相思”二字,用拟人化手法叙说梅花相爱情深,曾两情相悦,此时犹沉浸在昔日欢爱的回忆中。梅花本来无情,而词人以情观花,故而花亦有情。但“相思一度,秾愁一度”吧,美好的时光已经逝去了,往事犹记,旧情依然,魂牵梦随,柔情似水,满腹衷肠,急切欲诉,却又思绪纷乱,欲说又不知从何说起,于是悲戚戚地吐出一句:“故梦劳诗苦!”这个“苦”字,是相思之苦、想说而说不出的苦,感情份量很重,着力表达了词人对梅花相爱之深、相思之切的感情。当他无计可诉相思的时候,蓦然想起东风或能传达相思之苦,是它最先把春的信息带给梅花。所以殷切地盼望这多情的使者能把刻骨的相思带给梅花。可是,听说多情的东风早被那竹外的梅花留住,迷恋着梅花沁人的幽香,难以拿它作使者了。因而词人无限哀怨地说出末结两句:“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写到这里,词人的心头更加沉重了。虽然梅留东风只是“闻说”,未必是真,但在词人想来,疑虑难释。只能失望地将之当真。怨恨、痛苦、失望、悲伤的复杂感情一齐涌了出来。
从这结尾两句来看,词人咏梅花,似别有怀抱,但词人却未未明,大概是留给有心的读者探寻其心曲的奥妙吧。这首小令不写形而写神,不取事而取意,对所咏之物不露一字,通篇不见梅字而处处梅在,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词意深曲含蓄,词情跌宕低徊,奇思巧语,妥贴轻圆,确为词中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