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引·弃微名去来心快哉
抛弃那微不足道的名位,归隐后多么畅快,笑声传到白云外。三五个知心朋友相聚,无所顾忌地开怀痛饮又有什么妨碍?酒足饭饱后挥袖起舞,只嫌天地太窄。参考资料:1、墙峻峰等注评.元曲三百首: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07:第114页2、邓元煊主编.元曲品读:四川辞书出版社,2015.08:第190页
抛弃那微不足道的名位,归隐后多么畅快,笑声传到白云外。三五个知心朋友相聚,无所顾忌地开怀痛饮又有什么妨碍?酒足饭饱后挥袖起舞,只嫌天地太窄。参考资料:1、墙峻峰等注评.元曲三百首: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07:第114页2、邓元煊主编.元曲品读:四川辞书出版社,2015.08:第190页
此曲开头便以“弃微名去来心快哉”直陈主题。视功名为微名,体现了其不追名逐利的性格态度。“弃”是主动放弃,贯云石本是将门勋臣的后裔,年纪尚轻便仕途畅达,将来必定大有作为,他却选择了急流勇退,毅然辞官而去,这种与众不同的选择,自然比平常人的境界要高出一等。
接着,“一笑白云外”正是对“心快哉”的进一层阐释。此时,作者已摆脱了丑恶官场,身处“白云外”,即回归田园,乐享自然之趣。这对于热爱自由的贯云石而言,的确值得放声“一笑”。这五个字承接上文,语气短促,畅快淋漓。
“知音三五人”句中隐含了作者辞官后南游路上与志同道合之人相遇相知之事,其中包括他在梁山泊与渔翁吟诗夜话,在普陀山同诗僧鲁山共赋美景,与各路知音诗酒唱和。摆脱世俗桎梏,回归本性,又兼有好友相伴,自然生起“痛饮何妨碍”的豪兴。这几句描写环环相扣,意境浑成,充分展现了作者的自在与痛快。而最后一句“醉袍袖舞嫌天地窄”夸张而不张扬,体现了作者率真自然、豪迈奔放的性情。这种酒后流露真性情的描写,更显出作者对自由的追求。
这首散曲贯穿着不羁奔放之情,笔调率真,性情豪放,生动展现了作者蔑视功名、豪放不羁的形象。
- 《【双调】殿前欢 畅幽哉,春》
- 《【双调】蟾宫曲 竹风过雨新》
- 《【双调】水仙子 田家》
- 《【中吕】红绣鞋 东村醉西村》
- 《【正宫】小梁州 朱颜绿鬓少》
- 《【南吕】一枝花 丽情》
- 《【正宫】塞鸿秋 代人作》
- 《【中吕】粉蝶儿北》
- 《【双调】寿阳曲 担春盛,问》
- 《【仙吕】点绛唇 闺愁》
- 《【正宫】醉太平 失题》
- 《【中吕】醉高歌过喜春来 题情》
- 《【双调】醉春风》
- 《【中吕】小上楼 赠伶妇》
- 《【中吕】醉高歌过红绣鞋 看别人鞍马》
- 《【双调】新水令 皇都元日》
- 《【中吕】阳春曲 金莲》
- 《【南吕】金字经 晓来春匀透》
- 《【大石调】好观音 怨恨》
- 《【越调】凭阑人 题情》
- 《【南吕】一枝花 离闷》
- 《双调·清江引》
- 《落梅风·新秋至》
- 《塞鸿秋》
- 《水龙吟 咏扬州明月楼 南濠词话》
- 《芦花被》
- 《秋江感》
- 《蒲剑》
- 《三一庵》
- 《神州寄友》
- 《初至江南休暑凤凰山》
- 《思亲》
- 《题庐山太平宫》
- 《题岳阳楼》
- 《题陈北山扇五首 其一》
- 《题陈北山扇五首 其二》
- 《题陈北山扇五首 其三》
- 《题陈北山扇五首 其四》
- 《题陈北山扇五首 其五》
- 《宫词》
- 《辞世诗》
- 《桃花岩》
- 《美人篇》
- 《君山行》
- 《画龙歌》
- 《观日行》
- 《采石歌》
- 《别离情》
- 《题练川书隐壁》
- 《筚篥乐为西瑛公子》
- 《岳阳楼》
- 《当涂郡有脱靴亭以谪仙采石得名乃绘之图而赞以诗》
- 《山谷守当涂方九日而被谤谪宜州遂作返棹图而系之诗》
- 《水龙吟 咏扬州明月楼》
- 《落梅风》
- 《殿前欢》
- 《蝶恋花 钱塘灯夕》
- 《殿前欢·隔帘听》
- 《殿前欢·楚怀王》
- 《红绣鞋》
- 《清江引·竞功名有如车下坡》
- 《清江引·立春》
- 《殿前欢·畅幽哉》
- 《塞鸿秋·代人作》
- 《清江引·弃微名去来心快哉》
译文
抛弃那微不足道的名位,归隐后多么畅快,笑声传到白云外。三五个知心朋友相聚,无所顾忌地开怀痛饮又有什么妨碍?酒足饭饱后挥袖起舞,只嫌天地太窄。
注释
清江引:曲牌名。南曲属仙吕入双调;北曲又叫《江儿水》,属双调。五句。字数定格为七、五、五、五、七。多用为小令。
微名:微不足道的名声。这里指作者视功名权力如浮尘。去来:源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指归隐。
白云:比喻归隐。
知音三五人:典出《论语》。三五,本是约数,表示人数不多。
贯云石在任翰林学士期间,对朝廷险恶的政治斗争有深刻的了解。他在元仁宗延祐元年(1314年) “称疾辞还江南”,结束官场生涯,即为此故。此曲是作者于延祐元年(1314年)辞官之后在南游途中所作,写于作者辞官初至杭州之时。
参考资料:
1、墙峻峰等注评.元曲三百首: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07:第114页
2、田宝琴.诗词曲赋名作鉴赏大辞典 词曲赋卷: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第798页-第796页
此曲开头便以“弃微名去来心快哉”直陈主题。视功名为微名,体现了其不追名逐利的性格态度。“弃”是主动放弃,贯云石本是将门勋臣的后裔,年纪尚轻便仕途畅达,将来必定大有作为,他却选择了急流勇退,毅然辞官而去,这种与众不同的选择,自然比平常人的境界要高出一等。
接着,“一笑白云外”正是对“心快哉”的进一层阐释。此时,作者已摆脱了丑恶官场,身处“白云外”,即回归田园,乐享自然之趣。这对于热爱自由的贯云石而言,的确值得放声“一笑”。这五个字承接上文,语气短促,畅快淋漓。
“知音三五人”句中隐含了作者辞官后南游路上与志同道合之人相遇相知之事,其中包括他在梁山泊与渔翁吟诗夜话,在普陀山同诗僧鲁山共赋美景,与各路知音诗酒唱和。摆脱世俗桎梏,回归本性,又兼有好友相伴,自然生起“痛饮何妨碍”的豪兴。这几句描写环环相扣,意境浑成,充分展现了作者的自在与痛快。而最后一句“醉袍袖舞嫌天地窄”夸张而不张扬,体现了作者率真自然、豪迈奔放的性情。这种酒后流露真性情的描写,更显出作者对自由的追求。
这首散曲贯穿着不羁奔放之情,笔调率真,性情豪放,生动展现了作者蔑视功名、豪放不羁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