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人
诗文大全
古诗词名句
成语
组词
字典
综合
诗词
作者
诗句
典籍
成语
句首
句尾
不辨菽粟 「bù biàn shū sù」
成语解释:
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小米。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成语出处:
清·龚自珍《农宗》:“婢妾之养不备,则不世;祠祭弗如式,不世;不辨菽粟,亦不世。”
成语造句:
无
近义词:
不辨菽麦、五谷不分
反义词:
学富五车、见多识广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脱离实际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
动宾式
成语形式:
ABCD
第一个字是不的成语
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知人间有羞耻事
不自由,毋宁死
不怕官,只怕管
不足为外人道
不期然而然
不护细行
第二个字是辨的成语
食辨劳薪
明辨是非
不辨菽粟
不辨真伪
先辨淄渑
莫辨楮叶
不辨菽麦
不辨龙蛇
析辨诡辞
第三个字是菽的成语
智昏菽麦
不辩菽麦
不辨菽粟
布帛菽粟
不辨菽麦
第四个字是粟的成语
一丝半粟
义浆仁粟
尺缕斗粟
尺布斗粟
不辨菽粟
布帛菽粟
敝綈恶粟
敝绨恶粟
杯水粒粟
各种形式的成语
AABB
AABC
ABAB
ABAC
ABCA
ABCB
ABCC
ABCD
成语结构分类
复句式
并列式
主谓式
紧缩式
偏正式
动宾式
连动式
复杂式
补充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