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公度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 《山行即事二首》
- 《和陈应求韵兼呈方次云》
- 《挽陈夫人卓氏二首》
- 《别吕守三首》
- 《再别郑叔友兼寄方次云》
- 《眼儿媚》
- 《卜算子(公赴召命道过延平,郡宴有歌妓,追诵旧事,即席赋此。)》
- 《朝中措》
- 《点绛唇》
- 《眉尖早识愁滋味,娇羞未解论心事名句赏析》
- 《暮春山间》
- 《千秋岁(贺莆守汪待举怀忠生日,汪报政将归,因以送之)》
- 《菩萨蛮(公时在泉幕,有怀汪彦章而作。以当路多忌,故托玉人以见意。)》
- 《好事近》
- 《暮春宴东园方良翰有诗入夏追和》
- 《南来苦热戏作二首》
- 《南来苦热戏作二首》
- 《拟上张丞相》
- 《鸟影度寒塘》
- 《镊白》
- 《偶成》
- 《陪实之登姜峰绝顶镌石》
- 《陪孙使君宴归路口占呈应求宋永二兄》
- 《千里共明月》
- 《秋城晚望》
- 《秋旱祈雨》
- 《秋旱热甚尤苦登陟舆中戏成》
- 《秋日晚晴怀南山旧游》
- 《秋兴二首》
- 《秋兴二首》
- 《秋夜独酌》
- 《壬戌中秋沿檄行县与龚实之同宿于琴泉轩》
- 《三瑞堂》
- 《三月三十日郊外即事》
- 《山行即事二首》
- 《山行即事二首》
- 《上陆盐生辰五首》
- 《上陆盐生辰五首》
- 《上陆盐生辰五首》
- 《上陆盐生辰五首》
- 《上陆盐生辰五首》
- 《上汪内相生日》
- 《邵监携诗相访用集中闲居韵为谢》
- 《石博山》
- 《实之有诗复次其韵》
- 《试院中蒙相君惠茶和钱教授韵》
- 《思归》
- 《松峰庵即席示同年》
- 《宋永兄见和春怀再赋仍约秉彝兄寻春西郊》
- 《宋永兄一访青帝而黄婆作恶累日戏作小诗问安》
- 《宋永兄一访青帝而黄婆作恶累日戏作小诗问安》
- 《送陈景明尚书赴召四首》
- 《送陈景明尚书赴召四首》
- 《送陈景明尚书赴召四首》
- 《送陈景明尚书赴召四首》
- 《送陈应求赴官》
- 《送弟士季赴永春》
- 《送龚实之赴官南安十韵》
-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
-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
-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
-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
-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
-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
-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
-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
-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
-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
- 《送汪内相移镇宣城》
- 《送余子美归淮上》
- 《送郑察推叔友罢官之潮阳二首》
- 《送郑察推叔友罢官之潮阳二首》
- 《宿鹫峰庵题壁兼呈林孚卿诸友》
- 《宿齐云寺》
- 《题白沙铺》
- 《题潮阳石塔寺》
- 《题崇安驿》
- 《题翠峰寺西轩》
- 《题大盈驿壁》
- 《题定光寺》
- 《题方民瞻草堂》
- 《题分水岭两绝》
- 《题凤凰寺》
- 《题化度寺竹间亭》
- 《题金沙驿》
- 《题凉峰》
- 《题绿阴堂》
- 《题七星岩》
- 《题师吴堂》
- 《题诗口铺》
- 《题瘦牛岭》
- 《题顺济庙》
- 《题须江驿诗后》
- 《题云台寺》
- 《题紫溪驿》
- 《体南先生戒途有日惠诗为别三复黯然和韵奉送》
- 《体南先生戒途有日惠诗为别三复黯然和韵奉送》
- 《挽蔡公南别驾二首》
- 《挽蔡公南别驾二首》
- 《挽蔡子应郎中二首》
- 《挽蔡子应郎中二首》
- 《挽陈夫人卓氏二首》
- 《挽陈夫人卓氏二首》
- 《挽方宋贤四绝》
- 《挽方宋贤四绝》
- 《挽方宋贤四绝》
- 《挽方宋贤四绝》
- 《挽方有成教授》
- 《挽方仲及签判二首》
- 《挽方仲及签判二首》
- 《挽顾德将别驾》
- 《挽乐全宋丈二首》
- 《挽乐全宋丈二首》
- 《挽林惠州深父二首》
- 《挽林惠州深父二首》
- 《挽林闻远》
- 《挽欧阳夫人许氏二首》
- 《挽欧阳夫人许氏二首》
- 《挽十一伯奉议四首》
- 《挽十一伯奉议四首》
- 《挽十一伯奉议四首》
- 《挽十一伯奉议四首》
- 《挽吴君与大夫》
- 《挽张直讲圣行二首》
- 《挽张直讲圣行二首》
- 《挽赵若愚母》
- 《挽朱师禹母二首》
- 《挽朱师禹母二首》
- 《晚泊桃源驿奉怀幕府诸公》
- 《晚泊同安林明府携酒相过戏集杜陵句为醉歌行》
- 《晚自东湖携藉花归儿辈争插盆池香艳不歇亦供》
- 《闻太母还舆喜极成歌》
- 《无题》
- 《午睡起得富沙信》
- 《西湖会同年和巫子先韵》
- 《西郊步武地春将老矣不能一往朝吉侄今日为遨》
- 《西园招陈彦招同饮》
- 《惜别行送林梅卿赴阙》
- 《喜雨》
- 《戏集老杜句再和》
- 《夏日陈应求见访》
- 《仙霞道中》
- 《仙霞道中阻雨》
- 《闲居》
- 《偕方次云饯孙守月下同归戏成》
- 《偕徐子由余子侯陈应求游虎丘岩偶题壁韵叶因》
- 《谢傅参议彦济惠笋用山谷韵》
- 《行安溪道中》
- 《迓泉守晚宿囊山》
- 《迓杨守宿九峰》
- 《夜坐梅树下率尔》
- 《倚薄》
- 《与方稚川》
- 《与洪景伯》
- 《雨后春游》
- 《雨后陪省中诸公游竹阁》
- 《雨后行花圃》
- 《御赐阁额二首》
- 《御赐阁额二首》
- 《元日次良翰韵》
- 《岳阳楼》
- 《越十日陪使君汪内翰复来》
- 《再别郑叔友兼寄方次云》
- 《再用韵》
- 《再用韵书怀》
- 《早春红梅盛开有感》
- 《早春红梅盛开有感》
- 《早发东城迓宪车》
- 《早发延福道间偶作录呈》
- 《赠炊僮》
- 《赠弟稚圭别》
- 《赠泉守赵表之二首》
- 《赠泉守赵表之二首》
- 《赠日者黄明远》
- 《赠延福端老二绝》
- 《赠延福端老二绝》
- 《张云翔采兰堂》
- 《章运干和绿阴堂用韵为谢》
- 《正月晦日寄宋永兄》
- 《至日题江山驿》
- 《至日戏题天福寺》
- 《中秋西江上》
- 《自恩平还题嵩台宋隆馆二绝》
- 《自恩平还题嵩台宋隆馆二绝》
- 《自法石早归》
- 《醉中别李元泰》
- 《仙霞道中阻雨》
- 《家僮归得王庆长》
- 《漫成》
- 《夏日陈应求见访》
- 《山行即事二首 其一》
- 《山行即事二首 其二》
- 《和郑叔友》
- 《自法石早归》
- 《和南安余宰题翠阴亭致爽轩二首 其二》
- 《题诗口铺》
- 《大水二首 其二》
- 《黄宪生朝三首 其二》
- 《和宋永兄爱日楼见寄八首 其六》
- 《送陈景明 其三》
- 《挽乐全宋丈二首 其一》
- 《挽朱师禹母二首 其一》
- 《挽林惠州深父二首 其二》
- 《白沙夜闻滩声》
- 《挽十一伯奉议 其二》
- 《和宋永兄围棋青字韵因成五绝 其四》
- 《体南先生戒途有日惠诗为别三复黯然和韵奉送言不逮情 其二》
- 《洪景卢》
- 《寄林谦之》
- 《句》
- 《立春日有感》
- 《贺吕守用中》
- 《离临安》
- 《和咏陈贤良华表》
- 《和郑邦达主簿五绝》
- 《会同年共乐台》
- 《和宋永兄咏荔支用东坡刑字韵四首》
- 《和宋永兄围棋青字韵因成五绝》
- 《久不得浙耗》
- 《和宋永兄春日闲居》
- 《和李元泰艳歌》
- 《和宋永兄爱日楼见寄八首》
- 《和宋永四兄集句》
- 《和余子美即事二首》
- 《和宋永兄罢官还家途中见寄四绝》
- 《和宋永兄咏荔支用东坡刑字韵四首》
- 《和龚实之闻虏人败盟》
- 《和宋永兄围棋青字韵因成五绝》
- 《贺陆盐允济二首》
- 《奉别王宰先之》
- 《和宋永兄爱日楼见寄八首》
- 《过白衣庄》
- 《赴南恩道间和杨体南三首》
- 《贺郑漕三首》
- 《贺刘使君》
- 《和超然翁韵二首》
- 《和泉上人》
- 《和宋永兄爱日楼见寄八首》
- 《和使君劭农之什》
- 《寄呈察推二兄廷直》
- 《对瓶花独酌》
- 《返照》
- 《和方次云至日作》
- 《和宋永兄爱日楼见寄八首》
- 《次云见过留宿有诗因赓其韵二首》
- 《方帅务德生朝三首》
- 《和宋永兄围棋青字韵因成五绝》
- 《方帅务德生朝三首》
- 《赴南恩道间和杨体南三首》
- 《黄宪生朝三首》
- 《家僮归得王庆长消息知留浙中秋举》
- 《进元会诗》
- 《和徐子由题昼寂轩》
- 《唱和盈轴而燕集未期小诗请广文兄为遨头》
- 《次云见过留宿有诗因赓其韵二首》
- 《和郑邦达主簿五绝》
- 《和宋永兄围棋青字韵因成五绝》
- 《桂阳宰胡达信同年见赠三首次韵》
- 《和谢单推宋卿惠诗》
- 《次韵宋永兄感旧五首》
- 《贺孙使君》
- 《次韵弟师白至日及弄璋之什二首》
- 《过使华亭悼七友》
- 《己巳九日陪陆使君宴们乐台和庄粹韵》
- 《方帅务德生朝三首》
- 《乙亥岁除渔梁村》
- 《和余子美春日缓步》
- 《和南安余宰题翠阴亭致爽轩二首》
- 《句》
- 《洪景卢赋素馨有遐陬不遇赏拔之叹戏作反之》
- 《寄方次云》
- 《次韵宋永兄感旧五首》
- 《卜算子·薄宦各东西》
- 《卜算子·薄宦各东西》
- 《菩萨蛮·眉尖早识愁滋味》
- 《青玉案·邻鸡不管离怀苦》
展开阅读全文
人物生平
黄公度,晚唐御史、诗人黄滔的八世孙,福建莆田城内东里巷(今城厢区英龙街)人。早年攻读于鳌山。绍兴八年(1138),公度省元,特旨免于廷试,赐进士第一(状元),初任平海郡节度判官兼南外宗簿。
当时有流民数百人自汀虔(汀州、赣州)下,守将疑为流寇,派兵抓捕,公度力辨其非,全部释放他们,地方才赖以安定。公度的品德才华深受宰相赵鼎的赏识,两人时有诗词唱和,结下文字之交。赵鼎因为力荐岳飞抗金,又在宋金和议中与秦桧意见不合,被罢为节度使,贬往广东潮州等地,而公度与他有书文往来,又贻台谏,讥切时政,遭到奸相秦桧的妒恨,所以仕途坎坷,极不得志,在外放任满返朝后被授秘书省正字,不料才数月,秦桧又暗使言官弹劾,将他罢官还乡。
不久他又被朝廷起用为广东肇庆府通判,兼摄恩平郡印。任职期间,他增学廪,择秀民,政绩斐然。恩平自唐贞观置郡,到这时才有人登第。秦桧死后,黄公度被朝廷召回,高宗询问岭南有何弊政,公度言:“广东小郡,有十年不除,守臣者权官苟且,郡政废驰,民受其害。”高宗当即下诏任命黄公度为考功员外郎。入对时,黄公度乞请高宗总乾纲,厚风俗,被嘉奖采纳。不久,黄公度因病逝于任上,年仅48岁。公度状元墓位于莆田市城厢区龙桥街道龙桥社区天马山麓枫莲塘樟林(古称状元林)小山弥勒献肚穴莆市新驻地。
公度娶左朝奉郎方符之女为妻,生五子:黄沃、黄泮、黄洧、黄洙、黄宁(南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