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迈
- 《题蒋亿极目楼》
- 《秋日漫兴二首》
- 《满江红·雨涩风悭》
- 《导引·寒日短》
- 《朝天菊》
- 《车驾幸玉津园晚归进诗》
- 《陈德瑞馈新茶》
- 《陈仲仁止止堂》
- 《酬马退翁见示之什》
- 《春日怀卓民表陈国器步出北郊》
- 《春社斋禁连雨不止赋呈梦得》
- 《次韵梦得见示长篇》
- 《次韵梦得见示长篇》
- 《次韵梦得见示之什》
- 《次韵梦得浅红芍药长句》
- 《次韵希旦喜雨》
- 《次志宏韵督成寿置酒》
- 《答并安江师送米》
- 《答林康民见和梅花诗》
- 《道中得雨》
- 《度芙蓉岭》
- 《度石栋岭》
- 《逢年与德粲同之温陵谒大智禅师医作四小诗送》
- 《逢年与德粲同之温陵谒大智禅师医作四小诗送》
- 《逢年与德粲同之温陵谒大智禅师医作四小诗送》
- 《逢年与德粲同之温陵谒大智禅师医作四小诗送》
- 《奉酬令德寄示长句》
- 《赴建安守泛舟游九曲》
- 《庚戍正月十四日同友人丁晋年王蔚之谒普照塔》
- 《古风二首寄汪明道》
- 《古风二首寄汪明道》
- 《和朱子渊石柏诗》
- 《寄题分绣阁》
- 《寄题起莘家义轩》
- 《寄题叔父池亭》
- 《建安道中》
- 《九月十七日夜度蔡道岭宿弥勒院》
- 《久旱新岁乃雨》
- 《句》
- 《句》
- 《句》
- 《考亭陈国器以家醉饷吾友人卓民表民表以饮予》
- 《梅花》
- 《牡丹酴醾各一首呈周宰》
- 《牡丹酴醾各一首呈周宰》
- 《女贫苦难妍》
- 《陪余杭张无垢先生饮》
- 《清閟堂》
- 《秋怀六首》
- 《秋怀六首》
- 《秋怀六首》
- 《秋怀六首》
- 《秋怀六首》
- 《秋怀六首》
- 《秋日漫兴二首》
- 《上丁余膰置酒招绰中德粲逢年》
- 《上清宫》
- 《剩溪别墅》
- 《诗约范直夫游万叶寺观瀑泉》
- 《十一月十九日与仲猷大年绰中美中饮於南台》
- 《书栟榈院壁》
- 《书空对月》
- 《书僧房》
- 《书事呈元声如愚起莘三兄》
- 《蔬饭》
- 《送禅师往妙香寺元住云溪》
- 《送建州徐生》
- 《送瓯宁魏生赴武举》
- 《送沈虞卿秘监将漕江东二首》
- 《送沈虞卿秘监将漕江东二首》
- 《送通判范朝散秩满造朝》
- 《送通判范朝散秩满造朝》
- 《送王诚之舍人使北方得挥字》
- 《送王龟龄自著作丞外补》
- 《送王舍人制置四川》
- 《送杨简迁国子博士》
- 《送志宏西上》
- 《送制置使王刚中帅蜀》
- 《送中》
- 《宿禅寂院》
- 《题临赋轩》
- 《题芦雁屏》
- 《王龟龄王嘉叟木蕴之同过小园用郡圃植花韵》
- 《微雨》
- 《无题》
- 《溪南梅花》
- 《戏答胡汝能》
- 《戏赠吴知伯》
- 《峡州》
- 《晓过吴县》
- 《效渊明》
- 《新秋》
- 《信州禅月台上》
- 《刑台怀古》
- 《休宁村落间有奇石如弹子涡所出宜养石菖蒲程》
- 《秀川馆联句》
- 《野处亭》
- 《谒吴公路许借论衡复留一日戏作》
- 《用绰中韵送正臣正臣欲归隐而无资故广其意以》
- 《用前韵答翁子静》
- 《游山光寺》
- 《游郑圃》
- 《有怀大兄正字》
- 《有怀舍弟逢年时归婺源以诗督之》
- 《於潜道中》
- 《与陈彦时会华严道人偶书》
- 《与叶晦叔同考校诸生涣宿贡院作》
- 《再和求首座》
- 《赠觉师》
- 《赠谢彦翔》
- 《至节日建州会詹士元》
- 《自鸣山》
- 《坐睡》
- 《邢台怀古》
- 《朝天菊》
- 《峡州》
- 《满江红 立夏前一日借坡公韵》
- 《高宗梓宫发引三首 其一 导引》
- 《踏莎行》
- 《句 其二》
- 《句》
- 《临江仙》
- 《六州》
- 《十二时》
- 《踏莎行·院落深沉》
- 《满江红(立夏前一日借坡公韵)》
家庭背景
洪迈出生于一个士大夫家庭。他的父亲洪皓、哥哥洪适、洪遵都是著名的学者、官员,洪适官至宰相。洪遵官至宰执(副相)赠右丞相。
洪迈的父亲洪皓使金,遭金人扣留,洪迈时年仅七岁,随兄适、遵攻读。他天资聪颖,“博极载籍,虽稗官虞初,释老傍行,靡不涉猎。”十岁时,随兄适避乱,尝往返于秀(今浙江嘉兴)、饶二州之间。在衢州(今浙江衢县)白渡,见败壁间题有二绝句,一咏“油污衣”云:“一点清油污白衣,斑斑驳驳使人疑。纵使洗遍千江水,争似当初不污时。”迈读后,爱而识之。可见其自少年时,便性格高洁,不同凡俗。
成长经历
绍兴十五年(1145年),洪迈中进士,授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因受秦桧排挤,出为福州教授。其时洪皓已自金返国,正出知饶州。洪迈便不赴福州任而至饶州侍奉父母,至绍兴十九年(1149年)才赴任。二十八年(1159年)归葬父后,召为起居舍人、秘书省校书郎,兼国史馆编修官、吏部员外郎。三十一年,授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三十二年春,金世宗完颜雍遣使议和,洪迈为接伴使,力主“土疆实利不可与”。朝廷欲遣使赴金报聘,迈慨然请行。于是以翰林学士名义充贺金国主登位使。至金国燕京,金人要迈行陪臣礼。迈初执不可,既而金锁使馆,自旦及暮,不给饮食,三日乃得见。金大都督怀中提议将迈扣留,因左丞相张浩认为不可,乃遣还。
迈回朝后,殿中御史张震弹劾迈“使金辱命”,论罢之。乾道二年(1166年),知吉州(今江西吉安),后改知赣州(今江西赣州)。迈到任,重视教育,建学馆,造浮桥,便利人民。后又徙知建宁府(今福建建瓯)。淳熙十一年(1184年)知婺州(今浙江金华)。在婺州大兴水利,共修公私塘堰及湖泊八百三十七所。后孝宗召对,迈建议于淮东抗金边备要地修城池,严屯兵,立游桩,益戍卒,并应补充水军,加强守备,得到孝宗嘉许,提举佑神观兼侍讲,同修国史。迈入史馆后预修《四朝帝纪》,又进敷文阁直学士,直学士院,深得孝宗信任。淳熙十三年(1186年)拜翰林学士。光宗绍熙元年焕章阁学士,知绍兴府。二年上章告老,进龙图阁学士。嘉泰二年(1202年)以端明殿学士致仕。卒赠光禄大夫,谥文敏。
洪迈字景卢,是洪皓的小儿子。小时候每天读书数千言,看一遍就不会忘记,博览群书,即使是小说野史,没有不涉猎的。绍兴十五年考中,被授予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的官职,入朝任敕令所删定官。洪皓得罪秦桧被安置在闲散的职位上,秦桧对他怨恨不已,御史汪勃判定洪迈知道他父亲不安分的阴谋,于是被贬添差教授福州。
淳熙六年,授予赣州知州的官职,兴建学宫,建造浮桥,士人百姓安居乐业。郡兵素来骄横,稍不如意就蛮横强暴。郡里每年派上千人戍守九江,这一年,有人害怕去后就会被留下而不再回来,众人于是反戈。人们以谣言相警,百姓非常害怕。洪迈不为所动,只派遣一名校官好言劝说他们,使他们回到营中,众人都听从了劝说。他挂着空箭袋进入,慢慢审问出什五长两个人,带上刑具押送浔阳,在市上斩首。辛卯年间闹饥荒,赣州正值中熟,洪迈拿出粮食去帮助邻郡。有个僚属进谏阻止,洪迈笑着说:"秦地和越地的贫弱丰肥不同,是做臣子的道理吗?"不久任建宁府知府。有个因小事情杀人而持刀越狱的富人,长时间拒捕,洪迈治他的罪,施黥刑后流放岭外。
十一年,任婺州知州,婺州军一向不讲军纪,春天发放衣服,想要用钱,换成丝帛,官吏不允许,就一起呼叫放肆地聚集到郡将的治所,郡将惶恐不安,无原则地宽容想满足他们的要求。洪迈来后,众人重演前事,甚至把恶意诽谤的话张贴在城门上。洪迈用计谋逮捕四十八人,绳之以法,同伙的人互相唆使,一哄而上拥挤洪迈的轿子,洪迈说:"他们是罪人,你们为什么要参与?众人害怕不敢上前而散去。洪迈杀了带头做恶的两个人,并在市上斩首示众,其余处以黥刑和鞭打不等,没有人敢无理取闹。事情被皇帝听说,皇上对辅巨说:"没想到书生处理事情能随机应变“,特升任他为敷文阁待制。
绍熙改用新的年号,任焕章阁学士,绍兴知府。到朝廷上奏事情,上书说新政应以十渐为戒。皇上说:"浙东百姓被和市所困扰,你去替我纠正这件事。"洪迈拜了两拜说:"发誓尽力而为。"洪迈到了郡中,核对查实欺诈瞒骗四万八千三百多户,所少收取的绢按匹计算,大致就是这个数目。第二年,两次上书告老,进官为龙图阁学士。不久就以端明殿学士的身份辞官。